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毛虫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类型_第1页
油松毛虫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类型_第2页
油松毛虫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类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松毛虫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类型

1成虫孵化试验根据博弈抽样方法,验证了每个森林中冬季昆虫的数量。同时,按上述的色型划分标准来分色型。在室内及林内分别饲养黄色型及黑色型幼虫各数百头。开始饲养时称一次虫重,幼虫结茧前再称一次虫重。幼虫结茧后的第5天剪开丝茧,称蛹重、量蛹宽及蛹长,放入养虫笼内。在成虫羽化期,每天检查雌蛾羽化情况,并及时放入刚羽化的雄蛾,任其交配。雌蛾产卵结束后或死亡后,剖腹数卵,统计各雌蛾的总怀卵量。卵孵化率试验是:分别取各种色型幼虫的卵50粒为一组,放在培养皿内,用湿棉球保湿,逐天统计孵化数,每次试验不少于8个重复。试验时间为1983~1985年,地点设在北京市密云水库。2结果与分析2.1以白色和黑/黄的幼虫为主野外调查结果表明:林分的虫口数的大小与越冬幼虫的色型比(黑/黄)有关。当虫口数量较低时,以黄色型幼虫的数量较多,黑/黄的比值较小;当虫口数量较高时,以黑色型幼虫的数量较多,黑/黄的比值较大,即随着虫口数量(头/株)及有虫株率的不断上升,黑/黄的比值不断上升(见表1)。虫口数量y(头/株)与幼虫的色型比(黑/黄)x的关系式如下:其中相关系数R=0.97。2.2色型的幼虫繁殖性能野外调查结果表明了林分的虫口数量与幼虫的色型比密切相关。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有二个方面:林分本身的生态、生理特性,不同色型的幼虫本身的生理特性。为了探讨这两种色型的幼虫在生存、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方面是否有差异,进行了室内、林内的养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黄色型幼虫相比,黑色型幼虫的存活率较高,体重增长率较高,雌蛹较长、较宽、较重,怀卵量较大。见表2、表3。这说明在相同的取食条件下,黑色型幼虫具有较高的生长发育速率及较强的繁殖能力。这两种色型幼虫的蛹重及怀卵量的比较见表3。两种色型的幼虫的卵的孵化率没有明显差异。卵孵化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型的卵的孵化率略高(95.21%),黄色型的略低(94.95%),但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这说明了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定黑色型幼虫的后代全为黑色型,黄色型幼虫的后代也全为黄色型),黑色型幼虫与黄色型幼虫之比值的差异,主要是幼虫的存活率及蛹的怀卵量的不同所致,而与卵的孵化率无关,因为这两种卵的孵化率基本一致.2.3黑色型幼虫的消化特性在饲养环境及饲叶相同的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与黄色型幼虫相比,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较快,蛹较重。这显示出这两种色型的幼虫在饲叶的消化吸收方面可能有差异。为了证实这个推断,进行了这两种幼虫消化系数的比较。结果表明:黑色型及黄色型的幼虫的消化系数均随割叶成熟程度的增长而降低。黑色型幼虫的消化系数较黄色型的高。这说明了在取食量相同的条件下,黑色型幼虫在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较黄色型幼虫的多。这就是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率较高,终养幼虫较重、蛹较重的主要原因。黑色型及黄色型的幼虫的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在7龄幼虫期,用瓦勃呼吸仪分别测定了这两种色型幼虫的呼吸速率,结果是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见表6。这说明了这两种色型的幼虫呼吸所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没有多大差别,它们的体重增长率、终养虫重及蛹重的差别主要在于对饲叶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及积累的不同。不同年龄的针叶对不同色型幼虫的生长发育有不同影响。室内养虫试验结果表明:与黄色型幼虫相比,黑色型幼虫取食2年生针叶的体重增长率较高,而取食当年生针叶或3年生针叶的体重增长率较低(见表7)。这表明2年生针叶对黑色型幼虫比较有利,当年生的或3年生的针叶则对它不大有利,即黑色型幼虫对针叶的适应范围较窄;而黄色型幼虫对针叶的适应范围较广,除了2年生针叶对它有利外,当年生的或3年生的针叶对它也较有利。3利用国外习惯法进行调查的结果可减少害虫的色型比比,并将其作为合理的指标从上述分析可见,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率较高,雌蛹较重,这主要由幼虫本身较强的消化、吸收功能所决定。幼虫的消化吸收功能的高低主要由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强弱等因素所决定。由于人力、设备及时间等的限制,本次试验并没有对这两种色型幼虫的酶系进行比较.在自然条件下,林间的黑色型幼虫的数量及色型比(黑色型/黄色型)的差别很大,这可能还受到林分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气象因子及针叶营养成分、含量等因子的影响。因各种条件所限,本次试验没有用不同林分的针叶进行对比养虫试验。对以上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越冬幼虫的色型比(黑/黄)可作为虫情调查的一个参考指标。因为黑色型幼虫的存活率较高,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是油松毛虫种群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虫情调查过程中,应十分注意黑色型幼虫数量及幼虫的色型比(黑/黄)。因为在林分中越冬幼虫的种群数量与色型比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面积虫情调查过程中,为了节省人力和财力,可考虑用少量样株的精确调查资料通过回归式(y=-21.0+92.3x,y为虫口数量:头/株,x为色型比:黑/黄)来估算林分中的虫口数量。为此,作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1985年3月底在密云水库坝西区第14林班,首先详细地调查了10株树的虫口数量,平均虫口数量为46头/株,幼虫的色型比为0.902,利用上式估算该林分的虫口数量得62.3头/株,然后再用棋盘式抽样法调查了60株样树,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