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经济学的学术贡献马丁·威茨曼对当代环境经济学的贡献
马丁威茨曼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哈佛国家学院的一位教授。1942年4月1日出生于纽约,1963年获斯沃斯莫尔学院数学与物理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斯坦福大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硕士学位,196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67至1972年执教于耶鲁大学,1972至1989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任商学院教授。1989年至今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先后担任《比较经济学期刊》(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经济学通讯》(EconomicLetters)、《环境经济与管理期刊》(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Management)、《日本和国际经济学期刊》(JournalofJapaneseandInternationalEconomics)等著名学术期刊副主编。威茨曼曾因提出“分享经济理论”而闻名,同时,他在环境经济学领域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贡献。威茨曼主要关注环境与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涉及气候变化经济学、绿色会计与福利、环境与技术选择及资源开发、环境立法、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灾难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本文通过对威茨曼重要学术文献的梳理,评述他对当代环境经济学的学术贡献。一、对于碳的各方面的研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威茨曼在气候变化的研究范式、经济建模、不确定性、概率分布、福利损失、贴现率与成本收益、碳排放与碳税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气候变化成本收益分析的“三大”观点气候变化问题对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挑战,拓展和深化了经济学的研究边界及分析范式,使得经济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诸如风险、不确定性以及贴现等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并重新界定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概念(Weitzman,2007a)。关于气候变化,威茨曼提出了四大核心问题:(1)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的经济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2)气候变化究竟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3)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将会持续多长时间?(4)公共决策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借助成本收益分析以外的一些新方法,为此,威茨曼构建了一个把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联立起来的“综合评估模型”(IAM),来考察气候变暖的经济影响。他认为气候变化成本收益分析的主要缺陷是,气候敏感性(climatesensitivity)的设定有偏误,从而导致效用函数和损失函数的设定都存在偏差,因此低估了未来气候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害。鉴于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未知性,威茨曼指出气候敏感性应服从肥尾分布(fat-taileddistribution)而非正态分布(normaldistribution),这一观点既使得气候变化具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也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认可。他主张运用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densityfunction)证明气候敏感性在气候变化经济解释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购买巨灾保险是规避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效途径(Weitzman,2009a)。(二)对“不确定性”的描述威茨曼认为,目前的模型大多是建立在预期效用模型的基础之上,而预期效用模型假定所有的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并采用指数方式贴现。这可能符合全球气温上升幅度不高的情况,但没有考虑到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较高条件下,气候灾害发生的概率分布可能并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那么,此时应该运用诸如“伽马贴现”(gammadiscounting)等其他方式对纯时间偏好率予以贴现(Weitzman,2001b;2010b)。气候变化存在着科学层面和经济福利层面两个不同视角的不确定性。为了表示科学层面的不确定性,威茨曼引入了“气候敏感性”和概率密度函数(PDF)两个概念,所谓“气候敏感性”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一倍时均衡平均表面温度的变化程度,它是一个从瞬态动态学抽象而来的长期均衡的概念,关注两个逻辑问题,即气温的概率密度函数沿着不确定的动态轨迹变化,导致气候灵敏度接近极限,此时会引致哪些福利损失?如何对温度的不确定性瞬态轨迹进行福利评价?而概率密度函数(PDF)所描述的是,随时间发生气候变化的概率分布,位于某个确定取值点附近的可能性的函数。为了说明经济福利层面的不确定性,威茨曼认为,传统常用的函数形式是嵌套式效用函数,其中消费随温度变化而呈二次多项式急剧下降。他主张运用加式效用函数对极端气候损害做出合理的评估,而福利变化是消费效用与温度变化的二次负效用损失函数之间的差额。尽管乘式和加式福利函数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可以解释未来同时涉及高温和高消费情形下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三)概率密度估计模型不确定性与贴现是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基础,如何核算损失,如何贴现这些损失,如何动态监测未来气温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基本问题。威茨曼的分析结果表明,气候敏感性之所以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是因为气候变化本身隐含着有利于温度变化的肥尾泛型参数,当这个参数与加式损害函数结合时,纯时间偏好率接近于零,这一组合将决定气候变化经济分析的结果(Weitzman,2009b)。结构的不确定性是气候变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形成“肥尾概率分布”的原因。概率降低和福利损失增加在肥尾两端呈竞争性关系,竞争的结果决定肥尾的厚度。灾害性气候变化之所以难以预判,是因为它与普通经验事件截然不同。相对于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肥尾概率分布函数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更具说服力。总之,由于存在气候、温度、效用计量、福利水平等关键变量的不确定性,必须采用一些随机变量来替代关键变量,运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估计,与肥尾概率进行比较,进而估计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损失。无论是成本收益与综合评估模型,还是概率密度函数肥尾估计,都与变量和参数的选取关系密切。气候变化研究的另一个薄弱环节是对温度升高后概率密度函数的估算,特别是在温度大幅升高后,福利损失与气候变化之间概率的估算。为此,威茨曼将稳态温度的概率密度作为温室气体(GHG)排放浓度水平的福利损失函数,对其进行了粗略估算。研究表明,应付温室气体危害的主要方法是对高温灾害性的气候风险进行投保(Weitzman,2012)。(四)对内部资源量和要素风险的评估威茨曼(2009a,2011)指出,传统的模型主要借助于预期效用函数,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小概率、大影响事件所具有的肥尾特征,而肥尾特征的概率分布在气候变化成本收益分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影响程度要比社会贴现、纯粹风险或消费平滑等因素更大。因此,考虑到风险以及其引起的增长不确定性,风险厌恶者倾向使增长率和社会贴现率接近于最低值(Weitzmam,1998;2001b;2010a;2010b)。威茨曼认为结构的不确定性是形成肥尾概率分布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的尾部概率分布具有较强的气候敏感性。他对降低概率密度函数肥尾分布的总成本进行了估算,设计了贝叶斯决策原则来评估肥尾概率的变化幅度,通过指导性政策预防肥尾概率增大的风险,从而对肥尾概率密度函数是否合理做出有效的反应。研究表明,肥尾概率分布增大的线性风险以及变化幅度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风险和福利损失加大。在概率密度数值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最终往往将相对较大的权重押在最坏的情况,并设计所谓的决策预防原则来规避一些严重的、突发性极端气候变化的发生。在充分考察气候变化的肥尾概率分布以后,威茨曼分析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含义,提出了不良厚尾肥胖的预防原则和解决方案,针对尾部肥胖的权重,制定出应对不良厚尾肥胖的措施。与标准的正态分布相比,肥尾概率分布因其不确定性而更复杂且不易处理(Weitzman,2011)。气候变化灾害具有“左肥尾概率分布“特征,这种不确定性要求长期贴现率降低到最小值(Weitzman,1998;2007;2009a)。(五)对自然损害的计算威茨曼提出了气温变化的两个风险厌恶公式:一个是效用损失的风险厌恶公式,另一个是生产消费能力的风险厌恶公式,并从经验的角度论证了加式效用损失和多元效用损失在经济政策应用方面的优劣,即加式效用损失函数优于多元效用损失函数。同时,他还设计了两个风险厌恶模型:包含生产消费的常数相对风险规避模型和包含温度变化的常数相对风险规避模型,应用于分析气候变化的福利和效用损失。对于损失函数的设定,多数模型使用嵌套效用函数,将损失效用函数作为温度升高的二次多项式,而威茨曼(2009b;2010b)认为应使用加式效用损失函数,这种函数能更好地模拟未来的高升温和高消费情景,因而更适合用来评估极端的气候变化情况。Sterner&Persson(2008)采用包含环境的固定替代弹性(CES)效用函数,得到的损失函数也为加式函数,与威茨曼所采用的加式损失效用函数相近。威茨曼(2010b)指出,尽管气候损害与未来消费之间的相关性不强,但仍为正相关。贴现率高于无风险利率,低于股票市场上的平均回报率。(六)“时间”贴现率:一个长期的趋势对于贴现率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探讨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确定贴现率。威茨曼(2009b)提出在气候变化中存在三种重要的结构性不确定性:(1)如何确定损失函数,是采用标准的乘式还是应用加式损失函数?(2)如何对这些损失予以贴现,是近期还是远期贴现?(3)如何模拟未来温度上升的动态不确定性?即采用瘦尾还是肥尾分布函数?环境经济学家们认为,较低或下降的贴现率有助于对长期成本收益的估算。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的比值可作为环境参数的一个简单函数,两者间的比值(称为环境阻力environmentaldrag)可以用国民收入的福利等价函数来衡量。威茨曼(1994b)讨论了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之间的关系,关注了环境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贴现率与私人贴现率比值(环境阻力)会随着时间变化而系统性增加,这一发现对于一定时间跨度内的长期项目贴现问题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Weitzman,1994b)。关于资本回报率应该以怎样的比率进行贴现,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威茨曼主张应该采用“尽可能低”的利率对投资项目的远期未来值进行贴现。威茨曼将概率分布引入理论分析,考察了成本收益分析中贴现率数值的合理区间问题。根据对2160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一个恒定的贴现率,使有效的社会贴现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下降。社会应该使用有效的贴现率区间,即近期未来平均值年息约4%,而远期的未来值接近于零(Weitzman,2001a)。对于动态时间贴现率,传统模型都是使用指数方式贴现。阿罗(1999)建议使用可变的时间贴现率,赋予当代人以效用更高的权重。威茨曼(2001b;2010b)提出对时间贴现因子使用风险调整后的伽马贴现,研究发现,这种调整使得长期贴现率显著下降,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与恐惧因素有关(Weitzman,2010c)。在这两种贴现率下,时间贴现率都比在指数函数下下降得慢。威茨曼(2010a)使用风险调整后的伽马贴现,利用边际效用权重对所有可能性进行“风险调整”,得到的贴现率随时间递减并降至最小值,而戈利耶(2010)利用期望净远期值方法,得到一个递增的贴现率并上升至最大值。威茨曼和戈利耶(2010)进一步引入风险厌恶和效用最大化条件,发现在个体最优化消费路径上两种方法完全等价,长期贴现率随时间下降到最小可能值,即便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依然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威茨曼—戈利耶之谜”(Weitzman-Gollierpuzzle)。“威兹曼—戈利耶之谜”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两个应对不确定的未来贴现率的方法,看似对称和同样可信,却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从长期来看,贴现率随时间下降趋近于最低可能值。当未来的贴现率不确定时,存在一个永久的构成要素,使“有效”贴现率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到可能的最低值。从经验上看,如果给予较远的未来值以更大的权重,而并非以固定利率运用标准指数贴现来完成,将可能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产生显著的影响。人们预测未来的经济事件,诸如气候变化,有赖于贴现率的选择。然而,当未来的贴现率本身未知时,也就无法对未来事件进行贴现。以往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被称为“伽玛贴现”的分析处理方法,给出了一个随时间函数下降的贴现率,结合拉姆齐最优增长模型(Ramseyoptimalgrowthmodel),通过边际效用权重(marginalutilityweights)调整所有相关概率。在拉姆齐最优增长情境下,运用边际效用加权概率来调整风险,会极大提高未来的贴现因子。从经验上看,在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方面,是给予未来以更大的权重,还是以恒定比率通过标准指数进行贴现,两者可能存在极大的分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恐惧因素”所驱动,与低概率高灾害影响有关(Weitzman,2010a)。对于成本收益评价及其与风险的关系,威兹曼指出,在项目评估过程中,相对于现期值的未来成本与收益贴现值的比率,是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的成本收益检测标准,对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尤为如此。例如,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减少,环境政策的收益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几个世纪,其收益远远超过成本,而其中许多成本是目前需要承担的,对未来收益贴现的比率特别敏感。威兹曼等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贴现率代表什么?(2)为什么贴现率会下降?(3)下降的贴现率(DDR)的评估和影响。为此,威兹曼等设计了递减的贴现率表(DDR),如法国和英国政府所使用的贴现率,递减意味着在一定年份所有收益和成本都以相同的比率进行贴现,其比率随时间而下降。与之相反,美国使用的贴现率是随时间变化而保持固定不变的。贴现率表对碳的社会成本进行了估计(即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损害赔偿的现值),并与恒定指数的贴现率进行了比较,如与4%的恒定贴现率相比,采用美国国债历史平均回报率,碳的社会成本会增加两到三倍。总之,贴现率的估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统计模型,如选择一个恒定的指数贴现率还是时间贴现率,抑或双曲线贴现模型来确定贴现率的大小(Weitzman,2013a)。气候变化投资的综合贴现率,主要取决于投资回报的不同要素组合,反映潜在的风险特征。贴现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约1%的特定风险到7%左右的系统性一般风险,其中利率的选择对分析的结果影响很大。威茨曼运用简化的线性模型考察了气候风险贴现的问题,讨论了气候变化贴现的相关概念,以及如何抵御灾难性损害的坏尾概率分布情形,如何应用原型程序计算碳的社会成本。威茨曼认为气候变化的投资政策主要取决于贴现率的选择以及如何将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相结合(Weitzman,2013b)。(七)交易成本分析威茨曼认为,制定不同的碳排放数量目标将很难解决全球变暖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相比之下,制定一个单一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最低碳价格,通过激励代理商实现个人收益的外部性内部化,效果相对会更好些。研究表明,每个代理商由于高碳排放价格所造成的额外成本,能够通过其他代理商面对高碳价格所做出的减排努力来实现平衡。气候变暖是一个全球性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协调与合作。威茨曼主要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亦可扩展到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全球统一碳税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外部性的解决方案之一。威茨曼关注全球统一协调的限额与碳交易系统,主张按照时间、空间两条线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策略进行考察,以便解决全球变暖的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无论是价格导向型还是数量导向型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其实施期间都存在不确定性,只是这种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不同。在限额与碳交易方式中,碳排放总量已知,但价格未知;在碳税方式中,价格已知,但是总排放量未知。气候变化经济模型包含若干未知因素,碳税从经验和理论的角度为碳交易的达成提供了可能。同时,碳税比限额与交易系统更透明、更容易管理。在全球限额与交易系统中,政府给国内企业和个人分配排放指标,指标结余地区可以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但是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各国不能统一协调,最终将导致排放总量上升。国际统一交易许可证与碳税两种方式相比较,各有利弊,急需制定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解决执法机制和国际制裁不匹配的问题。以数量为导向的京都模式要求各地区自愿减排,但是如果总的碳排放限额能与排放许可证一样实现国际流通,全球统一的价格就会形成,成本收益也能够得到保证。截至目前,京都模式的做法几乎开始崩溃,依靠地区间的志愿减排,而非集中纠正全球气候变暖的外部性问题,从根本上已经行不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外部性内部化是气候变化外部性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制定全球统一的最低碳价格能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内部化,一个有效的碳价格能够使更多的人获益,从而实现帕累托改进。温室气体的集中度过高,全球变暖正以不可忽视的概率带来灾难性损失,降低投资决策的贴现率和提高碳的社会成本。当气候变化的肥尾分布概率和效用函数的风险增大时,规避灾难性风险的投资将会非常有效。因此,应该认真考察气候变化的极端尾部损害及其相关概率分布,避免由上述原因造成高昂的社会成本。对于一个指定的气候变化投资,如何才能明确尾部的肥胖度和尾部冲击的效果,对于降低气候变化极端损失的程度至关重要(Weitzman,2012)。(八)消极影响的原因威茨曼(2009b)根据气候灾害的肥尾分布提出了“悲剧定理”(DismalTheorem),即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气候灾害导致的损失也将趋于无穷。“悲剧定理”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未来资本回报的不确定性非常大,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消费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会最优消费路径不存在。“悲剧定理”认为,温度升高的肥尾分布将导致未来经济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当经济增长率方差未知时,随机贴现因子的无条件和条件期望值都趋于无穷大。二、环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威茨曼从绿色会计与福利的概念界定、测量方法、恒等关系、主要原则、理论架构、福利损失及逻辑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将环境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进行有效的环境价值评估,旨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一)关于国民生产收益,从企业威茨曼(1997)首先界定了绿色会计的核心概念,“绿色国民生产净值”是由国民生产总值减去资本的折旧和环境资产的损耗得出价值数值的会计概念。这一概念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它可以衡量国民生产净值,包括净投资,不仅表现在传统的“生产资料”设备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环境资产方面,都以各自的效率来确定其价格。威茨曼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理论上,通过考察劳动拓展型技术进步(labor-augmentingtechnologicalprogress)对绿色会计福利的影响,得出一个涉及劳动拓展的技术进步和多种类型的资本,受闭凸锥(closedconvexcone)约束的生产可能性集以及全面优化行为的动态聚合定理。实证上,为了对环境负外部性的福利损失做出初步的度量,在国民生产净值转换为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的过程中,适当调整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资产价值,将传统计量的国民生产净值下调了若干个百分点。因为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无论是传统测量或绿色包容性测量,国民生产净值都低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学界尚不了解“劳动拓展型技术进步”余值的最终起源,但如果该余值未来的增长率接近于过去余值的增长率,那么,与目前的国民生产净值相比较,它可能明显低估了经济的未来增长潜力(Weitzman,1997)。(二)第二,“综合国民生产居民。”威茨曼进一步探讨了不确定性因素对综合国民生产净值和可持续等价消费(sustainable-equivalentconsumption)的影响,威茨曼将可持续等价消费界定为假想的年金等价消费水平,随着经济逐步具备提供同等福利水平的能力,以跨期替代权重折现成为可能,消费率将恢复到经济潜在的均衡利率水平。研究表明,当贴现系数由一种布朗运动形式转换为一种随机扩散形式时,经典的恒等式仍然成立。对这一随机过程来说,当前“综合国民生产净值”总是等于“预期的可持续等价消费”。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无法消除当前实际经济活动的理论吸引力指数和未来消费潜力的理论吸引力指数之间的联系(Weitzman,1998b)。(三)持续等价原则、直接福利比较原则及相对于关注正常消费福利为了确定综合国民生产净值包含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威茨曼(2000c)从最优增长问题引出了线性哈密尔顿(thelinearisedHamiltonian)函数,运用货币度量效用函数(money-metricutilityfunction)结合标准福利理论对这一演进过程进行了严格的阐释。主要观点是,哈密尔顿函数作为一个拟线性效用函数,在实施货币度量规范化和收入效应缺位的情况下,可以用马歇尔消费者剩余作为福利的衡量指标。同时,解释了“可持续性等价”(sustainability-equivalence)和“动态福利比较”(dynamicwelfare-comparison)两个原则,指出了这两个原则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至关重要的原因。威茨曼运用“可持续性等价”原则,阐释了综合国民生产净值、可持续性等价效用、会计系统的完整性、货币度量效用与动态福利比较等五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影响机理。“可持续性等价”表明,综合国民生产净值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核心,是基于生产的当前国民生产净值的综合性指标,作为当前消费的总体福利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衡量指标,它提供了正确理解“线性哈密尔顿函数”的有效方法,即将需求曲线的左侧区域作为福利变化的直观衡量指标。可持续性等价原则将综合国民收入账户的架构概念化,阐明国民生产净值包含的具体项目和内容以及国民生产净值项目设计的具体方案。可持续性等价原则的结论衍生出“动态福利比较原则”,运用需求函数依据当前的价格和数量来比较福利状况。传统的动态消费福利理论只是将动态比较转变为简单的静态比较,而考察技术结构及资源禀赋不同的两个经济的福利水平的比较方式更为切实可行(Weitzman,2000c)。威茨曼讨论了绿色(综合)国民收入会计核算与真实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认为当且仅当国民生产净值瞬间增加时,福利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威茨曼通过建立多部门最优增长模型,阐述了绿色(综合)核算理论与价格平减指数之间、实际消费价格指数与动态福利指标之间的联系,指出福利的变化可以通过本地的实际国民生产净值的变化得到较为客观的说明,最后,威茨曼考察了实际消费价格的迪氏指数(DivisiaIndex)与动态福利变化之间的关系(Weitzman,2001a)。(四)动态福利原则威茨曼提出了福利会计理论,他从当前收入和短期市场需求表来推断和比较动态福利的变化,认为当前效用贴现值的变化等于当前收入差额加上消费者剩余。他还提出采用“动态福利原则”来比较不同情况的动态福利,结合当前短期消费需求函数评估动态福利的数量,将动态福利转换为简单静态福利,设计不同情况下同类产品和劳务消费的动态福利指标,这一福利比较原则和程序具有通用性和便捷性。其基本思路是,在当前消费领域,沿着短期消费需求函数,对当前可观察的价格和数量进行比较,将动态福利转化为传统的静态消费福利,构建技术结构和资源禀赋不同情形下的动态福利指标,这一福利比较原则和思路可在现实中得到广泛应用(Weitzman,2001b)。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特性:技术进步威茨曼探讨了技术选择、资源开发成本、技术进步溢价及索洛余值等核心概念及问题。威茨曼关注企业以最低成本生产商品的技术选择问题。给定一个与长期局部均衡环境相适应的假设,说明如何在解决问题的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提出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关注经济理论和分散决策的应用,考察经济环境的变化,并对基本模型假设进行修正和扩展(Weitzman,1967)。威茨曼认为,在任一时点上,可耗尽资源从一个资源池被提取出来,池中每取出一个单位的资源,其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资源业已被开采出来,当提取的资源多达一定程度后,从一个池中提取资源的边际成本最终会降至极低。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当增量的开采成本下降时,利用最低成本资源的边际策略是次优的,而当资源池具有任意开采成本时,利用最低成本资源的边际策略则是最优的,其关键是运用该资源的“等价值固定成本”(equivalentstationarycost)。为此,威茨曼还阐释了最优政策的特性(Weitzman,1976)。威茨曼设计了一个模型将三个基本概念联系起来:(1)“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经济体未来的消费能力;(2)“绿色NNP”,不只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资本折旧,还是在当前效率价格下评估环境资产损耗的衡量方法;(3)“技术进步”,是“索洛余值”(Solowresidual)对未来的预测。研究表明,索洛余值对最优现期估计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实现。威茨曼提出了“技术进步溢价”(technologicalprogresspremium)参数,为评估这一参数,预测了“索洛余值”的未来利率。“技术进步溢价”这一参数的估算,可以由一个指定的模型推导出来,其创新性和外部性是内生决定的。在一个发达的经济中,如美国,防御性环保支出可作为一个衡量环境负外部性福利损失的指标。据统计,美国净化环境的总成本目前估计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地下矿藏、森林或表土等自然资本的损耗,占美国国内生产的极其微小的部分。在国民生产净值转变为绿色国民生产净值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恶化成本的数值,在传统方法测量国民生产净值的基础上下调若干个百分点。当然,如果相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值不同,“技术进步溢价”值也会不同。通过对相关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因为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民生产净值,无论是传统方法测量或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宾馆豪华套房租赁协议一
- 沃尔玛店面转租合同模板
- 安全专项施工分包协议2024版细则
- 施工中临时用电合同模板
- 机电维修采购合同模板
- 民宿维修合同模板
- 社会招商合同模板
- 找做工合同模板
- 2024年适用版含明确担保条款的贷款合同书
- 电梯大修施工合同模板
- 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对比
- 医务人员入职登记表.doc
- (西班牙语)户口本翻译模板
- 《大肠息肉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 冲压作业指导书模板
- 电力管沟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双级反渗透系统技术方案
- 常用邮政储蓄银行汇款单(样本)
- 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
- 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策划书范本
- 智慧教室建设项目配置清单及分项报价(完整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