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2.理解说明文的基本顺序,掌握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典雅的语言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行文思路。(2)了解物候学现象,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学知识。【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物候学、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独白:(出示课件1)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人类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呢!燕子呢喃,春风拂面,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蝉声聒噪,烈日炎炎,告诉我们夏天来了;田野金黄,北雁南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白雪皑皑,粉妆玉砌,漫天的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了……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走进作者教师展示作者“竺可桢”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预设:(出示课件4)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字藕舫,浙江上虞人。对建立和发展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事业有重要贡献。长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先行者。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可桢全集》。(2)课本知识教师讲解涉及这课的重要文体知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5)(3)写作背景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预设:(出示课件6)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在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致力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1961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竺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了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即本文改写所依据的原文。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8)(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9)释一释重点词。(出示课件10、11)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出示课件12)“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教师:同学们,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出示课件13)(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教师提示:我认为可以分为四部分。学生: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出示课件14)(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课文先写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学生:再写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学生:最后说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教师:读课文,找一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出示课件15)(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纬度的差异。学生:经度的差异。学生:高下的差异。学生:古今的差异。教师:造成古今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16)(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预设:我们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造成物候现象差异。教师: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出示课件17)(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差异,以空间因素来考虑安排顺序。学生:古今差异是以时间因素来考虑的。学生:我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考虑。教师补充: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有条有理,容易让人明白。教师:课文学习到这里,你能说出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出示课件18)(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本文是按照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来写的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分析是如何行文的。什么是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教师: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出示课件18)(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逻辑顺序。教师补充:这样写使说明文有条理,可以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出示课件19)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2)考查形式: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②选文某些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3)答题模式:①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把握。②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调换后不合逻辑(不易使读者理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文章生动、典雅、准确的说明语言。2.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0)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研究大自然语言的意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探究本文是如何来说明事理,把物候学介绍得如此浅显易懂,饶有趣味的。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分析回答。)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2)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学生: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桃花开”照应第2段中的“草木荣枯”;“燕子来”照应第2段中的“候鸟去来”。思维缜密,举例典型。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3)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学生:引用农谚,增强趣味性,使说明的事理通俗易懂。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3)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学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4)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学生: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物候记录在时间上的差异;其中“左右”一词对“十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5)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学生: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天数因季节的差异而不同。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5)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学生: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经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6)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学生:本段运用引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影响物候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教师:本文运用大量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除了这一特点外,本文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请速读课文,找出句子并赏析。(出示课件27)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8)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使文章亲切动人,富有情趣。教师补充:可见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29)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学生讨论,分析回答。)学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写活了,生动地说明了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教师:(出示课件30)如果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不好。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分析:《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教师:文章中提到了很多“大自然语言”,你能说出其他的例子吗?(出示课件31)(学生讨论,教师点拨。)预设:示例: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三、课堂小结1.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归纳一下主题。(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预设:(出示课件32)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2.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有着怎样的感悟呢?(师生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指正。)预设1:(出示课件33)感悟一:大自然孕育了我们,大自然的语言处处可见:晴天雨天、春夏秋冬、海洋冰川……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吧。预设2:(出示课件33)感悟二:说起大自然,人人都会神往。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柔和的轻风、幽静的草地、绿色的森林……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谁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吧!3.我们一起明晰一下这课的写法,即体会它的写作特色。预设:(出示课件34)语言生动、准确、严谨。例如,课文的第1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展现了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冰雪融化,草木萌发”,两个结构相同的四字短语形成对偶,再加上后面一个稍长的短语,勾画出一派春色,显得十分舒展。另外,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3段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一词表示数量时,是对范围的限制,不一概而论,措辞严谨。4.板书设计。(出示课件35)四、课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再要求学生巩固。(出示课件3640)五、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142)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各节气分别冠以反映自然气候特点的名称。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出示课件4344)3.阅读夏爱兰的《植物也有语言》一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4550)六、布置作业,课后巩固(出示课件51)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诗歌中现象的理解。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示例:由于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说明这一点。【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事理说明文。作者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WPS 办公应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 2024年汽车热交换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有关追梦演讲稿(17篇)
-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400(34篇)
- 学校表彰大会校长致辞
- 河西走廊观后感600字范文(6篇)
- 珍惜粮食学生个人倡议书
- 理疗师劳务合同范本
- 疫情期间幼儿工作总结5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单元综合提升练3地球上的水含答案
- 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件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重庆火锅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软件使用的培训课件
- 博弈论中机制设计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老年延续护理
- 保持内心的冷静与淡定
- 焊接作业中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 《南京财经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