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在广州_第1页
中西绘画在广州_第2页
中西绘画在广州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绘画在广州

18世纪以来,在广州的街头上,有一些中国人画了西方绘画。他们的画作被卖给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在清朝粤海关的货物税单上,这类洋画被称作“油漆画”。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又反流到国外市场,它们被后人称为“外销画”,也叫“中国贸易画”。这种画作既有别于传统的中国画,又不同于地道的西洋画,堪称“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西方画与广州广东自唐代以来已有和欧洲地中海国家贸易的记录。商贸往来,导致外来文化的传入,并在这里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随着澳门16世纪中叶开埠,传教士带来西方中世纪的艺术,特别是利玛窦、乔瓦尼·科拉的抵达,形成大规模的“西画东渐”现象。西方的版画、油画艺术不但在澳门扎根,通过澳门传入内地,更有西洋画家供职清廷,为中国绘画的变革提供另一方向。对广州外销画影响最大的外国画家是英国的乔治·钱纳利(GeorgeChinnery,1774-1852),他也是19世纪在中国华南沿海居留时间最长的西方画家。钱纳利出生于英国伦敦,生活于英国美术的黄金时代,17岁起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深受以英国画家托马斯·劳伦斯爵士(ThomasLawrence,1769-1830)和威廉·毕奇爵士(WilliamBeechey,1753-1839)等为代表的“华丽风格”(GrandStyle)的影响。钱纳利在澳门开设了画室,为欧洲人和当地中国显贵绘制肖像,并经常往来于澳门、广州、香港之间,创作了大量的速写、素描、油画、水彩作品,广州外销画家深受其画风影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全国所有对外港口,独许广州进行对外贸易,即所谓的“一口通商”,广州因此成为西方人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西方绘画随商船舶来,为广州的画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他们发现,在中国的卷轴丹青之外,还有油画、水彩画、水粉画。善于模仿和再造的广州职业画师学会了以西画的材料和技法,描绘东方古国的风情。作为工艺品,外销画的异域神韵极大地满足了西人的好奇。而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前,这些亮彩的图景,多角度地描绘了南中国的人文风俗。外销画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很快便成为备受外商、海员青睐的观光纪念品,也成了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一种文化艺术商品,外销画这个新兴的行业在广州就应运而生了。由于外销画主要是应来华洋人的需要而绘制的商品画,其画店、作坊都设置在离洋人近的地方。按当时的规定,西方人只能在广州城外珠江沿岸的十三行活动,画家们便纷纷把自己的画室、作坊开在十三行地区的商业街上。于是,十三行街区生产外销画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开了起来。这些画铺大多数都开设在十三行的同文街和靖远街,外国人称之为“新中国街”和“旧中国街”。到19世纪初,这一带已有近30家外销画的店铺。画铺的主人本身就是画师,他们雇佣一些画工和店员,以作坊的形式、流水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当时的订单如雪片一样飞来,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多达两三千人。根据美国商人的记载,同呱(Tonqua)、小同呱(TonquaJr.)、富呱(Foiequa)的画店开在十三行的旧中国街上,而发呱(Fatqua)和林呱(Lamqua)的作坊则位于新中国街。现存的一套林呱画室制作的水彩画册上标有“林呱绘制,广州中国街”的字样。关乔昌的中国东北部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国早期外销画家。他们留下了一些有相当水平的画作,而他们原本的真实姓名却不为人知,人们知道的只是他们在创作外销画时所使用的英文名字,如:新呱、林呱、庭呱、煜呱等。“呱”是当时的外商,特别是十三行内的洋人称呼中国外销画家的习惯,主要是为了方便他们的记忆及称呼,而这个“呱”,后来也逐步发展为画店、作坊的名称。19世纪中期,广州西画家中首屈一指的是个被称为林呱的人。林呱的中文名字是关乔昌,早年曾跟随钱纳利学画,被认为是钱纳利最得意的中国学生,也是现今留下生平记录最完整的中国外销画家。林呱早年从本地画家那里学到了写实油画技巧,在钱纳利来到中国后,他成为了钱纳利的学生和助手。他很快熟练掌握了钱纳利的英国风格,并敏锐而极具“商业眼光”地追随了钱纳利在广州和澳门等地确立的新的艺术口味。他称自己是“熟练的肖像画家”,并标榜自己的英国风格,在画室的门牌上写着“林呱,英国和中国的画家”。在林呱存世的大量作品中,还有很多行商肖像和海景、风景画。林呱的作品曾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展出10年之久,也曾赴纽约、费城和华盛顿参展。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曾指出:“中国西画真正的先驱,应当是这些无名的大家,林呱就是其中之一。”关乔昌的弟弟关联昌也是当时有名的外销画画家,英文名叫Tingqua,译成中文名为“庭呱”、“廷呱”,中文写法又称为“关廷高”。他的画风与其兄有所不同,以线性和装饰性较强及鲜艳的色彩表现为主要特征。他在吸收传统的西欧油画在光线、透视、色彩以及意境的渲染等方面的技巧外,还能将中国画中的一些传统表现题材运用贯通,别具一种情趣。关氏兄弟长期活跃在广州的十三行。他们在同文街分别开有自己的画室,大量地绘制肖像、风俗、风景和写生的油画和水彩画。为了扩大销路,他们还分别绘制“英国样式”和“中国样式”的外销画,除了那些在广东和港澳的欧洲人外,还有不少是本地的顾客。关氏兄弟的绘画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赏,不过很遗憾的是,现存的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存放在国外和香港的博物馆、美术馆,而在中国内地却鲜有收藏。广州外籍艺术家的发展历程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进入中国,在广州,照相业开始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某些工作。同时,鸦片战争之后,香港及东南五口通商,广州不再是外国人进入中国的唯一港口,上海和香港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广州,成为西方人新的聚集地。面对变化的顾客需求和中国沿海贸易的新格局,广州外销画家的创作内容、方式以及画室的设立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些外销画家开始在香港开设分店,或者干脆把画店搬到了香港或上海。不仅工作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外销画室经营的内容也随着市场的需求做了相应的调整,部分外销画家开始兼营摄影。摄影术的引进,一方面无可避免地意味着广州外销画时代的结束,另一方面,也可将其看作是外销画的延续。此后,广州外销画的质量和产量都明显下降,后期发展成为使用浓重的蓝、红、绿等颜色绘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