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1.gif)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2.gif)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3.gif)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4.gif)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975cf20f96fe2767aa017bd3a5a7b41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植物能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以保证冬天休眠,夏天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感知光信号依赖的光敏色素结构上类似于光合色素B.光敏色素主要接受红光和蓝紫光信号进而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C.植物通过响应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激素的合成和分布D.10℃有利于过程②④,30℃有利于过程⑤⑥2.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3.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A.大脑、小脑、骨髓 B.大脑、小脑、脊髓C.大脑、小脑、大脑 D.脊髓、小脑、大脑4.下列对古诗文、谚语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理解不正确的是()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其行,通其风”的原理是确保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体现了菊花在种间竞争中的优势D.“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5.家鸡受激素等影响偶尔会发生雌鸡雄性化的性反转现象。雌鸡发生性反转会表现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与此有关的激素及其主要作用是()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雌鸡雄性化转化B.雄性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C.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羽毛生长鲜艳D.肾上腺素,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鸡冠等雄性特征形成6.平板划线法能纯化分离微生物获得单个菌落,下图是平板划线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其例过来放置B.步骤②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前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再次通过火焰后再塞上棉塞C.步骤③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中,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D.步骤④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皿的基底上做好标记并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7.科研小组对某地的两个种群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乙在t1前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种群乙在b点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种群乙在t2时数量最少D.种群甲在0-t2段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8.(10分)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一定存在着竞争C.在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完全相同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二、非选择题9.(10分)下表所示为科研单位对某地弃耕农田持续观测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物种分类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第25年草本植物(物种数)112726302823灌木(物种数)059121915乔木(物种数)002142325(1)该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与另一种演替类型相比,这种演替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3点)。(2)随着演替的进行,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较为复杂,这对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有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调查演替过程中某一阶段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物种相对数量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10.(14分)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着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鼠、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2)消灭某种虫害时,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结果直接影响害虫的________,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研究小组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内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
(偏大、偏小)。(4)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数量变化属于______型增长。田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控制田鼠种群数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1时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图2表示某种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回答问题:图1中种群数量以A曲线增长时,种群增长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图2中,当R值为a点对应的数值时,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11.(14分)草莓果实成熟通常经过绿果期、白果期和红果期等阶段;果实成熟过程除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外,光和水分等环境因素也参与了调节。科研人员利用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是以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___________等作用。(2)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___________,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光敏色素在___________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施用___________能延迟草莓果实衰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有人认为外施IAA和ABA会相互抑制对方的合成,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测定对照组中的___________含量、ABA处理组中的___________含量以及IAA处理组中的___________含量,再进行对比,予以验证。(4)植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性,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在植物体需要源源不断的合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12.科研人员利用玉米正常植株及矮化突变体植株为材料,探究赤霉素对茎杆节间伸长的影响。结果是:正常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后节间伸长不显著,矮化突变体植株喷施等浓度的赤霉素后节间显著伸长。进一步测量两种植株(整株)的内源赤霉素含量,结果是正常植株的含量明显高于突变体植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赤霉素主要在植物的幼根、幼芽及_____合成。对细胞代谢起_____作用。(2)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支持赤霉素能促进茎秆伸长这一结论?_____,原因是_____。(3)正常植株喷施赤霉素后节间伸长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4)科研人员推测造成矮化的原因可能是激素作用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缺陷。有三种假设,即合成缺陷、运输缺陷及不敏感。上述实验结果排除了_____的假设。某科研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检测另外两种可能性,请完善该方案:适宜条件下种植矮化突变体玉米,当植株生长一定高度时,分别取_____,测定赤霉素含量。如果两部分的赤霉素含量接近,则矮化为合成缺陷导致:如果_____,则矮化为运输缺陷导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长高,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促进植物生长。由题意知,夏天(长日照)植物生长,说明长日照促进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合成,即促进②④;冬天(短日照)休眠,说明短日照促进脱落酸的合成,即促进⑤⑥。【详解】A、光敏色素是—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在结构上与光合色素是不同的,A错误;B、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吸收的红光和远红光能使光敏色素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B错误;C、植物能感知外界光照变化,调节脱落酸和赤霉素合成以保证冬天休眠,夏天生长,说明植物能通过响应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调整激素的合成和分布,C正确;D、该图的生理过程与日照长度有关,不能确定温度对图示生理过程的影响,D错误。故选C。2、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一个食物网,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鸟是初级和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详解】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鸟和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处于第一营养级,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鸟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B错误;C、已知能量传递效率为10%,如果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m2,C错误;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0.5A÷10%÷10%+0.5A÷10%=55A,D正确。故选D。3、C【解析】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详解】由题意可知,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轮次说明语言中枢受影响,语言中枢位于大脑;走路不稳说明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受影响,位于小脑;大小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不受高级中枢的支配,即大脑功能受影响,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各级中枢的位置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1、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2、年龄组成的类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1)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2)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保持稳定。(3)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3、理解诗句的具体含义和相关生物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详解】A、该诗句描述的是由近及远的景象,所以应该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通风透光,通风可以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透光可以增加光照强度,B正确;C、体现出的是菊花的开花时间比其他花迟,没有体现出竞争,C错误;D、用空隙大的网捕鱼,这样大鱼被捕捞,小鱼可以存活下来。鱼类的年龄结构就是小鱼大于大鱼,所以是增长型,D正确。故选C。5、B【解析】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化学性质作用部位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多肽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平衡、血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全身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促性腺激素性腺控制性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全身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多:患甲亢。患者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等。不足:神经系统、生殖器官发育受影响(婴儿时缺乏会患呆小症)缺碘:患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胸腺胸腺激素多肽免疫器官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而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兴奋剂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固醇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Na+排K+,使血钠升高、血钾降低。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全身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A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肝脏调节糖代谢,升高血糖浓度卵巢雌激素固醇全身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子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孕激素卵巢、乳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睾丸雄激素固醇全身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详解】根据分析,结合题干性反转现象表现为出鸡冠增大、羽毛鲜艳、好斗打鸣、追逐母鸡等雄性特征,这些特征属于生物的第二性征现象,有性激素控制,表现出雄性特征则是雄性激素。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激素的作用,结合题干的条件进行解答。6、C【解析】题图分析,①是倒平板,②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③是进行平板划线,④是培养。【详解】A、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正确;B、步骤②打开含菌种的试管前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再次通过火焰后再塞上棉塞,B正确;C、步骤③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插入培养基中,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进行灼烧灭菌,C错误;D、步骤④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皿的底上做好标记并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D正确。故选C。7、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则Nt+1/Nt比值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比值等于1,种群数量稳定;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详解】A、种群乙在t1前Nt+1/Nt比值大于1,且保持不变,可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正确;B、种群乙在b点之前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b时数量达到最大值,B正确;C、种群乙在b~e段Nt+1/Nt比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故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t2时数量最少,C错误;D、种群甲在0-t2段的Nt+1/Nt比值先小于1,种群数量减小,故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故选C。【点睛】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8、B【解析】生态位是指每个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关系。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为食物和空间的竞争,是影响动、植物的种分布的主要生物因子,时常受捕食或植牧的影响。种适应的环境的物理因子限度,大体决定了其地理的或生境的规模的范围,但是种在这一范围内生存,取决于同生活在那里的其它种竞争资源。要了解这对于生物地理学的完整意义,就必须论及生态学理论的一些要点。【详解】A、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A正确;B、生态位重叠本身并不一定伴随着竞争,只有当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竞争,B错误;C、在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因此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C正确;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次生演替②.演替起点不同、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较少(2)①.乔木较灌木更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②.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①.取样器取样②.记名计算法【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随着弃耕农田的演替,草本植物的种类先增后减,灌木的种类先增后减,乔木的种类逐渐增多。【小问1详解】弃耕农田原本有生物存在,属于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原本没有生物存在)相比,次生演替起点不同、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较少。【小问2详解】由于乔木较灌木更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故随着演替的进行,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较为复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植物和动物都有分层现象。【小问3详解】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点睛】本题的易混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注意如何区分二者。10、(1).样方
(2).随机取样(3).性别比例(4).出生率(5).标志重捕(6).偏大(7).J(8).(增加环境阻力,)降低其环境容纳量(9).不变(10).增长型【解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雌性个体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影响害虫的出生率,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3)由于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所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算该种群的数量,若某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有N:M=n:m,N=Mn/m,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m偏小,则由此算出的种群数量N=Mn/m偏大,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4)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J型曲线,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增加田鼠生存的阻力。(5)图1中A曲线是J型增长,种群以λ倍增长,所以增长率不变。据图2可知,a点R值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难点是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和标记重捕法的误差计算,学生要充分理解λ的含义;同时结合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验误差问题。11、(1)①.主动运输②.诱导细胞分化(2)①.特定基因的表达(转录)②.分生组织(3)①.生长素(或IAA)②.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③.IAA、ABA④.IAA⑤.ABA(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解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题图分析,图示为ABA和IAA对果实成熟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后,红果明显增多,绿果和白果减少,说明ABA能促进果实成熟;IAA处理后,绿果和白果增多,红果减少,说明IAA能延迟草莓果实成熟。【小问1详解】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指的是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方向运输,其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小问2详解】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根据其功能可推测,光敏色素在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从而可以影响细胞的分化过程。【小问3详解】实验结果显示,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据此可知,施用生长素(或IAA)能延迟草莓果实衰老。有人认为外施IAA和ABA会相互抑制对方的合成,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在此实验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中心场地租赁合同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房地产开发项目)
- 房产抵押借款合同风险防范
- 不公的命运感受生命的诗意-第三单元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年度服务质量提升方案计划
- 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计划
- 持续改进的意识与实践计划
- 团队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计划
- 汽车行业营销策略作业指导书
- 职业技能竞赛组织计划
- 期末测试卷(二)(试题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教学教案
- 2024专利代理人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6章数字电路基础
- 大单元教学理念及其定义、特点与实施策略
-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制度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