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_第1页
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_第2页
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_第3页
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_第4页
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装复合材料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详解单层塑料薄膜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以及适应加工的要求。于是人们开发了用两层或三层以上的种类相同或不同的包装材料复合在一起的包装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缺点,得到单一材料不具备的优良性能。目前,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已占主要地位。一、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一般来说,复合包装材料的外层材料应当是熔点较高,耐热性能好,不易划伤、磨毛,印刷性能好,光学性能好的材料,常采用的有纸、铝箔、玻璃纸、聚碳酸酯、尼龙、聚酯、聚丙烯等。内层材料应当具有热封性、粘合性好、无味、无毒、耐油、耐水、耐化学品等性能,如聚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耐热塑料材料。三层以上复合材料的中层通常采用阻隔气体与水分及遮敝光线等性能好且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如铝箔、聚偏二氯乙烯、玻璃纸、纸、聚乙烯等。层与层之间则涂有粘合剂用于粘合。一般外层与中层材料之间使用溶剂型热固性聚氨酯粘合剂,内层与中层之间使用改性聚丙烯乳液粘合剂或用特殊改性的含羰基丙烯共同树脂等。外层用粘合剂要求粘合强度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内层用粘合剂要求耐高温、剥离强度高、无毒、无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能很好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国外近年来开发出在基材薄膜表面上均匀涂布一层涂布剂,以提高包装材料的气密性、耐油性和化学稳定性,使之适用于多种食品包装。常用的涂布剂有聚偏二氯乙烯树脂及聚丙烯-聚偏二氯乙树脂等。涂布的方式有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二、目前常用的食品包装复合材料双层复合如玻璃纸/聚乙烯、纸/铝箔、纸/聚乙烯、聚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尼龙/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三层复合如拉伸聚丙烯/聚乙烯/未拉伸聚丙烯、聚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聚酯/玻璃纸/聚乙烯、玻璃纸/铝箔/聚乙烯、蜡/纸/聚乙烯等。四层复合如玻璃纸/聚乙烯/拉伸聚丙烯/聚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玻璃纸/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纸/铝箔/纸/聚乙烯等。五层复合如聚偏二氯乙烯/玻璃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等。如聚乙烯/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聚乙烯等。蒸煮袋蒸煮袋是一种能在高温下灭菌的复合薄膜食品包装袋,最初是美国为了配合宇航员的需要而研制的。20世纪60年代,日本东洋制罐公司取得专利许可权,实现大批量生产。目前仅日本每年消耗蒸煮袋达5亿只。美国、德国等国也以每年递增10%-20%的速度发展。与玻璃和金属包装容器相比,蒸煮袋不但能够密封和杀菌,且封口牢固、开启容易,装潢美观、重量轻、抗冲击性能好、运输携带方便。蒸煮袋根据灭菌温度和保存期限,分为普遍杀菌袋和超高温杀菌袋两种。普通杀菌袋一般在12FC以下加热杀菌,大我是由二层至三层复合材料制成。食品的货贺寿命为半年以上。超高温杀菌袋一般在135C灭菌,制袋材料多在三层以上,中间夹有铝箔,货架寿命为1-2年。而有些也采用四层或五层复合材料。蒸煮袋外层材料多采用聚酯薄膜,厚度为10-16微米,起加固及耐高温作用;中层材料为11-12微米的铝箔,主要作用是隔绝气体与水分及遮蔽光线;内层材料是作为节蒸煮袋中直接接触食品和进口热封口,所以对内层材料的要求除了必须符合包装卫生标准外,还要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采用无毒的聚丙烯,厚度70-80微米,也可采用HDPE等聚烯烃薄膜。目前蒸煮袋主要用于包装罐头食品,在日本、西欧也用于包装饮料、果汁之类。影响食品包装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2006年8月11日中国食品报食品包装被称做是“特殊食品添加剂”,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剂会溶出,并且极少量地转移到食品和药物中,从而造成人体健康隐患。1.包装材料食品包装有害物质残留主要来源于包装材料,特别是包装印刷过程中使用含苯、正己烷、卤代烃等有害化工材料作主要原料的油墨、溶剂所致。而且,这类富含有害物质的油墨、溶剂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引起操作工人的急性、慢性中毒,既影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食品软包装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这些包装材料因本身分子结构和成型工艺及所加助剂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对于食品厂家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产品的包装材料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因材料阻隔性差,就会缩短液态奶的保质期甚至短时间内引起变质等,而对于保鲜膜来说如果没有适量的透气量又无法保证蔬菜的新鲜。PVC保鲜膜本身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残留量超标,二是PVC保鲜膜加丁过程中使用DEHA增塑剂,遇上油脂或加热时,DEHA容易释放出来,随食物进入人体后有害健康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质,在锡罐内涂层和粘合剂中也在使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它具有类雌激素的功能。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能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2.印刷油墨食品包装膜对油墨的要求除了具有一般的与基材结合力、耐磨性外,还要能够耐杀菌和水煮处理要求,及耐冻性、耐热性等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意大利有关部门在抽样检测后发现雀巢婴儿牛奶中存在微量感光化学物质——异丙基硫杂蒽酮。这种物质本来存在于婴儿牛奶包装盒的印刷油墨中,可能是微量的油墨渗透到婴儿牛奶中。国内也曾出现过印刷油墨污染食品的事件。2005年甘肃某食品厂发现生产的薯片有股很浓的怪味,厂方立即把已经批发到市场的600多箱产品全部收回。经过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检测,认为怪味来自食品包装袋印刷油墨里的苯,其含量约是国家允许量的3倍。苯的残留量如果超标,有可能引起癌症和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大多数油墨本身含苯,只能用含有甲苯的混合溶剂来进行稀释,如果企业在生产食品包装袋时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廉价甲苯,那么苯残留的问题会更加严重。问题在于相关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苯含量虽然作了限量规定,但是,限量控制对企业来说很难做到。原因在于,苯的检测费用颇高,一个包装检测就要花1000多元。3.印刷辅料食品包装印刷污染已经成为食品二次污染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致癌物质的苯类,目前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合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由于在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在食品包装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从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据统计,2004年,我国规模化厂家生产的食品及药品包装用塑料油墨中,其中用于BOPP膜印刷的氯化聚丙烯油墨的含量占到60%以上,而该体系的油墨溶剂和稀释溶剂中,苯类溶剂的含量一般占到50%左右,不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食品包装业,甚至整个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残留在包装内的苯类溶剂,易被包装内的食品吸附,导致食品污染。虽然苯溶油墨在印刷时通过于燥可去除绝大部分甲苯溶剂,但是由于油墨中的颜料吸附力强,仍易产生残留。2006年3月,在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召开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卫生安全座谈会上,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食品塑料材料包装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市场上很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难以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卫生和环保方面的要求。苯类溶剂的毒性较大,如渗入皮肤或血液会随血液危及人的血球及造血机能,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白血病发生,美国FDA将它列为可致癌化学品。因此,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明文规定在食品包装印刷中禁止使用苯类溶剂。而相反,我国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在食品包装薄膜、制袋生产中,油墨和粘合剂的溶剂普遍使用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没有管理和监督,目前已到了有关部门应该下决心严加管理的地步。4.印刷工艺我国日前的食品包装袋基本上以凹印为主,在超市里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包括饼干、糕点、奶粉等包装,也基本上采用氯化聚丙烯类油墨印刷的居多。而欧美等国家大都采用柔印为主,柔印在网点表现上比凹印稍逊一筹,印刷质量稍逊,但是在环保方面却占尽先机。在我国,柔印等环保技术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并不高。因为柔印采用的是凸印原理,比起浓油重彩的凹印,相对上色油墨较少,比较薄,着色度也不是很高,从亮度上来讲不及凹印鲜亮。近年来,由于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高,食品因此被污染而引起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给创建和谐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包装(膜)抽查结果表明,除一般的塑料袋外,专用的食品包装袋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5%。近几年各地包装袋的抽样合格率普遍偏低,合格率只有50%—60%。有关方面必须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印刷、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出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产品。o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高毒药因价格低廉,短期效果明显,颇具吸引力(杀虫剂)。食品安全——2010年两会热点钟南山院士:海南“毒豇豆”事件中,从农药的购买到产品的出厂、上市流通,涉及很多部门,譬如包括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还有检疫检验部门等,问题的出现与多部门管理又管理不力有关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对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在推广时应持慎重态度。食品安全学---研究食品安全的科学食品安全(foodsafety)---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安全食品(safetyfood)---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常规食品(conventionalfood)---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检部门检验,达到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这是目前最基本的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free-pollutantfood)---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一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加工的产品。绿色食品(greenfood)---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它必须经专门机构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A级---初级标准,生产所用的农用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时、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农药。AA级---高级绿色食品,生产所需原料应是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而生产出的农产品,生产中级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有机食品(organicfood)---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相对安全:一种食物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对食品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区分,反映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管理者两个侧面在食品安全性认识角度上的差异。消费者要求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没有风险的食品,而把近年发生的不安全食品归因于生产、技术和管理的不当。而生产者和管理者则从食品组成及食品科技的现实出发,认为食品安全性并不是零风险,而是应在提供最丰富的营养和最佳品质的同时,力求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两种不同的认识,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人类从需要与可能、现实与长远的不同侧面对食品安全性认识逐渐发展与深化的表现。二、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1、生物学危害1)细菌2)真菌3)病毒4)寄生虫2、与营养有关的疾病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3、痕量化学物质1)天然存在的2)被毒性物质污染的3)被有意无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4、食品添加剂5、物理危害6、新开发食品及新工艺产品7、食品加工、贮藏、包装过程8、假冒伪劣产品1、病牛病1985年4月发现可疑病例1986年17例1994年5月13万头牛患病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可传染给人,潜伏期5-15年。焚烧400万头牛,直接经济损失60亿美元。为彻底杜绝“疯牛病”而不得以采取的宰杀行动损失300亿美元。英国自1986年公布发生疯牛病以来,仅禁止牛肉贸易一项,每年就损失52亿美元。二恶英1999年,Verkest公司饲料中含被二恶英污染的动物脂肪,5000个养鸡场中900个使用了Verkest公司饲料,波及法、德、荷兰的鸡、猪、牛,几十个国家抵制上述国的有关产品。比利时发生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造成了比利时的动物性食品被禁止上市并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产品的进口,据估计其经济损失达几百亿欧元。何谓二恶英?专家研究发现,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的来源:二恶英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由工业活动人为造成的。二恶英在工业化国家主要来自化学品杂质、城市垃圾焚烧、纸浆漂白及汽车尾气排放。据悉,此次比利时大量家禽遭二恶英污染很有可能是由于在饲料中掺入了含有珀瑞玲(PYRALENE)的工业用油造成的。二恶英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二恶英不仅具有致癌性,而且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二恶英最容易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和乳汁及中,因此,鱼、家禽、家畜极其蛋、乳、肉是最易被污染的食品,对经常食用这些食品的人群可能造成潜在危害。二恶英一旦被人体吸入就永远积聚在体内,无法排出。幼儿吸入,则会有可能妨碍智力发展。由于二恶英结构复杂,要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二恶英含量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为此,专家警告说,当前消费者预防二恶英危害最可靠的办法是:听从卫生机构的劝告,不食用来自受二恶英污染或可疑污染地区的相关食品。检出限10-12g“0157”大肠杆菌中毒事件1996年5-8月,44个地区,7万例,死亡12人。苏丹红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种食品名单,并下令召回所有上述食品“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又名“苏丹”。对待食品安全的原则“疑毒从有”还是“疑罪从无”?食品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食物链的构成绿色植物和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初级生产者)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肉食动物(二级)金字塔人?我国食品安全五大问题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乳制品营养指标不达标食品标签不规范中国食品安全职责部门中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将近10个部门,多头执法使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消耗掉。食品召回制度难以推行的原因一是食品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像很多鲜活水产品、农产品根本就没有生产厂家标识,而且食品有其特殊性,很多情况下无法做到证据保全另外,执法人员的冷漠、执法力度的低下也是食品召回制度的很大阻碍食品召回制度必须以相关法律为基础食品召回制度必须有政府的高效率和完善检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政府要保证进入市场的农产品都是安全的,不合格的要处罚销毁。推行档案农业和质量安全追溯和召回制度,通过准入措施来保障消费安全。2006年我国五大食品新标准正式实施2006年,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将增添成员:《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蜂蜜》强制性国家标准、《钙强化营养盐》新标准、《果冻》行业新标准、无公害鸡蛋国家标准都已经正式实施。饮食安全与防恐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及军事斗争专备的需要,增强防范意识,防止有关的突发公共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在各成员国关税门槛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利用食品安全名义设置技术壁垒日渐升高,我们如何应对?(氯霉素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恩若沙星罐头毒蘑菇肉制品)加强双边协商和交涉提交WTO争端解决仲裁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对方认识食品安全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60年代,物资奇缺70-80年代,注重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90年代至今,营养均衡、无农药兽药残留、标注转基因等保障食品安全的六大支柱政策法规行政监督技术检测评估预警安全供给民众教育食品安全的内涵首先,食品安全是个综合概念。作为总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而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其次,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与卫生学、营养学、质量学等学科概念不同,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治理概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侧重点不同。再次,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都是企业和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第四,食品安全是个法律概念。食品安全的概念可以表述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