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白洋潮张岱故事,三江①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注】①三江:在浙江绍兴北,曹娥江之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2)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3)著面皆湿(4)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1)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古义:(2)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古义:(3)龟山一挡,轰怒非常古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陶渊明传箫统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年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①,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②,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③,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④。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⑤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选自《笺注陶渊明集》,有删改)【注】①弦歌:据《论语·阳货》记载,孔子门徒子游任武城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②秫:黏性的高粱,多用来酿酒。③秔(jīng):粳稻,稻谷的一种。④舁(yú)篮舆:抬竹轿。⑤宋高祖:南朝宋武帝刘裕。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圣贤/志不及也/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是古代官职任免调动的专用词语之一,指起用人任以官职。B.解绶:解去官印之绶,文中借指辞官归隐田园。绶,即绶带,用以系官印或勋章。C.九月九日: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故名“重阳”。在重阳节那天,民间有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D.卒:指人死亡。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称谓,天子、诸侯死为“崩”,大臣死为“薨”,士死为“不禄”。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博学多识,他擅长文章写作,《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B.陶渊明仕途短暂。他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因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任职不久,就自请解职归家。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起初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D.陶渊明率真任情。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自己如果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

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茶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宋史·艺文志》)【注】①黾勉(mǐnmiǎn):努力。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搬家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写信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抵触,违逆D.终不能悛

悛:悔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B.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C.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D.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①,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节选自《后汉书·徐稚列传》)①玄纁: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B.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C.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稚品德高尚,不羡富贵。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B.徐稚等人不赴桓帝的征召。陈蕃、胡广等上书举着多位“处士”,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而至。C.徐稚对待朋友真诚而友善。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D.引用《诗经》加强表意效果。文中共引用《诗经》两次,第一次是陈蕃等人引用,对国之贤才表示期盼、欣喜和自豪:第二次是郭林宗引用,对徐稚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感谢。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2)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二、情景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情感。(2)庄子《逍遥游》中用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必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倦鸟回还的句子是,。(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达即便困厄难通,都应保持远大崇高的志向的句子是,。(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早年不幸的句子是,。三、选择题1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景翳翳以将入C.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1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刘病日笃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谨拜表以闻

⑦宾主尽东南之美

⑧梓泽丘墟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⑧/④⑥/⑤/⑦C.①③/④⑤⑥/⑦/②⑧ D.①②/⑧/④⑥/⑤/②⑦四、非选择类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