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创作巨著《农书》_第1页
王祯创作巨著《农书》_第2页
王祯创作巨著《农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王祯创作巨著《农书》王祯创作巨著《农书》

王祯创作巨著《农书》

王祯字伯善是元代杰出的农学家,也是印刷技术的改进者。他少年时,边学习,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对有关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后来做了官,也仍然关注着农业生产的情况。

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王祯在旌德、江西永丰任县官时,提倡农桑,注意公益。一有闲暇时间,不是从先代典籍中收集有关农业生产及农械革新的材料,就是到田间观察庄稼的长势,到百姓家询问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他主张要注意改良品种,改革农具,他认为,如果不在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多下工夫,单是被动地接受天时、地利,要想提高粮食产量是很难的,如果不能积累粮食,遇到荒年歉收,百姓就要受饥饿之苦,那些到了死亡边缘的贫民,为了生存就会铤而走险,攻打官府,抢掠财物,到那时,要再想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就要花十倍的气力了。

因此,他把抓农业生产作为治理地方的关键。他综合了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两方面的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体会,写成了22卷约30万字的农业生产著作《农书》。

王祯的《农书》分为三部分:“农桑通诀”是总论性质,论述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基本思想是“以农为本”,综合天时、地利、人事方面的有利因素来发展生产。

它概述了耕、耙、种、锄、粪、灌、收等农业生产的理个环节,以及泛论林、牧、纺织等有关技术和经验。“百谷谱”谈的是栽培技术,是农作物栽培各论的部分,分项叙述了各种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水果、竹木、药材等种植、保护等栽培技术以及贮藏和利用的方法。

“农器图谱”篇幅最多,约占全书的百分之八十,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农器图谱”是在宋代农器记载基础上的进一步记录。共附图306幅,无论在数上还是质量上,都是空前的。不仅当时通行的农业机械形象被记录下来,甚至古代已经失传的机械也经研究绘出了复原图。

如西晋刘景宣的牛转连磨,一牛转八磨,东汉杜诗的水排等,王祯并在描绘的水排图中将皮囊鼓风改绘成当时通行的“木扇”,这为我国木风扇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农书》还描绘了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农村所用的若干机械,如32锭水力大纺车,以及3锭脚踏纺车,5锭脚踏纺车等。

“农器图谱”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卓越成就,后代的农书和类书所记农具的大部分都以《农书》为范本。王祯编著《农书》,是为了帮助和指导农业生产,这也是他一生对农业生产研究和探索的结晶。

王祯由于对农业机械的改进很有兴趣,渐渐地也变得关注其它方面的机械革新,不管哪个方面,王祯只要感兴趣,就一丝不苟地去钻研它。

自北宋平民毕升改进印刷术后,泥活字印刷便开始推广,到元代时已有了木活字。王祯看到排版者一行一行地摆字,很麻烦,他就想如果能用机械辅助,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事,经过反复琢磨和亲身实践,他设计制造出一种轮转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排版时排字者坐着转动轮盘,就能找到需要的字。

大德二年曾利用王祯发明的排字架排印了《旌德县志》。王祯还编著了《造活字印书法》,并将其附载在《农书》之末,这是最早地系统记载并叙述活字版印刷术的文献。

王祯关注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和探索,并依此而旁及其它方面,不仅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成就,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