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礼仪常识_第1页
佛教礼仪常识_第2页
佛教礼仪常识_第3页
佛教礼仪常识_第4页
佛教礼仪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教礼仪常识诸多信众喜欢去寺庙进香拜佛,但对有关礼仪并不是很清晰,特别是拜佛和上香的礼仪,佛家认为,香对人的身心有直接的影响,把香看作是修道的助缘。那么佛教礼仪常识是如何呢?下面是干货资源社小编收集整顿的某些内容,但愿对你有协助。1、提前沐浴净身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佳是提前沐浴净身,以干净的身心进入寺庙。2、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因此在礼佛之前最佳忌食。3、衣冠整洁,举止有礼进入寺庙,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特别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过分暴露的服装,也不可浓妆艳抹。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4、入寺进佛寺时,最佳不要经由中门入,而当从旁门入,更不要踏门槛,抬脚而入为宜。入寺门后,不适宜中央直走,进退都应顺着左臂方向迤边行走,进入殿门,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及佛座上。5、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寺庙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6、拜佛不可越位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7、阅经须恭谨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典型,方可阅读。但阅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8、拜僧有讲究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达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如果僧人正在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都不可向他礼拜。9、听经礼仪随众礼拜入座,如果自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可招手呼唤别人。一、僧之五敬德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逝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二、敬僧之法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通过而不起立示礼。2、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极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3、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适宜过长。遇见师父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仍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适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重、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4、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5、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6、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7、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8、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三、称呼大德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似。在我国寺院中,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最佳尊称"法师"。不出家而恪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具体称呼以下: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故请问大德名号时,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号上下】。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四、与大德谈话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当到楼下来请示。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商定时间,比较抱负。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如何称呼出家僧人】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上下”。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佛寺是清净的圣地,因此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办宗教典礼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它不可带入。3、唯有诵经、礼佛、清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能够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一、何谓上香?上香,是礼神拜佛的一种典礼,礼拜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达诚敬。上香礼佛的意义在于体现对佛陀的尊敬、感谢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二、上香的含义: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因此焚香上香几乎是全部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隆重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典礼作为序幕。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因此,上香有下列几重含义:1、表达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表达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3、表达燃烧本身,普香十方,提示佛门弟子无私奉献4、表达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三、上香的讲究1、上香前要干净身心首先,心要虔诚;另首先,最佳事先沐浴,特别是手要干净。以干净的身心来上香。女性要避开身子不干净的那几天到寺庙上香。2、上香以三支为宜这表达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达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衷心”。普通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3、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上香表达的是自己对佛的心意,自然是自己付香火钱才干更显示诚意。4、拜香时把香举至额头普通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举香的高度不得低于下身。5、上香前后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诸如,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要讲对佛不敬的话语。6、不能够随口胡乱许愿由于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四、上香的办法①将香点燃后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④再举香齐眉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办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插香的第二种办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插香的第三种办法是最简朴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朴,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总括而简朴。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