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云南省通海二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包括立体异构)()A.6种B.5种C.4种D.3种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B.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腐蚀C.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D.原电池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3、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C+CO22COB.CaCO3CaO+CO2↑C.2Al+Fe2O32Fe+Al2O3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4、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1molY,发生反应X(g)+Y(g)Z(g),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Z,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达到平衡时-υ正(Y)=-υ逆(Z)B.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C.若最初向容器中通入的是3molX和3molY,达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为D.若最初向容器中通入的是3molX、2molY、1molZ,达平衡后容器中n(Z)<3amol5、关于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产物为氯气 B.阴极产物是氢气C.此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阴极产物有氢氧化钠6、相同体积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硫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7、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酯化、加聚反应B.1mol咖啡酸最多能与4molH2反应C.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D.蜂胶的分子式为C17H16O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一元醇A,则醇A的分子式为C8H12O8、氯化钡有剧毒,致死量为0.3g,万一不慎误服,应大量吞服鸡蛋清及适量解毒剂,此解毒剂是A.AgNO3 B.CuSO4 C.MgSO4 D.Na2CO39、常温下,0.1mol/LAlCl3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小的是()A.OH- B.H+ C.Al3+ D.Cl-10、下列物质的浓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灼烧后,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A.碳酸氢铵 B.硫酸钠 C.氯化铝 D.高锰酸钾11、下列气体中,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Cl2 B.SO2 C.CO2 D.H212、4NH3+5O24NO+6H2O是硝酸工业中的一个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减慢反应速率B.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D.NH3与O2能100%转化为产物13、若反应:2NO(g)+2CO(g)2CO2(g)+N2(g)ΔH<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B. C. D.14、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2HI(g)ΔH<0,现有三个相同的体积均为1L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H2和1molI2(g),在Ⅱ中充入2molHI(g),在Ⅲ中充入2molH2和2molI2(g),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Ⅰ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容器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C.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深D.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15、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图所示)。闭合K2、断开K1时,制氢并储能;断开K2、闭合K1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氢时,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B.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C.供电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D.制氢时,X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16、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H++2CrO42-(黄色)①向2mL0.1mol·L-1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6mol·L-1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浓H2SO4,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②向2mL0.1mol·L-1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NH4)2Fe(SO4)2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Cr2O72-+14H++6Fe2+=2Cr3+(绿色)+6Fe3++7H2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K2Cr2O7>Fe3+B.实验①和②均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C.CrO42-和Fe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D.稀释K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17、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18、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出溴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CO2和S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1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A.1mol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2kJ的热量:N2H4(l)+O2(g)=N2(g)+2H2O(g)△H=+642kJ•mol-1B.C(s)+O2(g)=CO2(g)ΔH=-393.5kJC.已知:H2(g)+O2(g)═H2O(l)△H=-286kJ•mol-1,则:2H2O(l)═2H2(g)+O2(g)的△H=+572kJ•mol-1D.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ΔH=-114.6kJ·mol-1(中和热)20、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而水污染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目前,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氯气,负极产生氢气 B.阳极得到的气体能使碘化钾溶液变蓝C.在阳极区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 D.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钠22、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2)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烃X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烃X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烃X一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烃X互为同系物.24、(12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B___,C____,D___。(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4)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第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区。(5)写出D元素原子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该分子中有___个σ键,____个π键。25、(12分)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mL0.10mol/LNaOH标准溶液。(2)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编号NaOH溶液的浓度(mol/L)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10.1022.6220.0020.1022.7220.0030.1022.8020.00①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④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多选扣分)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⑤如实验室要用该标准NaOH溶液测定某醋酸的浓度,该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26、(10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某同学为了省去清洗温度计的麻烦,建议实验时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27、(12分)某研究小组将V1mL0.50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_,记为终止温度。(3)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___22°C(填“高于”、“低于”或“等于”)。(4)由题干及图形可知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_mol/L。28、(14分)t℃时,将3molA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1)该过程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_______;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2)比较达到平衡时,A、B两反应物的转化率:α(A)______α(B)(填“>”、“=”或“<”)。(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a.生成C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相等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d.A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4)若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数值变大,则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5)若保持温度不变时,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则化学反应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化学平衡将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6)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起始投料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ABC投料I3.0mol/L1.0mol/L0投料II2.0mol/L1.0mol/L2.0mol/L按投料I进行反应,测得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为40%,若按投料II进行反应,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29、(10分)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1×10﹣3mol/L的几种溶液: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④硫酸铵、⑤氨水、⑥氢氧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硫酸铵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将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________⑥(填“>”、“=”或“<”),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某温度下(Kw=1×10﹣12),将100mL的①与100mL的⑥溶液混合后(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溶液的pH=_________。(4)若将等体积的②、③溶液加热至相同温度后,溶液的pH②_______③(填“>”、“=”或“<”)。(5)室温时,若用①滴定⑤,适宜的指示剂为_____,当滴定过程中pH=9时,且溶液中满足4c(NH4+)=7c(NH3·H2O),则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NH3·H2O)=____(填数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C3H6的链状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结构:CH3-CH=CH2;由于CH3-CH=CH2只有三种氢,所以有三种一氯代物:CH2Cl-CH=CH2、CH3-CCl=CH2、CH3-CH=CHCl;再以上述每一种产物为母体,写出二元取代产物:CH2Cl-CH=CH2的取代产物有三种:CHCl2-CH=CH2,CH2Cl-CCl=CH2,CH2Cl-CH=CHCl;CH3-CCl=CH2的取代产物有两种:CH2Cl-CCl=CH2(重复),CH3-CCl=CHCl;CH3-CH=CHCl的取代产物有三种:CH2Cl-CH=CHCl(重复),CH3-CCl=CHCl(重复),CH3-CH=CCl2,所以分子式为C3H4Cl2链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答案选B。点睛:该同分异构体看作是由官能团取代烃中的不同氢而形成的,书写时首先写出有机物的碳链结构,然后利用“等效氢”规律判断可以被取代的氢的种类,一般有几种等效氢就有几种取代位置,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或者利用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2、C【解题分析】A.在日常生活的金属腐蚀中,以电化学腐蚀更为普遍,故A正确;B.金属腐蚀的条件:和水、空气接触,钢铁在干燥空气里因为没有水而不易腐蚀,故B正确;C.金属铁和铝形成的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铝为负极,更易被腐蚀,金属铁被保护,故C错误;D.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入正极,故D正确。故选C。3、C【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题目详解】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生成CO是化合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不选A;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不选B;2Al+Fe2O32Fe+Al2O3是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选C;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不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抓住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4、D【题目详解】A.达到平衡时,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达到平衡时-υ正(Y)=-υ逆(Z),故A正确;B.若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左移动,故B正确;C.若最初向容器中通入的是3molX和3molY,为题干起始物质的量的3倍,由于条件是恒温恒压,则达到平衡时生成3amolZ,平衡时X、Y物质的量均为(3-3a)mol,达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故C正确;D.若最初向容器中通入的是3molX、2molY、1molZ,等效于通入4molX、3molY,根据C项分析,当最初向容器中通入3molX、3molY,达到平衡时生成3amolZ,再通入1molX,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后容器中n(Z)>3amol,故D错误;故选D。5、A【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电极式:2Cl--2e-=Cl2↑,阴极电极式:2H2O+2e-==2OH-+H2↑;【题目详解】A.电解是阴阳极,不是正负极,故A项错误;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物是氢气,故B项正确;C.电解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项正确;D.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物有氢氧化钠,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A。6、A【题目详解】盐酸为强酸,可完全电离,pH=3的盐酸中c(H+)=10-3mol/L,则盐酸中c(HCl)=10-3mol/L;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pH=3的醋酸溶液中c(H+)=10-3mol/L,故醋酸浓度大于10-3mol/L。由溶质物质的量n=V·c,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CH3COOH)>n(HCl),根据反应方程式2HCI+Mg=MgCl2+H2↑,2CH3COOH+Mg=(CH3COO)2Mg+H2↑,所以醋酸溶液与足量镁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比盐酸与足量镁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A正确。故选A。7、D【解题分析】A、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碳碳双键、羧基,咖啡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酯化、加聚反应,故A说法正确;B、1mol咖啡酸中含有1mol苯环和1mol碳碳双键,因此1mol咖啡酸最多能与4molH2反应,故B说法正确;C、苯空间构型为正六边形,乙烯为平面形,羧基中C为sp2杂化,因此此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C说法正确;D、根据:C17H16O4+H2O→C9H8O4+一元醇,根据原子守恒,推出一元醇的分子式为C8H10O,故D说法错误。8、C【题目详解】A.只发生Ag++Cl-=AgCl↓,没有除去Ba2+,A错误;B.发生Ba2++SO42-=BaSO4↓,虽然除去Ba2+,但Cu2+属于重金属阳离子,还能造成人体中毒,B错误;C.发生Ba2++SO42-=BaSO4↓,Mg2+不属于重金属阳离子,不能造成人体中毒,C正确;D.发生Ba2++CO32-=BaCO3↓,但BaCO3溶于胃酸,没有解决人体中毒,D错误。答案选C。9、A【题目详解】AlCl3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的少量铝离子水解,导致水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c(Cl-)>c(Al3+)>c(H+)>c(OH-)综上所述,溶液中的OH-浓度最小,答案为A。10、B【题目详解】A.碳酸氢铵浓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灼烧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得到碳酸氢铵,故A错误;B.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在溶液中不水解,浓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灼烧后得到硫酸钠,故B正确;C.氯化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浓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时,氯化氢受热挥发,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氯化铝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灼烧时氢氧化铝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铝,无法得到氯化铝,故C错误;D.高锰酸钾浓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灼烧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不能得到高锰酸钾,故D错误;故选B。11、D【题目详解】A.Cl2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常温下,SO2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C.CO2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常温下,H2和空气中成分不反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晴】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目的确定收集方法,注意:只有密度和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常温下和空气成分不反应时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12、C【解题分析】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B.降低温度能减小反应速率,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D.反应是可逆反应,NH3与O2不可能100%转化为产物,D错误,答案选C。13、D【解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题目详解】A.t1时正反应速率最大,但仍然在变化,说明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

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故B项错误;

C.t1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但还在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

D.t1时一氧化氮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正确。综上,本题选D。【题目点拨】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14、B【题目详解】A.容器Ⅰ中从正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容器Ⅱ中从逆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建立的途径不相同,无法比较反应速率,故A错误;B.容器Ⅲ中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molH2和1molI2(g),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容器Ⅲ中到达平衡时温度更高,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B正确;C.容器Ⅱ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故C错误;D.温度相同时,容器I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容器Ⅱ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HI的转化率比两容器相同温度时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低,故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错误;故选B。15、B【分析】闭合K2、断开K1时,制氢并储能,构成电解池,Pt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X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断开K2、闭合K1时,构成原电池,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题目详解】A.制氢时,Pt电极为阴极,电子从X电极向Pt电极移动,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A正确,不选;B.供电时,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发生反应Zn-2e-+4OH-=ZnO22-+2H2O,消耗OH-,pH减小,B错误,符合题意;C.供电时,X电极发生还原反应,NiOOH转化为Ni(OH)2,C正确,不选;D.制氢时,X电极为阳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D正确,不选;答案为B。16、A【解题分析】A、反应中Cr2O72-+14H++6Fe2+═2Cr3+(绿色)+6Fe3++7H2O,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所以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Cr2O72->Fe3+,选项A正确;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加入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平衡逆向进行,说明加入酸碱发生平衡移动,实验①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实验②生成了铬离子使溶液呈绿色,不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选项B错误;C、CrO4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亚铁离子,故CrO42-和Fe2+在酸性溶液中不可以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D、稀释K2Cr2O7溶液时,平衡状态下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减小,由离子积不变可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选A。17、D【题目详解】A.NaHCO3为酸式盐,不属于正盐,选项A不符合题意;B.Cu2(OH)2CO3为碱式盐、铜盐,选项B不符合题意;C.NaCl为盐酸盐,不属于碳酸盐,选项C不符合题意;D.Na2CO3属于正盐、钠盐、碳酸盐,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选D。18、C【解题分析】分析:A选项中碘单质与溴苯、汽油互溶;B选项中反应较为困难,氢气的量不好控制;C选项中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D选项中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详解:Br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与溴苯仍是互溶体系,不能分离,碘单质与溴苯、汽油互溶,无法用汽油萃取,A选项错误;利用氢气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除去乙烯,氢气的量不好控制,量少没有除尽乙烯,量多氢气变成杂质,B选项错误;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C选项正确;CO2、SO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应,可除杂,但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C。19、C【题目详解】A.放热反应的焓变△H<0,要用负号“-”表示,A错误;B.反应热单位应该是kJ/mol,B错误;C.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也要相应的增大,若反应物与生成物颠倒,则反应热数值不变,符号相反,C正确;D.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生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上述反应产生2molH2O,因此不能表示中和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20、C【解题分析】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与生活垃圾和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是水污染主要原因,故选C.21、B【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题目详解】A.电解原理为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A错误;B.阳极得到的气体是氯气,能使碘化钾溶液变蓝,故B正确;C.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2H++2e-=H2↑,水电离平衡被破坏,向生成OH-的方向移动,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在阴极区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故C错误;D.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氢气和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B。22、B【题目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说明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故A正确;

B.吸热反应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工业上由石灰石制备生石灰的反应、由煤制水煤气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错误;C.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将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转化为葡萄糖,故C正确;

D.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如物质燃烧,原电池反应等,故D正确.

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羧基cd【分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有机物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和D,说明该物质为酯,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能在铜存在下与氧气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B为乙酸钠,C为乙酸,D为甲醇,E为甲醛。【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C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有机物A为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方程式为:。(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为78,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说明碳氢个数比为1:1,分子式为C6H6,可能为苯或其他不饱和烃或立方烷。a.苯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他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c.若为立方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乙炔与烃X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两者一定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cd。24、SiNaPNHNO3NaOHNeF26四Ⅷd12【分析】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A的原子序数为14,故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B为Na、C为P、D为N;(2)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Si,酸性最强的是HNO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最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3)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4)E为Fe元素,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核电荷数是26,Fe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Ⅷ族,在周期表中处于d区;(5)D为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该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题目点拨】本题重点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本题的突破点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推出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25、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8.2~100.11mol/L丙D酚酞【解题分析】①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范围为8.2~10;②根据c(酸)×V(酸)=c(碱)×V(碱),需要V(NaOH)=mL=22.72mL,则该盐酸的浓度为=0.11mol/L;③碱式滴定管的气泡通常橡皮管内,只要将滴定玻璃头朝上,并挤橡皮管中的玻璃珠就可以将气泡冲排出,故答案为丙;④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度数,读出的最终标准液体积偏小,则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选项A错误;B.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会导致盐酸浓度偏小,需要NaOH体积偏小,测定值偏小,选项B错误;C.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对实验无影响,选项C错误;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测定NaOH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选项E正确;E.配制好的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部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消耗的氯化氢相等,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不变,测定结果不变,选项E错误;答案选D;⑤如实验室要用该标准NaOH溶液测定某醋酸的浓度,完全中和时生成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故选用的指示剂为酚酞。26、保温3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解题分析】(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应确保热量不损失,尽可能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故答案为:保温;(2).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要分别测定反应前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温度及发生中和反应时的最高温度,一共3次;因不同温度计的误差不同,所以不能使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酸和碱的温度,故答案为:3;不同意;因为不同的温度计误差不同;(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也增多,但中和热均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则所求中和热的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最后一问是易错点,要注意反应放出的热量和中和热的区别。27、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一次最高温度低于1.5mol/L【解题分析】(1)中和热的测定需要用到环形玻璃搅拌棒。(2)氢氧化钠溶液应该一次性加入,避免分次加入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最后应该读取实验中的最高温度,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反应中的放热。(3)从图中看出,加入5mL硫酸和45mL氢氧化钠时反应放热,温度达到22℃,所以初始的环境温度应该低于22℃。(4)图中可以看出加入30mL硫酸和20mL氢氧化钠时体系温度最高,所以此时应该是酸碱恰好中和,则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5mol/L。28、0.15mol/(L·min)K=c2(C)/c3(A)c(B)>cd>不变不移动逆向【分析】(1)列出三行式,找出转化量和平衡量,再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平衡常数表达式。(2)列出三行式,找出转化量和平衡量,求出A、B的转化率,再比较大小;(3)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4)若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数值变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5)恒容容器充入惰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将不移动;(6)根据投料I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求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进而求出该温度下平衡常数;若按投料II进行反应,Qc==0.5>K,所以起始时反应向逆向进行。【题目详解】3A(g)+B(g)2C(g)起始浓度(mol/L)1.5

1

0转化浓度(mol/L)0.3

0.1

0.2平衡浓度(mol/L)1.2

0.9

0.22min达平衡,该过程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A)==0.15mol/(L·min);根据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3(A)c(B)。故答案为0.15mol/(L·min);K=c2(C)/c3(A)c(B);(2)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α(A)=×100%=20%,α(B)=×100%=10%,所以α(A)>α(B)。故答案为>;(3)a.生成C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相等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a不选;b.由于该反应容积固定,V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总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b不选;c.根据M=,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但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随反应改变,若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则说明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选;d.A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则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都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选;故答案为cd;(4)若升高温度,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数值变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