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花椒_第1页
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花椒_第2页
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花椒_第3页
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花椒_第4页
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花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花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花椒商品规格分级的术语和定义、检验原则、判定规则、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川产道地药材花椒商品的分级及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LY/T1652-2005花椒质量等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花椒pricklyash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3.2规格standard花椒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3.3等级grade在花椒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花椒品质的交易品种的依据。3.4统货uniformly-pricedgoods对花椒药材质量好坏、大小、外观及形状差异,不进行区分。3.5选货categorizedbygrade对花椒药材外观形状或质量好坏进行分拣,以便划分出等级。3.6总酰胺TotalAmide花椒中不饱和脂肪酸酰胺类物质的总称。4要求4.1基本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要求。4.2分级应符合表1要求表1规格等级划分规格等级性状描述指标成分含量色泽气味外观特征挥发油/(mL/100g)≥总酰胺/(%)≥选货一级大红或鲜红、均匀,有XX香气浓郁、麻味浓烈、持久、纯正开口、果粒大、均匀、油腺密而突出4.05.5二级暗红或浅红、较均匀绝大部分开口、果粒较大、油腺较突出3.04.0三级褐红或褐黄,较均匀具香气、麻味尚浓、尚纯正大部分开口、果粒较完整、油腺较烯而不突出1.52.5统货表面褐黄至鲜红。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不分形状大小。挥发油不得少于1.5%,总酰胺不得少于2.5%。5检验方法5.1抽样成批包装的花椒按GB/T12729.2取样,散装花椒应随机从样本的上、中、下抽取小样,混合小样按四分法分出实验室样品,实验室样品总量不少于2kg。正常生产每个月进行一次抽样。5.2样品合格判定检验结果中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某一等级指标要求时,应相应降一级。6包装、标识、储藏、运输6.1包装包装应符合《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SB/T11182)的要求。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药材,可采用不影响质量的内膜编织袋、内膜纸箱、塑料盒等包装。6.2标识图示标志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的要求。包装外贴或挂标签、合格证,标识牌内容应有品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重量、采收日期、企业名称等,并有追溯码。6.3贮存贮存应符合《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11094)的要求。应贮藏于阴凉干燥处,仓库控制温度在15℃以下,相对湿度45%~75%。也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库内氧气2%~4%,二氧化碳1%~3%,温度5℃~15℃。6.4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曝晒、雨淋、潮湿,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装。附录A(规范性附录)花椒总酰胺含量测定办法A.1本方法适用于花椒油中酰胺类物质的含量测定。A.2试剂A.2.1甲醇(分子式CH3OH):分析纯。A.2.2羟基-α-山椒素(分子式C16H25NO2,纯度大于98%,分子量263)A.3仪器A.3.1分析天平:感量0.001g和0.00001g。A.3.2超声波清洗器A.3.3紫外分光光度计A.3.5涡旋振荡器A.4实验步骤A.4.1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花椒麻味物质对照品羟基-α-山椒素适量,加甲醇,制成浓度为15μg/mL的对照品溶液。A.4.2工作标准曲线的配制精密吸取附录A.2项制得的对照品溶液0.5、1.0、2.0、3.0、5.0mL于10mL容量瓶中,分别加甲醇定容,混匀,以甲醇为空白,以羟基-α-山椒素作为对照,在270nm条件下测定,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4.3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花椒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mL甲醇,超声振荡浸提30min,放至室温,用甲醇补重,混匀,过滤,移取续滤液10ml至25ml容量瓶,甲醇定容,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A.4.4样品测定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并从标准曲线上读出样品溶液的浓度(μg/mL)。A.5计算试样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按公式(1)计算:式中:ܺ (1)X——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克(mg/g);C1——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A1——标准溶液吸光度;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