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4页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u摘要 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对策研究摘要: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成为提高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之一,两者间的合作都是符合各自要求的可以让他们相互在优势上有所弥补,最终双方都有利。作为操作性能较高的会计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能培养出满足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懂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綜合型会计人才。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院校办学与教学的特色,他们的合作也能够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工作问题,并实现校企间共发展共福利的目标。本次论文通过从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入手,提出相关对策,并以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综合研究了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问题及其相关原因。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会计专业

Astudyonthe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inaccountingspecialty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Abstract: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isoneoftheeffectivewaysto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vocationaleducation,especiallypracticalteaching.Through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schoolsandenterpriseshavemutualneeds,complementaryadvantages,andachievethegoalofwin-win.Asanaccountingmajorwithhighoperationalperformance,throughthecooperationofschoolsandenterprises,itcancultivatethecomprehensiveaccountingtalentswhomeettheprofessionalabilityofaccountingpostswithhighquality,knowtheskillsandhavethespiritofinnovation.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isthecharacteristicofrunningaschoolandteachinginvocationalcollegesofourcountry.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isconducivetosolvingtheemploymentproblemofstudentsinvocationalcollegesandcanrealizemutuallybeneficialwin-winandcommondevelopmentbetweenschoolsandenterprises.Thisthesisappearsinthecourseofthecooperationbetweenthe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ndtheenterpriseofaccountingmajor.TakingLongqua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in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thispapermakesacomprehensivestudyonthepresentsituation,problemsandrelatedreasonsofthecooperationbetweenaccountingmajorandenterpriseintrainingtalents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inChina.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accountingmajor

一、引言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类院校的一大特点是与社会联系紧密,与企业之间达成共识,一起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的办学的效益和企业所需的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技术学院是从21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为满足越来越多学生继续读书获取一技之长的需求,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普遍,成为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推行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的内容。教育中对于职校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中职,另一种是高职。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企业的发展也开始蓬勃,渴求大量的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这为中职类学院指明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促进了其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且现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制度多样化[1],门槛低,所以其生源是非常广泛的,每年中职学院的招生环节都异常火热。第19次党召开的会议,习近平也提出了对职校发展的关注,他说[2],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一块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加深产业和教学的结合,推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就比如会计这一行,它对于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的要求就很高。会计专业重要性体现在其具有引导社会公共资源的划分和分配的作用[3]。中职类学校办学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模式,其招生面向初中毕业生或初中水平的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人才培养。由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现在会计专业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数据表示,2017年度全国需要的注册会计师达到79万人[4],而真正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人仅有34万人,连一半数量都没达到,体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想要破解此局面,就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专业性的培养和具体操作的锻炼,校企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二、中职学校教育校企合作概述(一)校企合作的含义合作,指目标一致,共同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工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在组织学理论中,合作是指两个集体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双方有着共同的或各自的目标,一方之力难以达到,所以通过协作来达到目标的组织活动。校企结合就是让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这一模式的全称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毕竟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还是局限在理论范围内,而一毕业就要立即进入社会寻找工作岗位,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校企结合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进入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提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为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近年,推进学校办学与企业合作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对于它的讨论和研究也从未停止过,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关键,计划一个明晰的理念的探究是第一要务。据考察,国外很多国家的校企合作专家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其进行了定义。在英国的一个研究的教授说到;两者间的合作是一种上升到国家的行为,不能任意的更改[5]。美国一个教育机构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校企合作是一种允许学生突破学校范围,这种特别的教育方式是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及社会机构中能够得到报酬又很有目标性的工作结合起来。一个位于加拿大的教育组织利用教育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7],他们提出这样的合作方式是一种把学校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连接在一起的具有一般性的教育形式。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一个具体方法[6]。最后,世界教育部门秘书长明确规定了校企合作的定义:一种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密切企业和学校的关系的综合性实践学习[7]。在我国,校企合作的定义更加系统和明确,彭新媛专家从人才供求角度出发,规定校企合作的定义是:以社会需求为参照,以学校和企业的发展为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将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技能的适应社会的的应用型和综合性素质人才[8]。专家禚越分析研究了外国学者对校企合作的定义,他指出,校企合作是一种基于校企双方内在需求,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把学校和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及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起来,达到两者资源的共享、共同发展,最终能够培养出社会真正想要的具有高素质技术的人才。(二)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热度,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正确性。校企合作的意义在应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已经在探究这一模式对学生和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校企合作有利于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为保证学生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中受益,专家姚莉制定议题时表示,应该把改良专业结构,促进学院发展,实现合理分配资源和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达到学院企业共赢的目标列入校企合作重要意义的部分[10]。费琳琪总结在校企合作下会计工作室的作用,涉及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面,即:促进校企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共同进步,提高老师的职业素养,为老师提供了工作空间和工作机会[11]。燕认为成立会计工作室是必要的,因为会计工作室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和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匹配;会计工作室重视培养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会计工作室也可以提高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效率,完善教学制度,将理论和实践、知识与能力、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12]。张珊认为应该建立会计教学企业,其作用是为会计专业高技能人才提供展示平台,构建工作学习中的师徒模式,促进知识技能地扩散,提高双方职业技术水平,从而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让工作者达到工作学习研究三者相结合地工作状态,提升职业素养[13]。2.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新型的技能型人才专家梅建安从校企结合对学生的影响角度出发,具体阐释了这一模式对学生技能方面的作用。他指出,校企结合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为学生创造了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14]。3.有利于地方经济软实力的提高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建立学社的意义,苏宗敏意识到成立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践训练基地的意义。首先,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环境。其次,可以增加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求,体现实训环节的重要作用。最后,成立综合实践训练基地是服务于多方的,包括学校建设、教师素养、学生锻炼、考取资格证书、技能比赛等方面[15]。(三)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1.国外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德国一直沿用的“双元制”模式,具有国家法律保驾护航、校企合办、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特色,目的是培养和教育出符合企业发现要求的人才,被国际上很多国家沿用。从内容上来讲,企业在教育过程中起主要领导作用,需要经过企业的面试和考查,达到要求后才有资格提交申请参与学校内的考查。同时,在校学生需要参加企业的提前实习,实习期内的学习内容由所属公司按岗位对学生的需求决定,以提高学生针对就业完善技能的素养[16]。并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费和上岗补贴由所属公司担负。同时,就业的公司还要承担学生们的成绩评价和技能考查任务,有关学生的毕业论文主题和内容亦要紧贴公司发展中有待完善和解决的欠缺之处。澳大利亚的大部分职业学校都为学生们建立了与专业相关的训练地点,建立健全TAFE人才教育形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可以选择三种方式进行学习,包括在职、脱产或远程教育,最后考核阶段,达到学校要求的学分即可授予毕业证书[17]。2.国内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我国校企合作的相关研究以国外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调,结合国内基本国情制定一系列新型人才教育形式和方法准则。在实习实践方面,我国的职业学校大多数均采用了“校企合作办学,就业和学习交叉进行”的教育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主要是学校担负知识授予和提供实践培训场地的责任,企业投入资金和各项设施,选派技术岗和管理岗的人员入校开展实践教学,一起打造以人才教育为目的的实习场地[18]。主要包括三种办学方式:其一是建立产学研一条龙,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批次教学的教学体系。这种方式在我国教育学者林坤和的论述中有所体现,他提到“国内当前中职学校校企合办的教学形式可以笼统划为企业协调、校内创办企业、引进企业管理和公司各岗位实地培训四大理念”[19]。其二是新时期校企合办人才教育的创新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很多学者的理论研究中都有各种形式的探索。包括吴海英文章中的创办“理论实践”型,即硕士科研和公司就业相结合、一位老师一家企业、双向人才教学培养和双赶考方面的教学模型,和创办“实践理论”型,即聘请兼职老师在校任职两类师资力量[20]。在顾玉琴等人的研究中,设计的创新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一类“文化交融,互利互惠,一体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旨在完善校企合作双进双赢的概念,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稳定性[21]。其三是指建立校企合办教学,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在我国张荣静的论文中,为这一点做了深刻理解:创建包括对应实习岗位需求与专业培养规划相结合,教育、学习、时间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新形式,同时加强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以应对市场风向和满足就业为目的,推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22]。三、国内中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国中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校企合作办学,企业方面的认知尚未直达职业教学人才培育的核心,仅仅停滞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和时间机会的层次,在办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应对的局面。不管是职业学校还是所对应的企业,一致把企业合作办学当做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一个步骤,而忽略了合作对于人才质量提升的巨大推进作用。在对2017年北京部分企业的调查数据表明:企业的关注点主要在企业所需员工的教学与培养,在职业教育责任方面,企业的承担力度较小,即使是选择合作方,也会倾向于知名本科院校而非职业学校。站在企业效益的立场上考虑,企业会选择回避对技能型人才教育的投入,认为自己没有义务承担对其的教育。权益角度出发,企业认为职业教育不是自己的责任,避免承担技能人才培养成本。校企合作的意愿高于实际情况,但是合作质量较低,这一点与认知程度低极有关系,这种状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校企双方合作意向和实际投入办学的完成比率不高,有些仅仅是有想法进行双方合作,暂且停留在洽谈环节,并未深入,学校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是企业则持观望态度。在诸多学者2017年对11个东中部省份校企合作状况实地调研发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意向都很高,大约占样本总体的九成以上,仅有10%的企业欠缺这种想法,然而,真正能够投入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在2017对浙江省省96家企业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仅有37.5%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并且在以11个沿海城市校企合作为调查样本中,大多是学校站在主动方面,去与相关企业沟通,企业的积极性明显较低。其二是这些有实际合作模式的学校和企业,大都存在合作程度和质量都比较低的状况,就是因为尽管部分企业志愿参与校企合作实际教学培养中,但是积极性较低,参与程度也比较小,也造成了比较低的满意性,令双方都很失望。职业学校与对应企业合作程度较低,质量差,可以分为四种状态:(1)合作模式相对简单,缺乏多样化,企业参与程度较低。合作过程中,企业基本上不会涉及到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专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仅仅停留在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训场地,进行实践指导层次。(2)合作过程非常简洁,企业仅为很少一部分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习机会。(3)能够同意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企业主要停留在几类产业中,比较单一,很难有企业积极主动联系学校,协商合作办学的可能。(4)聘请员工时,对曾参与过校企合作办学的学生需求量较小,无法保障就业。(5)办学资金缺乏有力保障。2.中职职业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关于会计类办学或其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成果主要在培养内容、教育氛围和素质提升层次上,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各专业校企办学进行人才培养或成立工作室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前,国内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欠缺针对性,硬件配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学生很难适应岗位要求,教育涉及的内容与岗位要求技能掌握不相符,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的进步。当前国内的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而且队伍内质量均不高,其中,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比较模糊,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拥有两本证书的老师,而对其真正含义理解不清,严重阻碍了师资队伍向着专业化、针对性、高素质的方向演变。很多职业院校并没有明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大规模鼓励老师们“多考证、考多证”,不管是教授基础理论的老师,还是技能授课型教师,都一概而论,造成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方向不明晰。作为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承担主题地位的职业学校,他也是将合作办学的模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忽略了合作的真正含义,导致出现培养方式落后、教学目标规划不准确、校企合作形式化、学生专业技能低下和教学形式简单等问题。尽管很多职业院校愿意积极与企业沟通,同其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多数职业院校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认知,仅仅是“职业院校向企业提供人员,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的理念,只想给学生找到实践场所和培训基地,还有一部分学校只是构建一种“订单关系”,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上,企业不会主动参与,学校亦不会提出明确要求。3.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在于连接学校和企业,促进其深入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纽带作用,而且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是单靠一方面来努力就可以了的,而是需要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引导着关系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缺乏政府这一方面的参与与支持,政府作为一个重要参与方,没有积极参与合作,一般情况下都是学校和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自发建立起的合作也交流。政府参与度低下,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机制、模式和体制就没有真真正正地实现。那么就导致不能取得突破性地进展。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的问题就得不到缓解。没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的不能更好地去做一件事情,没有政府部分的插手,不能很好地对进企人员进行保障,付出的代价较高等风险和顾虑就依然存在,进而导致校企良好合作关系就不能很好地建立。除此之外,政府没有做好那只看不见的手——监管职能。政府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为了更好推行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地方上的政府是其中起着重要纽带作用的主体,更好地督促这两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做好领头的引领作用。建立起统一的健康的合作运行机制,使得这项项目变得更加地合理化。虽然都是在这样提倡,但是缺乏地方政府的参与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监管不到位,就约束不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放任他们发展,最终结果将不堪设想。政府的那只起不到作用就相应地会在我们的学校与企业合作中体现出来,出现很多的问题:操作不规范,很多概念性问题不清楚,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将严重影响高职学校的发展,学校里的学生的不能合理地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来提升自己,最终将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二)造成国内中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原因分析1.企业层面分析能够保障学校与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不仅是需要政府发挥其监管的作用,还对参与方——企业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有扎实的企业知识与经验。这种经验,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在之前曾经参与过合作或是相关案例中不断地积累,超越。在之前我们的职业学校是由企业出资来创办,建成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又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与繁荣中。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企业渐渐地不被剥离出来,职业教育被归入教育一行。现在企业又想重新回到与学校联合的状态,但是因为企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所以这种合作也就出现各种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教育程度较低的情况。在理论上的探究分析得到的最终结果与制度上的安排存在作用,且依靠制度得以增强。主要是体现在经济和教育两者的制度上:经济上职业教育独立于企业,职业教育却也被教育制度安置在角落位置。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企业开始和学校分离,企业中的教育成分也日渐凋落;两者的互相对立,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之下,职校是由地方教育部门管辖。校企而言,他们不能将育人融合到用人中去,分开的育人也就成为了职校单方的责任。企业就不能正确地将自己的主人公意识表现不出来,校企合作难以深入,造成校企合作层次浅、质量低的问题层出不穷。2.学校层面分析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中,有较高层次的教育和低质教育。所谓的高层次教育是指顺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相应地地质教育是指不能够进入大学而只能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这一部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里将更多地接触技术类学习,能够更快地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工作。但是有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学士学位,但是不能像正常的大学生一样继续往着博士硕士方向发展。这种情形不利于职业学校的发展。这是企业愿意与著名大学而非职业院校合作的重要原因。国内研究选取了几个专业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更加倾向于会计专业或者是部分技术水平比较高专业的人才。这些研究成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等方面。国内研究人员有其不同关注点,刘英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板块的内容直接联系着企业的而发展需求。本科院校与中职院校的不同导致出现了不同的培养结果。徐佳关注教学设施与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他主张要向校外实训扩展,以弥补室内实训的缺点,但是无奈想法很美好,但是因为校外基地有限,所以无果。应里孟则是针对会计专业提出了问题:一是教学模式偏重校内模拟实验,其中的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并没有能够体现出不同。缺乏灵活性[23]。缺乏有效的“干中学”和情境学习模式;二是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三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四是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评价。3.政府层面分析如果要使职业教育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套合乎其发展的法律体系来保障。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颁布了相关法来对其进行保障。美国在1962年和1994年分别就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法律,将学校和企业合作作为能够促进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原则。德国、澳大利亚、英国也相继颁发了相关法令,立志建立良好的学校企业与学生共同发展的体系。中国也对此类现象进行了管理,2010年四川泸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的实施意见》,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虽然这样,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过时间的检测,学校与企业合作是一条能够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成功之路。很多学校能够抓住这条道路,对其学生和院校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很多学校已经获取了部分成功,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往前走着。但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监管的不到位,想要将这个关系推广发扬下去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总而言之,政府在这关系中因为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所以中间环节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政府没能够很好地推动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出现了权力大却管理较少的问题。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政府的插手不足,就使这层合作关系将面对更多的社会压力。压力太大,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建立良好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就越来越遥远。四、中职会计专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分析——以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一)学校简介位于历史名城龙泉区的龙泉职业院校作为国家最为关注的重点中职、全国中职教育实验基地和第一个全国职院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示范地、浙江第一个改革构造示范性学院、一级中职。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增强专业的建造,以内涵发展、办学质量的提升,教育了很多的一专多能的初、中技能型人才。被评选为了浙江省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和优秀农村的预备劳动训练地、教研先进集体和德育先进集体以及浙江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卫生先进单位、绿色学校等。(二)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1.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准备进入企业学习的学生,先经过企业教学老师的资质审核通过,使学生具有企业“员工”、学校导师“爱徒”、学校“在读学生”等多重身份,形成校方派遣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学习、校内导师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培养学生,而学生能享受企业提供的会计项目及其数据等资源。2.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并重由企业向学校派出“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企业人才素质要求”等方面要求的订单,学校按企业订单的要求和规格开展人才培养。①短期特色班,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由企业专家实施教学培训。②长期特色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特色班的教学指导方案,双方共同保证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等诸方面联合办学,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共同培养技能人才。3.专业课程与教材的改革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和中职课程专家、企业实践专家研讨对接,分析岗位任务及课程结构,制订和修改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并将实践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全力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调查统计与分析1.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数企业缺乏的是应用能力强的会计人才,而不是缺乏具有一般理论基础与操作技能的人才,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因财务保密而不愿提供项目及其真实的资料,导致缺少真实的实训环境以及培养环境。虽然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人才之前就规定了参与实训的学生要签订保密协议,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都涉及其根本利益,涉密资料外泄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重课堂教学、轻实际操作。近几年来,尽管学校办学教学发展迅速,但还习惯照搬本科学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方式。此外,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3年,真正到企业实习的时间有限,而企业所提供的岗位等资源也有限,加剧了“轻实践教学”的现状。(2)实训课及其教师各自为政。尽管企业制定了实训教学的大纲,但由于学生的实训课是由老师根据自身需要选定的,在实训的企业项目及其所提供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们参与实训课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不用说为学生们量身定做实训课程。3.影响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分析(1)缺乏校企合作的新思路。虽然校企合作采用了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但切实可行且具有高含金量的不多,人才培养方式采用的几乎都是校企合作提供仿真教学工作室、顶岗实习等,大多以实训层次较低的工作室教学与顶岗实习为主,缺乏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思路。(2)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效果难以评价,一方面是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会计类人才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目前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大多根据实训教师的定性判断进行评价。(3)缺乏教学资金与设施设备。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校企双方投入到教学设施设备的保障方面的资金还不够,造成缺少实训设备及其环境、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实训环境仿真度差等问题。(四)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1)建立会计专业仿真式教学环境。与学校相比,企业懂得自身的人才需求、拥有专业操作技能的会计人才,而且在资金与会计项目方面拥有自身的资源优势,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培训校方教师,还需要派驻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人员、为工作室的建设注入资金以及提供真实的会计项目及其相关资料,以营造仿真式教学环境。(2)建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采用员工培训“四层次效果评价体系”,即将培训效果评估划分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级,重点测量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的满意度、测量基础知识与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提升情况、测量个人行为的转变程度、测量所提升的素质以及就业情况。(3)拓展“教学研做”合作方式。针对“偏重课程教学”的问题,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从共同制定统一的教学与实训方案开始,将其打造成“宽维度”的“教学研做”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五、优化我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一)政府加快校企合作立法进度国家教育部和五部委与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公布的教职成[2018]1号文件,内容中讲到:职教的基本在于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这是办好职教最重要的一点。另外,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共同计划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主要包含第一章总则、第二合作的结构、第三促进方法、第四监督检查、第五附则等等大概5章共34条相关内容,都涉及了校企合作的内容。从本次《办法》的发布可以看出,国家确实要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之本,而国家教育部会同其他五部委共同制定并发布国家层面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更是近年来首次。本次《办法》的发布意义重大,办法中第十九条指出“国家相关机构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试点,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政策支持;第二十一条指出企业的部分校企合作产生的相关收入与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予以扣除。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可以按规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并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国家政策是校企合作的催化剂,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促进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二)依托行业协会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连接在此基础上除了资源整合,还可以在当地政府组织下联合当地相关具有良好合作育人基础的行业企业,校企共建多种形式、校企共同冠名的合作学院,实行校企共同管理机制。联合企业组建职教集团,实行理事会管理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在企业获利中求学院发展的紧密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政、校、企联合,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合作为纽带,链接政府、学校与企业,以政府政策为指导方针,学校牵头,众企业广泛参与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既可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硬件更新发展,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又可以服务于众企业进行人才培训,人才招聘等。可以说创新了办学模式,也加强了学校规模和硬件设施,更可以服务于企业和行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政、校、企协力,完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共同发展为动力,政府主导,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实行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积极互动机制。学校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企业实践,获取行业前沿信息、锻炼企业劳动技能,推动教师“双师”能力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们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既提升企业人员的理论能力,更能给学生带来较之传统教育更为直观的教学。(三)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主要的合作存在被动严重,主动不足的情况,合作的方式比较单向,缺少有效的互动,而且相应地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应当健全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提出了校企需求要一致,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强加利益补偿机制,探索新型的合作办学机制如股份办学等。校企合作办学需要相应地法律予以保障,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中,注重激励机制对二者默契度影响,同时配桃相应地激励措施。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央推动者,要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相应地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企业的办学积极性,保护企业利益,实现利益平衡,避免形成“取多予少”的情况。高校对于企业的要求和索取比较多,但是企业在办学中所能够享受到的利益比较少,往往会加剧企业的成本,致使规模较小的企业不敢涉足校企合作办学领域。六、结论本文系统在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后,并结合浙江省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推进校企合作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建议,也可以为其他职业院校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1]许飞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设想[J].会计之友,2008(7):80-81.[2]新华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