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史08园林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园林的定义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园林工作者的创作构思,把园林各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和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优美的生态环境,以供人们休息的景域二、园林产生的原因

人虽作为万之灵,终脱离不了自然环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需求)成为必然。这是园林或园林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三、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萌芽期--对自然的认识(原始社会)2、农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改造欲望的增强,对自然破坏强度的增大。意识形态的形成,如仙、道等思想对造园活动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3、工业时代--城市的膨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的加大,对自然的修复。如公园、保护区4、后工业时代--随着对自然的破坏及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生态平衡。四、影响园林形式的诸要素1.民族文化背景2.历史、宗教、信仰3.自然环境4.人际关系5.人的素质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一、按园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有: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1.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工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2.天然山水园:利用天然山水或对天然山水进行适当地调整,改造、加工,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严然风景名胜区。3.前者缺少真实感,短期内可由规划经营得之,而后者则是经过长期形成,面积广大,得天然风景之趣。清造园家李渔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拳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二、按隶属关系来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称之为宛,宫宛,御宛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富厚财力,占据大片的地段来营造园林供一己之用,规模之大,艺术水平之高远非私家园林可比。凡与皇帝有关的起居环境如宫殿,坛庙,园林乃至都城,莫不利用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来显示皇家的气派和皇权的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二、私家园林古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庄,别业,草堂等,大多为贵族、官绅商贾所私有。文人、士大夫为了“身处庙堂之高,又能享受山林野趣”,但由于封建礼法制度的约束,私家园林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不同于皇家园林。三、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常和风景名胜区结合在一起。常有“自古名山僧占多”之说四、其他园林形式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造园活动的主流、园林艺术的精华,除此之外,也还有一些非主体,非主流的园林类型,如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等。此外,还有陵园,坛庙外似园林,因其特殊含义而不归属园林范畴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的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

一、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封建大帝国的形成,皇家宫廷园林的形成。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私家园林的兴起,佛教和道教的兴起,使寺观园林开始兴盛,形成了造园活动从生成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诗画文化的发展,影响并推动着造园活动的发展,使园林发展进入全盛期,其风格特征基本上形成。四、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失去了汉唐的闳放风度,转化为在日趋缩小的精致境界中实现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相应地,园林的发展由盛年期而升华到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五、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一方面园林的发展继承前一段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清末民初,封建社会完全解体,历史发生急剧变化,西方大量文化涌入,中国园林的发展亦相应地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束了他的古典时期,开始进入现代园林阶段,即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第四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与世界上其它园林相比较,具有鲜明的个性。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美学观点)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中国的园林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成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中国古典园林,力求将山、水、植物和园林建筑这四大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中,突出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从而在园林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谐和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多为木结构,墙体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园林里的建筑物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获致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植物密切嵌合的多样性。“尺幅窗,无心画”,“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借鉴于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园林规划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正如钱咏所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空间的划分与组合,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形成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流动的空间。对比、悬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手法的运用,合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置身画中,画中游四、意境的涵蕴意即主观的理念、情感,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所谓意境,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的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三境”:写山水为“物境”,藉景生情为“情境”,借物言志为“意境”。“得意而忘形”。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220年。园林的生成期即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园林发展的比较幼稚的初级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囿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和台的结合,时间是在公元前11世纪,大约于殷末周初。从文字记载中,殷代的帝王、贵族喜欢大规模的狩猎。这种狩猎大多在田野里进行,又称田猎、游猎。这种游猎往往波及在耕农田,也易激起民愤。周文王告诫子孙“其无遥于观、于逸、于游、于田”,意思是不要耽于逸乐,不要游于田野。后来逐渐形成了将“田猎”限制在一定区域内,即所谓之“田猎区”,后来,在田猎区豢养野兽、禽鸟,为了便于禽兽的生息和活动,需要广植树木,开凿沟渠水池等,便形成了最早的园林“囿”。台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台的初始功能的观天象,通神明,同时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诗经·大雅》云:“国之有台,所以望气象、察灾祥、时游观”。台由山演化而来,山“一则山高势险,通往天庭,二则兴云作雨犹如神灵”,先民们对高山有一种特别的崇拜。圃上古时代,已有人工种植树木(果树)和其他作物(蔬菜、花卉)的活动(园圃),既为经济生产活动,也兼有观赏的用意。台、囿、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风景式园林的确立促成中国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的社会因素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美的认识,也即山水审美观的确立。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诸如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又称为天人感应,认为天象和自然界的变异能预视社会人事变异,反之,社会人事变异又可以影响天象和自然界的变异,两者之间存在互相感应的关系。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造福于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正是由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哲理主导和环境意识的影响,园林作为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里面的山水树石,禽鸟鱼虫当然要保持顺乎自然的“纯自然”状态,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君子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它从功利、伦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在儒家看来,大自然的山林川泽之所以引起人的美感,在于它们的形象能表现出与人高尚的品德相类似的特征,从而将大自然的某些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联系起来。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中国自古以来即把“高山流水”作为品德高尚的象征,“山水”成了自然风景的代称。园林一开始便重视筑山理水。神仙思想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形于秦汉。各种文字对仙界的描述(如蓬莱仙岛、昆仑山),对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节殷、周时期的园林殷、周时期的园林,大多为王侯、贵族园林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两处是殷纣王修建的“沙丘宛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周文王时,国力已渐强盛,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迁都丰京(今西安),经营城池宫窒,另在郊外建成著名的灵台、灵囿、灵沼。此三者从总体已构成大规模园林的雏形。同时,也有诸侯建囿,但“囿……天子百里,诸侯七十里”,规模略小而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迅速,城乡差别扩大了,与大自然隔绝的状况日益突出,居住在城里的帝王、贵族们为避免喧嚣而纷纷占用郊野山林川泽营造离宫别馆,从而出现宫宛建设的高潮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灵台、燕国的禅台、黄金台、赵国的野台、秦国的会盟台、秦国的林光宫、齐国的柏寝台、燕国的碣石宫、齐国的琅琊台、燕国的仙台遗迹保留至今的有燕下都的三台(钓台、金台、阑马台),楚郢都的章华台,赵城的聚台、吴国的姑苏台等。这时的宫宛,尽管还保留着自上代沿袭下来的诸如栽植、圈养、通神、望天的功能,但游观的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树木花草以其美姿而成为造园的要素,建筑物则与山水地貌结合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园林里有了为了游赏目的而经营的水体。第三节秦时期的园林秦国原是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后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在秦尚为诸侯国时,园林建设已具备相当规模,如章台、上林宛的修建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的产生,使得秦王朝具备了营造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秦时期的皇家园林秦朝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位于渭水之北。秦为诸侯时建咸阳宫,秦王朝时于渭水之南扩建上林宛。秦始皇于晚年经营阿房宫(其气势虽不像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的那样,但可略见一斑。)(火烧咸阳三月不熄)上林宛上林宛原为秦国旧宛,于秦惠王时建成。秦始皇时加以扩大、改造、充实,成为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的范围,南至终南山,北至渭水,东到宜春宛,西至周至,规模十分广大。其中最主要的建筑是阿房宫,是秦的政治中心,也是上林宛的核心。此外还有许多宫殿、台馆,散布各处。上林宛内有专门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如虎圈、狼圈等,并在其旁修建馆、观之类的建筑物,以供观赏狩猎之用。上林宛内森林覆盖,树木繁茂,郁郁葱葱,除了八大河外,还开凿了许多人工湖泊,既丰富了水景点缀,以起到了蓄水作用,增益了水资源之丰沛。第四节汉时期的园林汉时期的皇家园林汉武帝在位时,政治、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已渐渐发展为一个泱泱大国。此时皇家园林的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上林宛、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五处。上林宛汉武帝建元三年,就秦之上林宛进行扩建。上林宛的占地面积,“方三百里,周墙四百余里,宛门十二座“,占地之广可谓空前绝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情况,上林宛的成就主要有:1.山水昆明湖从现存的遗址看,面积大约有一百多公顷。影娥池、琳池、太液池。太液池在建章宫内,池中筑三岛(方丈、蓬莱、瀛洲)摹拟东海三仙山(一池三山的由来)。2.植物、动物上林宛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林麓泽薮连垣”,天然植被极为丰富,另由人工栽植大量树木,宛内许多建筑皆因周围植物而得名,如长杨宫、五柞宫、葡萄宫、棠梨宫、青梧宫、细柳观、椒唐观、柘观等。此外宛内还有面积盛大的竹林,谓之“竹圃”,“名果异树”达三千余种。上林宛中还云集了各种珍禽异兽。3.宛宛即园中之园。“上林宛门十二,中有宛三十六”。如宜春宛、御宿宛、思贤宛、博望宛等。4.宫宫即宫殿建筑群。据《长安志》记载,上林宛范围内宫殿建筑群共有十二处:建章宫、诸元宫、承光宫、包阳宫、尸阳宫、望远宫、犬台宫、宣曲宫、昭台宫、蒲陶宫、黄山宫、扶荔宫。兔园(梁园)刘武为汉文帝四子,文帝前元十一年,原梁怀王死后无子,遂命刘武继位,封梁孝王。后刘武企图篡其兄汉景帝之皇位,失败后沉湎于声色,在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大兴土木,修建兔园。关于此园的情况,《西京杂记》有如下描述:“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渚宫观相连,延垣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二、汉代的私家园林汉代私家名园有袁广汉园、梁冀园等。关于袁广汉园,《京西杂记》有如下描述:“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渚,激水为波潮。……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广汉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宛中。”梁冀园梁冀,东汉开国元勋梁统的后人,汉顺帝时官拜大将军,历事顺、冲、质、桓四朝,权倾一时。《后汉书·梁统列传》中描述:“……广开园圃,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飞走其间……”秦汉时期园林的特点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持续了近1200年。虽然持续的时间长,但进展缓慢,始终处于初级状态。一、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主流是皇家园林;二、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三、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尚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密性。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活动十分活跃的时期。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一、总说1、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公元189年),董卓专权,废少帝刘辨另立刘协为汉献帝,天下大乱。至公元280年晋灭吴国,建立西晋。西晋265-317年,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晋317-420年,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439年北魏统一华北后,至此进入南北朝时期。南北朝(420年-589年)概述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北隋灭南陈结束,共169年。2、思想文化东汉末年至公元589年隋朝建立,在历时300多年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了达官贵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文人雅士或崇尚玄谈,或隐入山林,寄情山水。如“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山涛、王戎以及陶渊明,谢灵运(谢公屐),王羲之等。山水画的出现,这与当时的山水文学以及隐逸思想有很深的关系。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不满时政,避隐山林,尤其晋室南渡后,江南秀美的山水激发人们对自然美鉴赏力的提高,于是披奇揽胜成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画家也开始模山范水,戴逵、顾恺之等均作过山水画。但山水画真正脱离人物背景而独立成科,则从南朝刘宋时期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与宗炳《画山水序》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园林态度处在这样的时代文化氛围中,愈来愈多的优美生态环境被利用而纳入于人的居住环境,自然美和生活美相结合而向着环境美转化。这是人的审美观点的一个重大转变,在欧洲,这个转变直到文艺复兴时方才出现,比中国要晚一千年。同时,在建筑方面,无论是结构还是外饰,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观赏植物的栽培已相当普遍,为造园的兴旺发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皇家园林三国、两晋、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都在各自的首都进行宫宛建置。关于皇家园林文献记载较多的是:北方为邺城、洛阳,南方为建康。曹操把首都许昌作为政治上的行都,而自已坐镇邺城(魏公封邑),并进行宫宛、城池建设。御宛“铜雀园”毗邻与宫城之西,相传为曹操打算“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地方。西北有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并台,宛若三峰秀峙,皆为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所建。邺城北郊兴建一处离宫别馆“玄武苑”,据《水经注》记载“苑旧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鱼梁钓台、竹木灌丛,今池林绝灭,略无遗迹矣。”《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春三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玄武池”不仅是离宫别馆,还兼有训练水师之用。华林苑石勒创立后赵后,先建都襄国,子石虎继位后,迁都于邺都,建东宫,西宫,太极殿,又修葺三台,加高铜雀台。同时还在邺城新建诸苑,其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为城北华林苑。据《邺中记》记载:华林苑内开凿大池“天泉池”,引漳水作水源,再与宫城的御沟相通,构成完整的水系。千金堤上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泉池。园内栽植大量果树,名贵品种如春李、西王枣、羊角枣、勾鼻桃、安石榴等。仙都苑公元571年,北齐后主于南沌城之西兴建仙都苑。这座皇家园林较之以往的邺城诸苑,规模更大,内容也更丰富。据《历代宅京记》:仙都苑苑周围数十里,设三门四观。苑中封土堆筑为五座山,象征五岳。五岳之间引来漳河之水,分流四海:东海、南海、北海、西海,汇为大池,又称大海。这个水系通行舟船的行程长十五里。大海之中有连璧洲、杜若洲、靡芜岛、三休山,还有万岁楼建在水中央。仙都苑不仅规模巨大,总体布局象征五岳四海,是继秦汉仙苑式皇家园林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苑内建筑形象丰富,种类繁多,这些在皇家园林的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芳林苑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位为魏文帝,定都洛阳。据文献记载,魏文帝黄初元(公元220年)年,初建洛阳宫,帝居北宫,以建始殿为大朝正殿,黄初二年筑陵云台,三年穿灵芝池,五年穿天渊池,七年筑九华台。到魏明帝时洛阳开始大规模地宫苑建设,其中具代表性为著名的芳林苑的修建。芳林苑相当于大内御苑,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后为避齐王曹芳名讳而名华林园。园的西北面为各色文石堆筑之景阳山,山上广种松竹,东南面为天渊池,池中有九华台,台上建清凉殿。园内养蓄山禽杂兽,多建楼观。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对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洛阳伽蓝记》中形容洛阳为:“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简直就是一座花园城市了。建康今之南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建都之地,作为首都共历时320年。三国时孙权建立吴国建都建业,西晋时建业改名建康。建邺城周长二十里,城内的太初宫为孙策将军府改建而成。公元267年,孙皓在太初宫之东营建显明宫,在太初宫之西建西池,又称西苑。同时修整河道和供水设施,改善城市供水和水运,建邺城日益繁荣。东晋立国之初,晋元帝(公元320年)建北湖(今之玄武湖),晋文帝(公元446年)筑北堤立真武湖于游乐苑之北,湖中亭台四所。建康的皇家园林,宋代以后,历代均有所新建扩建,到梁武帝时趋于极盛的局面,园林的规模都不太大,但设计精巧,内容豪华。隋灭陈后,“金陵王气暗然收”,这些园林也就灰飞烟灭了。建康最大的皇家园林属“华林园”,号称大内御苑,始建于吴,历经东晋、宋、齐、梁、陈,是一座重要的、与南朝历史相始终的皇家园林。除华林苑外,历朝各代还在玄武湖边修建宫苑多达二十余处。皇家园林的特点一、园林的规模较小,但设计精巧筑山理水的技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已多有用石堆叠成山的做法;水体的形象多样化;建筑的内容多样化,形象丰富,台已不多见;二、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林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从摹拟神仙境界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以人间现实来代替仙界的虚幻;三、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私家园林的影响,从造园手法上及一些民间的游憩活动也被引入宫廷,如“曲水流觞”;四、造园活动中已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曲水流觞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杯亭、流杯渠流杯渠(北京和砷府)私家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寄情山水,雅好自然已成为社会风尚。那些达官贵人“不专流荡,又不偏华上;卜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因此,纷纷造园。文人也不例外,竞相效尤。社会上出现一种造园成风,爱园成癖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南朝尤为突出。这一时期的私家园林的类型有:城市私园、庄园、别业城市私园建在城市里面或近郊,多为贵族所建。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享受,也为了争奇斗富,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追求一种近乎绮靡的园林景观。其特点可以描述为:1、设计趋于精致2、规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庄园、别业归田园居,隐逸生活,多见于文人,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通过园林化的手法,创造一种“天人和谐”的自然环境。同时,它又是一种经济实体。这种情况对后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唐宋及以后的田园诗画的大发展。寺观园林由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寺观大量兴建,相应地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寺观园林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毗邻寺观而建的宅园,“舍宅为寺”;2、寺观内部及庭院的园林化;3、郊野的寺观及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值得一提的是郊野的寺观,在选址的时候,就对周围环境要示非常严格,“天下名山僧占多”,往往成为开发风景的主要手段。寺观园林促进了民间造园艺术水平寺观的选址与自然风景相结合,意味着宗教的出世感情与世俗的审美要求相结合。殿宇僧舍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底错落,因此,这类寺观不仅成了自然风景的点缀,其本身无异于山水园林。由于僧道往往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艺术品味和鉴赏自然美的能力,因此,寺观园林对民间造园艺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林特点与生成期的园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园林规模由大到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向自然气氛转化,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致于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同时,山水与其他的造园要素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趋于精致,造园活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园林的全盛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陈后,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近四百年的分裂和混乱的局面。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勃兴速亡的王朝,它可与此前的秦王朝相提并论。统一、短命而繁盛的隋朝,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它的勃兴速亡既为唐王朝提供了前车之鉴,更为唐朝的强盛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北统一中外融合之功,三省六部制的开设,科举制的施行,大运河的开凿,大兴城的修建,短短30多年间的5件大事对中国封建社会走向鼎盛、发展成熟的影响不可估量《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盛唐时期唐朝达到繁荣与兴盛的程度,是两汉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这种盛况,可以说是空前地充盈在每一个领域,呈现为全面的兴盛。这个时期,尤其是前半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多元昌明,明朗、高亢、奔放、外向、激情四溢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精神气度。唐诗是这种精神气度的典型代表,浪漫和诗意不仅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而且充溢到人们日常的世俗生活中,建筑、园林也浸透着祥和逸乐的诗情画意。大唐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象征,也是整个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象征。唐天宝十五载(755年)开始的八年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中唐在改革和复兴中又繁盛了50年。到了残唐五代十国,又回到了分裂割据、战争频仍的混乱时期。盛唐园林唐时期国力强盛,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发达兴旺的高峰。文学艺术方面,诸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呈现为群星灿烂,盛极一时的局面。唐时期已出现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山水画影响园林,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园林艺术开始的意识地融糅诗情画意。同时,建筑无论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均已趋于成熟,建筑物的造型丰富,形象多样,水平方向上能营造深远的空间层次,垂直方向上,台、塔、楼、阁等显示丰富的天际线。在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培育出了许多珍稀品种如牡丹、琼花等,也能引种驯化,异地移栽。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相应地达到了全盛的局面,长安和洛阳两地的园林,就是这个时期的集中反映。大兴城隋文帝杨坚建立隋王朝后,把都城建在长安。但长安城在经过历年的战乱后,已经残破不堪,隋文帝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下诏于长安故城的东南面建立新都,第二年建成,命名为大兴城。大兴城以北为新建之御苑“大兴苑”。新都大兴(唐代改称长安),其面积为84平方公里,是人类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所建的规模最巨大的城市。由宫城、皇城、都城组成。同时修建仁寿宫,疏浚曲江,后更名为芙蓉园。又在自京师至仁寿宫途中置行宫十二所。

仁寿宫开皇十三年(593年)正月,杨坚祭祀途中顺路来到长安西面的岐州(今陕西凤翔)。岐州之北(今陕西麟游县西五里之九成宫遗址)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杨坚神清气爽之际,决定在此处修建一座离宫,供修养之用。这就是仁寿宫的来历。仁寿宫始建于开皇十三年(593年),竣工于开皇十五年(595年),由杨素担任监修,著名建筑师宇文恺担任检校将作大匠。杨素将修建仁寿宫视为讨好皇帝的大好时机,极尽奢华之能事,平山填谷以立宫殿,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又征发了大量丁夫,役使严急,丁夫死者数以万计。杨素为了掩人耳目,干脆用死尸填坑坎,上面覆以土石,筑为平地,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在以后的大部分日子,杨坚都喜欢呆在舒适豪华的仁寿宫,仁寿宫成为隋朝事实上的政治中心。当然,这里也是杨坚最后的终结之地。隋亡后,宫殿废毁。唐贞观五年,唐太宗为了避暑养病,诏令修复仁寿宫,改名九成宫。唐高宗永徽二年改名万年宫,乾封二年恢复九成宫之名。是当时与华清宫齐名的一座离宫,安史之乱后,逐渐荒废。

长安城至唐代,继续兴建大兴城,恢复“长安”之名,作为唐王朝的都城。唐长安城的人口一百多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布局最为严谨的一座城市。宫城位于皇城之北,面积约4.2平方公里。禁苑即隋之大兴苑,实际上还包括西内苑和东内苑,故又称三苑。城的东南为御苑“芙蓉苑”和公共游览地“曲江”。洛阳隋文帝建都(大兴)长安,初衷是笼络关中势力,但关中八百里秦川,人口稠密,长安的粮食和物资供应都依赖于南方,南方水运的物资由于有三门峡之险,大都积存于交通方便的洛阳。每逢关中饥荒,皇帝率百官“就食”洛阳,同时,洛阳又是军事要地,为长安之屏障。因此隋炀帝在洛阳另建新都,至唐代,则实行两京制,以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京。自安史之乱后,洛阳残破不堪,皇帝不再临幸东都,洛阳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不如当年繁荣了。皇家园林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长安、洛阳,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示了泱泱大国气概。隋唐的皇室园居生活多样,相应的以“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种形式,它们的特点分明。至唐天宝以后,随着国事的衰落,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逐渐消失。大内御苑大明宫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前朝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主殿面阔八间,进深四间,每间宽5.3米。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长75.9米,南北长41.3米,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可能是牌坊式建筑,其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塬的高地,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形成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内庭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紫宸殿以北约200米处即为龙首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面积约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状接近椭圆形,在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高5米多,称作蓬莱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是宫内规模最大的别殿,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乐舞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殿基用夯土砌筑,四壁铺砖,实测南北长130米,东西宽80余米。高台上原有前中后毗连的三座大殿,分上下两层。东西侧分别有对称的郁仪楼和结邻楼以飞廊与主殿上层连通,楼前有亭,全都建在夯土高台上。整个麟德殿的总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周围有回廊环绕,目前已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了其平面布局。洛阳宫即洛阳之宫城,隋名紫微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改名洛阳宫,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名太初宫。宫廷区建筑群呈东西两侧对称布设,北面为御苑“陶光园”。陶光园内有横贯东西的水渠,园的东部有水池,池中二岛,分别建登春、丽绮二岛,池北为安福殿。另在宫廷区西北角还一以九洲池为主体的园林区。禁苑(三苑)禁苑在长安宫城之北,即隋之大兴苑,因其包括禁苑、西内苑、东风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禁苑范围辽阔,“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周一百二十里”,“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鱼藻宫、九曲宫、望春宫、蚕坛亭、临渭亭、梨园、葡萄园、芳林园、咸宜宫、未央宫等。禁苑占地大,树木茂密,建筑疏朗,十分空旷。其性质类似秦之上林苑。兴庆宫兴庆宫又称南内,在长安外城之东北,原为唐玄宗为太子时的府邸。玄宗继位后,扩建改为兴庆宫。东西宽1.08公里,南北长1.23公里,有夹城(复道)通往大明宫和曲江,皇帝车驾“往来两宫,人莫知之。”据文献记载,兴庆宫内宫廷区建筑分中、东、西三路跨院,苑林区面积稍大于宫廷区,苑内以龙池为中心,池长914米,宽214米,面积约1.8公顷。池中有荷花等水生植物,池西南的“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是苑林区的生要建筑,楼前围合的广场遍植柳树,这是玄宗接见外国使臣、策试举人及举行各种仪典、娱乐活动的地方。兴庆宫的旧址现已改建为兴庆公园。《清平乐》三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遥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何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西苑隋之西苑即显仁宫,又称会通苑,在洛阳城西,隋大业元年兴建,是历史上仅次于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面积比洛阳大一倍还多。唐代改名东都苑,武后时又改名神都苑,但面积已只有隋时一半。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从文献记载来看,园内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等极其浩大,都是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来进行的。总体布局是以人工开凿的最大水域“北海”为中心,北海周长十余里,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山,高出水面百余尺,海北的水渠曲折注入海中,沿着水渠建置十六院,均穷极华丽,院门皆临渠。西苑不仅是复杂的艺术作品,也是庞大的土木工程和绿化工程。它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建成标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上阳宫上阳宫紧邻禁苑东都苑,始建于唐高宗上元年间,自洛水引支渠入宫,潴而为池,池中有洲,沿洛水建长约一里长廊。上阳宫的建筑密度较大,是以殿宇为主,园林为辅。华清宫华清宫位于今西安城以东35公里的临潼县,南倚骊山之北坡,北向渭河。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支,东西绵亘二十余公里。两岭三峰平地拔起,植被极好,远看犹如黑色的骏马,故名骊山。两岭即东绣岭和西绣岭,中间隔着一条山谷。西绣岭之北麓之冲积扇有天然温泉,也就是华清宫之所在。华清宫的规划以长安城为缩影,足见它在当时众多离宫中的地位。宫廷区相当于皇城,苑林区相当于禁苑。九成宫九成宫在今西安城以西北163公里的麟游县新县城,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原名仁寿宫。隋代仁寿宫的规模宏大,建筑华丽,隋文帝先后六次到此避暑,时间最长的达一年。隋亡后,宫殿废毁。唐贞观五年,唐太宗为了避暑养病,诏令修复仁寿宫,改名九成宫。唐高宗永徽二年改名万年宫,乾封二年恢复九成宫之名。是当时与华清宫齐名的一座离宫,安史之乱后,逐渐荒废。综述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的建设已经趋于规模化,大体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的类别。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一侧,呈宫苑分置格局。郊外的行宫、离宫别苑大多建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许多行宫离宫所在地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游赏价值,个别的已开发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私家园林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较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更为兴盛,普及面更广,艺术水平在上代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此阶段的必然结果,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隋代统一全国,修筑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唐代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呈现历史上空前的太平盛世和安定局面,人民生活水准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民间便相应地普遍追求园林享受之乐趣,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尤其如此。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间造园之风更甚。履道坊宅园这是一座城市私园长庆四年,白居易自杭州刺史任上回到洛阳,“于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凭宅,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白居易于杨凭之宅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晚年居住在此,不再出任为仕。这座宅园的遗址在今洛阳市南郊,共占地17亩,其中“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可以看出,水池面积很大,为园林的主体,池中有三个岛屿,其间架设拱桥和平桥以相联系。履道坊宅园白居易对这座园的改造是用过一番心思的,造园的目的是在于寄托精神和陶冶情操,那种清纯幽雅的格调和“城市山林”的气氛,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白居易对于这座园林之热爱,可谓一往情深,多次赋诗咏赞:《池上篇》云“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闲居自题》云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迳绕荷池,萦回百余步……”《履道新居二十韵》“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洛下卜居》“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池畔多竹荫,门前少人迹……”京郊别墅园别墅园即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它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别墅、庄园,但其性质已从原先的生产、经济实体转化为游憩、休闲,属于园林的范畴了。这种别墅园在唐代统称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的也称为亭、水亭、田居、草堂等。从有关文献记载已的情况来看,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的、交通方便的而且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二、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三、依附于庄园而建置。平泉庄平泉庄位于洛阳城南三十里,园主人李德裕出身官僚世家,他年时随其父宦游在外十四年,遍览名山大川,入仕后瞩目伊洛山水风物之美,便有退居之意,于是购得龙门之西一块废园地,重新加以规划设计。“剪荆莽,驱狐狸,始立班生之宅,渐成应叟之地。”平泉庄关于此园之景物,康骈《剧谈录》这样描写:“平泉庄去洛阳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水萦回。穿凿象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以间行径。有平石,以手磨之,皆隐隐现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平泉庄内栽植树木花卉之多,品种之丰富、名贵,著称于当时。李德裕平生癖爱珍木奇石,宦游所至,随时搜求。再加上他人投其所好,平泉庄无异于一个收藏各种花木和奇石的大花园。此外,园内还建置“台榭百余所”。浣花溪草堂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于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择城西浣花溪畔建置草堂,两年后建成。杜甫在《寄题江外草堂》诗中简述了兴建这座别墅园林的经过:“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可知园的占地仅一亩,随后又加以扩大。建筑布置随地势之高下,充分利用天然之水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浣花溪草堂园内主要建筑是茅草葺顶的草堂,建在临浣花溪的一株古楠树边。园内大量栽植花木,因而满园花繁叶茂,浓荫敝日,再加上浣花溪的碧水绿波,以及翔泳其上的群鸥,构成了一幅极富田园野趣而又寄托着诗人情思的天然图画。杜甫一共在草堂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以后草堂逐渐荒废。唐末,诗人韦庄寻得旧址,出于对杜甫的敬仰加以培修,但已非原貌。自宋历明清,又经过十余次重修改建。最后一次在清嘉庆十六年,大体上奠定今日“杜甫草堂”之规模。庐山草堂唐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庐山修建了一处别墅园林:“草堂”,他还专门撰写了《草堂记》一文,记述了别墅园林的选址、建筑、环境、景观及作者的感受,由于这篇文章的广为流传,庐山草堂得以知名于世。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心情十分悒郁,需要山水泉石作为精神寄托,因而把全部情思寄托于这座人工经营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园林上面,“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所以然。”庐山草堂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还清泉;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诗中表达了一个饱经宦海浮沉、人世沧桑的知识分子,对于退居林下,独善其身,作泉石之乐的向往之情。辋川别业在陕西蓝田县南约20公里,据《旧唐书·王维传》“(王维)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辋川别业原为初唐宋之问修建的一处规模不小的别墅庄园,当王维出资购得时已是一派荒废衰败景象,乃刻意经营,因就于天然山水地貌、地形和植被,加以整治并重建,并作进一步的园林处理。对于辋川别业的规划整理,王维确实费过一番心思。别业建成后,一共有二十处景点: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斤竹岭、鹿柴……王维住进别墅后,心情十分舒畅,经常乘兴出游,即使在严冬和月夜也不减游兴,尽情亨受回归大自然的赏心乐事。辋川别业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滩和茂密的植被,总体上是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的园林化则偏重于各处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丛植成景。建筑物并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文人园林的兴起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经常写作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具有很高的能力的水平。这些文人出身官僚,不仅参与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美化,而且参与营造自已的私园。凭藉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把他们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当中。文人参与营造园林,意味着文人的造园思想“道”和工匠的造园技艺“器”开始有了初步的结合。文人的立意通过工匠的具体操作得以实现,“意”与“匠”的结合更为密切。所以说,文人承担了造园家的部分职能,“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即已出现了。寺观园林佛教和道教经过东晋和南北朝的广泛传播,到唐代达到了普遍兴盛的局面。寺观的建筑制度趋于完善,大的寺观往往是连宇成片的建筑群,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功能分区。几乎每一所寺观之内均莳花植树,往往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甚至有以栽植某一种花或树而出名。如著名的慈恩寺以荷花和牡丹最负盛名,到慈恩寺赏牡丹和荷花成为一种风尚。佛教的兴盛唐代统治者很重视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召集各地高僧聚集京师,确立十位高僧为大德和尚,来管理一般僧尼。唐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事业,任命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为主持,同时还剃度了三千人为僧。为了追悼在灭隋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太宗下令选择十处当年激战之地建造佛寺,据《大唐内典录》卷五所载,一共建成七座,这些做法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发展。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传入藏地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归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他以深厚的学养、精确的译传,给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至唐玄宗时,寺院数量比唐初几乎增加了一倍。佛教的衰落安史之乱,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坏,扩充庄园,驱使奴役,并和贵族势力相勾结,避免赋税,另外还放高利贷等,多方牟利。这样在经济上便和国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从敬宗、文宗以来,政府渐有毁灭佛教的意图,到武宗时(841~846年)灭佛意图终于实现。从会昌二年到五年(842~845年),命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总计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解放奴役十五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三教并重隋唐隋炀帝时,就奉行佛、道并重的宗教政策。入唐以后的佛教由于急速发展,它和道教不但在政治地位上时有高下优劣之争,并在思想上也加剧了冲突。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者次序;唐太宗再次申令道先佛后;唐玄宗时,道教达到极盛,但同时又封孔子为文宣王;武则天一度偏尚佛教,使佛教达到极盛。整个隋唐时期除唐武宗毁佛外,其余大都奉行三教并立的政策。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学说为主,也曾把道家学说列为考试内容;国家重大节日与庆典,都要诏三教讲论于朝廷之上,三教也从互相贬低发展到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唐代佛、道两家的并重、竞争和融合,致使唐代的佛寺和道观建设高度繁荣。名寺林立唐代长安城寺、庙、观、台、庵多达好几百座,其园林景观,各具特色。长安周围的名山胜水自是寺观的理想址地,因而那里广建佛寺道观,形式多样,宏伟壮丽。著名的大雁塔坐落在大慈恩寺,竹松满院,牡丹怒放,其中有两丛牡丹每次开花五六百朵,甚为壮丽。玄都观内盛植桃树,有“玄都观里桃千树”之说,桃花盛开时成为长安城赏花之胜地,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小雁塔所立的大荐福寺,雁塔晨钟,古柏参天,至今仍有存活的千年古槐多株,足见其当年的园林风貌。慈恩寺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从天竺取回佛经,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因转表土心,风雨剥蚀,五十余年后塔身逐渐塌损。慈恩寺唐代大慈恩寺规模极大,占据晋昌坊的一半,房屋达1800余间。当时慈恩寺还是长安城的赏花胜地。慈恩寺的牡丹花十分著名,长安富户和平民皆尊崇牡丹,酷爱牡丹,开花时节,万人空巷。“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雁塔题名唐末五代战争频繁,大慈恩寺在战火中沦为废墟,唯大雁塔俨然独立,绵延至今。明清大慈恩寺陆续重修。今天,大慈恩寺一带形成了以大雁塔为中心,以南北广场、东西民俗园为拱卫的大型城市公共园林,尤以北广场的水景和唐诗园林区最为壮观。玄都观玄都观,本名通达观,北周大象三年(581年)置。隋开皇二年(582年)移至安善坊。在隋朝,玄都观是全国的道教学术研究中心。在盛唐时,玄都观十分兴盛。《唐会要》载:“玄都观有道士尹从,通三教,积儒书万卷,开元年卒。天宝(713~742年)中,道士荆月出,亦出道学,为世所尚,太尉房绾每执师资之礼,当代知名之士,无不游荆公之门。”玄都观及观内桃花,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两首诗而名声大振。《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序,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其他樊川八大寺院:兴教寺、观音寺、兴国寺、洪福寺、华严寺、禅经寺、牛头寺、法幢寺。法门寺(阿育王寺)乐山大佛五台山佛光寺其他园林衙署园林唐代两京中央政府的衙署内,多有山池花木点缀公共园林公共园林始于晋,名士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如兰亭。在唐时,随着山水园林的大开发,园林化的公共游览地较常出现。曲江池(曲江公园)曲江池(曲江公园)曲江位于长安东南,隋时由宇方恺修建,因隋方帝不喜欢“曲”字,改名芙蓉池。唐时曾扩建,恢复旧名。池水充沛,池岸曲折优美,环池楼台参差,林木蓊郁。唐时科举考试后,及第的士子都在曲江举行庆祝活动:一、曲江宴:新科及第的进士在此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二、杏园宴:曲江宴之后,再在杏园举重杏园宴,并进行“探花”活动:选新科及第进士中的年轻俊美者二为探花使者,骑马遍游曲江及周围名园,采摘名花,迎接状元郎。宋以后,以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前三名专称。三、雁塔题名:到慈恩寺的大雁塔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壁上。曲江流饮每当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造园思想园林创造追求诗情画意和清幽、平淡、质朴、自然的园林景观。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有诗笔完整描绘了辋川别业的全部景致,把人间实景变成诗化园林,为园林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白居易作为唐代文人园林艺术家的代表,创造性地运用和总结了一些园林艺术法则,可概括为:因势造园,取法自然;化大为小,小中见大;巧于因借,虚实相生;闹中取静,以幽克喧。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大文学家,他其实也是造诣颇深的建筑理论家和设计大师,尤其在风景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成就方面有独特的建树:柳宗元认为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曰逸其人,就是要节约人力财力,减少工程开支;二曰因其地,就是要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随坡就势,就地取其土石、水泉、草木造景;三曰全其天,就是不要人为破坏原本景色的天然真趣,少匠意,多野趣,虽由人做,宛若天成。对于风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柳宗元认为应把握旷和奥两个方面。小结隋唐园林臻于全盛的六个方面:一、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成;二、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部处理,以诗入画、因画成景的做法,唐代已见端倪。三、宗教的普遍兴盛促进了寺观园林的发展,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在更高的层次上相结合,促进了风景名胜区的普遍开发。四、公共园林的兴起,改变了园林私有的性质,反映了统治阶级“与民同乐”的意识,同时公共园林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绿化效果。五、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较之上一代有所提高,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六、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这三门艺术有了相互渗透的迹象。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诗画的情趣”开始形成。五代十国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期间,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同时或相继出现的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佛都”杭州在残唐五代生灵涂炭、攻城略地的大破坏时期,位于东南一隅的杭州却抢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时的吴越王钱氏先后两次扩建杭州城,钱氏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使杭州城区扩大了一倍。钱氏建宫室于凤凰山麓,继承“南宫北城”的古制,并形成了以盐桥河为走向的城市中轴线。吴越国时期的杭州坊巷与官府、酒楼、茶馆、商铺、寺观相杂处,坊巷布局从封闭转为较开放,促进了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当时的杭州一跃成为邑屋华丽、十万余家、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东南第一州”。著名的“西湖四塔”(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白塔)都建于此时。成熟期(一)――宋代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两宋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文化方面尤为突出,宋在文化艺术方面已由面上的外向拓展转向纵深的内在开拓,其所表现的精微细腻程度是汉唐无法企及的。园林作为文化的内容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它经千余年的发展“造极于赵宋之世”,进入了完全成熟的时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内容和形式均趋于定型,造园的技术和艺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形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总说1、宋代,与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的同时,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也空前繁荣。但宋代又是一个国势羸弱的朝代,处于隋唐鼎盛之后的衰落之始。2、城乡经济的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3、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地位比任何时代都高。这些文人能诗善画,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盛,对皇家造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宋代,诗词的内容和风格都已转向缠绵悱恻,空灵婉约,而这些格调几乎都以“庭院深深”的风花雪月、池泉山石作为载体。5、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外,古玩鉴赏、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这些,必然促进园林的发达。宋代园林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把园林推向了成熟的境地,同时也促成了造园的繁荣局面。皇家园林、寺观园林、衙署园林、公共园林、酒肆茶楼园林等,东京园林之多,达到了“百里之内,并无阒地”的程度,无异于花园城市了。私家园林更是精华荟萃宋代都城北宋都城东京,后周国都,唐时称汴州。北宋王朝建都于此,改称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偏安临安。临安原为杭州,原为吴赿国都城,宋室南迁,作为“行在”。北宋皇家园林东京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御园,属于前者的为后苑,延福宫,艮岳三处。属于后者的分布在城内外,城内有景华苑,城外三十有琼林苑、宜春苑、玉津园、金明池、瑞圣园、牧园等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东京四苑”--琼林苑、玉津园、金明池、宜春苑及宋徽宗时建成的延福宫和艮岳。琼林苑北宋东京城皇家四御园之一。苑中主要建筑除宝津楼外,还有高数丈的华觜岗、月池、梅亭、牡丹亭等。因琼林苑在新郑门外,俗称为西青城。琼林苑是皇家重要的游乐场所。北宋帝王每年春天都要到金明池主持“开池”仪式,观军士水嬉。然后到琼林苑,在宝津楼上由教坊奏乐,大宴群臣。在这座园林中,皇帝有时与大臣们一起做诗,有时和大臣们一起射箭,或是看军士们表演射柳枝的技艺。太宗时,皇帝亲自在琼林苑中宴请新科进士,名曰“琼林宴”,此后成为定制。玉津园北宋时期的玉津园,是当时东京的四大名园之一。初建成于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坐落于南薰门外,大约在今天飞机场与护城堤之间,惠民河穿园而过,是皇家园苑之一。当年皇帝南郊大祀盛典常在此园举行。园内小桥流水、奇花异草、林莽交错、百亭千榭,风光无限。宋代诗人刘敞《玉津园》:“垂柳冉冉笼清郁,细草茸茸覆白沙。长闭园门人不入,禁渠流出雨残花。”描绘了它的神秘诱人。玉津园园门长闭,不仅因为它姓“皇”,而且因为里边饲养着各种珍禽奇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动物园,仅大象一类就驯养了40余头。在北宋,“太平有象”的观念深入人心,每有庆典,玉津园中经过训练的大象,可以“团转行步数遭成行”、“面北而拜,亦能唱喏”。玉津园在当时还具有园林与耕桑结合的特点。一为饲养动物,二为每到收获季节,皇帝还亲自到这里主持收割仪式,以示重视农业生产。

金明池北宋著名别苑,又名西池、教池,位于宋代东京顺天门外。金明池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原供演习水军之用。宋太平兴国七年(983),宋太宗幸其池,阅习水战。政和年间,宋徽宗于池内建殿宇,为皇帝春游和观看水戏的地方。金明池园林风光明媚,建筑瑰丽,到明代还是“开封八景”之一,称为“金池过雨”。明崇祯十五年(1642)大水后,池园湮没。开封市从2000年开始筹划在现在金明广场旁重建金明池,预计耗资16亿,至今还没有完成。宜春苑北宋四大名园之一。在河南开封城东。是宋太宗赵匡胤之弟赵延美的花园,后收为御园俗称东御园。以栽培花卉之盛而闻名京师。现重建的宜春苑为主园,集种植花木、观赏景观、销售花卉为一体。延福宫宋徽宗赵估即位的第三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三月,勾了粉饰太平,开始筹建他的享乐游玩场地——延福宫。延福蓄是皇家宫苑,其规模之旷巨,气派之宏伟,制作之奇巧,亘古表有。宫内殿阁亭台,连绵不绝,凿池为海,引泉为湖。文禽奇兽等青铜雕塑,千姿百态;嘉葩名木及怪石幽岩,穷奇极胜。宋徽宗曾为此写下《延福宫记》,由画学弟子王希孟刻石竖碑。延福宫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非常雅致,富于诗意,当然是富于艺术修养的宋徽宗所取的。宫的东门为晨晖,西门称丽泽。大殿有延福、蕊珠。艮岳的由来中国宋代的著名宫苑。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兴工,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艮岳的造园工作由宋徽宗亲自参与,徽宗精于书画,是一位素养极高的艺术家。建园之先,经过周详的规划设计,然后制成图纸”,“按图度地”。艮岳的辉煌徽宗继续搜集天下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放入艮岳,于是一个人工修建的“自然保护区”变得生机盎然。徽宗就在这里夜夜笙歌,欢饮达旦。整天沉醉于艮岳之中,和妃子大臣们过着金迷纸醉的生活。徽宗还为艮岳写了一篇《御制艮岳记》,结语说到:“四面周匝,徘徊而仰顾,若在重山大壑,深谷幽岩之底,不知京邑空旷,坦荡而平夷也。又不知郛(fu第二声)郭寰会,纷萃而填委也。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此举其梗概焉。”他还命李质、曹组分别奉旨作赋,又写了《艮岳百咏》诗一组,其中第一首写到:“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也可说是极尽了皇家园林的奢华与腐朽。艮岳的衰落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宋徽宗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寿山艮岳完工未久即遇金人围城,及金人再至,围城日久,钦宗命取苑中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沐河,并拆屋为薪,凿石为炮,伐竹为笼篱,又取大鹿数百千头杀之以响卫士。艮岳建成不过四年,金兵攻克东京,时值严冬,大雪盈尺,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陷入艮岳,把建筑物悉数拆毁作为取暖的柴薪。一代名园,自此沦于衰败,园中巧石,奇花异树,皆被虏入金大都,亦有流于民间者,如“玉玲珑”,现存于上海豫园,瑞云峰、皱云峰、冠云峰皆存于现苏州。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山南坡还有一块乾隆题名的“昆仑石”,石背所刻诗中,有“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句。南宋的皇家园林德寿宫德寿宫原先是奸相秦桧的旧第,因有望气之人称“有王气”,待秦桧亡故后就收归官有,改筑新宫。1162年,高宗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之后,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时称“北内”或“北宫”。德寿宫坐北朝南,其布局与皇城相近,宫中建有德寿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等十余座殿院。1189年,孝宗仿效高宗内禅退居德寿宫,并改名重华宫。1268年,度宗将其地一半改建道宫,名宗阳宫,一半废为民居。至清初,此地渐为官署、民居所占,“故址所存不及十之二三。”皇家造园特点1、规模远不如唐代之大;2、规划设计上更加精密细致;私家园林北方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洛阳。宋代理学家邵康节曾说:“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宋文学家苏辙也曾说:“洛阳贵家巨室,园圃亭观之盛,实甲天下。”宋人李格非写了一篇《洛阳名园记》,记录了名重于当时的园林19座。《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而详实,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洛阳名园记》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1076年,李格非进士及第,1091年升为太学博士,来到京城,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洛阳名园记》记录洛中园圃,自富弼以下,凡十九所。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葢追思当时贤佐名卿“勲业隆盛,能享其乐,”非徒夸台榭池馆之美也。李格非在《书〈洛阳名园记〉后》中写道:“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这是写洛阳乃兵家必争之地。

接着,他写了洛阳历代的繁华,大意是: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馆置宅,不下千余家。接踵而来的是五代战乱。洛阳的池塘竹树,遭到兵车践踏,变成了废墟;高大的凉亭、轩敞的水榭,也被烟火焚毁,化成了灰烬。它们都与大唐江山同归于尽,不剩一处了。

“予故尝曰:‘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洛阳名园富郑公园

洛阳园池,多因隋唐之旧,独富郑公园最为近辟,而景物最胜。游者自其第,东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南渡通津桥,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还右旋花朩中,有百余步,走荫樾亭,赏幽台,抵重波轩,而止。直北走土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谓之洞者,皆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横为洞一,曰土筠;纵为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厯四洞之北,有亭五,错列竹中,曰丛玉、曰披风、曰漪岚、曰夹竹、曰兼山。稍南有梅台,又南,有天光台。台出竹朩之杪。遵洞之南而东,还有卧云堂。堂与四景堂并南北。左右二山,背压通流。凡坐此,则一园之胜可拥而有也。郑公自还政事归第,一切谢宾客。燕息此园,几二十年,亭台花朩,皆出其目营心匠,故逶迤衡直,闿爽深宻,皆曲有奥思。

董氏西园董氏西园,亭台花朩,不为行列区处,周旋景物,岁増月葺所成,自南门入,有堂相望者,三。稍西一堂,在大地间。逾小桥有髙台一。又西一堂,竹环之中有石芙蓉,水自其花间涌出,开轩窓,四面甚敞,盛夏燠暑,不见畏日,清风忽来,留而不去。幽禽静鸣,各夸得意。此山林之景,而洛阳城中,遂得之于此。小路抵池,池南有堂,面髙亭堂,虽不宏大,而屈曲深邃游者,至此往往相失,岂前世所谓“迷楼者”类也。元佑中有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