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优化提升一、联合国与国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及其原因eq\a\vs4\al(1.)作用(1)国际联盟: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新的大战;反共反民族独立,干涉革命;一直为大国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2)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将两种社会制度都纳入国际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eq\a\vs4\al(2.)原因(1)建立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一战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2)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苏俄,帝国主义大国操纵;联合国更具广泛性,容纳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3)国际形势不同:国联建立在一战后,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但大都以失败告终;联合国建立在二战后,共产主义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美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二、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三次高潮1.第一次高潮: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同时期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世界人民掀起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第二次高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战和平运动,形成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第二次高潮。3.第三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1979年,北约集团通过决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西欧人民反对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新导弹,一场规模巨大的和平运动在欧洲兴起,并波及整个世界,形成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第三次高潮。三、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 当代世界历史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潮流。和平潮流体现了当代世界争取独立和平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潮流。发展潮流主要指调整改革、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潮流。表现为: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趋势。2.社会主义国家在重重阻力中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3.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上了“脱贫”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4.现代化发展中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并存。5.现代化发展中,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地区向两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地区扩散。6.现代化发展中,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eq\a\vs4\al([真题练])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解析(1)从联合国1576号决议的局限性、有核国家增多等方面说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第问从联合国的推动、核武器的危害性、美苏的态度及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等方面说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第问“作用”从核危害降低及对美苏、对世界三个方面分析。答案(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eq\a\vs4\al([自选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解析(1)根据材料第一段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派遣特使斡旋,“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2)联系所学知识,从建立的基础、运行机制、成员国构成、所处时代等方面比较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不同之处,通过这些差异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答案(1)作用:①派遣特使斡旋,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②利用《联合国宪章》原则,维护公平与正义;③为解决国际纷争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2)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联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②运行机制不同:国联是全体一致原则,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③成员国构成不同:国际缺乏广泛性,苏联和美国没有参与,被英、法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覆盖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改变了少数大国操纵的局面;④所处时代不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利益趋向一致,大大降低了战争的可能性,为联合国发挥协商作用提供了基础。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27日,美国休斯敦大屠杀博物馆举行了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仪式。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联合国大会2005年为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惨遭纳粹法西斯屠杀而设立的国际纪念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高燕平在纪念仪式上说:“60多年前发生的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和国际罪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应该以史为鉴,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主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绝不让类似悲剧重演。中国人民自古崇尚和平正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仍存在着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为推动建立一个和谐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不懈努力。”(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反映了联合国什么样的宗旨和原则?(2)目前,威胁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还有哪些?概述二战以来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解析(1)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为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结合这个用意可回答出相关的宗旨和原则。(2)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2)不安全因素:局部战争不断;各种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努力:1949年至1950年,两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1954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宣言》等。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魂断蓝桥》电影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芭蕾舞女演员玛亚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由于战争的原因,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一天玛亚无意中看到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玛亚悲伤欲绝,为了维持生活,玛亚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应召女郎。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玛亚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图为电影《魂断蓝桥》海报。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部分歌曲人物作品约翰·列侬《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鲍勃·迪伦《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大雨将至》《敲开天堂的大门》菲尔·奥克斯《战争结束了》约翰·丹佛《我们制造武器干什么?》材料三……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12日在维也纳胜利地召开了。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摘自《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共同的主题思想。(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解析(1)要注意材料一发生的故事背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创作的背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此要结合战争的主题进行归纳;(2)注意紧扣和平主题,要做到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答案(1)主题: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2)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言之有理即可)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避免威胁人类生存。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传唱:“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战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解析(1)第问背景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二战的教训、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第问影响从材料第三段中“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反战运动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2)结合所学知识,从可以推动世界和平的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可概括出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兴起以及中国崛起。答案(1)背景:世界大战尤其是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未来的发展,求和平、共发展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2)因素: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亚、非、拉美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兴起;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330万吨TNT当量)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2年零8个月,比美国少用4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