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本单元内容包括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线索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基础奠定,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定;1956-1966年,“两弹”取得重大突破,“双百”方针促成学术、文艺的繁荣,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文革”时期,文化教育事业遭到破坏,空间技术和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教育全面繁荣。此阶段的历史特征是:科技发展重点经历了国防、军事领域转向经济、生活领域的过程;现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曲折发展。专题知识概览考纲要求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教育事业的发展。3.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课标提示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2)教育事业的发展(3)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5年7考)主干知识强化记忆主干知识一:⊙“两弹一星”的内容 “两弹一星”是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具体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神舟5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大国行列。⊙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必由之路。易错易误易错易误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主干知识二:⊙全面理解“双百”方针易错易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的“双百”方针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双百”方针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科学、文艺领域提出的方针,是民主化的体现。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主干知识三:易错易误⊙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必由之路。史论术语填后背诵⊙“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激发了中国文艺工作者的热情,产生了大批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观点术语⊙“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使中国的国防实力大大增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为世界农业科技做出重大贡献;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国防安全,而且有利于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证是教育立法。
全面认识“双百”方针(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深度思考(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4)主观因素: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②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四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就方针政策阶段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文革”时期成就方针政策阶段定时空抓关键:恢复高考。演练提能定时空抓关键:相关事件应是与教育密切相关。定时空抓关键: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定时空抓关键明考点抓关键关键信息回答词抓题眼抓关键正确选项错误选项错误选项错误选项“双百”方针是提倡科学和文艺多种形式健康发展的方针,D项“三不”政策全面体现了这一特点D样板戏是“文革”时期“双百”方针遭受严重挫折的表现C实质言外之意是反对学术争论,反对“双百”方针B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上实行单一化,且强调革命性不符合“双百”方针的要求A选项定位判断理由选项1.(2015·广东梅州模拟)“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展出的35部优秀电影中,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跟进题组解析根据“大部分是1959年拍摄的,这是新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艺术创作领域的繁荣,显然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有关,人民政府大力鼓励文艺创作,故选B。答案B2.(2015·陕西五校联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主要是为了繁荣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争论的内容是政治主张,所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答案D3.(2015·山东威海模拟)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对图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图1反映了中国汉代在天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B.图2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C.图3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D.图4反映出中国在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析简仪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的,故A项错误;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国家生活主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故C项错误;“嫦娥三号”登上月球,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月面软着陆的国家,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贵州六校联考)在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专家中,有二十位具有外国留学的经历,留学时间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工作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 B.我国的“两弹一星”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高度的爱国热情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D.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解析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原先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但“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说法错误。科学家们的留学经历只是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故选D项。答案D关键信息抓题眼抓题眼关键信息8.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A项“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是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提出的;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教育提出,故选B项。9.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5 Welco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数据结构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7 Outdoor fun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力学与结构选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焦作工贸职业学院《无人机行业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化学教学设计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第11课课件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