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语文试卷答案_第4页
语文试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21分)(每题一分)①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附录诗歌)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③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④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⑦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⑧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⑩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找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C)(3分)A.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千山万壑盛气凌人B.鸣锣开道彻夜不眠纹丝不动夜阑人静C.翻波涌浪土偶木梗鹏勃奋飞蓬鞺鞺鞳鞳D.嫦娥奔月夸父追日拖泥带水雷霆万钧3、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回答下列问题:(1)尼摩船长在海底用(A)做的笔写字。(3分)A鲸鱼触须B鹅毛C塑料D贝壳类的足丝日常用品您身上穿的衣料是由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染上古人喜欢的绊红色。又调配上我从地中海海兔类中取出的紫色。您在舱房中梳洗台上看到的香料,是从海产植物提炼出来的。您睡的床是海中最软和的大叶海藻做的。您使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汁。(2)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2分)他是一个逃避人类,富有同情心,性格忧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如: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他宁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和)民统治者服务。尼摩船长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尼摩船长以无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于大海。但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4、母爱是世间亘古不变的情感,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你对母爱的理解。(3分)①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②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③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5、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B)(3分) 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 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 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 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城南宋•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译文】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经落尽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本诗以暴雨过后,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三、四句雨后两幅小景是: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我们可以桃李喻指那些浅薄无能、昙花一现的人物;以小草喻指那些朝气蓬勃、脚踏实地、勤劳顽强的创造者。只有后者才能长葆青春,创造美好的生活。6、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7、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3分)(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四)读文章,回答17—20题。(16分)⑴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⑵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⑶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①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学士。注释:①嗟:赞叹。【译文】⑴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遒人。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⑵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他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这样做,却没能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木炭读书,用他的衣服和被子遮盖窗户和门,担心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名声传得佷广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还特别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高允每次(谈到他都)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⑶当时中书博士的张天龙在讲解《尚书》,选祖莹为主讲,学生们都聚集来听。祖莹在夜里读书不觉疲倦,不知道天亮了。老师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他却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去听课。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祖莹讲完之后,孝怡因为对他感到惊异,就向博士说这件事,所有的学生都很惊讶。后来高祖听说这件事,召他入宫,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且陈述大概意思。(祖莹成功做到了,)皇帝称赞并赏赐了他。(再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为太学学士。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禁之不能止(禁止)(2)尤好属文(写、撰写)(3)由是声誉甚盛(很、非常)(4)讲罢,孝怡异之(对……感到惊异)9、下面各组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都是“指代这”)(4分)A、禁之不能止代他父母寝睡之后表限定关系译成“以”B、为家人所觉介被不足为外人道也介对C、由是声誉甚盛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指代这D、以才名拜太学学士介凭借以衣被蔽塞窗户介用10、翻译句子。(6分)(1)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2)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且陈述大概意思。皇帝称赞并赏赐了他。11、我国古代有关勤奋学习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另举两个成语。(2分)古代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悬梁刺股(苏秦)

程门立雪(杨时)

牛角书生(李密)

凿壁借光(匡衡)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焚膏继晷(韩愈)

韦编三绝(孔子)(三)阅读《雪》,回答问题。(9分)(一)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二)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2、请赏析文中划线句。(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这句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13、你怎样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3分)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用“雨的精魂”称朔方的雪,是对朔方的雪顽强追求理想、尽显张扬与独立个性精神的极力赞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牺牲精神。14、通过以上两个文段的阅读,你认为鲁迅的人格更像哪一种雪?为什么?(3分)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具有独立和张扬的个性精神、孤独而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这正是鲁迅人格的写照。(四)阅读《寂寞的月亮》,回答问题。(16分)①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②看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裹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都没有。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③关于月亮,从古到令,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地自私!④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⑤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于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⑥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15、月亮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3分)①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在天空,已经有数亿万年了。②月亮是无私的(或“乐于奉献的”)。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绘我们;她很大度,很高尚,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③月亮是孤傲的。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16、为了月亮,人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请以读过的诗词为例(上文中出现的诗歌除外),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出任何一首写月亮的诗词并作恰当分析均可。作者认为“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意思是说人们写月亮并不是为了表达对月亮的某种感情,而是借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有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