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诸证论治_第1页
女性更年期诸证论治_第2页
女性更年期诸证论治_第3页
女性更年期诸证论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更年期诸证论治

女性的从出生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年表是指女性从出生到年老的生理转变的时期。女性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中医学谓之“绝经前后诸证”,西医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如何帮助女性解决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安然度过围绝经期已成为全球医学关注的热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不甚明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参与形成的。西医认为,卵巢功能衰退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功能衰退,使下丘脑、垂体和卵巢间的功能平衡失调,雌激素对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下丘脑与脑垂体的调节机制及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与垂体间的平衡关系,并干扰大脑皮层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及代谢紊乱。该病症状程度的轻重除与上述内分泌功能状态有关外,同时还与患者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状态、环境和精神因素密切有关。1疾病机制1.1神经嘴唇相关的基因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雌激素水平过度降低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最为密切。由于雌激素的减少而不能对下丘脑及垂体进行有效的负反馈,致使垂体及下丘脑激素分泌增加。Basedovsky于1997年提出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eoendoeine-inunusenetwoek,NEI-N)学说,把过去认为各司其职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系统连结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NEI-N在结构上或功能上不可避免的改变是人类围绝经期生理改变的始动因素。近年来研究证实:NEI-N有明显的增龄性变化,当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至一定程度时,可致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阿片肽(EOP)等的活性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HR)分泌异常和血管运动不稳定,因此NEI-N之间的调节和动态平衡才能保持女性的各项正常生理功能。1.2自由基抗感染治疗自由基是指独立存在的含一个或一个以上不配对电子的任何原子或原子团,若自由基中不配对电子位于氧即称为氧自由基。自由基一旦形成,机体内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可对其进行清除。若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无法行使其防御作用,则自由基对组织细胞化学结构发生破坏性反应,并随着破坏层次逐渐扩展而造成功能损坏。因此,自由基是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它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所起的作用己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实验证明更年鼠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较青年鼠组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活性显著降低,说明围绝经期因内分泌改变,有关器官逐渐衰老,出现了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自由基清除酶类活性下降。由此可见,自由基损伤是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期女性随着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紊乱,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自由基含量升高,自由基清除酶活性下降,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1.3围绝经期血管舒缩张量心血管症状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常见有高血压、潮热、潮红、心悸、假性心绞痛等,是由于围绝经期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所致。有学者认为这与血管舒缩因子活性的改变有关。1.4情绪和行为变化心理状态良好的女性,在围绝经期可以无任何不适症状,而性格脆弱,易受刺激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就严重的多围绝经期女性的各种心态变化中,以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及躯体化因子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1)焦虑心理反应(担心事情发生的恐惧心理)。(2)悲观心理反应(自卑和缺乏信心)。(3)个性行为改变(性格和情绪变化,以及性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变化等)。更有甚者可发展至“抑郁症”,这是一种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以情感的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多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而情绪和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情绪恶化又必然引发新的症状,或使原有症状加重,在围绝经期女性可发生骨质疏松、心血管障碍、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尿失禁及皮肤的改变。因此,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以雌激素水平低下,内分泌失调为基本原因,同时受心理因素,社会及文化背景等影响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治疗方法2.1非药物治疗2.1.1心理保健更年期女性保持平和心态,做到自我心理保健可以参考以下几点:①平衡心境;②积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③处世乐观;④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⑤静心养心;⑥定期进行体格检查;⑦保持健康的心理行为方式;⑧建立自我心理保健追踪卡;⑨求助心理健康热线咨询。2.1.2心身健康护理①心理疏导疗法: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使患者进一步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变化,明确围绝经期症状的成因,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进行自我调节。②认知行为疗法:通常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行为异常的根源,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解释,达到纠正诸如“绝经即绝欲”等错误观念,使患者重返健康心理。③生物反馈疗法:使患者通过学习,认识到各种心理因素与躯体变化的关系,客观地了解心身变化与某些环境因素如紧张、松弛的关系,进行放松训练,解除紧张、焦虑。只有提高了广大围绝经期女性心理保健意识,学会自我调节,纠正不良心理,控制不良情绪,才能达到消除或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1.3围绝经期女性的社会支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有益于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在企、事业单位举办适龄女性知识讲座,对社区进行群体健康教育和促进,以社区为单位组织观看录像、听录音、发放围绝经期保健小册子,增强中老年女性自我保健意识,营造关爱围绝经期女性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围绝经期女性健康案,定期体检,重点追踪检查。社会支持能对处于应激状态的围绝经期女性提供保护,缓冲应激。研究提示社会支持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是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2.2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健康治疗如果患者症状较重,上述方法不能缓解,可考虑进行药物治疗。在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中,西医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通过补充外源性的雌、孕激素而改善一系列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而引发的症状,可以改善月经紊乱、血管运行不稳定的症状、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泌尿生殖道症状,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症状。但最近美国激素替代疗法(WHI)临床试验研究显示连续联合增加心脏病事件、脑卒中、乳腺癌及肺栓塞等的绝对风险,因而提前结束了该项试验。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性激素补充疗法临床指南(2003年)也指出在使用HRT前,应告诉患者利弊,并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中国传统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早有认识,称为“绝经前后诸症”。中医认为肾亏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基础,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关键,心主神明的功能失调加重本病的发生。另外,癖血阻滞对本病发生也起重要作用。女性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脾、肾功能的失常。引起气血失调,损伤冲任二脉。针对上述情况,有人提出了青年健脾、中年疏肝、老年补肾的治则。围绝经期女性大多经历了经、孕、产、乳的生理过程,在社会、工作、家庭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情志抑郁导致肝失条达,疏泄无度,气机不畅,血随气滞,冲任不调,引发诸症。现代对中医肝病的研究也显示,高级神经活动、精神功能活动的疾患,以肝的证候最为多见。基于上述生理、病理特点,对于围绝经期女性的心理治疗,也应以治肝为本,以使肝木条达为目的,以疏肝为基本原则,同时辅以健脾补肾。这在应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中也有体现。方中茵陈、川楝子、麦芽等药清泄肝阳,清泄肝热,不忘疏肝。从而使应用中药复方治疗后,患者生殖内分泌-疫调节功能从紊乱恢复达到新的调节平衡而使症状改善,也验证了神经-分泌-疫调节网络。俞瑾从肾虚出发,提出肝肾并治、肾心并治、脾肾同治,用补肾泻火法可使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雌激素受体(ER)及ERmRNA水平显著上升,并伴低水平的血和下丘脑β-内啡肽水平明显上升,提示可能用以解释临床上烦躁、忧郁症状解除的原因;下丘脑内代偿性增高的P物质水平明显下降,符合临床上烘热解除和血LH,FSH水平下降的原因。提示中药复方可以提高全身雌激素水平而正向调节全身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网络(包括脑的作用)。本病的病机特点以阴虚为重,其病理要素是阴阳失衡,以肾虚为中心,多脏受累互为因果。同时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环境、和神经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主要以补肾为根本,滋阴清热、益肾宁心、交济水火、平衡阴阳、同时注意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并且要重视辅助治疗、综合调理为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