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上土仪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1.gif)
![明清时期上土仪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2.gif)
![明清时期上土仪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9c1068212d80605852d00c23befb5f8f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上土仪考
“以礼为荣,以礼杀人,以礼为荣”。”帝王祭祀陵寝除追思先人外,又多了一层标榜皇权至高无上、树立忠孝样板,明朝的祭祀陵寝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遣祭”,即派遣勋戚大臣到陵寝祭祀,一是皇帝亲率后妃谒陵行礼,称“躬祭”。明初规定: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冬至为大祭,正旦(正月初一)、孟冬(十月初一)、忌辰(己故帝后逝世日)、圣节(在位皇帝的生日)为小祭,合称三大祭和四小祭。嘉靖皇帝时,因其崇信道教,相信天降甘露,在大祭的节序中增加了“霜降”一节,在小祭中去掉了“孟冬”一节。关于大小祭祀的应遵循的礼仪,在《太常续考》、《明史》、《大明会典》等文献中多有记载,其中对诸如奠帛、跪拜等繁琐礼仪记载得还非常细致。“上土仪”为陵区西南土土在清明节的大祭中,有一种称为“上土仪”的仪式,就是给陵墓象征性地添土。翻阅文献,发现以下几条对“上土仪”的记载:《明太宗实录》卷八八“永乐七年二月……戊子,驻跸凤阳,谒祭皇陵。祭毕,亲负土益陵。于是尚书夏原吉等皆负土以从。”《明季北略》卷十九“(崇祯年间)十二陵每陵遣三品官主祭。陪祭则六品以下二人。又,勋戚一人为担土加坟事。”《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五四《王礼》三十“乾隆三年二月戊戌……更定清明‘上土仪’。礼臣议言:‘清明节山陵增土,因沿前明制,但负土十三担,往来二十余次,似觉烦数,且十三担并无取义。’”从上述材料可看出:在清明节举行为墓冢增添新土的“上土仪”,在明初永乐时就已存在。对上土的担数及负责担土加坟事宜的官员还有明确的礼制规定,这一作法还影响到清朝的帝陵礼制。明朝天寿山诸陵“上土仪”中所上的土,当为黄土。从各陵宝城内封土的土质看,均为一色的黄土。黄土取用的地点,当为陵区西南的“土堂”。清光绪《昌平州志·神祠庙记第十》载有《明朝世威尤公生祠碑记》。文中记昌平镇总兵官尤世威传令麾下某将士,曾有“土堂为小红门右掖,松园为天寿山左辅”的话,可知明朝时“土堂”就在天寿山陵区西南今小红门附近。“上土仪”黄土堆放的位置,从各陵墓冢的情况来看分为两种。一是堆在陵园宝城内墓冢的顶部。明陵的墓冢又称“宝山”,其形状呈自然隆起的阜丘形,故黄土可直接运送至墓冢顶部。明朝前期的长陵(永乐)、献陵(洪熙)、景陵(宣德)、裕陵(正统)、茂陵(成化)、泰陵(弘治)、康陵(正德)等七陵属于这种情况。后期的永陵(嘉靖)、昭陵(隆庆)、定陵(万历)、庆陵(泰昌)、德陵(天启)等五陵则属另一种情况。这五陵的宝城内封土很高,中心部位还夯筑有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因宝顶较高,顶部已经封好,无阶梯可以上登,所以一般把黄土堆放在“宝顶”的周圈。永、定二陵宝城、宝城两陵“上土仪”担土行走的路线,因各陵宝城建筑形制的不同,也并不完全一致。关于长陵,因宝城内封土较满,而从宝城前通向宝城内又必须经由方城下平面呈“T”字形的甬道,所以,其担土应是从陵外至方城前,然后进入方城下的甬道,北行至甬道尽端再向左或向右拐,从方城内出来,然后运至宝山顶部。献、景、裕、泰、康五陵的宝城宝山制度与长陵又有不同之处。一是宝城都比长陵小,体现了“逊避祖陵”的礼制特点。二是宝山都比较低矮,底部(坡脚)不像长陵那样高度几乎与宝城城墙的马道相平,而是位于宝城城墙内侧之下,紧贴城墙的砖墁排水沟的里侧,在前部还各砌有一道走势呈弧形的“月牙墙”。三是方城下的甬道均改为直通前后的形式。据此可以看出,五陵“上土仪”的行走路线应是从陵外至方城前,穿过方城下的甬道,经“月牙墙”两侧登上宝山,将黄土运至宝山顶部。茂陵宝城、宝山制度大体同前述五陵。但略有不同的是,该陵宝山前部,位于琉璃照壁之后,“月牙墙”的中段,设左右方向的可以上登宝山的垂带式踏跺。据此,则该陵“上土仪”担土行走路线,当是从方城甬道进入宝城后,经由琉璃照壁的左右两侧,绕行至照壁后从左右踏跺上登宝山顶部。永、定二陵的宝城宝山制度与前述各陵相比,又有新的特点。二陵宝城前部的方城之下没有甬道的设置。从宝城前上登宝城必须经由方城两侧的礓?路。宝城内宝山的封土堆得几乎与宝城城墙高度相等(中心部位还要高些),宝山的中央部位则改前述各陵自然隆起的丘阜式墓冢为层层夯筑的上略小、下略大的圆柱形“宝顶”。为解决进入宝城内的路由问题,二陵均在方城两侧宝城城墙内圈的宇墙开有小门。因此,这二陵“上土仪”的担土路线应是经由方城两侧的礓?道,上登宝城后,经宇墙开设的小门达于“宝顶”周围。昭、庆、德三陵的宝城、宝山制度则融合了献、景、裕、茂、泰、康六陵及永、定二陵的特点。其方城下设甬道及宝城内方城两侧各设可上登宝城的转向礓?道基本继承了献、景、裕、茂、泰、康六陵的制度。宝城内宝山封土高同宝城,宝山中央部位设有圆柱形的夯筑的“宝顶”以及方城两侧宝城宇墙各设通向宝顶的小门,则又是继承了永、定二陵的制度。为了解决高高的宝山封土不致壅塞方城下的甬道及方城左右两侧的礓?道,三陵的“月牙墙”均修筑得比较高,几乎与宝城墙等高,并且与宝城城墙连成一体,围成了一个闭合的“哑巴院”。这样,三陵“上土仪”担土的行走路线,也必须是从方城下甬道进入“哑巴院”后,经方城两侧的转向礓?道上登宝城,然后经方城两侧宝城城墙上的小门达于宝顶周围位置。至于崇祯帝的思陵,因系清朝所建,故朝廷已无上土之仪。前述天寿山十二陵可供“上土仪”担土行走的路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都分为左右两条,并且对称于陵寝中轴线两侧。这一特点是明朝“居中而尊”及“尚左”的礼制观念的体现。明代皇宫、陵寝殿门、路的设计均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中间最为尊贵,左侧次之,右侧又次之。在陵寝建筑中,中门或与中门相连的神道是已故皇帝灵驾的经由之处,左门或主神道的左侧道则是在位皇帝谒陵时所走的路线,右门及与之相通的右侧道路,则是大臣祭祀时行走的道路。这一点还可以从沿用明代旧制的清代帝陵的“敷土礼”中得到证实。清乾隆二年(1737年)曾规定:“嗣后每年清明,于各陵寝皆增土一担,由西登道(陵寝坐北朝南,西登道即右登道)升至石栅,并为一筐,令承祭官一人,敬谨捧筐而升,祗跪上土于宝顶,仍由西登道降”。雍正二年(1724年)清明节,雍正到其父康熙的景陵行敷土礼时,则是在两位亲王的帮扶下,亲自将土筐从方城下担至宝城东石栅处(陵寝坐北朝南,东石栅处即左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安全协议范本: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用工协议替代劳动合同新机制
- 2025年度股权委托代持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策略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销售委托授权合同
- 2025年度道路工程进度管理合同
- 2025年矿山开采权买卖中介服务佣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法院拍卖合同样本:法院拍卖拍卖佣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花店企业节日促销活动合作合同
- 职业规划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
- 科技企业研发实验室的监管模式探索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药品流通监管培训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GB/Z 44765.3-2024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和电网侧管理系统间的接口第3部分:架构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