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光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观光茶园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规划设计、主体建设。本文件适用于XX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以休闲、游憩、观光为主的茶园建设,其他类型的茶园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971旅游规划通则DB51/T979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51/T2849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规范DB51/T2481茶树栽培技术规程DB51/T2518安全高效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观光茶园SightseeingTeaGarden以茶树为主要建园载体,按照休闲观光需要,采用园林景观化设计手法,营造的以自然风光和茶树栽植景观、茶产品、茶文化和茶科技展示为主,具备茶树种植、茶园景观展示、茶文化体现、茶主题休闲游憩等基础功能的茶园。选址环境质量园区环境应当符合DB51/T2518的规定。资源禀赋原则上应位于城镇或景区周边人流量较大区域,交通便捷,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优先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或特色、且具有较高的自然景观多样性的茶园,应当将流域、山体等自然生态系统边界作为开发边界。上位规划建园地块应当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相适应,与乡村振兴、旅游、农林业等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符合永久基本农田、公益林等特殊用地管护要求。规划设计总体规划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立足鲜明的茶特色,明确的茶功能定位,参照GB/T18971的规定,编制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需注意以下关键环节:(1)上位规划和政策的符合性,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等各项限制因素的符合性;(2)目标市场分析的合理性;(3)现状调查的详尽性,数据处理的科学性;(4)与周边同类项目的协调性和互补性;(5)园区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的创新性和特色性;(5)规划目标体系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约束性,与上位规划目标的匹配性;(6)园区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完整性;(7)景观系统的完整性;(8)园区产业配套设施的完备性;(9)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安全性和合理性;(10)园区建设时序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建设、运行、管护模式的可操作性;(1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合规性;(12)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的规范性。规模与游客容量规模根据建园面积可分为:小规模≤300亩、中等规模300亩~1500亩、大规模>1500亩。游客容量参照DB51/T979的规定,根据茶园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采用生态系统原理测算茶园旅游容量,根据游客容量配置各项基础设施;茶园规划游客容量不得超过最高上限。功能分区分区类型按功能设置常规功能区、体验展示功能区。常规功能区主要包括DB51/T979规定的旅游信息咨询区、景区风光展示区、旅游商品销售区、休息餐饮区、导游服务区等;体验展示功能区主要包括茶采摘体验区、茶科技展示区和茶文化展示区。可增设不同主题休闲娱乐设施。功能定位各功能分区一般以道路、水系等明确边界。各区可通过空间布局、品种搭配、标志标牌系统、景观小品、茶园造景、数字化演示系统等,开展茶采摘、茶加工、茶科技、茶文化等方面的展示和体验。采摘体验区5.3.3.1应与生产种植区相互独立,具有明显边界和标志标牌。5.3.3.2应考虑多样化、舒适性、观赏性需求。5.3.3.3应配套相应的采摘用具和防护设施、仓储设施。5.3.3.4应分区设置,根据游客数量及茶叶生长特点,分区开放。5.3.3.5应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5.3.3.6园区建设应符合DB51/T2518的规定。茶科技展示区5.3.4.1功能配置方面,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具有较强科技含量的要素为主,以展示、体验、示范为主导功能。5.3.4.2功能分区方面,根据需要设置科研试验区、品种繁育区、种质资源保存区、标准化茶园展示区等。5.3.4.3新品种方面,因地制宜选择色彩变异新品种、早熟新品种、抗病虫害等优良性状新品种、类茶植物新品种等种植品种。5.3.4.4新技术方面,因地制宜选择机械采收技术、无人机技术、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循环农业技术、套作间作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数字化茶园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技术。5.3.4.5新装备方面,因地制宜选择采茶机、修剪机、割灌机、滴管、喷灌、喷雾机、弥雾机、太阳能杀虫灯、吸虫机、旋耕机、中耕机和深耕机等装备。5.3.4.6新模式方面,因地制宜选择“茶+药”“茶+花”“茶+粮”“茶+果”“茶+林”等不同种植模式。茶文化展示区5.3.5.1展示内容方面,因地制宜展示茶历史、茶知识、茶故事、茶诗词、茶器具等文化要素,开展茶礼、茶俗、茶艺、茶技等方面参与式活动。5.3.5.2展示方式方面,综合运用文字、语言、音乐、绘画、雕塑、动画、现场表演、参与体验、虚拟现实、声光电技术等多维模式,避免生硬说教。5.3.5.3功能分区方面,应当动静分离,根据功能定位划定不同功能区。主体建设建(构)筑物根据茶园功能和规模,参照DB51/T979和DB51/T2849,配套交通、接待、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必要建(构)筑物。种植系统建园6.2.1.1应选择国家、省审定或登记的品种。可种植色变等特色茶树品种,或间种、套种季节分明、观赏和经济价值较高,且与茶树无共生病虫害造林植物择,增强色彩对比性。6.2.1.2茶树栽培和管理应符合DB51/T2481规定。6.2.1.3观光园区茶树种植应符合DB51/T2518规定。6.2.1.4园内所设置的绿色防控装置,应进行标记,如防治原理,防治害虫等。造景原则6.2.2.1观光茶园应通过茶树种植、山体修整、建筑搭配、水系借用、小品植入等方式进行美化。6.2.2.2观光茶园应通过间种、套种、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因地制宜灵活采用抑景、透景、添景、夹景、对景、障景、框景、漏景、借景、分景等手法,增加观光园景观多样性。6.2.2.3景点建设应最大程度保留自然特性,维持山体、水系的完整性和自然性。禁止破坏文物名胜古迹、古树名木等受保护对象。6.2.2.4景点设计和建设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融入茶文化内涵,应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6.2.2.5景点应体现层次性,园区应设置1-3处标志性景点,一般性景点至少3倍标志性景点。其中标志性景点应根据园区定位,突出园区独特景观特点。6.2.2.6景点应体现一点多用,观赏、休息、娱乐、餐饮等功能应当综合安排。6.2.2.7造景元素应充分考虑安全性。6.2.2.8造景元素优先选用天然或仿生材料。山体修整6.2.3.1通过微修整的方式,避免大开挖,结合边坡治理等,消除不稳定山体安全隐患,增设微景观。6.2.3.2可设置动植物图案、文字、图标等进行美化。6.2.3.3原则上不设置人工假山,山体中上部慎用景观石、雕塑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元素。建筑搭配6.2.4.1采用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进行造景。6.2.4.2在主要景观节点可视范围内,人工建筑景观占比不应超过自然景观;在人工建筑较多的区域,可通过增设绿植、色彩调配等方式,弱化人工痕迹。水系借用6.2.5.1在不破坏园区自然水系原始性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堤岸、生态护坡、沿河绿道、人工沙滩、喷水跌水等措施,配XX车、灌渠、水池等,辅以必要的河道改道、人工蓄水设施等,形成系统完整的水系景观。6.2.5.2水系景观应增强连通性,形成景观廊道。6.2.5.3应当采用本土生物,慎用外来生物,禁用外来入侵生物。6.2.5.4应加强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预防。小品植入6.2.6.1可在观光茶园中植入景观石、雕塑、绘画、指示牌、艺术装置、座椅、灯具、垃圾箱、健身和休憩设施、饰灯等景观小品,点缀茶园景观。6.2.6.2景观小品的设置,应有系统性设计,具有较高艺术品,体现茶文化。游憩系统主题体现园区应当围绕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通过建(构)筑物、标识标牌、景观小品等予以体现。不得出现低俗、媚俗主题和表现方式。各类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体现静雅怡性、舒适安全特点。主题形象应当符合DB/T979的规定。功能组成依托茶叶功效,因地制宜配置茶事体验、健康养性、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示范带动等功能。建设标准应当符合DB51/T979和DB51/T2849的规定。道路系统布设原则道路系统应体现主次分明、道路成环、人车分离、安全环保、节约用地原则。道路等级道路系统可以由主干道、次干道、骑行道、游步道、田间道组成。主干道应连为环线,以车行为主,连通园区内各主要功能区和主要景点;路面宽度不低于6米,转弯半径不低于12米,满足大型消防车通行需要。次干道主要布置于功能区内部,宽度不低于4米,应满足中型消防车和救护车通行需要,应与主干道相连。骑行道以自行车行驶为主,应满足无障碍通行需要,宽度设置为3.5米左右,最大坡度不大于30%,连续坡长不大于100米;应建设完整的防护体系。游步道应自成体系,避免与主干道、次干道并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应设置可移动式车障,满足紧急情况下车辆通行需要。田间道以生产运输为主,道路宽度可设置为2米-4米,应满足小型运输车辆和生产机械通行需要。建设风格道路应多样化设置,滨水道路可设置为汀步、栈桥、堤防,陡峭地段可设置为栈道、索道;道路铺装采用沥青、水泥砼、卵石、瓷砖、石板等。智能化系统园区出入口应设置智能识别系统。停车场常用停车场可采用生态停车场,应急停车场可利用茶园、广场等;停车场规模应根据高峰游客数量设置。可与露营区等室外活动区合建。应急救援系统应急预案园区应有消防、安全、疫情、医疗、交通、卫生等方面的应急预案。物资储备园区应储备消防、防汛、防疫、医疗等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救援力量园区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可与救援机构和周边可利用资源签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2025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疾病控制复习题及答案
- 通信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山东住院医师内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商业贷款转住房公(2025版)
- 2025年多级飘尘采样计合作协议书
- 农业种植劳务用工合同范本(2025版)
- 私人房屋装修合同二2025年
- 汽车无偿租赁合同2025年
- 离婚协议书自愿补偿(2025版)
- 金蝶KIS旗舰版操作基础手册
- 老年人换领长久驾驶证三力测试题答案
- 中医中药穴位敷贴护理
- 土地平整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贵港市展旺木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立方米生态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新员工入职廉洁从业教育培训课件
- 天利38套AB卷英语试题
- 2023版苏州轨道交通施工负责人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处方审核案例题及答案
- GA/T 1378-2018法庭科学STR已知分型参照物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