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八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文选自《_________》,。(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_________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在贬职期间,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户”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4分)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3分)

A、托物言志B、即景生情C、类比象征D、以物喻人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首赞咏_____________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__________,实际上是用_________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绘了一个_______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达感情的句子是⑴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4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怎样的情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