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6风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gif)
![小学美术-6风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2.gif)
![小学美术-6风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3.gif)
![小学美术-6风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4.gif)
![小学美术-6风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1e711f3b49f4f511cdf645b61b2a224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6课《风来了》教学目标:
1、学习画风的表现方法,发展绘画表现能力。
2、能大胆表现风来了,周围场景和人物的变化情景,发展想象能力。
3、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绘画形式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勾线笔、打印好的练习纸、绘画纸,示范纸、剪刀。
学生:铅笔、橡皮擦、上色工具。
一、回忆风,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请看:她来了,她藏在摇动的小树里;她藏在转动的风车里;她藏在纷飞的花瓣里。
那么她是谁呢?
她就是风来了。
(板书贴上课题)
二、感受风,打开思路
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告诉老师风是怎样形成的?
(是由于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形成的。)
2、风的种类有哪些?师在黑板上贴上微风、狂风、龙卷风
我们来欣赏下面几组图片,倾听风的声音,说一说分别表现的是什么风类?
怎么看出是龙卷风的?
龙卷风(房屋被摧毁了,树杆连根拔起。电闪雷鸣,出现了卷卷的漩涡)
你是如何辨别出狂风的呢?
狂风
(人物头发、衣服大幅度的飘动。女孩用力抓住手中的雨伞)
师:通过什么物体观察到了是微风?
生:湖面上有波纹,树叶轻轻的摆动。
注意:图片分析时间不要过久,突出重点。
三、在了解了风的形成及种类后,本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用线条和物体表现风的感觉。
1、老师把线条串到一起,带到了课堂上,下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帮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不同风类,线条的变化。下面请三位同学上讲台画一下微风、狂风、龙卷风。及时给予鼓励进行修改示范2、我们知道了怎样用线条表现风,接着我们用人来表现风。我想请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微风,头发轻轻的飘动
狂风—手挡住头,身体半躬着腰
龙卷风身体以转圈的形式被卷入空中,人飞起来了。(肢体动作夸张表现,自信大方,不能拘束。表扬上台的学生就行。)
3.师:老师看出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也想来演一演,那么请同学们站在原地跟随老师一起来表演。夸赞全班学生表演的都非常好。4.出示图片,学生思考。
①师: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了,谁能告诉老师,微风来了物体有什么变化?衣物轻轻的飘动
狂风来了这些物体有什么变化?
衣物全部朝一个方向吹
同学们小组探讨一下:龙卷风来了物体有什么变化?
龙卷风来了,物体摆动的幅度很大,物体都被卷到空中去了。
四、作品欣赏我们学习了用线和物体表现风的感觉,下面请欣赏陈龙、周若兰的作品《阵风》
看看他们是怎样用物体表现风的?
大风来临,作品中的人和物体变成什么样了呀?谁愿意来说说?生:(风把帽子吹掉了,头巾被风吹的飘起来了,人都是用手用帽子挡着风往前走,还有的逆风而行。。)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做出人物动作。
师简介:《阵风》表现几位藏族妇女在途中遇上阵风的情景。画中,风沙遮天掠地,连太阳都惨淡无光。四位藏族妇女在风中艰难的行走,各人的姿态不同:有的头巾被吹起,几乎要飘走,他们只好牢牢的捂住;有的顶风弯腰,有的背风倒退行走,一位妇女的帽子被风吹掉了,只好回身弯腰拾帽。他们的腰带、发辫、衣摆及一些饰物都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这幅画,把对大风的感受真实的表现出来了。2.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用物体表现风的?
(让学生直观感受风,教师尽量少说)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通过报纸随风扬起、
头发、衣服及大树大幅度摆动等这些现象都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掌握怎样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
五、师:看完了小朋友的作品,你们都想表现风来了的情景了吧,那么拿起画笔开始创作吧!
作业要求:
分小组完成创作,组长负责协调分工,每人画一种风类,画完后贴到卡纸上,注意粘贴时候的构图。
(提醒学生只画一种自己喜欢的风,不要把三种风都画出来)
六、赏评作品,拓展延伸
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在作品展示区
1、学生互评:在这么多作品中有没有你喜欢的?请说一说理由
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幅作品抓住了风的特征?为什么?
3、学生互评:从画面的趣味性或者色彩方面来看,哪一幅作品打动了你?(赞美别人)
4、学生自评:有没有自告奋勇的同学上台,夸一夸自己的作品呢?画的好的地方在哪里?5、教师评价: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价。
七、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相当出色,同学们的作品都具备了一定的想象力,画出了自己对风的真实感受。那么风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请看视频。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多的去寻找身边美的事物,善于去发现美,感受美,相信我们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一些关于风的感性体验和一定的理性分析,并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简单的描绘。他们上课思维活跃,敢于想象,乐于动手。通过媒体资料的进一步了解和小组探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经历和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是很有益的。
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已经通过绕线圈、三个好伙伴等课程的学习,对美术语言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已经有了一定过得绘画基础。因此学生对《风来了》这节课的学习并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观察还是不到位不具体,这里还是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风、认识风、提炼风的表现方法,让后再去画风。本节课在情景的创设上,考虑到中年级孩子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如果我们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简单的加线条变现风的话,那么这样一种没有挑战性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学的,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情境来吸引学生。通过把风带入教室里,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学习过程成了鲜活、生动的学习场景。效果分析上完湘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6课《风来了》总体感觉学生学习认真扎实有效,教学效果较好。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习任务单。本课《风来了》即以生活中的小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了风来时事物的变化,通过看、听、说、画的结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观感受,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重点练习。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变化,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安排有小训练,衣架上晾的裤装、柳条等图样,提出问题:你能想像出大风吹过来时,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吗?说一说,试着画一画。穿插其中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其体验、感悟的能力,发展想像力和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什么?从本节课上我设计如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容易得出:观察分析、观察对比、提炼表现风的方法,重点练习风的画法、开拓思维。以上是我对比例这节课的效果分析。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提升。教材分析《风来了》一课选自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首先呈现了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图片,让学对“风”这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事物有一个直观感受:教材呈现的有关图片目的,是让学生从可视的形象中去体味风的方向、大小、疾缓等,从而达到帮助儿童从中获得方法和经验的体认。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
本课《风来了》即以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材注意到学习活动开展的层次关系,从风的形式到物的反应,再经想像提高到追求一种有意义的表现逐步推开,为教学提供了清晰的路线。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我们只有在风来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怎样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飘动、旋转、迅疾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形态,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利用物体形态的变化来表现风的感觉,如画家作品《阵风》描绘了几位藏族妇女在风中艰难地行走的姿态,她们的腰带、发辫、衣摆及一些饰物都被风吹得飘了起来,真实地表现了对大风的感受。教材还借助图片提示,体现出用线条表现风的感觉。旋转的涡状线和相似方向飘动的弧线表现出不同的疾风景象,借以启发儿童从可视的线条形象中去体味风的方向、大小、疾缓,帮助儿童从中获得方法和经验的体认。 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安排有小训练,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穿插其中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其体验、感悟的能力,发展想像力和表现力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课由于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一些有关风的感性体验,通过教师的指导,他们一般可以根据记忆和想像画出对风的感受。评测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种类的风是如何用线条表现的。课后反思神奇的大自然变幻无穷,我们每天和它在一起,细细地体味着阳光、冰雪、风雨带来的温暖、凉爽与舒适。本课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 教学中,我让学生步步深入,“体验、探索、想象、表现”是我本节课的设想,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记忆的挖掘,最后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整个过程主要环节安排较为合理,环环相扣。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风来时事物的变化,通过看、听、说、演、画的结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观感受,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通过用吹风机的不同风速来体现风的种类,让学生更能直观感受不同类型的风吹物体带来的不同表现。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安排有小训练,让学生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穿插其中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其体验、感悟的能力,发展想像和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全体同学通过画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动吸引人。在本节课中总体说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足之处: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部分绘画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更要培养他们关注生活,随时收集资料储备自己能力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对画面的构图、情节构思大胆创新,大胆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风格。 这节活动课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出现了以上我反思出来的几点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倍努力改进并吸取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争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名称职的美术教师。课标分析湘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6课《风来了》在课标小学阶段中年级“造型·表现”领域方面的课程设计。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造型·表现”领域进行了注明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中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逐渐适度地显现,如本节课程中涉及到的学生对线条表现风的理解和对物体形态在有风的环境状态下的变化,这些都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的学会用美术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体现。在本节课中通过学习活动,结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应该围绕以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开展教学: 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核电用钢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垂直推拉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微孔织物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电镀前处理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热水箱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机支付安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高压HPP灭菌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液氨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员工入股合同(美容美发)
- 外墙保温劳务分包合同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课件)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铸铝焊接工艺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六章 骨关节疾病、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