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0张)_第1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0张)_第2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0张)_第3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0张)_第4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2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杨丽萍,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中国舞蹈艺术家。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九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孔雀舞”闻名。1992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独舞《雀之灵》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3年,杨丽萍任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总编导及主演。2009年,编导并主演《云南映像》姊妹篇《云南的响声》,再获成功。在2012年央视春晚以舞蹈《雀之恋》,再展舞蹈诗人的风姿。[1]2015年7月9日晚至12日,杨丽萍大型舞剧《孔雀》在台北戏剧院演出。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杨丽萍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带给观众一种特定的“云南映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交流的过程中传播文化创新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杨丽萍的舞蹈创作完全是靠天赋OR生活实践+舞台实践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为了创作,她亲自走到田间地头寻找素材,观看无数民间舞蹈提炼民间精华。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2003年,杨丽萍从中央民族歌舞团办了退休,回云南采风,挑选演员。2003年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在昆明成功举办。杨丽萍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舞台实践舞蹈创作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历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60年代,《大闹天宫》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片的镇山之宝。设计者的精心设计,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将中国动画的成就推向了高峰。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使中国踏入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国动画也经历了再出发。

79年,《哪吒闹海》成为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也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80、90年代,随着国外动漫作品进入中国,中国动画也开始了自己的市场化进程。

99年,《宝莲灯》取得2500万票房的收益,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新世纪新风貌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重视,国产动画高速发展期。2006年,国务院出台意见,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政策,从播放、出版、税收全方位对原创动漫进行支持。同时,随着互联网发展及70s、80s后成人对动画的观看需求,动画片打破了只面向未成年人的局限。09年,贺岁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6800万票房,建立了中国动画的新的里程碑。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总结:(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即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大型衍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是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的姊妹篇。和“原生态”的提法不同,“衍生态”,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大胆地往前迈了一步。《云南的响声》是最古老的响声。人类最早的青铜乐器,就出在云南,距今2500多年。《云南的响声》是大自然发出的响声。杨丽萍所创排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中所用到的被誉为“文物级”的几面巨鼓,是从云南边境、没有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德昂族村子里收集来的,因为其他村庄早就把这些“没用的玩意”烧掉了。还有某个会唱“海菜腔”的村庄,村民们认为那些宝贵的“调调”太土了。但是,当《云南映象》把“海菜腔”介绍给广大观众后,这个村子很快出名了。当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中也出现“海菜腔”时,村民们又开始唱了……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一些古老的民族歌舞才得以传承下来。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源泉、动力推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清醒的现实性,从多方面表现了周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我国的《诗经》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不仅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才能。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结合《诗经》的创作过程,思考:文化创作的主体是谁?中国文化工作者有怎样的使命和职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小雅》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2、文化创造者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习近平表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中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易混易错点: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文化创新的根基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一回事。回归基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二者不是一回事。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时代要求)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回归基础知识体系文化创新来源社会实践作用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怎样: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源泉动力关系小试牛刀1、“恶搞”是当前电影创作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批评者普遍认为胡编乱造的恶搞影片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票房业绩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作品就是现实生活B.文化创作不能脱离社会实践C.不能以获奖与否作为评价文化作品的标准D.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小试牛刀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这句诗启示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C.文化创新需要想象D.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再现拳脚3、一位参加“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越走近基层,越能触摸到现实的坚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长。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C.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再现拳脚

4、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再显功力

5、当人们忙于经典翻拍之时,《亮剑》《历史的天空》《闯关东》等原创作品却非常热播。有人认为,与其频繁向经典作品“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成为明日的经典。这种观点认为()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