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西安狼家湾汉简所见汉简研究
1968年,咸阳渭河北高原的杨家湾社区狼家沟挖掘出1个玉印。印作四方形,通体晶莹,螭虎纽,四侧刻云纹。印文篆刻“皇后之玺”四字,高2、宽2.8厘米,重33克(图一、二)。玉玺出土在志乘记载的长陵西南约一公里多的山沟里,与地面泥土混在一起。此沟原来比较荒僻,现已开垦成农田,但周围汉代的砖瓦碎片仍然很多。此印与以上两陵相距最近,必有一定的关系。为了弄清两者的关系,首先需要确定此两陵是否真是长陵的两陵(汉高祖和吕后陵)。过去我国一般志乘记载都是如此,近人多有疑义,认为此非长陵,而是惠帝安陵②2。但据《水经注·渭水》记成国故渠流向:“又东迳惠帝安陵南。又东迳渭城北。又东迳长陵南。又东迳丞相周勃冢南。又东南迳汉景帝阳陵南。又东南注于渭。”显然,安陵是在渭城的西北,长陵是在渭城的东北,长陵东为景帝阳陵。渭城遗址即今渭城公社(现名窑店公社)。按此,则长陵的位置与一般志乘所记相符。如果以此为安陵,阳陵为长陵,则阳陵将无处可寻,只好妄断景帝“视文帝旧规,因山为藏,故后世无邱陇可觅焉”③3。更有力地证明长陵位置的是1970年在离此两陵约2公里的柏家湾出土了两块“长陵东瓽”的瓦当,径长15.6厘米,篆书(图三、四)④4。根据出土地看,应是长陵陵园建筑的遗物,故西陵系高祖陵和吕后陵应无疑义(图五)。又据《汉书·外戚世家》颜师古注引《关中记》云:“高祖陵在长陵之西,吕后陵在长陵之东”的记载,可知西为汉高祖陵,东为吕后陵。吕后,名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为皇后,惠帝时封皇太后,死于公元前180年(吕后八年),葬长陵,与高祖同茔不合陵⑤5。《三辅黄图》记:“长陵山东西广一百二十步,高十三丈。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因殿垣门四出,及便殿掖庭,诸宫、寺皆在中。”按汉代制度,帝、后陵园便殿、寝内,放置他们生前的衣冠⑥6。此印系出于长陵附近的地面上,且周围有汉代残存砖、瓦,因此,可能原为吕后陵旁便殿内的供祭之物。《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西汉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后,曾毁汉诸帝陵,吕后陵也被焚掘。玉玺出土地点——狼家沟原是一条深沟,而且是长陵山坡上的第一道深水沟。或因此时,长陵被掘,便殿被焚,玉玺遗落土中,后被水冲到长陵山腰的水沟里,隔了二千多年方重新发现。据东汉卫宏撰《汉官旧仪》(辑本)所记,汉代“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汉应劭《汉官仪》卷下(辑本)记云:“印者,因也。所以虎纽,阳类;虎,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此印系白玉琢成,螭虎纽,与上述记载基本相符。印文篆书,与出土的西汉官印相比,更为精细工整。从出土地看,决非建都洛阳的东汉帝后之属。吕后虽后封为皇太后,其死时将原“皇后之玺”作为与高祖合葬的陵园供祭物,完全是可能的。这些也都可以作证,玉玺当是吕后之印。在封建社会里,官印象征着封建各级政权的权力。按卫宏《汉官旧仪》卷上(辑本)记:“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汉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⑦7尽管在事实上汉代诸侯王还有称玺的,皇妃、群臣的印章也有用玉的,但这种记载也反映了自秦汉以来,在礼仪制度方面封建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加强。在今天,出土的“皇后之玺”再也不能代表封建权力,而只能送入博物馆,作为揭露和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实物教材。这件皇后玉玺是韩家湾公社贫农孔祥发的儿子孔忠良发现的。1968年9月的一天下午,孔忠良放学回家,在路上走着,忽然发现狼家沟的水渠边有一个白色发光的东西,走近一看,有半截还埋在土里。孔忠良把它挖了出来,剔去泥土,原来是一块方形的玉石,上面雕了个小动物,下面刻着四个字,好象是个大图章。孔忠良回家和哥哥商量,准备把那图章上的字磨掉,刻个新章。正好他爸爸孔祥发要去西安给队里办事,就请父亲带到城里去刻。孔祥发问明了玉石的来由,仔细看那古字,回忆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党和国家关于文物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文物知识的介绍,他觉得那不是一个普通图章,而是一件文物。第二天他到了西安,找到陕西省博物馆,经文物考古工作人员鉴定,认明是汉代皇后玉玺,就把它捐献给国家。二《汉纪六宣陵书》载其一1969年在西安东郊延兴门村(唐长安延兴门遗址)出土一铜方炉,素面,通高16、长47.5、宽23.75厘米,重9.1公斤。方炉分为两部分,上为炉,四角有短足,底有条状空隙,似放炭火之处;下套有一铜方盘,似承受炉灰所用,四角也有短足(图六)。在炉沿上刻有篆铭,共四十二字(图七)。现释如下: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弘农宫铜方卢(炉),广尺,长二尺,下有承灰,重卅六斤。甘露二年,工常造,守属顺临,第二。从以上刻铭看,文字系分两次刻成。“弘农宫铜方卢……”以下三十三字为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铸炉时所刻。“上林荣宫初元三年受”九字为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刻。此炉原应是弘农宫所用之物,初元三年调至上林荣宫使用。1961年10月在西安西郊高窑村出土的一批西汉铜器群中,内有“上林豫章观铜鉴容五石重九十九斤初元三年受柬郡”、“上林宣曲宫初元三年受东郡白马宣房观鼎……”“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东郡东阿宫钫……”等刻铭,与此方炉铭同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由东郡等处调至上林苑的铜器,刻铭都是初元三年。陈直先生曾据此以为:初元三年元帝同时向东郡及琅琊郡征调一大批铜器,放在上林苑中使用(8)8。此方炉也于此年由弘农宫调至上林荣宫使用,补证了陈先生以上的看法。铜方炉上刻“广尺(即宽一尺),长二尺”,“重卅六斤”(指此方炉重),以今实测的数字推算,西汉当时一尺,约为今23.75厘米,一斤重约252.77克。“承灰”即炉下接灰的方盘,它与炉接合紧密,恰是一体,与《秦汉金文录》卷四记“平安侯家梁炉”的形状相似。炉为工匠常所造。“守属”,可能是弘农郡守的属官,“顺”是其名。“临”,在一些汉代铜器铭文中或作“省”,大致是监督、负责之意。“第二”为编号。方炉系西汉宫内燃炭取暖之物,其铭可补史乘之阙,为我们今天发掘和研究汉长安城提供了新的线索。一西汉上林苑内有荣宫弘农宫之名不见记载。原黄县丁氏藏有“弘农宫铜鼎”,陈直先生考定弘农宫在西汉弘农郡(治今河南灵宝)(9)9。荣宫在上林苑内,但遍检记载汉长安城的史籍,均未记上林苑内有荣宫。《三辅黄图》记云:“又上林苑中有六池、市郭、宫殿、鱼台、犬台、兽圈。”《后汉书》注引此说:“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十一宫。”宋敏求《长安志》引《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卡
- 犬种登记行业市场特点分析
- 牙科修复用牙齿贴面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矿井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树脂工艺品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矿杂质沉淀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硬币检测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用来擦干碗碟的毛巾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工业应用与维护管理规范
- 阿里巴巴国际站:2024年珠宝眼镜手表及配饰行业报告
- 庙宇合同范本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第1课时观察物体(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职能科室对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规范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 (新版)电工三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学生用)
- 2024至2030年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
- 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