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_第1页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_第2页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_第3页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_第4页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如何建立零缺陷品质保证体系课程提纲一.设计管理——从开始就做对

二.制造控制——系统的管理方法

三.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

四.标准制定——管理标杆五.持续改进——品质提升的突破点

一.设计管理——从开始就做对(1)设计管理的阶段: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3.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4.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5.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6.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2)APQP的目的(3)APQP的任务与要求(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6)过程设计1)计划与确定项目阶段2)市场研究3)保修记录和质量信息4)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经验5)顾客业务计划和营销策略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入:1)设计目标2)可靠性和质量目标3)初始材料清单4)初始过程流程图5)产品和过程特殊性的初始清单6)产品保证计划7)管理者支持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1)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2)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3)设计验证4)设计评审5)设计确认6)样件制造控制计划7)工程图样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8)工程规范9)材料规范10)图样和规范的更改11)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12)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13)量具试验设备要求14)小组可信性承诺和管理者的支持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作为本阶段的输入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1.包装标准2.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3.过程流程图4.车间平面布置图5.特性距阵图3.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1)试生产控制计划2)过程指导书3)测量系统分析计划4)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5)包装规范6)管理者支持4.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的输出1.试生产2.测量系统评价3.初始过程能力研究4.生产件批准5.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5.生产确认试验6.包装评价7.生产控制计划8.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2)APQP的目的目的:确保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整个生产链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目标:促进公司所涉及到的各部门及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3)APQP的任务与要求1.组成产品质量策划小组成员:研发、质量、技术、生产、仓储、采购、销售、设备、行政、人事、供方和顾客的代表.横向职能与纵向职能如何协调?2.确定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任务范围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主要任务:识别顾客的需要、期望、要求并与本公司各部门的情况相结合。具体任务范围:1)选出项目小组负责人,负责监督策划过程2)确定每一代表方的角色和职责3)确定内部和外部顾客4)确定小组职能及小组成员,明确哪些个人或供方应被列入产品质量策划小组,哪些可以不需要5)确定顾客的要求6)确定顾客的期望,如设计、试验次数等7)对所提出来的设计、性能要求和制造过程评定其可行性;8)确定成本、进度和应考虑的限制条件9)确定所需来自于顾客的帮助10)确定产品质量小组开展工作的文件化过程和方法2.确定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任务范围3.建立小组间的联系APQP小组与顾客及供方建立联系渠道、明确联系方式、方法及信息反馈,定期与其它部门/小组举行会议.4.做好培训工作

APQP小组策划的成功与否依赖于有效的培训工作

5争取主要顾客参与策划6.控制计划1)样式试制控制计划2)小批试生产控制计划3)批量生产控制计划(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如何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规定要开发的产品/项目并编制开发计划.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的输入:1.顾客的呼声内部/外部顾客的报怨、建议、资料、信息(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2.市场研究1)对顾客的采访2)顾客意见的征询与调查3)市场测试和定位报告4)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研究5)竞争产品质量的研究6)运行情况良好报告3.保修记录和质量信息1)运行情况不良报告2)保修报告3)组织工厂内部质量报告4)问题解决报告5)顾客工厂拒收和退货记录6)现场退货产品分析(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4.产品质量策划小组的经验1)来自更高层体系或过去质量功能展开项目的输入2)顾客的信件和建议3)运行情况良好/运行情况不良报告4)销售商意见5)现场服务报告6)利用指定的顾客代理所作的内部评价7)由内部顾客反映的问题和议题8)管理者的意见和指示9)政府的要求和法规10)合同评审(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5.产品/过程基准数据6.产品/过程设想输入新产品/过程开发的设想,包括产品特性、可靠性评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概念等7.产品可靠性研究进行产品可靠性试验和研究,以确定产品可靠性目标,包括在规定时间内产品修理和更换频率及耐久性等(4)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1.设计目标初步和可度量的设计目标2.可靠性和质量目标缺陷水平或废品率等3.初始材料清单4.初始过程流程图5.产品保证计划6.管理者支持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的输出(作为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入)(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应完成产品图样和全部设计文件、样件制造和验证是否满足顾客呼声目标,即满足生产量、工期和工程要求的能力,并满足质量、可靠性、投资成本、重量、单件成本和进度目标等要完成设计初始可行性分析,以明确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1.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入2.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工艺现场是否能够满足。3.设计验证主要验证产品设计即材料、性能、寿命、尺寸、环境、外观等是否满足顾客的要求.(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4.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由设计部门主持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一些定期安排的会议,不只进行技术试验,还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活动:(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6)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的评审7)试验设计(DOE)8)试验失效9)设计验证进展1)设计/功能要求2)正式的可靠性和置信度目标3)设计与过程能力(设施、设备、技术、环境)的匹配4)模拟5)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及后果分析(DFMEA)5.设计确认采用综合试验计划和报告对零部件和总成产品和过程确认.6.样件制造7.工程图样8.图纸规范9.量具10.实验设备(5)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A.一般情况设计是否使用:1新材料2特殊工装3是否已考虑了装配变差的分析?4是否已考虑试验设计?5对样件是否已有计划?6是否已完成DFMEA?7是否已完成DFM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8是否已考虑了有关服务和维修性的问题?9是否已完成了设计验证计划?设计信息检查表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1是否对所有规定的试验、方法、设备和接受准则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和了解?12是否已选择特殊特性?13是否完成了材料清单?14特殊特性是否正确文件化?B.工程图样15对于影响配合、功能和耐久性的尺寸是否已明确?16为最大限度减少全尺寸检验时间,是否明确了参考尺寸?17为设计功能性量具,是否已明确了足够的控制点和基准平面?18公差是否和被接受的制造标准相一致?19使用现有的检验技术,是否有些规定要求不能被评价?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C.工程性能规范20是否已识别所有的特殊特性?21是否有足够的试验载荷以满足所有条件,即生产确认和最终使用22是否已对在在最小和最大规范下生产的零件进行试验?23如反应计划要求,能否对额外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仍能进行正常计划的过程试验24所有的产品试验是否都将在厂内进行?25如不是,是否由批准的分承包方进行?26规定的抽样容量和/或抽样频率是否可行?27如要求,对试验设备是否已获得顾客批准?D.材料规范28是否明确材料特殊特性?29在已被明确的环境中,规定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和耐久性要求相一致?30选中的材料供方是否在顾客批准的名单中?31是否要求材料供方对每一批货提供检验证明?32是否已明确材料特殊特性所要求的检验?如果是,则:33特性将在厂内进行检验吗?34具备试验设备吗?35为保证准确结果,需要培训吗?36将使用外部试验室吗?37所有被使用的试验室得到认可了吗?(如要求)是否已考虑以下材料要求:38搬运?38搬运?39贮存?40环境?小组可行性承诺顾客:日期:零件编号:零件名称:(6)过程设计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在制定或协调控制计划时是否需要顾客质量保证或产品工程部门的帮助?2供方是否已确定谁将作为与顾客的质量联络人?3供方是否已确定谁将作为与自己供方的质量联络人?4是否使作汽车公司质量体系评定对质量体系进行了评定?如下方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5控制计划要求?6全尺寸检验?7工程性能试验?8问题解决的分析?是否具有含有如下内容的文件化培训计划: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9包括所有的雇员?10列出被培训人员名单?11提出培训时间进度对以下方面是否已完成部训?12统计过程控制?13能力研究?14问题的解决?15防错?16被识别的其它项目?17对每一个对控制计划来说非常关键的操作是否都提供过程指导书?问题是否所要求的意见/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8每一个操作上是否都具备标准的操作人员指导书?19操作人员/小组领导人员是否参与了标准的操作人员指导书的制定工作?检验指导书是否包括以下内容:20容易理解的工程性能规范?21试验频率?22样本容量?23反应计划?24文件化?目测量具:25是否容易理解?过程指导书1.控制计划2.失效模式3.工程图样、性能规范、材料规范、目标标准和工业标准4.过程流程图5.车间平面布置图7.包装标准8.过程参数9.生产者对过程和产品的经验和认识10.搬运要求11.过程操作者

应确保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易于得到过程指导书;指导书应包括诸如机器的速度、进给量、循环时间等设定的参数.过程指导书的制定应依据:二.制造控制——系统的管理方法

(1)制造控制1.作业指导书类的编制2.作业指导书类的改定3.作业的实施4.再生材料的管理(1)制造控制5.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管理6.批量的管理和识别7.工序过程控制三.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

检查系统:(1)检查点的设定(2)检查规格书的编制(3)检查规格书的改定(4)检查严格度的调整三.检查设定——抓住关键和重点

检查系统(5)检查实施(6)批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