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奶牛养殖成本与收入的测算与分析
呼和浩特沙良区的牛奶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的主要产业。近年来,在乳品企业的带动下,随着规模化养殖和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养牛条件和市场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在赛罕区4个乡镇13个村的30户不同养殖规模的奶户中进行的奶牛养殖成本和收入测算,阐述了2005年农户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一、计算和解决育种经济效益的问题1.计算牛育种经济效益(1)粗饲料的使用由饲养记录汇总统计,30个样本户普遍使用精料为:浓缩料(预混料)、混合料、玉米、麻饼,少量使用麸皮和高蛋白料。粗饲料主要为干秸秆和青贮饲料,极少量使用青干草,其中近2/3的农户使用青贮饲料。头均日喂量精料为5.57公斤,粗饲料喂量为12.23公斤,精粗饲料的使用比例为1:2.2。(2)挤奶量和产奶量经测算,30个样本户测定期内共养殖奶牛312头,其中成母牛180头,进站产奶牛125.3头,10个月挤奶总量为553043.2公斤,平均产奶量为4413.75公斤。产奶牛占成母牛总数的69.6%,即奶牛群中有40.16%的奶牛处于经常性的产奶状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区奶牛养殖水平。(3)牛均保持了社区居民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问卷的描述,牛一是,成本分项和平均值。据测算,总成本的样本平均值为3305.08元/头,其中饲料支出1897.44元/头,占57.4%,是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本地户牛均成本为3382.9元/头,外来户2877.5元/头;散养户3659.4元/头,小区户2926.5元/头。二是,收入分项和平均值。总收入的样本平均值为3692.2元/头,其中主产品牛奶收入为3119.7元/头,是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占84.49%。本地户牛均总收入为3800.2元/头,外来户3098.2元/头;散养户3754.8元/头,小区户3598.44元/头。三是,经济效益测算。农户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两个指标反映,即牛均纯收入和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测算方法是将调查测定数代入下列公式,分别计算牛均纯收入和每公斤牛奶的成本:①牛均纯收入=收入(产犊+淘汰牛+牛奶+牛粪)-支出(饲料+服务+耗材+折旧+劳力)/奶牛饲养量。②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总成本(总支出)/产奶总量用以上二式分别计算不同类型养殖户的牛均纯收入和牛奶生产成本为:外来户牛均纯收入为220.7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是2.37元/公斤,而本地户分别为417.3元/头和1.80元/公斤;散养户牛均纯收入为95.4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1.90元/头,小区户分别为671.9元/头和1.79元/公斤;按养殖规模划分的各组农户其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养殖1-5头、6—10头、11—20头和21—30头奶牛其经济指标分别为:牛均纯收入是400.3元/头、41.35元/头、825.54元/头和328.13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1.71元/公斤、1.94元/公斤、1.65元/公斤和2.16元/公斤。2.养牛业低产奶量严重减少,牛价基本不涨,导致农民养殖效益下降,投资小(1)2005年奶牛牛均精饲料喂量明显少于往年,每头日均喂量仅5.57公斤。由于农户将精饲料主要用于饲喂成母牛和产奶牛,按全部喂成母牛计算,头均日喂精饲料为9.7公斤,而粗饲料以干秸秆为主,青干草喂量极少,显然满足不了奶牛优质高产的生产需要。(2)本区农户养殖奶牛基本仍属于自繁自养,淘汰率不高,且不注重选育,这可从牛群结构现状加以说明,2005年成母牛和产奶牛在牛群中的比例已明显下降,牛群周转滞缓。(3)奶牛产奶量的测定结果表明,2005年牛奶生产水平降低,按成母牛计算的单产水平不足5吨,这与当前饲料价格涨幅较高,而牛价降低,奶价基本不涨,促使农民减少饲喂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导致产奶量降低直接有关,也与近几年来伴随奶牛养殖业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各种奶牛疾病所留下的后遗症有关。(4)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当牛群中的产奶牛产量是日均5.2公斤,即单产3952.6公斤时,在当前的养殖价格条件下,养殖奶牛不亏不盈,即以牛奶单产为标志的盈亏平衡点为3952.6公斤,在此基础上,每提高1000公斤单产可使奶牛头均纯收入增加706.82元。而从奶牛养殖收入构成分析,主产品即牛奶占总收入的84.5%,说明在农户养殖奶牛过程中,奶牛品质即生产水平的高低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经测算,农户养殖奶牛经济效益为:牛均收入387.12元,每公斤牛奶成本1.86元。这一结果反映的是30个样本户的平均水平,但在实际测定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纯收入为负数的情况。如本次测定中有13户牛均纯收入为负数。其中亏损最大的1户牛均纯收入为-1325.4元/头。而在盈利的农户中,纯收入最高的1户牛均纯收入达到3522.3元/头,表明农民养殖效益有明显的差异,而这又与农户饲养管理水平有关。(6)对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规模的农户奶牛养殖效益测算表明:外来户养殖效益明显低于本地户。如两者的经济效益指标前者牛均纯收入为220.7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是2.37元/公斤,而后者分别为417.3元/头和1.80元/公斤;散养户养殖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小区养殖户,前者牛均纯收入为95.4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1.90元/头,后者分别为671.9元/头和1.79元/公斤;按养殖规模划分的各组农户其经济效益指标显示,养殖数量在11—20头的规模时,效益指标最好,牛均纯收入达825.54元/头,每公斤牛奶生产成本为1.65元/公斤,可见,养殖方式和规模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作用。二、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政治建议1.对小区建设的经济效益分析由于奶牛养殖小区农户经济效益高于散养户,其牛均纯收入和每公斤牛奶成本指标都高于散户,政府应继续鼓励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建设,但在小区建设中应注重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使小区养殖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益。2.加大牧草种植、加工技术,实施优质牧草种植要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现有饲料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开展优质牧草种植,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并在草籽基地建设和加工机械上给予适当补贴,逐步改善奶牛粗饲料质量低劣的现状,引导农民走科学养殖的道路。3.投入和产出比不协调,造成企业不在奶源建设方面投入过多在当前饲料价格上涨情况下,奶户养殖成本上涨,而原料奶价格不涨,使农民的养殖效益降低。据有关资料,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产业链的75%,加工环节占15%,流通环节约占10%,而从利润分配看,这三个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3.5:5.5。因此,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比并不协调,从而造成乳品企业不愿意在奶源建设方面投入过多。市场一出现问题,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奶户,奶业是一个产业链,只有同时抓市场和奶源,才能使奶业健康发展。要通过加强综合服务和企业让利,让奶户多得实惠。建议在奶牛发展中,通过对生产过程全方位的调研,依据互利原则,政府协调企业对奶源基地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下的市场调节价格”收购原料奶,保证奶户得到较高的经济回报,以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4.可增加牛奶头平均收益由于以牛奶单产为标志的盈亏平衡点为3952.6公斤,在此基础上,每提高1000公斤单产可使奶牛头均纯收入增加706.82元。因此要继续提倡和加大实施“吨奶工程”力度,把奶牛品种改良与加强奶牛科学饲养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落实到奶牛养殖生产中,尤其在当前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奶牛单产,对提高农户奶牛经济效益,更为重要。5.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人员培养和管理奶牛疫病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要建立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使之法制化、程序化,首先要抓紧对民间兽医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工厂管理制度标识
- 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制度
- 超低排放改造管理制度
- 公司试车前管理制度
- 食谱信息公示管理制度
- 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 集体联合公司管理制度
- 通信设备寿命管理制度
- 领导职工住宿管理制度
- 葡萄疏果整形管理制度
-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课件)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
- 红色文化的概念界定
- 卧床患者四肢关节功能锻炼(优化版)课件
- 遵守法律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八单元《世界之初》大单元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上册美术试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及答案
- 物业标识标牌设计方案
- 悬索桥施工技术图文并茂详解
- 2023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员考试题库-2
-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