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_第1页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_第2页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_第3页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_第4页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重点支撑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组群定位为城市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两馆两中心”建设,即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全面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确保2016-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文化部部颁一级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文艺活动、体育运动、艺术欣赏、公民阅读的基本文化要求。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对照文化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标准,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加快推进县级“两馆”建设。确保2020年底,全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文化部部颁二级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三室一厅”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五个一”建设标准,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达标升级改造,重点围绕设备购置、添置、更新和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补助,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截止到2020年底,20%以上的乡镇(办事处)文化站建设成为一级综合文化站,50%以上的乡镇(办事处)文化站建设成为二级综合文化站。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每个村(社区)建有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报刊室的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以上。“百姓舞台”——村级文化广场按照标准化、广覆盖、高效能的基本要求,突出便利性、开放性、实用性特点,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以上文化娱乐、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能够满足农村群众开展自娱性文化活动需求,建设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文化广场全覆盖。图书馆总分馆工程建立市级为单位,覆盖主城区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县(市、区)以县为单位创新图书借阅方式,实现通借通还。乡镇数字影院(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城市露天电影放映场所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我市每个乡镇建一座数字影院,实现农村公益电影在固定场所放映。“十三五”期间,在市区文化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建设露天电影放映点两处,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观影需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襄阳市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特色图书馆群,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市级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2个,市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20TB,县级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3TB。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工程以襄阳公共文化网为平台,完善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美术馆网站、市少儿图书馆网站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同时,以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和市县新建文化馆为依托,推动文化服务和展示宣传的数字化。争取到2020年,基层群众数字文化资源服务覆盖率100%,公立文化场馆免费服务覆盖率100%;全市三级以上博物馆建有网络,开展藏品数字化展览,虚拟展览以及观众体验服务活动。“指尖书香”阅读工程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有效运用数字资源,拓展服务终端,通过提供无线下载等方式,为年轻人等群体提供数字图书,顺应数字阅读需求。文化品牌打造重点项目优质群众文化品牌打造工程继续打磨“欢乐襄阳”、“百里汉江文化长廊”、“群星音乐厅”、“汉江讲坛”、“城乡大舞台”、“乡村(社区)艺术节”、“重大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展演”、“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襄江剧场”、“汉水文化周”、“丹河谷公共文化联盟”、“丹河谷文化云工作站”、“七七剧场”、“帝乡大舞台”、“乡村夜话”、“鹿门讲坛”、“好风日大家唱”、“清溪晚韵”、全市主题性展演、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等优质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各县(市、区)打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其中,市区重点以襄江剧场为载体,打造曲艺“襄江乐”、声乐“襄江情”、戏曲“襄江韵”、舞蹈“襄江风”等“襄江”系列惠民演出品牌。高端文化品牌打造工程着力办好“隆中对襄阳战略论坛”、“四个襄阳”建设论坛”、“市场大学”、“汉江智库”、“文化襄阳大讲堂”、“企业沙龙”、“汉江时评”等高端文化品牌,传承文化基因,延续文化脉络,增强市民对襄阳的文化记忆,凝聚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智慧和力量。艺术创作生产重点项目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争取市财政加大对我市文艺精品生产投入,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到2020年底,共推出大型历史剧《襄阳知府》、大型现代戏《襄河的女儿》、《曾真的故事》等3台左右优秀原创剧目作品,力争其中1台作品成为具备国家水准、反映时代精神、体现襄阳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推动我市舞台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发展。影视精品创作工程1、电视剧《汉光武帝刘秀》。定位于影视精品剧目创作,依托小说《光武大帝》以及相关文化资源典故,组织拍摄《汉光武帝刘秀》等电视剧作品,在电视剧创作领域打好“帝乡”牌。2、拍摄电视剧《鄂北大鏖兵》、《习郁传奇》、动画电影《汉水女神》、《智圣诸葛亮》等。襄阳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程创作和推出《光武大帝》等3-5部30万字以上的优秀长篇小说,整理创作《三国故事说襄阳》评书荟萃,整理出版《襄阳传统音乐集成》;创作出版《襄阳新故事集》,编辑出版《襄阳民间文学丛书》、“拾穗文集”《襄阳古城文化》。襄阳振兴戏曲五年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传统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的原则,恢复、整理、创作5部戏曲剧目(含小戏),重点推出1部左右优秀传统剧目,1部左右优秀原创新编历史剧,1部左右优秀现实题材剧目。建立和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力争推出5名左右戏曲名家,培养5名左右中青年拔尖人才。开展全市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重点抢救整理1个濒危剧种,加大对襄阳花鼓戏、湖北越调戏曲剧种现存文献、资料、史料的挖掘、整理、抢救、研究和保护力度,分类建立健全各戏曲剧种史料数据资源库。“十三五”期间,完成《湖北越调声腔音乐集》、《湖北越调研究论文集》和《漫议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等研究专著出版。加强戏曲院团建设,打造一批在不同剧种具有创作演出实力和广泛影响力的戏曲院团。新建改造3个左右百姓喜欢的戏曲演出场所,实现剧团有剧场演戏、百姓有剧场看戏的目标。适时更新流动舞台车或配置流动舞台,添置具有演出后台功能的演出通勤车,改善戏曲院团服务人民群众的硬件条件。襄阳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争取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组织实施襄阳市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精心选取襄阳各历史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创作内容,集中优秀美术创作人员,完成“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水淹七军”、“羊祜、杜预守襄阳”、“习凿齿与释道安”、“夫人城”、“岳飞收复襄阳”、“解放襄樊战役”、“卞和”、“龙腾白水奠基东汉之刘秀”、“千古名相三分天下之诸葛亮”、“田园诗人文坛奇葩之孟浩然”、“襄阳米癫书画云山之米芾”等一批主题性美术作品的创作。“汉水谣”剧目定位于大型演艺精品,基于汉水文化的“汉文化”和“水文化”两大核心文化要素,用实景演出及现代影像形态表现汉江传说、汉水女神形象、荆楚风情等,打造成展示我市汉水文化的文化名片。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工程加快城墙保护立法工作,建设襄阳城墙博物馆,推进襄阳城墙周边环境整治,联合南京、荆州等地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推进“万里茶道”襄阳节点申遗工作,加强相关史料收集,争取早日申报成功。襄阳古城保护复原工程根据《襄阳城墙文物保护规划》要求,逐步实施襄阳城墙维修、城门城楼遗址保护性展示、护城河清淤贯通、汉江水路恢复、城墙周边环境整治、城墙博物馆建设、襄阳王府改造升级、襄阳谯楼维修利用、襄阳学宫大成殿维修复原等一系列文物工程,加快八一军区招待所搬迁,南湖宾馆护城河上建筑拆除,加强城墙内部交通控制和改造,争取恢复大北门瓮城城楼、狮子楼,恢复东西南城门和城楼,建成城墙博物馆、襄阳军事博物馆(长门东侧),恢复襄阳古城历史风貌,打造襄阳古城旅游区。米公祠扩建工程围绕打造米芾文化品牌这一主题,引进社会投资对米公祠进行扩建。向东扩至米公路,向西扩65米,在中轴线上展示文物古迹和米芾核心文化,沿中轴线两侧布局文化产业,建书画培训交易、奇石古玩交易、收藏品交易场所。同时,配套开展米公祠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邓城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将邓城大道、卧龙大道、追日路、鏖战岗路围合范围及邓城大道北侧的鏖战岗墓地所在区域纳入邓国故址保护规划范围,相继编制邓国故址保护规划、邓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案,并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遗址公园,力争将其建成遗址保护利用的样板工程和文化产业示范工程。樊城会馆保护展示工程维修抚州会馆、小江西会馆、黄州会馆、江苏会馆并复建中州会馆。对政府投资维修的会馆,开办汉水文化博物馆、樊城会馆博物馆、襄阳戏曲博物馆,配套部分商业项目以实现以商养文,保障此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投资维修的会馆,交企业经营使用一定年限,同时保障其经营活动不影响文物安全。古建筑群连片保护开发工程重点推进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东津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枣阳前湾传统村落以及谷城老街古建筑群,老河口太平街民居、南漳漫云传统村落、板桥民居、东巩民居、甘溪民居、秦家老屋、保康吴氏庄园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采取政企合作+“个人维修、政府补贴”模式进行开发保护。大遗址保护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认真做好枣阳雕龙碑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宜城郭家岗遗址保护工程、楚皇城遗址保护建设、保康虾子坪西周遗址现场保护、庹家坪西周遗址现场保护。其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护修缮工程稳步推进襄阳王府维修整治、广德寺维修整治、南漳安乐堰墓群本体维护、南漳山寨群本体保护修缮、老河口霸王坟墓群建设工程、谷城承恩寺防护工程等。其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枣阳白竹园寺、白水寺、老河口光化黉学大殿、谷城三神殿、尖角古墓、保康李永富夫妇墓、苏公泉、余家湾墓、襄城区张公祠维护工程等。文物展示交流工程改进市、县博物馆陈展手段,引进声光电和立体三维技术对精品文物进行展示,打造“一城两文化”传播展示平台;加强博物馆馆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文物对外交流活动。办好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大节日活动,加强社会宣传展示;利用网站和微信打造“网上鉴宝”平台,安排文物专家对网友发来的古董照片进行视觉鉴别文物安全保护工程重点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持续推进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达标工作,进一步推动田野文物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做好文物安全保护综治考核工作。加快文物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工程襄阳市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及科研成果报告、吴家坡汉唐墓地、檀溪唐宋墓地、沈岗东周墓地、鏖战岗东周墓地、虾子坪西周遗址、庹家坪西周遗址发掘资料整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项目非遗名录项目保护工程对有重大文化、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进行进一步挖掘,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每年资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争取到2020年,非物质遗产市级名录达100项,收集整理出版对外宣传图册、名录集、论文集、口述史等达3本以上。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利用好国家支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的机遇,重点建设20个传统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民俗活动类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展览、展示、传习场所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各项目保护单位和各非遗研究中心作用,每年举办系列非遗传承人群技艺培训班和传承研修班,扩大非遗传承人群队伍,提高传承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归类与管理,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技术手段的信息服务形式,建立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保存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市市级100个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工程继续扶持全市谷城申欣根雕、老河口吉仙桃木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壮大,同时,整合襄阳文化产业园资源,继续做好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申报工作。争取到2020年,全市建成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荆山楚源生态文化带重点围绕“荆山楚源”主题做文章,以南漳古山寨、保康九路寨、宜城楚皇城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为依托,对南保宜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通过有关联性的历史文化体验产品、民俗文化表演产品和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衔接,打造“荆山楚源”生态文化带。襄阳米芾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产业园拟选址在米公祠及周边地带,建设艺术家工作室、创意孵化园等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吸引从事文化研究、文化创意、广告传媒、书画交易、书画培训等文化公司进驻,孵化一批具有创新理念与市场意识的艺术产业化项目,带动襄阳地区文化产业化发展。智库产业园项目由湖北襄阳隆中文化园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预计36亿元。项目立足于襄阳市的智慧文化和教育资源,打造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秉承“共享、协作、开放”理念的创业社区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占地面积约600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动漫产业园由襄阳艺千意动画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项目位于襄阳市长虹路与追日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30亩,以独特的“动漫+特色文化”挖掘展示襄阳“一城两文化”,力争打造成辐射整个汉江流域的动漫产业联动中心。智慧文化创意园由襄阳日报传媒集团牵头投资并策划,投资1.5亿元打造集旅游、休闲、创意、设计、广告传媒于一体的智慧文化创意园。襄阳文化产业园(唐城)项目突出“一城两文化”、“千古帝乡·智慧襄阳”文化元素,建设包含中国唐城洄湖水乡影视拍摄建设项目、岘山摩崖石刻建设项目、《黑暗乘骑》高科技建设、中国唐城--唐人街光影秀、唐城高科技互动体验游乐建设、岘山南侧山体声光电项目、岘首山片区、岘山国际村等18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中国(枣阳)汉城中国汉城位于枣阳市,由湖北大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规划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集汉代建筑精华与古典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复古建筑群。项目定位为中国汉文化核心地标、华夏汉文化展示中心、世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与影视投资公司合作,未来5年内,通过拍摄《汉光武帝刘秀》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带动中国汉城影视基地建设,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影视基地,并形成一个辐射鄂、陕、川、渝的影视拍摄带。三国文化博览园项目在襄阳市襄城区新建一个三国文化博览园,建设三国文化博览馆、三国人物场景体验园、三国战争模拟场景、三国文化交流中心、管理中心、购物设施等,与隆中风景区、三国文化城等旅游景点互为补充,集中打造襄阳三国文化游品牌。长江国际文化广场项目由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构建集文化、娱乐、餐饮、时尚、休闲、乐居、金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高档次、一站式”的“新兴城市文化综合体”。岘山历史文化旅游区项目根据“传承文化,科学发展”的原则,突出襄阳岘山罕见丰厚历史人文资源的特点,把岘山打造成以习家池、羊侯祠、堕泪碑、沉碑潭、谷隐寺、烈士陵园为核心景区的历史文化名山。争取2020年,建成全国著名文化旅游区。隆中文化园提档升级项目依托隆中风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恢复扩建广德寺,打造集观光、礼佛、养生、禅修体验等于一体的佛教胜地;以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故事为主题,展示汉代民俗风情,打造展示汉代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六0三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投资,总投资金额约5亿元。项目依托老文字六0三厂建设,占用面积217.03亩,打造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两个规划主题,以建筑设计、工艺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及网络游戏为发展重点,形成“襄阳设计”品牌效应。610画家村(艺术品鉴定交易中心)项目对610老厂区旧厂房的改造扩建,建设画家工作室综合大楼,美术、书法、雕塑、雕刻等艺术品展览中心,艺术品交易大厅,办公楼等其他附属设施,打造襄阳版的“798”。鱼梁洲汉水文化展示区项目根据汉水文化主题,2016-2020年,延展汉江水面,打造水上娱乐及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文化产业创意。建设内容包括汉江水上乐园及沿线沙滩线,汉水文化艺术中心、汉水名人馆、大型实景演出、滨江度假酒店、滨水休闲商街、汉江休闲码头等。孔明灯文化创意基地项目在襄城区余家湖街道办事处建设孔明灯生产基地、孔明灯展示中心、交易中心、DIY制作体验中心等。荆山玉与和氏璧文化产业园由湖北荆山玉奇石珠宝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以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及附属旅游商品开发为主要目标,设计规模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文化旅游风景区和年加工销售“荆山玉”系列旅游商品10万件的旅游商品配套设施。根雕艺术项目由湖北申欣根雕艺术有限公司投资5300万元建设,主要涵盖根雕工艺品、公务礼品的制造、销售、租摆。谷城动漫创意产业园项目占地40亩,积极依靠谷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养、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原创作品。着力抓好动漫电影《神农植谷》、现代剧《九月柿子红满山》、电影《杨洪胜》的编排、摄制。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与全市、全省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别是小微文化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特色金融服务,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定期互动机制,促进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建设丹河谷文化艺术品交流平台对三地的书画、奇石、玉(根)雕等艺术品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配套建设“丹河谷”文化艺术展览馆、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含花鸟市场)、文化艺术品加工厂区、文化艺术研究所、“一站式”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多形态、宽领域、集非遗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共荣。建立汉江流域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建立汉江流域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努力打造更高层级的发展平台,把襄阳市的文化艺术产品推向全国、全世界。汉江流域版权交易市场由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各媒体机构内部明确处理版权问题的部门,联合协调解决跨媒体形态中的版权纠纷,加强媒体间版权合作,建立版权交易市场,服务鄂西北乃至整个汉江流域各类版权交易。文化创新创意平台推动文化领域的“双创”工作,建设青年文化创业孵化体系,设立文化创业基金,扶持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自主创业,组织举办襄阳市在校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比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各种形式的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十三五”期末,全市争取建立10个文化科技创新平台。襄阳电子竞技赛事平台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和扩大本地电子竞技市场,建设内容:1、通过网络电视台和手机客户端等承载,积极发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游戏市场,通过在移动终端开设游戏频道,培育规范的游戏市场;2、实施在电视开设游戏类节目和电子竞技频道,扩大市场影响力;3、建设电子竞技场合线上比赛平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电子竞技赛事,继续承办好鄂西北电子竞技大赛等重大赛事。文化市场管理重点项目襄阳市公益性绿色上网场所项目建设由政府部门出资,在全市每个县(市、区)设立1-2个公益性上网场所,其中,襄城、高新、东津、鱼梁洲、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保康每地各设立1个场所。樊城、襄州、枣阳各设立2个场所,全市共计15个场所。每一场所经费预算约160万元,共需2400万元。文化市场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将“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平台,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网格体系,将“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向街道、社区延伸,监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形成责任到人、职能到位、全面覆盖的“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网格监管基础体系。文化市场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问题,加大执法投入,在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内安装电子监控设施,执法机构通过后台联网监控系统,实时监看各经营单位经营场景。以“技防”和“人防”相结合,有效制止和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行为。文化市场信息化工程通过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面采集网络文化、演出、娱乐、艺术品等领域的文化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以及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和文化市场执法案卷等基础数据,优化文化市场行政服务水平,实现文化市场行政审批、文化市场执法检查、执法办案全平台办理,确保文化市场工作便民、透明、规范、高效。建立文化市场“黑名单”制度,并加强与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用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引导文化市场形成行业自律、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十星级”文化经营单位创建工程开展“十星级”文化经营单位创建活动。“十星”分别为:守法星、规范星、健康星、诚信星、安全星、卫生星、文明星、舒适星、特色星、品牌星。每颗星对应相应的评定标准,不同星级对应不同的管理政策。“十星级”文化经营单位创建工作采取集中测评和日常动态考察的方法,由文化部门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新闻出版广电业重点项目全市农村智能广播网“村村响”工程建设襄阳市播控管理平台、各县(市、区)播控管理平台、乡镇、村广播室(或虚拟广播室),智能终端(音箱、喇叭)等系列设施,探索建立平时广播,应急插播的内容供给模式。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程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项目。对无线、有线广播电视无法覆盖的偏远山区,采取“户户通”直播卫星等传输技术手段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满足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需要。实施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在襄阳市直及各县市建设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基站,改造升级已有无线发射台站,安装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免费传送24套中、省、市、县电视节目,丰富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媒体融合建设项目紧跟新媒体和电视台自办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趋势,依托“视听襄阳”、“汉水襄阳”移动APP,加快移动平台客户端建设;加大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实现网络广播电视台完整的编播体系;依托网络广播电视台和移动客户端平台,打造品牌新闻栏目,抢占互联网舆论高地;探索互联网电视运营,打造襄阳的OTT电视系统;以“汉江网”平台,建设一个多媒体功能展示大厅,通过触摸屏、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展示报纸、网站、微信、微博、电子杂志、户外屏等多种媒介产品。综合电视演播基地建设到2018年前,以襄阳广播电视台为主,新建一个广播电视录制基地,含5个400平方米的综合电视演播厅,打造电视全高清直播系统,满足电视节目录制和直播需求;建设全媒体内容采集系统,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进行视频内容的回放,建立覆盖全市的直播回传通信体系;配套建设襄阳广播电视台大型活动基地。“城市屏媒”阵地建设加快布局城市核心区、公共活动场所的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到2020年建设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不少于1000块,加快布局城市核心区户外大屏、商圈室内银屏、电梯电视、公交电视等传播媒介,到2020年建设城市电视终端不少于1000块屏幕、公交电视终端不少于1000块屏幕,采取媒体控股、社会参股、市场运作的模式成立户外传播平台公司,建立统一的后台管理体系。广播影视数字化节目制播和传输工程广播数字化改造升级工程。对市广播电视台现有广播制播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全市广播电视制播机构公益广告制作水平显著提高,纪录片制播实现零的突破。有线网络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力争2020年底,完成6县市有线网络数字整体转换工作。3、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力争到2020年底,在6县市建成城乡一体,通乡达村的高清双向数字电视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湾,发展双向数字电视用户50万户。同时,实现襄阳广电网络互联网城乡一体化,襄阳广电宽带网络覆盖农网所有行政村自然湾,力争发展互联网宽带数据业务用户10万户。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网以构建数字电视监测系统为目标建设市县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监测网。襄阳影视动漫制作基地通过影视动漫制作基地建设,有效提升襄阳影视动漫制作水平,开拓影视动漫制作市场,建设一批具有高水准影视制作团队,生产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依托襄阳广电制作团队,积极拓展动漫、航拍等新兴领域,做大做强制作公司实力,做大做强襄阳电影节、微电影展,促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打造成为华中地区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影视展。开展纪录片,电影电视剧拍摄和制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拍摄1-2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建设影视动漫基地制作,以技术平台为基础,建立共享和开放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入住,打造襄阳影视动漫基地。汉江影视中心充分运用汉江网拥有的影视制作和视听许可资源,在做好《最襄阳》网络视频节目的基础上,成立汉江影视中心,开辟自制剧新领域,如微电影、动画短片、视频短片、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等,并尝试电视剧的制作。襄阳国际文化传媒产业园定位多业态、复合型、互动式、个性鲜明的传媒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主题旅游区。一期重点推进新闻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多功能动漫、文化传媒培训、文化交易展示等五大中心项目建设,建成印刷印务和数字复合出版中心、多功能动漫中心、文化创意制作中心和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二期重点推进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图书音像发行市场和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建成动漫小镇、艺术家公寓、襄阳名人馆,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全面投入运营,争取融资上市。汉江流域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以新华书店为主体成立襄阳国际图书城,整个中心由襄阳国际图书城、10万平米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1万平米的配套服务中心组成,图书的进货、存储、配送、退货全部实现自动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在满足襄阳及周边地区零售书店图书供货需求的同时,还为出版社和图书发行公司的出版物提供仓储配送服务。打造“互联网+”升级版农家书屋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向农村基层渗透延伸的机遇,开发智慧农民云平台等APP平台,通过数字化阅读方式拓宽拓展我市农民群众的阅读资源。智慧农民云平台分为六大板块:(1)专家在线:查找专家,实时问答,田间地头可解疑;(2)农技指导:指导现场填写记录,上传指导图片,定位指导地点;(3)农技交流:提供专家、指导员、示范户通讯录,无障碍语音通话;(4)农技知识:将书屋装进手机,提供可移动的学习服务;(5)市场信息:随时掌握市场动态;(6)通知通告:第一时间接收通知。“襄十随区域城市全民阅读联盟”加大与十堰、随州等周边城市在全民阅读方面的联动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对外文化交流互动工程积极建设汉江流域城市文化联盟,以汉水文化为纽带,以两年举办一次的“汉水文化节”为平台,打造汉水文化博览会,广泛开展音乐、美术、非遗展示、民俗表演及其他文化交流活动,并在汉水流域城市间轮流举办,推动区域文化的联动发展。组织人员力量加强“一城两文化”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景点、传说、风土人情的挖掘与整理,以戏剧、影视、小说、诗歌、书法、美术、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并通过巡回展销、演出、展览等形式,推向汉水流域所有城市,在流域内形成较大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