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_第1页
《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_第2页
《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_第3页
《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_第4页
《幼儿园课程》期末卷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课程》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对的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课程编制的目的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BCDA当代小朋友发展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行为主义理论D成熟理论2、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B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A心理次序B逻辑次序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3、“小朋友能够说出其周边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属于下列哪种目的A。A行为目的B生成性目的C体现性目的D过程目的4、“数学是知识的建构”——符合这一观点的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会强调B的作用A幼儿的生活情景B直接教学的作用C集体游戏D家庭作业5、从学科(领域)维度界定课程,意味着ABCA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科目B重视学科科学体系学习C课程体现为课程原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D课程也叫生活课程、小朋友中心课程6、下列对陈鹤琴课程错误的描述有DA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办法D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8、下列对陈鹤琴课程对的的描述有ABCA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办法D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7、“不存在一种最佳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全部小朋友的教育方案,而多个不同教育方案能较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小朋友”——这一观点阐明了勃朗芬布伦纳等人提出的中的D在起作用。A人类发展生态学小系统B环境理论中间系统C文化学外系统D人类发展生态学大系统8、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基础学科是CA心理学B社会学C哲学D教育学7、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基础学科是ABCA心理学B社会学C哲学D教育学1、下列有关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奉献的描述对的的有ABD。A他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B他发明了“恩物”C他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D他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幼儿园教育体系2、下列有关“五指活动课程”描述对的的是ACD。A由陈鹤琴倡导B又被称为“反偏见课程”C涉及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D反映了一种综合课程的倾向3、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重要体现在:AB。A强调小朋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B强调小朋友行为的塑造C强调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的重要性D强调艺术对体现和体现的重要性4、在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里,在能反映一种“综合倾向”的是A。A学科维度B经验维度C计划维度D目的维度2、课程定义的维度,普通有ABCD。A学科维度B经验维度C计划维度D5、下列对于课程定义维度的对的描述是B。A学科维度的课程普通体现为课程原则、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B以小朋友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小朋友中心课程C计划维度的课程把预期的学习成果和目的看作是课程D目的维度的课程反映的是一种综合的倾向5、对课程一词的追溯,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靠近的“课程”始见于B。A春秋B唐代C宋代D明代6、乔姆斯基提出的有关小朋友语言的“先天论”认为:ABD。A每个小朋友都含有内部的语言能力B在小朋友的语言获得装置中存在一套普遍的语法C强调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的重要性D认为环境对小朋友的语言含有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7、下列属于社会领域教育方案的是ABC。A“这里和现在”课程B社会生活课程C假日课程D奥尔夫课程8、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能够分为A三种类型。A分段式插入式整合式B连接式分段式整合式C插入式整合式分段式D连接式插入式整合式1、下列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BA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B教育内容有日常生活练习、肌肉练习、初步知识的学习和游戏C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提供楷模作用D初步知识的学习涉及阅读、书写和算术2、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B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A心理次序B逻辑次序C纵向组织D横向组织3、“让小朋友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这是幼儿园课程的C。A生成性目的B体现性目的C行为目的D成果目的1、小朋友中心课程以小朋友的爱好、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小朋友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又被称为B。A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3、皮亚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提出了早期教育的建议,分别是B。A要懂得运算对于小朋友来说是困难的B任何知识来源于动作C为小朋友提供实物D协助小朋友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4、在课程中强调以小步递进的方式实施复杂的学习任务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强化的手段的心理学流派是C。A认知主义B成熟理论C行为主义D精神分析学派7、根据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小朋友含有的特性是ABCD。A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强健B心理活动相对稳定C社会适应良好D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相适合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形成性评价: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节和改善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2.学科中心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材料根据,按照学科构造来拟定所要学习的内容,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3.活动课程:以小朋友的爱好、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小朋友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重视小朋友的学习过程本身。4.隐性课程: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重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经验。隐性课程重要通过学校环境(涉及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得到知识,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获取的重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5.多元文化课程:p76.鹰架教学:为小朋友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7.心理工具:能扩展心理能力协助小朋友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如语言和其他媒体等。根据维果茨基理论幼儿园课程应能对的组织情境发明近来发展区课程应有足够弹性。8.显性课程: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故意参加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重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重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9.反偏见课程:一种主动地挑战偏见、刻板的成见和多个‘主义’的办法.10.总结性评价:一种成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11.生成性目的是指

让小朋友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

.(教材P143)

12.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

。(教材P161)

13.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核心是

以小朋友为中心,关注小朋友爱好和需要的满足,激励小朋友主动的活动

。(教材P240)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一、数和数的运算。二、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三、图形和数字结合。四、时间和空间2、简述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223、简述高构造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哪些特性1)学习的目的重要由教师预定2)活动重要由教师发起3)活动的动机重要是教师的奖惩4)强调活动的成果。4、简述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所体现的改革精神1)强调幼儿的主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足活动的机会2)强调教育要适宜幼儿的个体差别,增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3)强调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4)强调寓教育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5)强调幼儿园活动的过程。《幼儿园工作规程》是一种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幼儿园走上规范化和正规化的轨道。这个文献对幼儿园内部建设和内涵发展提出明确规定。其实在《规程》正式颁布之前,1989年,国家曾经颁布过《规程》试行稿,全国幼儿园在试行《规程》的过程中,幼儿园的课程改革逐步浮出水面。到了1996年,《规程》通过修改,正式颁布,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更是如火如荼展开。本文是一种史料述评,犹如一种断代史,作者选用了一段截面进行分析,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在这十年中,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已经涉及到课程编制、课程管理、课程文化、课程参加者,等等。无论从广度或深度看,都是前所未有的。作者还对此后我国幼儿园的课程研究提出见解。简述维果斯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幼儿园课程应当既能适合小朋友的发展,又能对小朋友的认知含有挑战性,幼儿园的课程应当能够协助小朋友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幼儿园课程应当能够通过提供支持,对小朋友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小朋友获得成功;幼儿园课程还应当为小朋友提供文化工具,协助小朋友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背景。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及意义教材第2章,涉及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基础。简述低构造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性有哪些1)小朋友与教师共同拟定学习的目的2)活动重要由小朋友发起3)活动的动机重要是小朋友的需要4)强调活动的过程。幼儿有较大自由度的活动,涉及活动区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探索性主题活动等简述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在倡导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多元化2)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3)关注生命教育4)在强调课程有效性的前提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5)0—6岁学龄小朋友教育课程一体化6)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7)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一、20世纪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初,我国的幼儿园开始建立,幼儿园教育重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办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法日本,后仿效西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和杜威等人的思想相继对当时的幼儿园课程产生过影响。

二、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在整顿和改造原有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幼儿教育。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后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简述皮亚杰理论的核心观点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按不变次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别的阶段。

认知的本质——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平衡不平衡到平衡的持续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动作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任何知识都发源于动作动作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动作发展了主客体各自的联系就得到了发展它们分别演化成为有关客体的物理知识构造和有关主体的逻辑数理知识结。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一、词汇——丰富幼儿的词汇,重要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对的理解词义,并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对的运用这些词汇

二、口语体现——培养幼儿聆听和讲述(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景讲述、拼图讲述、绘画讲述、续编故事、描述实物等)的能力

三、讲述与朗诵小朋友文学作品——协助幼儿理解小朋友文学作品的内容、教育艺术语言、会复述作品中的故事等。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一、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四、叙述题(20分)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运用维果茨基的近来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说:“童年小朋友早期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小朋友按照教师的大纲学习而学前小朋友的学习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过程而定的。”其理论指出教师的大纲要变成幼儿自己的大纲也就是说教育目的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爱好和水平。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爱好、需求和水平。

作为教师要选择适宜的内容要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爱好。由于强烈的好奇心是驱使小朋友主动探究的动力爱好是学前小朋友主动学习的动机力量爱好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没有爱好幼儿缺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爱好需求这样才干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机。2.简述皮亚杰对教育提出的三条建议并运用皮亚杰理论核心观点分析他提出这些建议的缘由。参见教材P22-24

解答提示:首先回答皮亚杰提出的三条建议,然后结合皮亚杰理论认知发展阶段、动作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来分析其提出的原由。3.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运用维果茨基的鹰架教学。例如,如果一种孩子要数到10,在最高鹰架的水平,教师抓住小朋友的手指,和小朋友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小朋友的手指,这是,当小朋友跟着教师行动时,教师承当了几乎全部的数数责任。后来,教师书剑减少了对小朋友的协助,这就像一所建筑的鹰架,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把鹰架逐步拆掉同样,这时,当小朋友数数时,教师不再和他一起数,而是协助他一起扳手指,最后,教师既不再与孩子一起数数,也不再扳着小朋友的手指,而是让小朋友自己独立行为,这就像鹰架完全拆除同样。4.比较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与目的模式。目的模式采用行为目的的方式设立课程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