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1.gif)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2.gif)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3.gif)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4.gif)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9fd2ef78294b51fd9a90ca4d3a7bec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解析)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ròng)孕育(yùn)翩然(piān)农谚(yàn)
B.销声匿迹(nì)差异(chā)物候(hóu)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连翘(qiào)莺飞(yīng)侵害(qīn)
D.风雪载途(zài)竺可桢(zhēn)萌发(méng)悬殊(xuá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特殊孕育哀草连天风雪在途
B.追溯滑翔天衣无缝草长莺飞
C.邀请调零目空一切夜幕降临
D.譬如取诀周而复始难以置信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这种情况下,协商民主实际上提供了化解社会矛盾①寻求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个平台。”上都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说②“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过程,又关注决策的执行,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③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也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④
①②③④
A、:。”。
B、,;。”
C,,。”。
D,,;。”
A.AB.BC.CD.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此看来,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
B.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上都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______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________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______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_________,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A.懂得传语注意花香鸟语B.知晓喧闹掌握莺歌燕舞
C.掌握警示倾听莺歌燕舞D.注意传语懂得花香鸟语
6.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向我们介绍“物候”相关知识的事理说明文。
B.米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恐龙灭绝。所说明的问题相同,只是方式不同。
C.《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介绍岩石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的科普说明文。
活动中,一位同学收集到《大自然的语言》部分内容及其评价文段,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乙】
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尊重自然,为人类造福。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有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使读者竟忘了是在读一篇科普著作。①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而且,还各具眉眼,别有感情。杏花解意会传语,桃花多情能暗示,布谷鸟还会纵情歌唱……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写花的传语、鸟的歌唱也只是为了说明劳动人民发现自然现象与农事安排的某些联系。③借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物候”这个概念,阐明“物候学”的研究目的。这样,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④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落笔到与农事安排的关系上,又从物候现象写到由此发展起来的物候学,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7.请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八个字正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8.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及括号里应填写词语的书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A.翩然piān簌簌sù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B.翩然piāng簌簌sù消声匿迹风雪裁途
C.翩然piāng簌簌shù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D.翩然piān簌簌shù消声匿迹风雪裁途
9.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B.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有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
C.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D.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
C.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
D.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
11.“然而这究竟不是散文”这句话放在文中哪处最合适()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12.人类与自然水乳交融,同呼吸,共奋斗。下图是环境保护部面向社会发布的一张公益宣传海报,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表达的“美丽中国”,50字左右。
(一)综合性学习
1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善待自然,我们生活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漠视自然,人类将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新华中学八(2)班拟开展以“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
(2)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的寓意。
14.“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列材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2)阅读下列校团委对学生进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表,说说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
15.共享单车由于其符合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下面是使用共享单车上学的三位学生的对话,请你就如何更好地使用共享单车,提出三条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学生甲:昨天咱们赛车真爽,我那急刹车多潇洒,后轮儿离地老高,前轮儿都有点儿变形了。
学生乙:我的比你经典,自行车“漂移”——“唰”地一下,车横过来了,险些把我从车上甩下来。
学生丙:嘿嘿,别吹牛了。还是得说我,猛一捏前闸,来了个180度大掉头,,把后边一位大妈吓得脸色都变了。唉,我还挨了大妈一顿数落……
(1)建议一:
(2)建议二:
(3)建议三:
(三)阅读理解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淼
①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②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③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④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⑤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⑥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⑦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⑧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⑨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⑩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16.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17.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19.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23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
20.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阅读第②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22.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2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4.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
(三)写作
25.请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植物,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冰雪融化”中的“融”应读róng;
B.“物候”中的“候”应读hòu;
C.“连翘”中的“翘”应读“qiáo”。
故选D。
2.B
【详解】A.“哀草连天”的“哀”应为“衰”;
C.“调零”的“调”应为“凋零”;
D.“取诀”的“诀”应为“取决”;
故选B。
3.B
【详解】①处是稍作停顿,要用顿号;②处是一小句末所以用逗号。③处是两重并列关系的第一层,所以用分号。④处是句末,所以结合句前的上引号,所以句末用上引号和句号。故选B。
4.B
【详解】A.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原因”;
C.有误,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以在“全面”前面加上“是否能”;
D.有误,语序不当,改为“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
故选B。
5.D
【详解】选词填空。本题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排除法。先看题空四,下文是“草长莺飞”,四字词语,并列结构,内容包括植物和动物,由此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在四个词语中与之结构一致,内容一致的是“花香鸟语”,“莺歌燕舞”没有植物,以此排除BC项;AD项的区别在于“懂得”与“注意”两个词语的运用。看搭配,“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人们理解的布谷鸟歌唱的内容,因此“懂得”与之搭配,“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经验“注意”到的,但还没有达到“懂得”的程度。
故选D。
6.B
【详解】B.有误。米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恐龙灭绝。所说明的问题不相同。故选B。
7.花香鸟语草长莺飞8.A9.D10.C11.B12.体现图片的主题意思即可。示例:绿树掩映的城市,碧水环绕的田野;头顶,晴空如洗,白云似梦;身边,鸟语如歌,鲜花似锦。美丽中国,令人倾心神往。
【解析】7.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注意“鸟、长、莺、飞”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8.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辨析。
翩——piān,翩然: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簌——sù,簌簌:指颤动貌;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故选A。
9.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A.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使用正确;
B.气象万千: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壮丽而多变化。使用正确;
C.草木荣枯:指草木的茂盛和干枯。使用正确;
D.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不符合“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的语境,使用错误;
故选D。
10.考查病句的辨析。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C。
11.考查句子的衔接。
联系“①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而且,还各具眉眼,别有感情。杏花解意会传语,桃花多情能暗示,布谷鸟还会纵情歌唱……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的内容可知,①处是说文章语言优美,有散文的特征;②处又指出“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所以“然而这究竟不是散文”这句话放在文中②处最合适;③处和④处是具体说明如何“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
故选B。
12.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介绍构图要素时要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依次介绍,如从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等。语言要准确、简明、平实,不可超越画面所呈现的图文添枝加叶。寓意要结合画面主题和构图要素去分析。海报的正上方写有汉字“美丽中国·选择绿色消费,坚持低碳出行”。中间为一片绿叶,其上方为在绿树和云朵背景下人们出行的场景,有的步行,有的骑自行车,有的乘公交车,下方为另一半片绿叶。寓意绿色出行低碳环保,让家园更美好。据此,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表达的“美丽中国”即可。
示例:山野里,石头裸露的喀斯特地貌重披绿装;城市里,草地绿茵给水泥森林增添勃勃生机……天变得更蓝,水变得更绿。
13.(1)示例: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美好家园
(2)构图要素: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英文字母ZHB。寓意示例:①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植物和生态环境。②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③“山”“水”二字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④英文字母ZHB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
【详解】(1)要求学生把握标语的简洁易懂、琅琅上口、新颖独特以及主题突出的特征,言之有理即可。标语要求符合场所的特点和主题,语言要精炼生动,铿锵有力,有鼓动性。此题主题为“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如:示例:保护自然环境,爱护美好家园。(2)认真分析图上的内容,包括构图要素,颜色、线条、文字等,并选择其中一个要素结合实际经验理解其象征意义。构图要素: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英文字母ZHB;然后根据构图要素写出寓意即可。
14.(1)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的速度,抑制水体污染引发的疾病。
(2)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
【详解】(1)认真阅读材料一,可以看出材料一是分两个方面说明的,前三句话是一个方面,第四句话是另一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说明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最终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第二个方面说明的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最终会污染水体,引发疾病。据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是: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的速度,抑制水体污染引发的疾病。
(2)认真观察“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表,可以看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低碳生活方式的分别占比为7.9%和24.2%,两者加到一起只要30%多一点,而对低碳生活方式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分别占比为59.2%和8.79%,两者加到一起竟达将近70%。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很有必要开展宣传活动。
【点睛】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图意,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15.示例:(1)要爱护公共自行车,不要玩特技动作。(2)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急刹车,更不要急刹前闸,否则人会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去面受到伤害。(3)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详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就要针对三位学生的对话,来拟写建议,针对学生甲“急刹车多潇洒”的说法,提出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急刹车的建议;针对学生乙“自行车‘漂移’”提出对于公共自行车要爱护,不要玩特技动作的建议;针对学生丙“大妈吓得脸色都变了。唉,我还挨了大妈一顿数落”提出要照顾到他人的感受,不能影响到其他人的建议。
16.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17.列数字、作比较。列出具体的气温度数,把我国冬季漠河的温度与英国冬季利物浦的温度进行比较,说明虽然纬度基本相同,但两地气温相差巨大,表明我国更冷,也为了引出下文“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这一问题。18.不能删去,“大约”表明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删掉,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一定比纬圈平均温度低14℃~18℃,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大约”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9.主要运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先列举我国无论北方还是南方,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都更冷,然后说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运用这样的顺序进行说理,符合大众的逻辑,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解析】16.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
细读文本可知,第①段运用对比引出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第②至⑤段介绍了“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的现状;第⑥段至⑩段介绍了“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的原因;最后一段说明了寒潮的危害。所以本文的说明内容是:同样纬度,我国更冷的具体情况与原因。
1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细读第②段可知,本段中列举了“﹣20℃”“0℃以上”“﹣30.9℃”等数据,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把我国漠河与英国利物浦冬季的温度进行了比较,又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的情况,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的解释。
18.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语句“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中的“大约”,是在数值上和范围上加以限制,表示的是约数,大致、大概的意思。意思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致上是低14℃~18℃,但不是全部,若删去,则表达的过于绝对,与事实也不相符,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
19.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第①段“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第⑤段“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可知,本文①~⑤段先介绍了我国冬天比同纬度地区冷的现象;然后⑥~⑩段介绍了“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的原因;最后说明了寒潮的危害。文章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这样的安排既符合读者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便于读者的理解。
20.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21.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22.不能。“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23.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的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4.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
【解析】20.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作用。
①结合“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可知,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②用“惊天奥秘”这样的词语,设置悬念,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整篇文章都在解读“冬眠的奥秘”,故首段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①从“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可知,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而睡觉的动物则不是。
2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答题时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掉。“几乎”的意思是差不多,起限制作用。这里指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差不多完全不呼吸,但是不是一定完全不呼吸,“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
从“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可知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可知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可知,把同体型的冬眠菊头蝠与不冬眠老鼠的比较,因为前者冬眠,活得久;后者不冬眠,活的短。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准确的数字突出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冬眠可以增加寿命,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4.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概括。
①结合第④段“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第⑤段“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可知,冬眠可以提高寿命;
②结合第④段“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可知,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
③结合第⑤段“不过,在2023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校大学生创业app项目
- 冬季烟囱施工方案及措施
- 英语口语之道
- 餐饮理念与特色菜品
- 调整岗位级别申请书
- 心理部申请书
- 商标申请书 范本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点睛提分卷4
- DB36T-羊同期发情与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
- DB61T-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监测技术规范
- 《灭火器维修》GA95-2015(全文)
- 表面工程学课件-全
- 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课件
- 通信系统防雷与接地下篇的知识
- Q∕GDW 12118.2-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2部分:算法模型共享应用要求
- 管理者完成目标的五步19法姜洋讲义
- 亳州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水果拼盘-(14张)ppt
- 复查(复核)信访事项流程图
- the sad young men上课
- 年晋煤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