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变 迁 完整版_第1页
社会学-变 迁 完整版_第2页
社会学-变 迁 完整版_第3页
社会学-变 迁 完整版_第4页
社会学-变 迁 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变迁2社会变迁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第二节社会变迁的根源与理论解释第三节社会现代化3

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变迁二、社会变迁的特征4

第一节一什么是社会变迁1.社会变迁的含义2.社会变迁的类型5含义(广义、最宽泛的解释):社会各方面的各种变动现象(中性概念-----无倾向性概念)

第一节一1社会变迁的含义6

第一节一2社会变迁的类型A.依社会变迁的速度社会渐变社会突变B.依社会变迁的内容和层次局部或非结构性变迁整体或结构性变迁C.依社会变迁的性质和趋势社会进步社会倒退7D.依社会变迁的形式和目的社会革命——激进形式;推翻或改变社会结构社会改良——非激进形式;不改变社会结构

E.依社会变迁中人的主观作用自然的社会变迁——对社会变迁的速度、内容、形式、目标、

后果等没有理性认识、无意识和盲目的活动中发生的变迁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对社会变迁的速度、内容、形式、目标、

后果等有理性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实现的变迁

第一节一2社会变迁的类型8

第一节二社会变迁的特征1.普遍性和客观性2.规律性和复杂性3.正效应和负效应4.主观能动性和不可预料性9

第一节二1普遍性和客观性非个别、特殊现象社会内在规律的历史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0

第一节二2复杂性和规律性方向和趋势不可逆转一部分变迁引起关联变迁速度、内容、形式、方向等的巨大差异11

第一节二3正效应和负效应

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有利、提高、促进等积极意义

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不利、妨碍、破坏等消极意义

12

第一节二4主观能动性和不可预料性主观能动的追求、预期和把握

不可完全预期和预见、把握13

第二节社会变迁的原因与理论解释一、社会变迁的基本原因和影响因素二、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14第二节一社会变迁的基本原因和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人口因素3.文化因素4.入侵和战争因素15

第二节一1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争夺

自然环境遭受破坏或失衡

16

第二节一2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质量、构成、自然变动、社会变动代际成员理想、信念、生活方式、心里特征等的差异17

第二节一3文化因素科技进步思想、思潮、心态

18

第二节一4入侵和战争因素强大、发达方的入侵和文化传播

弱小、落后方的文化吸取和文化融合19

第二节二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解释1.社会进化论2.社会循环论3.社会均衡论4.社会冲突论5.社会结构化理论20

第二节二1社会进化论——关于社会自然演化的理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社会内部“细胞”不断分化和结构复杂化的自我发展过程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社会变迁是多向性的21

第二节二2社会循环论社会是处在周期性的循环之中循环构成社会变迁多种循环22

第二节二3社会均衡论强调社会一致和稳定的属性社会系统需要维持均衡的功能社会系统的紧张、冲突、越轨导致社会变迁社会系统的维持、恢复均衡导致社会变迁23

第二节二4社会冲突论

社会中的矛盾、冲突、不平等是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24

第二节二5社会结构化理论社会结构是人们能动的行动中建构的、结构化过程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变迁25

第三节社会现代化一、什么是社会现代化二、社会现代化的类型三、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四、中国的社会现代化26

第三节一什么是社会现代化1.社会现代化的含义2.社会现代化的内容3.社会现代化的特征4.全球化趋势27

第三节一1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人类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生存条件和推动社会发

展的过程

广义——十七、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以现代工业、科学技术革

命为动力,实现社会转变和改革的过程

狭义——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欠发达和不发达国家有计划和加速

社会发展,以追赶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28

第三节一2社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内容——A.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B.以民主和改革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C.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现代化D.以功能专门化和互补化为特征的社会组织现代化E.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现代化F.以生活质量为特征的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G.人的现代化29

第三节一3社会现代化的特征A.全面系统的变化过程B.世界普遍性的全球化过程C.开放的过程D.趋同化的过程E.利弊并存的过程30

第三节二社会现代化的类型1.早发内生型的特征2.晚发内生型的特征3.晚发外生型的特征31

第三节二1早发内生型的特征起步早主要依靠内部经济、科技、社会要素发育32

第三节二2晚发内生型的特征起步晚主要依靠内部经济、科技、社会要素发育33

第三节二3晚发外生型的特征起步晚主要受外部影响、导引、推动341.建立在先发或发达国家实践基础上的2.建立在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

第三节三现代化的主要理论35

第三节三1先发或发达国家实践基础上的工业社会理性化……36第三节三2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现代化理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二元分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分标准是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的程度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现代化的特征: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世俗化,组织科层化,生活西方化

西方国家的模式是普遍的规律,实现现代化就是走西方化的道路

国家落后的原因在于内部传统的障碍,发展的动力依赖输入西方文明37第三节三2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依附理论一个发展阶段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发达与不发达,发达以不发达为代价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心”,通过国际经济体系剥削和控制“边缘国家,造成边缘国家的欠发达和对中心国家的“依附”三种阶段和类型的依附:殖民地型依附,进口替代型依附,跨国公司型依附两种发展逻辑:自发性发展逻辑;依附性发展逻辑,以依附作为发展的代价38第三节三2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世界体系理论世界体系由“核心”、“半边陲”、“边陲”国家构成三种经济形态:“核心”输出制造业产品,“半边陲”既输出边陲产品又进口核心产品,“边陲”输出农业初级产品、工业原料、自然资源世界体系中的结构分工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体现经济自主性的强弱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但核心有限,大多数国家注定要处于边陲位置;一些国家发展意味着另一些国家衰退;向核心升迁必然伴随着受核心的剥削39第三节三2后发或发展中国家实践基础上的新发展观理论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包括需求满足、素质提高、潜力重分发挥

发展是人类共同、普遍的权力,不容剥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的实质是全面、综合发展

可持续发展,坚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和消费的机会相等强调内生发展,提倡多元化发展模式40

第三节四中国的社会现代化1.早期时期(19世纪60年代——1949年)2.缓步时期(1949年——1978年)3.快速时期(1979年——现在)41

第三节四1早期时期

(19世纪60年代——1949年)标志: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特点:与民族运动同步展开

低度、缓慢推进意向、目标、追求、理想大大超越实际性速度社会矛盾、冲突激烈,社会动荡42

第三节四2缓步时期

(1949年——1978年)标志: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的城市体系特点:

不规则的推进开放程度低周期性起伏

缓慢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