活动尼龙袋技术的改进_第1页
活动尼龙袋技术的改进_第2页
活动尼龙袋技术的改进_第3页
活动尼龙袋技术的改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尼龙袋技术的改进

传统的测定猪饲料养分消耗率的方法包括全收集粪便法和指示法(等,1991)。两种方法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相对昂贵的试验费用和一定数量的待测样品(Sauer等,1989;deLange等,1991;Viljoen等,1997)。为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Sauer等(1983)建立了活动尼龙袋技术(MNBT)。此后,Cherian等(1988,1989)、deLange等(1991)对MNBT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MNBT的操作程序。Sauer等(1989)用MNBT测定了谷物及其副产物、豆科籽实、蛋白质补充料和混合饲料的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MNBT能准确估测高蛋白质饲料的CP消化率(Sauer等,1983;Cherian,1988,1989)及大麦的干物质(DM)和能量(GE)消化率(Sauer等,1984)。但其它一些报道认为,MNBT不能准确估测混合饲料(Leterme和Thewis,1990)和谷物籽实的养分消化率(Sauer等,1989;deLange等,1991)。因此,本研究设计了系列试验对MNBT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的MNBT比较测定了4类19个猪饲料的DM、GE和CP消化率。1材料和方法1.1猪日粮代谢笼试验将6头体重为43.5kg的CamboroughLine15去势公猪绝食12小时后麻醉,从右侧倒数第2肋骨开始,沿与肋弓平行方向向后做约7cm的手术切口,切口与肋弓距离为3cm,引出十二指肠,在距胃幽门5~10cm处安装简单T型瘘管(Sauer等,1983)。手术后猪署于135×65cm代谢笼中,第3天开始饲喂少量生长猪日粮,以后逐渐增加采食量,到引入尼龙袋前5天,每天饲喂2次(09:30和16:30),每次0.75kg,以后每隔1个星期增加50g。生长猪日粮含70.25%的大麦、26.5%的双低油菜粕、3.25%的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9%,消化能为12.1MJ/kg。1.2样品的预处理与测定用网孔孔径为48μm的单纤丝尼龙制作25×40mm的小袋,用封口机先将小袋的3边密封,将1g粉碎粒度为1.0mm的待测饲料样品装入尼龙袋。每12个为1组置于盛有500ml0.01N盐酸和胃蛋白酶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37℃水浴振荡4小时,该溶液pH为2.0,胃蛋白酶含量为377.41IU/L。将尼龙袋从烧杯中取出,置于-20℃冰箱中备用。1.3南果梨酒配合饲料的化学组成将尼龙袋自冰箱中取出,在37℃水浴中融冻5分钟,于猪采食时从十二指肠瘘管引入体内,每次4个,每2个1组,间隔15分钟。待测饲料包括大麦等5个谷物籽实、豌豆等5个豆科籽实、大豆粕等3个蛋白质补充料和6个生长猪配合饲料,其化学组成见表1和表2,配合饲料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日粮的纤维含量。每种待测饲料制备20个尼龙袋(其中10个供分析CP,另10个供分析DM和GE用),分别引入5头瘘管猪十二指肠(另一头猪备用),每头猪4个。在10天的试验期内,共引入380个尼龙袋。按vanKleef(1992)的方法在猪肛门周围安装集粪袋,于饲喂时间和晚21:00取下集粪袋,收集尼龙袋。大多数尼龙袋在(24±4)小时后排出。从粪中小心分离尼龙袋,置-20℃冰箱中保存。最后一次收集尼龙袋的时间为最后一次引入尼龙袋后的72小时。1.4日粮组成及饲料用37~73kg体重猪连续进行了3个消化试验。试猪饲养于2.7×3.6m2的水泥地面圈中,4头一圈,每圈4个饲料槽,每日饲喂2次(07:00和15:00),每次每头猪在单独的饲料槽中采食30分钟,自由饮水,每个处理4~6头猪。待测谷物籽实和豆科籽实日粮组成为:99.25%待测饲料,0.25%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0.5%的Cr2O3指示剂。蛋白质补充料日粮组成为:49.25%待测饲料,50%的玉米淀粉,0.25%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0.5%的Cr2O3指示剂。待测配合饲料日粮组成见表2。所有日粮均以粉料形式饲喂。所有试猪进行7天预试期和3天收粪期。将采食后的试猪隔离于清洁的收粪栏中,每天收粪2次,混合均匀后,置-20℃冰箱保存。化学分析前将粪样取出,融冻,在66℃粪箱中干燥60小时,粉碎过0.5mm筛。1.5饲料消化率测定样品DM、CP、ADF、灰分和粗脂肪按AOAC(1980)方法进行;能量用绝热氧弹测热器测定;Cr2O3按Fenton和Fenton(1979)方法进行;消化试验中饲料DM、GE和CP的消化率按Schneider和Flatt(1975)的方计计算。将供DM和GE测定用的尼龙袋在1Lyph-Lock12冷冻干燥系统中冷冻干燥48小时,称重后,装入氧弹测热瓶盖中,测定整个尼龙袋的总能。将供CP测定用的尼龙袋从冰箱中取出放入消化管中,消煮1小时,直接测定整个尼龙袋的CP含量,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1.6线性回归模型MNBT和指标剂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用SAS(1994)简单线性模型进行,它们间的线性回归用SAS(1994)的PROCREG进行。2结果与讨论2.1dm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见表3。在测定的19个饲料中,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仅大麦有显著差异(P=0.01),差异虽然显著,但仅差1.9个百分点。MNBT与指标剂法测定的DM消化率的线性回性方程为:Y=0.765+0.98X(r2=0.93,Y为MNBT法测定的DM消化率,X为指示剂法测定的DM消化率)。MNBT对19个饲料DM消化率的估测值仅比指示剂法低1%(图1)。用MNBT估测饲料DM消化率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证实,对于所测定的4类19个饲料,MNBT得到的DM消化率与指示剂法相当一致,这与Sauer(1984)对3个不同品种大麦的研究结果相似。但Taverner和Campbell(1985)报道,MNBT对混合饲料DM消化率的估测值比传统法低6.2%~8.8%,Leterme和Thewis(1990)则认为,MNBT和传统法对混合饲料测定结果相差在3.5%以上。2.2ge消化率的测定如表3所示,MNBT准确地估测了4类19个饲料的能量消化率,MNBT与指示剂法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5.358+0.943X(r2=0.94,Y为MNBT法测定的GE消化率,X为指示剂法测定的GE消化率),对所有待测饲料,MNBT测定的GE消化率仅比指示剂法高估了1%(图1)。此前的研究认为,MNBT对GE消化率的估测并不特别有效。deLange(1991)报道,MNBT对谷物饲料GE消化率的估测值与传统法的差异在8~14个百分点,Graham等(1985)对用MNBT和传统法对谷物和豆科籽实有机物消化率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但是,Sauer等(1984)对3个大麦的比较测定结果与本研究相似。2.3cp消化率的测定与DM和GE相比,MNBT对饲料CP表观消化率的估测较差(表3)。与指示剂法相比,MNBT对Kabuli鹰嘴豆(P=0.02)和膨化大豆粕和双低油菜籽(P=0.01)等两个豆科籽实,未经热处理的带壳大麦日粮、去壳大麦日粮和大麦豆粕日粮等3个混合饲料的估测值相差5个百分点。两种方法估测的所有待测饲料CP表观消化率的回归方程为:Y=-6.389+1.111X(r2=0.76,Y为MNBT法测定的CP消化率,X为指示剂法测定的CP消化率),MNBT对所有待测饲料CP消化率比指示剂法高估了3%(图1)。改进的MNBT对谷物的饲料CP消化率估测值与指示剂法相当一致,此前的研究认为,MNBT对谷物饲料CP消化率的估测要与传统法的差异在10%以上(Graham等,1985;Sauer等,1989)。与Sauer等(1983)、Cherian等(1988、1989)、Sauer等(1989)的报道相似,认为MNBT能准确地估测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CP表观消化率。许多学者试图用MNBT测定混合饲料的CP消化率(Sauer等,1989;Leterme和Thewis,1990),但发现几乎50%的待测饲料与传统法的测定结果有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幸的是,本研究中改进的MNBT仍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试图用饲料的化学组成来解释这一现象(deLange等,1991),但至今未能找到直接证据。本研究的6个混合饲料中,ADF的水平在3.01%~10.48%,但没有发现MNBT的测定结果与日粮的纤维含量有关系。3尼龙袋在粪便中的接触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MNBT进行了两点主要改进:(1)在猪肛门周围安装集粪袋,避免了尼龙袋与除排泄物外的其它物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