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_第1页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_第2页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_第3页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_第4页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纪保超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阮千瑞三把吉他演出海报靳埭强靳埭强靳埭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强调笔墨的变化和情趣,注重对物象神韵和艺术家个人情思的表达,主观表现的特征十分明显。强调笔墨变化和情趣郑板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清明上河图散点透视,全景式构图。历史长卷中国画的分类画面内容:山水、花鸟、人物表现形式:工笔、写意从设色上分:水墨(五墨六彩)、青绿(石青、石绿为主)、金碧(加上泥金,金碧辉煌)、浅绛等浅绛山水《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王希孟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吴冠中工笔人物写意花鸟鱼虫中国画的形式美一、中国画的形式美

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图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需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的美感。中国画形式美因素

二、1、形象之美2、笔墨之美3、色彩之美4、章法之美一、形象之美思考与讨论:形象指什么?中国画中的形象大致分为几大类?形象对于画面有什么意义?形象是画面所表现的物象,是中国画的基础,讲究“以形写神”。借动物、植物或人物形象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表达一种意境。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它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思想,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二、笔墨之美墨色浓重而有山石的质感,与留有宣纸白色的山石形成对比,山顶渲染了朱红色表现逆光,既有动势又有层次。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阴面山的量感,使这如碑之山顿生神采。

表现了画家对革命烈士们的缅怀,和对太行山的热爱之情。

这幅国画用色很少,多是原本墨色的浓淡变化,借笔墨表现画面。画面中画家遵循了构图需要的形式要素,即点、线、形、色。画家借荷花与荷叶、水草的形,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清露弥漫的气氛。传达了作者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色彩之美思考与讨论:1、中国画的色彩和笔墨的结合形成的不同画法,分为哪些种类?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中国画的色彩很有特点,与笔墨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一。四、章法之美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中国画的章法?2、中国画的章法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在大小、方圆、长短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主次、疏密、节奏等,还包括画面中的题款与印章,综合起来叫做章法。条幅中堂手卷立轴扇面(折扇、团扇)框裱技法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返回首页笔墨纸砚颜料其它工具1:笔的分类: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1)硬笔: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小红毛"、"衣纹笔""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中、小),以及大的"狼毫提笔"等。

(2)软笔: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

(3)兼毫笔: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笔。

笔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笔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2:笔的使用方法

学画初学时用笔不必全部齐备,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可以了。要从难要求,这对基本功的训练大有好处。待画熟练了,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笔,选用好笔。

每次作完画,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笔清洗干净,防止宿墨和余色滞留笔根,破坏笔的性能。洗笔不要用开水,因为开水会使笔毛变硬、变脆。

笔笔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1:墨的分类:

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

(1)[油烟墨]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的。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

(2)[松烟墨]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墨墨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1:作国画的用纸

(1)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所以现在多用熟宣纸代替绢。

(2)宣纸:

大约在元代以后逐渐选用宣纸作画。我国宣纸大约自唐代就开始生产,因为以安徽省宣城制做的宣纸最有名,所以称为宣纸。宣纸的吸水性很强,容易渗化,用水稍多容易洇。纸纸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好的宣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定笔,就是画上去笔触之间留有笔痕;

二是发墨,就是笔行纸上不串,不会把浓淡关系串通没有了,墨色不会发灰;

三是渗透力适中;把宣纸用矾水加工,称矾纸或熟宣纸,它的特性就改变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于工笔画逐层上色,或用水色碰染。常用的熟宣纸有:"蝉翼宣"、"矾棉连"等。

纸纸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以广东出产的端砚,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浓;如太粗研墨虽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用砚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砚砚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的颜料两大类:矿物性颜料、植物性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常用的有:

石绿:通常呈粉未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渐细渐淡。

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染几次才好。

颜料颜料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朱砂: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朱砂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朱膘:(朱标)是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白土粉)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历久不变色。

颜料颜料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植物性颜料,透明色薄,没有覆盖性能差,常用的植物性颜料有:

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口。

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目前多以西洋红取代。

颜料颜料继续返回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

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调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较佳。

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後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置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其它工具其它工具继续返回三线描执笔和运笔的方法·执笔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指实掌虚1、执笔处与笔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

2、运笔运笔的方向:顺手式、逆手式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杯中飞漂。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起稿的炭条、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的印泥、印章等皆可酌情备置。

笔架:毛笔使用后,用清水洗干净,挂在笔架上凉干,或包在竹制笔簾中,置于笔筒中也可。

纸镇:用来压纸。其它工具其它工具继续返回中国画笔墨基础及其表现一、中国画笔墨的基本知识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黄宾虹用笔的问题用笔是指如何运用笔锋,表现出各种笔墨效果的问题,用笔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却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从笔锋的运用上:正与侧,藏与露,顺与逆,聚与散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与折提与按从用笔的力度上:轻与重从用笔的速度上:

快与慢·中锋(正锋)·侧锋·藏锋·露锋·顺锋·逆锋·聚锋·散锋4、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与折·提与按力度:轻与重速度:快与慢骨法用笔——南齐•谢赫《六法论》生死刚正谓之骨——五代•荆浩《笔法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中国画笔墨与审美趣味中国画笔墨是传情达意的,是思想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审美趣味不同,其笔墨形式亦不同。《踏歌圖》南宋•馬遠﹝約1190~1255﹞絹本‧設色192.5x111cm《万壑松风图》宋•李唐﹝1066—1150﹞絹本‧設色188.7x139.8cm《溪山清远图》宋•夏奎纸本‧墨色46.5x889.1cm《四景山水图•春》宋•刘松年﹝约1155-1218﹞絹本‧設色41.3x69.5cm《鹊华秋色图》(局部)元•赵孟頫﹝1232~1298﹞纸本‧设色28.4x90.2cm《富春山居图》(局部)元•黄公望﹝1269~1354)纸本‧墨色33x636.9cm《桐阴清梦图轴》明•唐寅﹝1470—1523﹞纸本‧墨色62x30.9cm《庐山高图》明•沈周﹝1427~1509﹞纸本‧设淡色193.8x98.1cm《可菊草堂图卷》(局部)明•文徵明﹝1470一1559年﹞纸本‧墨色26.5×101cm《郊外游春图》明•仇英﹝1482—1559﹞绢本‧设色71×96.5cm

《八大山人谱》清•朱耷﹝1626~1705﹞纸本‧墨色51×36cm

《莲社图》清•石涛﹝1630一1724﹞纸本‧墨色331×376cm

《钟馗醉酒》清•金农﹝1687--1763﹞纸本‧设色123.5×55.8cm

《梅花图》清•汪士慎﹝1686~约1759﹞纸本‧墨笔113.3×50.2cm

《竹石兰蕙图》清•郑燮﹝1693~1765﹞纸本‧墨笔186.5×96cm

《雪中送炭图》清•任颐﹝1839~1895﹞纸本‧设色138.5×68.5cm

《墙根菊花可酤酒》清•吴昌硕﹝1844~1927﹞设色‧纸本136×46.5cm《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1864一1957﹞纸本‧设色129×34cm《山水画轴》黄宾虹﹝1865-1955﹞纸本‧设色81×33cm《爱恨胡》张大千﹝1899~1983﹞纸本‧泼墨泼彩76.2×264.2cm《牧牛镜心》李可染﹝1907—1989﹞纸本‧设色68×46cm

《矿工图王道乐土》周思聪﹝1939~1996﹞纸本‧水墨177X236cm中国画创作技法构图基本形式法则

1.构图体现创作思想2.构图基本的形式法则——对立统一

1.构图体现创作思想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与手段,是作品中全部绘画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明代赵左论画:“章法不用意构思,一味填实,是补纳也,焉能出人意表哉?”

2.构图基本的形式法则——对立统一1、布势与整体——“形式线”、“布势”、“布意”

2、主体突出与宾主呼应3、虚实与疏密4、善藏5、纵横与开合6、均衡与变化7、空白的运用中国人物画线描的起源和演变

新时期时代《舞蹈文样》1、中国线描人物画的起源与毛笔的使用紧密相连。在新时期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的《舞蹈文样》就有最早的线描。由此奠定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基础。2、战国的《人物凤帛画》、《人物御龙图》是可见到最早的线描画作品之一。从用笔上已能看出书法用笔的感觉,线条自由流畅,力度很强,配合墨色的平涂,有很强的装饰感。《人物夔凤帛画》《人物御龙图》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升天图》,线条、圆润,与汉代墓室壁画笔法相同,带有汉代书法的用笔特征。

《升天图》4、《鸿门宴图》、《上林苑驯兽图》是汉代墓室壁画,线条丰满,如同隶书的用笔方式,人物造型与汉代画像石非常接近。《鸿门宴图》《上林苑训兽图》5、魏晋时期的线描继承了汉代的用笔方式,但线描的组织明显更加成熟。表现了魏晋时期崇尚风雅、追求精神解放和浪漫注意精神。顾恺之《列女仁智图》顾恺之《洛神赋图》6、北魏时期的线描利用石刻的特点,黑线和白线、黑形和白形交织在一起,安排巧妙。《孝子图》《宁懋石室线画》7、唐代是中国人物画走向成熟并达到辉煌的时期,线描程式纷纷产生并流传。阎立本《步辇图》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簪花仕女图》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8、壁画《观世音像》是晚唐时期的作品,线描紧细,表现了女性丰满的身材,造型准确,富有张力。壁画《观世音像》9、五代时期线描人物画从唐代的成熟走向强化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的时期,画家之间的风格差别越来越大。一方面强调以线写实造型,描绘客观物象,另一方面,大胆的强化主观审美情趣,发展线的抽象表现力。周文矩《重屏会棋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十八罗汉图》10、宋代,这一时期白描成为人物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并且更好的处理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李公麟《五马图》李唐《采薇图》梁楷《李白行吟图》梁楷《六祖截竹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11、元代,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正统画坛创作上逐渐淡出,而民间画家却继续前代的人物画传统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赵孟《浴马图》钱选《杨贵妃上马图》12、明代画家在用笔上更加豪放发展了大写意的线描。陈洪绶《陶渊明故事图》13、清代人物画逐渐衰退出现画家有仕女画家费丹旭,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及清代末期的任伯年。费丹旭《姚燮忏绮图卷》任伯年《三羊开泰图》五传统线描程式—十八描十八描名称表类别描法名称铁丝描类(无粗细变化)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曹衣出水描兰叶描类(有粗细变化)蚯蚓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柳叶描、枣核描、橄榄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类(快速简化笔线)撅头描、竹叶描、混描、折芦描、枯柴描、减笔描十八描可归为三种类型:1、铁线描类(1)高古游丝描: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线的提按变化不大,线条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2)琴弦描:有写意的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间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用笔也较细。形如琴弦,故名。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3)铁线描:转折处方硬有力,像铁丝弄弯的形态,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4)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明清道释人物画中的细布袈裟多用此法。

(5)曹衣出水描:来自西域画家曹仲达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

2、兰叶描类(1)蚯蚓描:忌锋芒毕露,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的笔法,圆转而有力。

(2)蚂蝗描:

其线条用笔外形近似蚂蝗(学名“水侄”)后人因之命名。此描法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宜表现布质较硬衣纹摺痕。

(3)枣核描:

运用大笔挥洒,中间转折顿挫圆浑,成枣核状,以表现麻布质感衣纹,故名。用笔须藏锋。(4)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形状,下笔顿挫有力,落笔收笔须藏锋,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

(5)战笔水纹描:此描法近似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