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救”or“自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1911)导学案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后继清朝的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百度辞典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件。——忻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知识整合】背景条件主要人物内容(简要列举)影响洋务运动①内忧外患②汉族官僚地位的提高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发展④中外“和好”⑤慈禧支持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办军事工业办民用工业办新式学堂创近代海军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培养近代新式人才,开启了国防近代化,对西方经济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等。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维新变法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②甲午战争后统治危机加深③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光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经济:鼓励工商、奖励发明军事:改革军制、改装武器教育:改革科举、设立学堂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是一次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初步尝试。清末新政①《辛》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东南互保③革命力量壮大和形势的发展④民资发展慈禧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奕劻袁世凯①教育:废除科举,育才兴学②政治:改革官制,整顿吏治③军事:筹措军饷,训练新兵④经济:振兴商务,奖励实业⑤法律:修改律例,编纂法典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客观上推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现代化;激化了矛盾,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探究认知】(一)新政的背景材料一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秕(shúshu:指高粱)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摘自新华网学者的评论材料三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举所知,各抒己见……——1901年1月29日“预约变法”上谕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慈禧太后为什么会决定“预约变法”?其本质是什么?(二)新政的发展过程◎笫一阶段:1901-1905年,新政。材料一新政措施(1901-1905年)经济方面:颁《商律》,设商会,创办大清银行。军事方面:扩编新军,采用新式装备,建立军事学堂。文教方面:废除科举,推行新学制,办新学堂,派留学生。1905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法律方面:废除酷刑,修改《大清律例》。习俗方面: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材料二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黄逸峰等《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材料三清末新式学堂的发展统计表时间学堂数在校学生数毕业学生数教师数1902691219037693142819044476694752167190582772588732303190623862545338806419073788810249881950863556190847995130073914846737031909591171639641233619009519104269612849651911525001600000(约)——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比维新变法分析新政措施的特点,指出其最大的不足。◎第二阶段:1905-1911年,预备立宪。材料:1905年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被国人普遍视为专制败于立宪,而列强虎视眈眈,造成危机日渐严重,因而,曾于1898年维新运动中被斥为过激的立宪,此时成为若一旦采取便足以使积贫积弱的王朝成为富强之国的理想政体;而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革命运动的不断加强和立宪呼声的高涨,则使统治者中头脑清醒者认识到潜在的巨大危险。——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问题:依据材料指出推动清政府进一步实施“宪政”的原因?材料中国《钦定宪法大纲》与英国《权利法案》内容对比表中国《钦定宪法大纲》英国《权利法案》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3.钦定颁布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5.……用人之权,操之君上……6.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7.总揽司法权;……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皆为非法。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问题:分析以上表格,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典型内容分析材料一清末新式学堂数量时间学堂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教师数190444766947521671908479951300739148467370319095911716396412336190095材料二清末留日学生数量时间1901190419051906留日人数2741300800013000材料三张之洞曾主创办学堂,深为失望,曾曰:“近数年来,各省学堂,建设日多,风气嚣张日甚,大率以不守圣教礼法为通才,以不遵朝廷制度为志士。——陈恭禄《中国近代史》材料四传统的读经—科举—仕进的人生正途被堵塞,整个社会的成就取向发生根本变化。知识结构的完全更新和择业前途的多样性,又大大加快了政治系统与社会精英的传统联系割断,从而也开始导致社会结构出现裂痕。一部分不能出国或进入新式学堂的知识分子,开始成为当时募兵的新应征者。——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四)清末“新政”的评价材料一清末新政由一批曾仇视改革或与改革为敌的人物完成了一场带有革命内容的改革……诠释这一时期的“新政”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出假维新,更重要的是在于从假维新中剥绎出真改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成败产生什么影响?【总结提升】正确认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大体出自戊戌变法,但实质却不一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②活动本质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某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课后练习】(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足浴店入职合同协议书
- 财务管理中的典型逻辑问题试题及答案
- 怎样写终止合同协议书
- 2025年VFP考试攻略试题及答案
- 合同买卖协议书怎么写
- C语言二级考试策略试题及答案
- 了解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及试题及答案
- 驿站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物业合同无效赔偿协议书
- 2019泸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五人制足球规则(教学)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2025年福建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在新闻媒体领域的应用
- 【MOOC】儒家伦理-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银保部三年规划
- 2024治安调解协议书样式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 智研咨询重磅发布:2024年中国航运行业供需态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