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州市重点中学2023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健康人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C.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2.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跑出了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这一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记录。苏炳添的跑步过程受到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员听到枪声后神经产生兴奋并经反射弧进行传导B.运动员比赛前的呼吸和心跳加速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C.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运动员对跑步技能的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3.当人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抑郁。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被称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B.5-羟色胺的释放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且需要细胞供能C.积极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度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D.5-羟色胺的受体可能大量存在于某些脑神经元的轴突末梢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c→d→e能构成多条食物链B.a→b不一定与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有关C.图中缺少b→a、c→a和d→aD.f为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A.染色→解离→漂洗→压片 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C.漂洗→解离→染色→压片 D.解离→染色→漂洗→压片6.为探究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在一定部位环剥枝条,涂抹生长素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生根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生长素用量(mg/枝)处理枝条数第90天时生根枝条数首次出根所需天数05012751.05045252.05035303.0503333A.在所研究浓度中促进生根的最佳生长素用量为1.0mg/枝B.结果表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C.对照组枝条首次出根所需时间长与生长素总量少有关D.在激素作用下环剥口上端细胞发生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表示____________,丙表示_____________。(2)植物通过b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除了来自a过程外,也可以来自______(填生理过程)。c过程总是与________反应相联系,从而完成各种活动。(3)若该生物是酵母菌,当O2供应充足时,C6H12O6氧化分解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产物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若用18O标记O2,经氧化分解后首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4)当人在剧烈运动中,其体内C6H12O6通过a过程氧化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8.(10分)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下图为某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图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2)图中B表示生产者_______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数值为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3)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9.(10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细胞。(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可分泌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4)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乙中数字表示)。(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内分化成熟。10.(10分)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现存约3000株,其中腾冲县有1771株,主要集中于海拔2100~2900m的原始森林中。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是濒危物种。大树杜鹃幼龄树(胸径≤5cm)有582株,占总数的32.92%,中龄树(5cm≤胸径≤20cm)有606株,占总数的34.22%,大树杜鹃种群趋于稳定增长。由于老龄树的退化死亡、幼龄树成长,种群出现新老更替现象。但在原始森林中,乔木上层较密、林间郁闭度大,透光少,幼龄树存活率较低,同时,中龄树种间竞争力弱,整个种群植株长势一般,开花量少。加之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对资源的争夺较为激烈。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大树杜鹃适应于土质疏松、P和K含量较高的黄棕壤。在适宜的条件下自然发芽率可达86%,但人工育苗困难大、时间长,很难见到开花现象。另外,大树杜鹃不耐低温,温度低于-2℃时,植株极易出现死亡现象。现存大树杜鹃资源已进行就地保护,但其效果甚微,当前首要的是进行森林抚育,清理大树杜鹃周围速生树种及枯枝,尤其是拓宽幼龄树种的生长空间,其次人工补充营养,促其满树繁花。大树杜鹃迁地保护困难大,引种驯化很难取得成功,而育种研究是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途径,可通过人工繁殖培育成苗后再回归山林。(1)结合上文可知,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科研人员判定大树杜鹃种群趋于稳定增长,提出该判定的依据是________。(3)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以提高大树杜鹃的种子发芽率,促进种群数量增长。你是否支持这一做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赤霉素(mg/L)初始萌发时间(d)平均萌发时间(d)最终萌发时间(d)09.6713.6484.671008.0010.6887.332007.0010.3588.675007.009.1895.3310006.678.0596.00注:初始萌发时间是第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实间;最终萌发时间是最后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①据表1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________,支持该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上升,大树杜鹃种子最终萌发时间延长的原因可能是,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导致种子中赤霉素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________作用。②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继续研究提高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问题(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于大树杜鹃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很有观赏价值,因此存在人为破坏的风险。你对大树杜鹃有哪些保护建议?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11.(15分)用科技战胜疫情,疫苗是最有效防控传染病的科技武器。自从2020年12月31日国产第一款新冠疫苗面世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有七款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完全能满足大量接种的需要。以下是新冠灭活疫苗生产的主要过程,请回答问题。(1)Vero细胞在适宜培养液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增殖,亲子代细胞间可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下图为病毒在Voro细胞中增殖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①a、d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b、c过程严格遵循_______________来保证复制出相同的+RNA。②Vero细胞为新冠病毒增殖提供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RNA在此过程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Vero细胞与新冠病毒的增殖特点,可实现疫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请用相关文字和箭头表示一个流程图,来概括Vero细胞和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不仅仅是这四个系统,A错误;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如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B正确;C、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确;D、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正确。故选A。2、B【解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2、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运动员听到枪声后神经产生兴奋并经反射弧进行传导,A正确;B、运动员比赛前的呼吸和心跳加速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B错误;C、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的过程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层的参与,C正确;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3、D【解析】依据题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来缓解抑郁症状,可推知5-羟色胺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这种药物作用于突触前膜。【详解】A、5-羟色胺的合成和分泌发生障碍,会导致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含量降低,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A正确;B、5-羟色胺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长时间处于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会产生抑郁,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度运动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C正确;D、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由胞体膜或树突膜组成的,D错误。故选D。4、A【解析】1、分析图可知,图中a表示无机环境,b表示绿色植物,c、d、e表示消费者,f表示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3)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详解】A、捕食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表示消费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B、a→b表示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该过程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原核生物中的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具有叶绿体,B正确;C、由于各生物都会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缺少b→a、c→a和d→a,C正确;D、由分析可知,f为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D正确。故选A。5、B【解析】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首先剪取培养好的洋葱根尖2~3mm(取材);然后放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中进行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解离);解离后放在清水中漂洗10min,以洗去解离液,防止影响染色的效果(漂洗);染色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最后一步是压片,即制片。【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因此,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压片,故选B。6、B【解析】本实验为探究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分析表格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均为实验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先增多后减少,首次出根所需天数先减少后增多。【详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所研究浓度中,生长素用量为1.0mg/枝时,首次出根时间最短,第90天时生根枝条数最多,故促进生根的最佳生长素用量为1.0mg/枝,A正确;B、与对照组相比,实验中所用浓度的生长素对生根均为促进作用,没有体现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根,B错误;C、对照组生长素用量为0,植物自身也可以产生生长素,对照组枝条首次出根所需时间长可能与自身生长素总量少有关,C正确;D、在激素作用下,环剥口上端细胞先是发生了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经过再分化形成根,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热能②.ADP和Pi③.光合作用④.吸能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⑥.由蓝变绿再黄⑦.水⑧.CO2、水、乳酸【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的考查,a是细胞呼吸的方式,可以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甲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是水和二氧化碳或者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乙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丙是ADP和磷酸,b是ATP的合成,c是ATP的水解过程。【详解】(1)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到ATP中。故图中乙表示热能,丙表示ADP和Pi。(2)植物通过b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除了来自a细胞呼吸过程外,也可以来自光合作用。c过程是ATP释放的能量被利用的过程,总是与吸能反应相联系,从而完成各种活动。(3)若该生物是酵母菌,当O2供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所以C6H12O6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CO2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现象是由蓝变绿再黄。若用18O标记O2,由于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和还原氢结合形成水,故首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水。(4)当人在剧烈运动中,其体内有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以C6H12O6通过a过程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乳酸、水。【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对于细胞呼吸方式、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8、(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①.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②.B1+C1+D1③.D/A×100%或(A1+B1+C1+D1)/A×100%(3)①.间接②.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解析】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是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C表示净光合作用,D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1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表示第二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据此分析作答。【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图所示的生物群落外,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问2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的B是总光合作用减去净光合作用的能量,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数值为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的能量,故可表示为B1+C1+D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故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D/A×100%或(A1+B1+C1+D1)/A×100%。【小问3详解】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故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为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在引入物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引入适合红树林的物种尤其是本地物种;引入红树品种不能太单一;引入物种期间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要有相应的害虫监控机制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题关键是弄清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向,然后根据要求分析作答。9、(1).体液(2).B淋巴(3).呈递抗原(识别抗原-MHC复合体)(4).白细胞介素—2(5).⑥→⑧→⑨(6).Ⅲ、Ⅴ、Ⅱ、Ⅳ(7).b(8).胸腺【解析】图甲分析可知,a是巨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e效应B细胞。①过程是巨噬细胞吞噬抗原,②过程是巨噬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细胞,③过程是T细胞浆抗原呈递给B细胞,④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相应的记忆细胞,⑤过程是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⑥过程是指相同抗原再一次直接刺激记忆细胞,⑦过程是指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⑧过程是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B细胞,⑨过程是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图乙分析可知,Ⅰ表示细胞质基质,Ⅱ表示高尔基体,Ⅲ表示核糖体,Ⅳ表示线粒体,Ⅴ表示内质网。【详解】(1)图甲是B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图甲中c是B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图乙中物质X是抗体,其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细胞b(T细胞)除了具有呈递抗原的功能外,还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c细胞(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所以免疫过程是⑥→⑧→⑨。其特点是反应迅速,产生抗体多,因此可迅速消灭病原体,有效预防某些疾病。(4)物质X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Ⅱ高尔基体,Ⅲ核糖体,Ⅳ线粒体,Ⅴ内质网。(5)HIV主要攻击T细胞,即细胞b,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点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悉体液免疫的大体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组成、淋巴细胞的来源等相关知识。10、(1).光照(2).温度、水分、土壤基质、凋落物(3).种内竞争(4).传粉动物、土壤微生物、人类活动、周围速生树种(种间竞争)(5).据幼龄树、中龄树所占比例,可推知老龄树占比约为32.86%,故3个年龄段树的比例接近1:1:1,该种群属于稳定型。(6).不支持。①凋落物对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肥力。②去除凋落物,可能影响地表温度和含水量。支持。清除林下凋落物后,种子可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大大提高自然发芽率。(7).不足(较少)(8).随赤霉素处理浓度增加,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缩短(9).抑制(10).凋落物厚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土壤基质种类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11).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买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或幼苗移栽的研究,提高种群繁殖力;寻找大树杜鹃的近缘种,找到适合的砧木,尝试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研究大树杜鹃的传粉动物种类,提高授粉结实率【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1)大树杜鹃为植物,影响植物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另据题干信息“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及“周围速生树种的生长,对资源的争夺较为激烈”等可推测温度、水分、土壤基质、凋落物也是影响其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由于大树杜鹃生存环境中不止有其自身,其种群内部存在竞争,还包括其它多种生物,与其他物种之间也存在竞争,故影响其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可能是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2)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据题干信息“大树杜鹃幼龄树(胸径≤5cm)有582株,占总数32.92%,中龄树(5cm≤胸径≤20cm)有606株,占总数的34.22%”,据幼龄树、中龄树所占比例,可推知老龄树占比约为32.86%,故3个年龄段树的比例接近1:1:1,该种群属于稳定型。(3)不支持该做法,原因是:①凋落物对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分解后能增加土壤肥力。②去除凋落物,可能影响地表温度和含水量。据题干信息“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也可支持该做法:清除林下凋落物后,种子可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大大提高自然发芽率。(4)①据表可知,随赤霉素处理浓度增加,初始萌发时间和平均萌发时间均缩短,说明外源赤霉素的补充对于植物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可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不足;一定浓度后,若赤霉素浓度再增加,则种子萌发时间延长,原因可能是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导致种子中赤霉素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②结合上文可知,凋落物对于种子的萌发也有较大影响,故该实验可以是凋落物厚度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及立法保护等,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买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大树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