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1.gif)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gif)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3.gif)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4.gif)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2286db9b790609d5f66d075c1611451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涉及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一阶段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为本课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古代社会法治和礼制的发展过程了解较少,特别是不理解古代社会“礼”与“法”的纷争与融合。【教学目标】唯物史观:了解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认识先秦思想家德治与法治之争对先秦时期成文法产生的过程的影响。时空观念:了解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认识法律和礼教对历代王朝加强统治的作用。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历史史料,理解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通过史料,理解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提升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感受社会治理中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及传统文化对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教学重点】历代王朝在法律和教化方面的主要举措【教学难点】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之争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教学法【学法指导】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归纳知识,研究史料,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概念解析法律与教化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总则。(重防范惩处;外在强制约束)教化指政教风化,着眼于教育与引导,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重教育引导;软性约束)法律与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2、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两种方案——德治与法治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治理法治: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德治: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和“敬天保民”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治理(1)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①“铸刑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②子产和叔向也引发了早期的关于德治与法治的论战,开启礼法之争(2)思想界: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之争影响:①都成为后世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②汉代以后,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③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并影响亚洲国家。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秦汉时期:律令制度,汉承秦律2、魏晋时期: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1)原因:①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魏晋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2)目的: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树立正统意识形态,维护统治3、唐朝的法治与礼治特点:①礼法结合,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②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学生自学教材,并结合《学法大视野》,归纳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沿用唐律,律例合编特点:①多以《唐律》为蓝本;②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探究活动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并归纳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和乡约的积极作用。【变化:①内容:宋代道德教化为主到明清增加宣讲圣谕,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②组织: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乡约的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②有利于发展生产;③促进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传播。】探究活动二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材料中华法系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其丰富的内涵不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也适合于相邻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国情,故而有可能奉中华法系为母法。历代王朝重视法典编纂,自隋唐起历代法典都规定“十恶”(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伦理道德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以及不义、不道)之罪,由于重公权轻私权,因此国家刑法发达,而涉及民间田地钱债的民事行为则视为细事,缺乏应有的法律调整。除黄帝外,朝廷中的行政高官也握有不等的司法权,地方临民之官,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二者合二为一。——张晋藩《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并归纳中华法系的特点、形成原因及评价。【特点:①礼法结合;②诸法合体,刑民不分;③儒家思想影响深厚,法律逐渐儒家化;④重刑轻民,重公法轻私法;⑤皇权至上,法律是维护君权的工具;⑥司法从属于行政,无独立司法;】【原因:①政治:统治阶级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②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③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④历代法典的发展完善】【评价:①实质:中华法系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②在维持社会生活和谐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四、课堂总结五、随堂演练1、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D)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 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 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2、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A)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3、“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C)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A)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确立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5、在唐代对女子继承权法律化的基础上,宋代各种法律、敕和案例对女子财产的继承范围、继承方式及继承份额都作了较为详备的规定,使女子在一定条件下享有有限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B)A.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C.政府对商业活动加强控制 D.男女获得了同等的继承权6、《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C)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7、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 B.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体现了程朱理学走向极端 D.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8、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B)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教学反思】1、课堂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胜教育个性化辅导课程注册合同
- 《中外美术史》近年考研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师职业道德》考前强化练习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让自信成为考试的秘密武器
- 房屋装修半包简单的合同
- 氢能源技术创新与研发趋势
- 装修清包工合同
- 品牌机械设备买卖合同书
- 机械租赁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社保协议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佣金返点合同范本6篇
- 2025-2030年中国配电变压器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JGJ1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 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