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老吉商标纠纷案例评析
一、红罐“王老吉”商标的销售王老吉的商标纠纷已被终止,相关证据和仲裁原始文件无法清楚。作为旁人的我们,要想更好地评析本案,就不得不首先了解一下“王老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1828年清道光年间,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阿吉”)在广州开设首间“王老吉凉茶铺”,经营水碗凉茶,从此建立“王老吉”品牌根基,并在华南地区乃至海外产生深远影响【1】。1949年,“王老吉”因政局变化一分为二。在香港的“王老吉”由王氏后人继续经营,而广州的“王老吉”被收归国有,与另外八间中药厂合并,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后又于1968年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广州中药九厂即为后来的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羊城药业”,隶属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现在的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2】。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与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独家使用“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鸿道集团为此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有限公司(“加多宝”),经广州羊城药业许可,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并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销售【3】。2000年,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署正式合同,约定香港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许可期限至2010年【4】。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了两份补充协议,将商标许可期限分别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4】。2004年3月,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药业”)。搭乘红罐“王老吉”的强大宣传攻势,广州王老吉药业2004年推出的绿色利乐包“王老吉”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2006年销售总收入更是成功站上了6.6亿元的高度【3】。2001年,鸿道集团为能与广药集团续签“王老吉”商标许可合同,在香港分3次给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300万元港币。正是这次“违规”操作,令相关商标使用许可的效力受损,同时也令鸿道集团在日后的商标纠纷案中处于不利局面。2005年5月16日,李益民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因涉嫌受贿370多万而受审,后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3】。广药集团认为,李益民是在受贿后才签订补充协议延长商标许可期限,因此该补充协议无效,且“王老吉”商标一直被“严重贱租”——从2000年到2010年,红罐“王老吉”已从2亿元销售额增加到1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集团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万元【4】。2008年起,广药集团开始就上述问题与鸿道集团交涉,但一直没有结果;同年8月,广药集团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称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5】。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1080.15亿元,成为当时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同时,广药集团还表示,200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上,“王老吉”已成为“中国饮料第一品牌”,且AC尼尔森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王老吉”在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的销售额已远超可口可乐碳酸饮料,其凉茶饮料从2002年到2009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已达到96%【6】。然而,鸿道集团旋即发表澄清声明,称“红罐王老吉产品是由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内地旗下的加多宝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并非广药集团生产和销售”。而“鸿道集团是在香港成立的私人企业,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加多宝企业之间无任何隶属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控股、参股等投资关系”【7】。双方的矛盾由此公开化。2011年4月,广药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并提供相应材料,5月王老吉商标案立案。2011年12月29日,王老吉商标案开庭。2012年5月11日,广州药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广药集团在5月11日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书,《“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被裁决无效,裁决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2012年5月27日,鸿道集团声明表示不服此前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已于5月17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上述裁决,并获受理。5月28日,在加多宝举行全国凉茶上市会活动前夕,广药集团表示,拟以侵权为由向鸿道集团提出高达75亿元的索赔请求。鸿道集团与加多宝方也不甘示弱,在6月3日广药集团推出新装红罐“王老吉”凉茶之际,鸿道集团与加多宝也在加多宝官网上发布声明称,广药集团推出的红罐“王老吉”涉嫌侵犯鸿道集团与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外观包装装潢权益,同时,鸿道集团与加多宝保留对“王老吉”品牌增值部分的追索权。这意味着围绕“王老吉”商标发生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还远未结束。二、与本案相关的商标在中国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局”)主办的商标查询网站“中国商标网”中检索“王老吉”商标,会出现84个“王老吉”商标。在这些“王老吉”商标中,有40个归于广药集团名下,其中与本案密切相关的应包括如表1所示商标。根据上述商标的申请注册时间以及指定使用的商品范围,笔者认为,这些商标正是本案主要涉及“王老吉”商标。此外,在2003年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订第二份补充协议后,广药集团又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了如下“王老吉”商标,考虑到这些商标申请注册时间较晚,笔者猜测它们可能并不在许可鸿道集团使用的范围之列。具体如表2所示。总之,通过上述商标注册情况可以看出,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商标的合法注册人,在茶、凉茶、以及其它无酒精饮料商品上具有对该商标无可争议的商标专有权。三、注册许可合同“王老吉”案的实质是商标注册人(广药集团)与商标使用权被许可人(鸿道集团)之间就商标许可合同产生争议。根据现行有效的《商标法》第40条,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本案涉及到商标许可方面的数个问题,包括商标许可的类型、商标许可的期限、商标许可合同的有效性、商标许可合同终止等,下面笔者试就几个主要问题加以初步分析:(一)普通使用许可《商标法》中并未明确规定商标许可的类型,但根据商标许可合同中商标注册人(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权利义务范围,商标许可一般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独占许可:指商标注册人无权使用,而仅仅许可一个(而非多个)被许可人在合同约定的区域、合同约定的商品或服务上等方面使用其注册商标。换言之,在约定的区域及商品/服务范围内,只有被许可人(一个)有权使用被许可的商标,商标注册人自己不得使用该商标,也不得将该商标许可给第三人使用。2.排他许可,是指除商标注册人自己使用注册商标外,注册人还可以许可一个(而非多个)被许可人在合同约定的区域、合同约定的商品或服务上等方面使用其注册商标。换言之,在约定的区域及商品/服务范围内,只有商标注册人和被许可人(一个)有权使用被许可的商标,商标注册人不得将该商标许可给第三人使用。3.普通许可,是指除商标注册人自己使用注册商标外,注册人还许可不止一个被许可人在合同约定的区域、合同约定的商品或服务上等方面使用其注册商标。普通使用许可的特点在于,商标注册人以及多个被许可人均有权使用被许可的商标。虽然我们不能看到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署的商标许可合同本身,但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早在2004年广药集团下属的广州王老吉药业就已推出绿色包装“王老吉”产品,当时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签署的原商标许可合同许可期限尚未届满(许可期限至2010年),而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同时都在使用“王老吉”商标。这充分说明,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之间的商标许可类型,至少不属于“独占许可”。虽然红罐“王老吉”与绿色包装“王老吉”是由两个不具有任何隶属关系的公司分别生产的产品,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包括当时的笔者在内),它们不过是罐装可乐与瓶装可乐的区别,只是将同样产品放在不同的容器内而双方不存在本质的差别【8】。绿色包装“王老吉”在宣传时也并未将自己与红罐“王老吉”明确区分,其日益增长的销售收入不能不说多少受到红罐“王老吉”的强大宣传攻势的带动。而由于与广药集团的商标许可并不属于“独占许可”,虽然绿色包装“王老吉”有可能分流一部分“王老吉”顾客,但鸿道集团与加多宝方当时也只得听之任之:一方面,自己大量使用和宣传的商标是广药集团名下的商标,自己只是被许可方,因此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如果商标许可并非“独占许可”,那么鸿道集团确实也无计可施,没有依据对此采取任何制止行动。这可以说是鸿道集团在此次商标许可中获得的第一个教训。(二)广药集团的合同无效“王老吉”商标许可的期限是本案最大的争议焦点,也是鸿道集团在此次商标许可中获得的第二个教训。要澄清这一点,就必须首先澄清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在2002年至2003年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将商标许可期限分别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是否有效。根据广药集团一方主张,广药集团仅承认其与鸿道集团2000年签订的商标许可合同,认为商标许可的期限应截止2010年,至于后来的两份补充协议,广药集团认为该补充协议是在李益民受贿基础上签订的,且该补充协议使“王老吉”商标被“严重贱租”,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该补充协议无效。换言之,根据广药集团的主张,鸿道集团自2010年原商标许可合同到期后便无权再使用“王老吉”商标。与之相对,鸿道集团坚持认为两份补充协议有效。《商标法》中对于商标许可合同的有效性并无明确规定,我们可以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从广药集团提出的“受贿”、“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来看,广药集团的合同无效主张很有可能是基于上述《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该规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双方有恶意串通的行为;(2)国家利益受到了损害;(3)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与恶意串通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恶意串通导致国家利益受损。根据网络披露的资料,在2002年以前,绿色包装“王老吉”未见诸中国市场,而红罐“王老吉”的销售也仅局限在广东、浙南地区,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即便到2002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也不过在1.8亿元,没人能预见到红罐“王老吉”今日的销售奇迹。因此以当时的销售情况衡量,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以原价格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很难说使国家利益造成损害。事实上,直至2005年李益民被定罪获刑,广药集团也没有马上主张合同无效,而当年的“王老吉”销售额为25亿元(含广药集团的绿色包装“王老吉”2亿元销售额)。另一方面,鸿道集团由于与广药集团签订补充协议,对于商标使用期限有了一个较长的预期,因此从2002年开始找到专业的营销顾问公司重新定位宣传,取得显著成效,从2002年至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从1.8亿元迅速增长至6亿元。以下是“王老吉”的历年销售状况如表3所示。真正令广药集团认为自己商标被“贱租”的时期是2008年。当年加多宝在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赈灾义演晚会积极捐赠一亿元人民币,为“王老吉”在消费者中树立美誉,年销量迅速从十亿元级跃至百亿元级。而同年广药集团绿色包装“王老吉”的销售额还不到红罐“王老吉”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在这一年,广药集团开始与鸿道集团交涉,并发出律师函主张两补充协议无效。那么涉及贿赂的合同是否必然被认定无效呢?在实践中大量涉及贿赂犯罪的合同都已经得到履行。由于涉及贿赂犯罪的个人已就行/受贿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基于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考虑,在实践中涉及贿赂犯罪的合同并不必然被认定为无效。如上所述,本案中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在签订补充协议时,并未影响到广药集团自身产品的销售,当时的商标许可费用也并未明显低于市场的合理价格。相反,鸿道集团的产品令广药集团自己也增加了一条产品线——绿色包装“王老吉”,且鸿道集团的宣传攻势带动了绿色包装“王老吉”的销售额并使广药集团名下的“王老吉”商标价值激增。无论是从合同签订当时的情况来看,还是从合同签订的结果来看,都很难说是“恶意串通致使国家利益受损”,并以此认定合同无效。当然,由于仲裁程序存在很大保密性,我们无从知晓广药集团的具体主张和相应证据,目前本案进入法院诉讼程序,一切还有待法院做出进一步裁决。(三)追索“王老吉”商标的价值增值部分“王老吉”商标刚被许可给鸿道集团的时候,该商标商品仅仅是一个地区级产品,而此后十年,鸿道集团(及加多宝)砸重金营销,才使该商标家喻户晓。现在“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已被评估到1080亿元,鸿道集团可谓功不可没。然而一旦原许可合同终止而新许可合同又被判无效,鸿道集团便就此不能再使用“王老吉”商标。眼看辛勤栽培的“养子”要被广药集团抢回去,鸿道集团的心理落差和经济损失可想而知。如果鸿道集团主张追索“王老吉”品牌的价值增值部分,该主张是否会得到支持呢?对于是否有权追索被许可商标的品牌价值增值部分,《商标法》中并没有相关规定。不过我们首先应该看到,虽然鸿道集团在为提高商标知名度的经营过程中付出很多,但它后来也成为“王老吉”商标的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如果鸿道集团不考虑自己在过去十年获得的巨大收益,而执意要求广药集团返还“王老吉”商标的品牌增值部分,对广药集团显然有失公允。此外,在实践中,我们也很难计算和评估一个品牌的增值部分。毕竟商标属于无形资产,其价值没有准确的衡量方法,很难量化。如果不同的评估公司基于不同的参数和计算方法,计算出不同的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在计算增值部分时,哪一部分是你的贡献,哪一部分是我的贡献,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更为重要的是,难以确定的增值价值还会增加商标许可交易的不稳定性,给商标注册人带来不必要的交易风险——如果增值部分要返还给商标被许可人,而被许可商标又增值很多(如本案情况),最后商标注册人会发现,在将自己的商标许可给他人使用若干年后,自己可能不但不能从中获益,反而要向商标被许可人做出更多的经济补偿,从而导致商标注册人无利可图甚至折本,违反了商标许可的初衷。因此,如果鸿道集团主张追索“王老吉”品牌的价值增值部分,无论从本案的具体情况看,还是从商标许可制度的初衷看,其主张均不应获得支持。四、“王老吉”商标许可中出现的困境除上述问题,“王老吉”案涉及的问题还包括商标侵权(鸿道集团在2010年后使用“王老吉”商标是否构成侵权,如果构成如何认定侵权额),不正当竞争(广药集团的新装“王老吉”是否侵犯鸿道集团的外观包装装潢权益)等,在此不一一阐述。这个案件给鸿道集团的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自己努力宣传并大量使用的商标一直归属于他人名下,从品牌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制于人,多年的心血最终成为“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体系管理办法
- 土建部安全管理办法
- 央行再贷款管理办法
- 单位请销假管理办法
- 无纸化使用管理办法
- 机修班工具管理办法
- 教学督导团管理办法
- 可调节负荷管理办法
- 江海区雇员管理办法
- 汉阴县丧葬管理办法
- GB/T 45920-2025铁铝酸盐水泥
- 宁夏卫生健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健康行业发展趋势
-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和表格
-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领航实验学校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 2023年龙岩市永定区区属国企招聘工作人员总考试试卷真题
-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汇报答辩通用PPT模板-2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