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栽培一、小麦生产的意义与地位二、小麦生产概况三、中国和浙江省小麦区划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生产的意义与地位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国际上贸易量最大的农产品多种多样的加工产品适应性强、分布广种植制度多样,提高复种指数种植制度(croppingsystem):一个农业地区在一定时期或者几年内适应当地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农作物种植方式。复种指数(multiple-croppingindex):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二、小麦生产概况世界小麦生产和面积1.冬小麦和春小麦比例:约为3:1,春小麦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占全球的近90%;2.产量和面积:2009年全球小麦种植面积2.24亿公顷,总产6.5亿吨,单产2.95吨/公顷3.主产国和高产国(1)主产国面积超过1.5亿亩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2)高产国单产超过8吨/公顷的国家:荷兰、新西兰;超过7吨/公顷的国家:法国、爱尔兰、英国等
(三)中国小麦生产概况中国小麦生产和面积1.冬/春小麦比例:
春小麦种植面积占16%左右,产量占12%左右;2.产量和面积:2009年小麦种植面积2421万公顷,总产1.15亿吨,单产4.75吨/公顷3.主产省和高产省(1)主产省种植面积最大的5个省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2)高产省单产最高的5个省市:北京、河北、天津、河南、江苏(四)小麦生产的发展及其主要原因60年代中期以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综合结果;60年代后,单产水平的显著增加;单产增加主要原因:推广种植高产、抗病的矮秆、半矮秆小麦新品种;灌溉面积扩大;肥料投入增加。(五)小麦产况预测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小麦需求增长。据FAO中长期预测,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分别为7.48亿吨、7.75亿吨和8.58亿吨;我国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继续保持产销大国的地位。世界小麦70%左右的产量集中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其中日本、韩国、中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小麦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六)浙江省小麦生产发展简况历史上常年栽培面积在30—33万hm2左右,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杭州、金华、台州和温州等地;种植类型:水田小麦和旱地小麦;主要问题:小麦病害重,产量水平相对较低,籽粒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低;发展对策:选用种植专用型小麦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三、中国和浙江省小麦生产的分区种植类型:普通小麦占绝对多数,密穗小麦、圆锥小麦、硬粒小麦仅为零星种植。种植区划:根据自然条件、小麦品种类型、种植制度、播种季节等特点划分为十个麦区:1.东北春麦区;2.北方春麦区;3.西北春麦;4.北方冬麦区;5.黄淮冬麦区;6.长江中下游冬麦区;7.西南冬麦区;8.华南冬麦区;9.新疆冬春麦区;10.青海西藏春冬麦区。1、中国小麦生产分区中国麦区划分气候特点:小麦生育期间月平均温度10℃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浙北和西北山区2--4℃,浙南地区的5--6℃;平均雨量450—850mm之间,平原水网地带,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降水不均匀,烂冬、烂春,造成小麦产量不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照时数浙南地区800小时,浙北地区1000小时左右;种植区划:1.平原稻麦区;2.沿江沿海棉、麦区;3.丘陵稻麦、区;4.红黄壤地区。2、浙江省小麦生产分区
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小麦的起源与分类栽培小麦:禾本科小麦族(Triticeae)小麦亚族(Triticinae)、小麦属(Triticum)。分类舒尔茨(Schuls,1913)按染色体数目:(1)14条一粒系;(2)28条二粒系;(3)42条的普通系。各个系按进化程度分为野生种、带皮栽培种和裸粒栽培种;麦基(1968):按染色体组分类,小麦属分6个种、15个亚种和4个栽培品种群;道罗费耶夫(1979):小麦分为两个亚属,凡有Au染色体组的种归为Triticum亚属;凡有Ab染色体组的种归为Boeoticum亚属。小麦的进化野生一粒小麦(AA)塔斯其小麦(DD)BB?某种山羊草---染色体饰变小麦进化过程中对产量与适应性的贡献小麦进化是近缘物种染色体重组和形成异源多倍体物种的过程,多倍体小麦含有多个二倍体和遗传物质基础,形态变异大,生态变异广。西南亚野生一粒小麦:高经济价值的穗部结构、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近东野生二粒小麦:抗热性中亚方穗山羊草:面筋品质、面包优良特性,抗寒性。小麦品种的鉴别性状穗的形状纺锤形、长方形、圆锥形、棍棒形护颖形状长圆形、椭圆形、卵圆形、长方形、圆形芒的有无长芒、短芒、顶芒、无芒种子形状长圆形、卵形、椭圆形、圆形种子颜色红色、白色(不同深度)二小麦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一)春化阶段低温起主导作用。小麦的春化反应受5个基因控制,彼此在效应上有累加作用。根据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低温程度和时间长短,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冬性品种(winter-habitcultivar):春化要求温度低,时间长,0--8℃温度下35天以上,北方冬小麦。半冬性品种(semi-winter-habitcultivar):3-15℃15-35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品种属此类.春性小麦(spring-habitcultivar):5-20℃左右5-15天,北方春小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的早熟品种及华南地区冬小麦属此类。春化生理学春化部位:萌动的胚或幼苗的生长点,长日促进春化;不同类型品种的苗期耐寒性和生长特性:冬性小麦耐寒能力强,越冬期间匍伏地面,叶片较狭而色浓;春性小麦耐寒性弱,易受冻害,幼苗直立,叶片较宽而色淡。春化阶段结束的标志:经典理论,目前的看法:生长锥伸长是积温效应,不同品种随冬性程度增加,到达伸长期的有效积温值及天数增加;二棱期是结束的标志。生理代谢变化:春化结束阶段后,生理代谢发生明显变化,代谢强度加快,蒸腾强度提高,细胞持水力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物质积累速度加快,呼吸强度提高,抗寒力显著减弱。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的生育特性比较
性状冬性品种春性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苗期生长匍伏,叶色深直立,叶色淡(二)光照阶段反应迟钝型:基本上能在各种日长下通过,南方春性小麦;反应中等型:小于8小时日长下不能完成,半冬性品种;反应敏感型:须在大于12小时下完成,北方高纬度地区小麦光照反应生理学光照阶段最适温度:15-20℃,低于10℃或高于25℃会降低光照阶段的速度。感应日长的部位:叶片影响因子:光照强度不足,光合产物少,麦株体内代谢活动弱,光照阶段进行慢;氮肥水平高,含氮化合物高,消耗糖分多,光照阶段时间延长。小麦光照阶段结束的标志:雌雄蕊分化期。光照阶段的长短对小穗和小花发育的影响:延长光照阶段,增加每穗的小穗和小花数。(三)阶段发育理论对小麦引种、
制种上的指导意义高纬度地区品种的引入—生育期延长;低纬度地区品种的引入---防止受冻;调节花期:播期与低温处理三.小麦器官发育与产量形成(一)小麦萌芽和出苗2.发芽发芽过程:胚根鞘伸长先突破种皮而“露嘴”,随后胚芽鞘破皮而出;发芽标准:胚根与麦粒等长,胚芽长为麦粒一半时;发芽条件:最低温度l一2℃,最高温度为30一35℃,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土壤湿度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一80%。3.出苗出苗标准:第一真叶从芽鞘顶端伸出至2—3cm,田间有50%的苗时,为出苗期;出苗所需时间:播种到萌发,约需50-60℃积温;芽鞘每伸长1cm需10--12℃积温。出苗后每长1片叶,约需80℃左右的积温。影响出苗的好坏和快慢的条件:播后温度、土壤水分、整地质量。(二)根的生长
1、根的生长过程种子根:种子萌发时从胚轴上长出,至第一真叶展开时停止发生,一般3—5条种子根细而坚韧,入土深。次生根:三叶期后在茎节上发生,每节上一般2—3条,上部节3—5条。主茎叶龄(n)与发根节位的关系:n—3,I、Ⅱ分蘖发根起始叶龄为2—2.5叶。次生根较粗,入土浅;小麦根系分布:0-20cm占70—80%,20—40cm占10-15%,40cm以下占10一15%。2.根的功能种子根:主要功能期,出苗至拔节,可吸收深层水分和养分,种子根前期作用大,生长稳定,与稳产性有关;次生根:发根时间长,根量大,后期作用大,对增产起重要作用。次生根分组:下层根,胚芽鞘节和1、2节上的根;中层根,三叶至拔节前;中下层根促进分蘖发生,对穗数起决定作用。上层根,拔节后出现,发生迟,分布在表土层,活力高、吸收能力强,对巩固分蘖成穗及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影响较大。3.影响根系生长的条件温度:最低2℃;最适l6—20℃,最高30℃水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最适,南方小麦渍水为害问题;
养分:适量氮肥促进根系生长,过多叶片和分蘖生长过旺,根生长减弱,易发生倒伏。缺磷根系生长差,麦苗瘦弱。光照:光照强度愈弱,根系生长愈差。(三)叶的生长
1.叶的分化与形成叶片分化形成过程:叶原基分化期、细胞分裂期和伸长期。功能期:叶片定型到衰老枯黄;叶片功能期的持续天数:随品种、叶位、气候、栽培条件而异。主茎叶数:因品种、播期、气候而不同。影响叶片生长的因子:温度较高,肥水适量,光照充足时,生长较快,大小适中,功能期长,光合强度大。2.叶的功能及分组近根叶:
着生于分蘖节,拔节前定型和起作用。近根叶数因品种、播期及环境变异较大。
茎生叶:
着生在伸长节上,在拔节至孕穗期定型和进入功能盛期。茎生叶与伸长节间数相同,各类小麦一般均为4—6叶。茎生叶主要供给茎、穗生长的养分。3、叶面积指数(LAI)浙江省高产田各生育期的适宜叶面积指数变化范围为:年内:0.6—0.7拔节期:2.5—3.0孕穗期:5.5—6.0抽穗期:4.5—5.0乳熟期:3.0—3.5最大值<6.54.主茎叶片数及其变异规律小麦主茎叶主要受品种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杭州:春性品种7—10片,冬性品种12—15片;半冬性10一12片。利用主茎叶片数可判断小麦品种的春、冬性;杭州:在11月上旬至2月上旬,随播期延迟小麦叶数递减;秋季早播或春季迟播,强春性品种叶数减少,半冬性和冬性品种叶数增加。1.分蘖节的作用(四)分蘖及其成穗发生分蘖贮藏养分2.分蘖的发生
3.分蘖消长与成穗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分蘖动态曲线;北方小麦,双峰曲线;南方冬麦区,单峰曲线;叶蘖同伸关系与分蘖成穗的内在条件。4.影响分蘖成穗的条件品种:冬性品种分蘖力较强,春性品种分蘖力较弱。温度:最低3—4℃,最适13—18℃;不同品种反应不同,主茎型品种反应范围较窄,最低6℃,适温为8—15℃,19℃以上受抑制;分蘖型品种温度范围较广,最低温为4℃,适温为6—17℃。光照强度:同一品种总茎数及分蘖持续期与分蘖期总辐射量呈显著正相关。水分:最适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一80%。养分:氮素营养高,可提高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五)茎的生长茎的形态:圆筒形,大多光滑,主茎节间数4—7个,一般5个。节间长度自下而上渐次增长,茎秆抗倒性与基部节间长短、厚薄有关,短而粗壮、茎壁较厚的抗倒伏能力较强茎生长的条件:光照阶段结束,温度10℃以上拔节:幼茎长3—4cm,茎生长点伸出地面,小麦幼穗正处在小花分化期。1、茎的形态与生长2.
影响茎生长的环境条件(1)温度:10℃以上,温度高于20℃,茎伸长快,软弱,易发生倒伏。(2)光照:光照弱,机械组织发育差,茎壁薄,抗倒能力低。(3)养分:氮肥不足,茎秆细弱;氮素过多,叶片中游离氮浓度高,茎内的同化产物积累少,叶面积大,遮荫,影响茎秆的充实。磷肥能促进茎的发育,提高抗折断的能力。钾肥促进叶片中糖分向茎秆运输,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增强茎秆机械组织。(4)水分:拔节到抽穗,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水分过多,茎叶徒长,木质化程度减弱,抗倒能力下降。
(六)穗的分化与发育
1、穗的结构小穗2、小麦穗的分化过程3、幼穗分化与叶片生长的关系伸长期:9-10叶品种3叶期,11-12叶4叶期,13-14叶品种5叶期,15-16叶品种5-7叶期。经历1个叶龄左右。单棱期:品种间差异大,1-4个叶龄期不等。9-10叶品种4-5叶期,1个叶龄期;11-12的品种,5-6叶期,1-1.5个叶龄期;13-14的品种,6-8叶或7-8叶期,2个叶龄期;15-16的品种6-9叶或6-10叶,3-4个叶龄期。二棱期:倒数第5叶期,1-2个叶龄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倒数第4叶期,拔节期。雌雄蕊分化期:倒3叶期至倒2叶初。药隔形成期:倒2叶期至剑叶出生初期。剑叶抽出过程至孕穗期:经历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及四分子形成期。
4.增加穗粒数的途径
增加途径:在一定小穗小花基础上减少小花退化,提高小花结实率。小花退化原因:穗位上着生位置和养分竞争能力的差异;小花退化阶段:第一阶段为急剧退化期,从叶环距4—7cm(四分体时期)至穗全部露出剑叶鞘,持续5天左右,退化速度快,数量大,约占总退化量的70%左右。第二阶段为缓退期,从穗全部露出剑叶鞘到开花,时间长,退化速度慢,数量少,占总退化数的10一20%。
5.影响穗分化的条件
日照时数:短光照延长小穗小花分化期温度:较低温度下光照阶段进行缓慢,穗分化期延长,有利形成大穗。低温不孕;水分:不足,幼穗分化期缩短,药隔和减数分裂期,水分“临界期”;养分:氮肥可促进小穗、小花分化强度,延长穗分化时间;拔节期施氮促进小穗、小花分化;药隔到四分体期保持适量氮素水平及较高含糖量,结实率高。缺磷影响性细胞发育,导致花粉、胚珠不孕。(七)籽粒的发育与灌浆成熟1.抽穗、开花和受精
抽穗:顶小穗露出剑叶鞘。开花顺序:同一穗上以中部稍上小穗先开花,然后向上下依次开花;每一小穗基部小花先开,由下而上相继开花;上午9—11时和下午3—5时开花高峰。影响开花的条件:最适温度为20℃左右,最适大气相对湿度为70一80%。温度低于9一ll℃或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30%或多雨湿度过大,均会影响受精能力。2.籽粒发育与灌浆
胚和胚乳的发育:籽粒体积的大小,决定于胚乳细胞数的多少,胚乳细胞愈多,籽拉可能愈大。胚乳细胞的分裂受环境影响很大,主要决定于当时同化物的供应。籽粒形成与灌浆成熟:(1)乳熟期(milkingstage):一般为10一15天,气温低、湿度大的条件下,较长。高温干燥缩短乳熟期,积累养分少,麦粒瘦小。乳熟期间,含氮物的积累量可达麦粒总含量的70%一80%,碳水化合物为50%一60%;(2)蜡熟期(黄熟期,waxstage):持续5—10天左右,麦粒中的可溶性物质大量转化为非溶性的贮藏物质;含水率下降到20%左右;(3)完熟期(completematuritystage):植株枯黄,麦粒变硬,含水率下降到14%一16%3、提高粒重的途径提高库容:籽粒容积是影响粒重的重要限制因子,它决定于品种遗传特性和籽粒形成期胚乳细胞的发育状况。增加源强度:延缓开花后叶片衰老,维持较大的叶面积持续期,增加干物质生产。第三节小麦栽培技术一、高产群体结构和合理密植(一)小麦高产的群体结构1、麦田群体结构(populationstructure)的概念各生育阶段的群体大小、分布、长相及其动态变化。群体大小:苗、茎、蘖、穗的多少,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和根系发达程度等;群体分布:叶片的长度、叶层分布、植株分布的均匀和整齐程度等,群体动态: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叶面积变化和分蘖消长动态等。2、生产上常用的群体指标(1)苗、茎蘖、穗数:单位面积的苗数、年前茎蘖数、年后最高茎蘖数和穗数(2)叶面积指数(3)产量结构:穗数、粒数和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二)确定合理的基本苗1、计算公式每公顷基本苗数=每公顷预期穗数/单株平均穗数每公顷播种量(kg)=每公顷基本苗数/每kg种子粒数×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每kg种子粒数可用干粒重计算而得:每kg种子粒数=1000×1000/干粒重(g)田间出苗率受整地质量和播种量的影响很大,一般70%一80%。2、合理基本苗的确定原则在满足所需必要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基本苗数,压缩群体起点,增加分蘖穗的比例,改善群体质量,在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理由:在基本苗不同的各种群体中,存在成穗数不同的个体,它们的平均每穗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均随单株成数增加而提高,基本苗数越少,单株成穗数越多,单穗重越高。(三)群体发展的促控指标1.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的茎蘖数2.适当提前茎蘖数的高峰期和降低高峰茎蘖数3.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
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的确定二播种技术1,适期播种适播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栽培制度等而定。冬性品种播种适期的日平均气温为16一18℃,半冬性品种约为14—16℃,春性品种约为12—14℃。冬小麦的适播期以满足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积温,而又不致于引起当年拔节为原则。冬前达到壮苗指标所需零度以上的积温,半冬性品种700一800℃,春性品种600℃左右。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从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浙江省11月初(立冬前后)。
2,种子处理精选种子:作为播种材料的种子,在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方面符合种子质量的要求。一般种子纯度应在96%以上,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高于90%。为达到以上标准,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空、瘪、病虫害粒,杂草种子秸秆等夹杂物。方法:筛选、风选、液体比重选(1.10~1.20)。消毒:消灭病菌(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叶枯病)方法:温汤浸种(54-55℃)、药剂浸(拌)种3,播种方式(1)条播:植株分布均匀,覆土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后期通风透光条件较好,便于田间管理和套种或间作其他作物。条播有宽幅条播,播幅13—20cm,幅距16—24cm;窄行条播,行距15—20cm;宽窄行条播,宽行30一35cm,狭行20cm。(2)撒播:省工,有利抢时播种;要问题是覆土深浅不易一致,后期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差,麦田管理不便。(3)点播:点播的优点是播种深浅一致,出苗齐全,便于集中施肥和麦田管理。密点播,缩小行距、增加穴数和减小每穴粒数,麦苗生长均匀,穴内株间的竞争作用减少,成穗率提高,增产作用明显。4,播种量决定稻种量因素:气候、土壤、施肥和栽培技术水平;高产经验:每公顷75-150kg,以“斤种万苗”估算,基本苗为150-300万hm2;决定依据与方法:由当地生产水平和品种分蘖的强弱及成穗率的高低,估算出单位面积适宜的穗数,再根据土壤肥力、播种早迟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如土壤肥力较差,品种分蘖力较弱,成穗率低,以主茎穗为主的每公顷播150kg;土壤肥沃或施肥水平较高的丰产田,以分蘖成穗为主每公顷约75kg;5,提高播种质量要求:播深适宜、深浅一致、落子均匀、消灭三子(深子、露子、丛子)。播深视土壤水分和温度而定;在气候温暖,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区,一般播种深度以3cm为宜,在寒冷和土壤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播种深度,以4—5cm为好。匀播的意义与保证措施三、小麦的需肥特性和施肥原则(一)需肥和吸肥规律需肥量因气候、品种、栽培条件与施肥水平等不同而异;生产100kg麦粒,氮素2.94kg(变幅2.26-3.67kg),磷素(P205)1.32kg(变幅1.09-1.66kg),钾(K2O)3.19kg(变幅2.42-5.50kg)。(一)需肥和吸肥规律不同生育期养分代谢特点苗期:氮素代谢旺盛,对磷、钾反应敏感,但吸收养分的能力弱,积累量不多;拔节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幼穗分化与发育需要养分多,而茎秆充实要求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孕穗期,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最大;抽穗开花后,碳代谢占绝对优势,根系吸收能力逐渐减弱并趋于停止,养分吸收量一般较少。吸收需求与产量的关系: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后期的养分吸收量有增加的趋势。(二)施肥种类及其作用基肥:
播前施用,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化肥;作用: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平,对出苗、幼苗生长和早期分蘖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苗肥(麦枪肥):齐苗至三叶期施用,以速效氮肥为主;作用:促进发根和分蘖;拔节孕穗肥:
小麦生长旺期,需肥量多。作用:扩大后期叶面积,延长幼穗分化的活动时间,增加每穗小花数。拔节期施肥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促进基部节间伸长,易倒伏;高产栽培强调重视孕穗肥。根外追肥:
一般在抽穗后进行;作用:防止叶片早衰;采用叶面喷施,常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1%一2%。(三)施肥量和高产施肥原则施肥量:
用量差异很大,影响因素复杂;产量水平大于350kg/亩的肥料用量一般为,厩肥1000kg,化学氮肥(纯氮)7.5—10kg,K206.0kg;磷肥用量视土壤速效磷水平而定,大于10ppm的土壤,施P2052kg左右,小于10ppm的缺磷土壤,施P2054kg以上。施肥原则:
有利于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达到早发壮苗;有利于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控制茎秆基部节间的伸长,增强抗倒能力;有利于防止小穗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根据以上要求,高产栽培的施肥应采用“前促、中控、后攻”的“两促”施肥法。小麦“两促”施肥法的增产作用第一促是指施好基、苗肥。基肥的肥料类型和用量;苗肥的施用时期:2叶1心前。第二促是指施好穗肥。目的是满足小麦长穗增粒期吸肥高峰对养分的要求,对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结实率,防止早衰和提高粒重与增产有显著效果显。稻板免耕栽培,后期土壤供肥性差,更应施用穗肥;用肥量占总用量的15%--20%。
四、田间管理(一)播后管理注意土壤水分;旱灌雨排查苗、补缺,(二)麦田水分管理小麦一生中的耗水量需500mm左右;南方麦区小麦生长期间雨水多,湿害严重,根系早衰,叶片枯黄,并诱发多种病害和高温迟熟。关键:搞好农田灌排系统,降低麦田地下水位,并在麦田开好四沟(直沟、横沟、畦沟和隔水沟),做好沟渠配套,防止“三水”(地面水、潜层水、地下水)湿害。达到雨停田干、潜层水位降至30cm以下。
(三)防治除草南方麦区冬季温暖、土质粘湿,杂草多,特别是免耕田,杂草是制约高产的因素之一;主要杂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硬草、棒头草、早熟禾、菵草及猪殃殃、婆婆纳、大巢菜、荠菜、繁缕、牛繁缕、泽漆、播娘蒿、野老鹳草等20多种。其中,日本看麦娘、硬草、早熟禾、猪殃殃、婆婆纳等恶性杂草分布较广,防除难度大,危害严重。选择合适的药剂,提高药效,并减少杂草抗性形成: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骠马(6.9%精恶唑禾草灵浓乳剂)40-50毫升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防除猪殃殃等阔叶杂草,每亩用20%使它隆乳油40-5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25毫升加13%2甲4氯水剂150毫升.日本看麦娘硬草早熟禾婆婆纳(四)防止倒伏类型:根倒伏和茎倒伏;根倒伏:
因耕作层浅,土壤结构不良,播种浅或因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不良造成的;茎倒伏:
氮肥施用过多或施用时间不当,中部叶片徒长或密度过大,群体生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以致基部节间柔弱,不能抵御大风雨;倒伏危害:小麦倒伏造成群体郁闭,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田间湿度增加,病害加重,灌浆不足,结实不良,麦粒皱缩,产量降低,品质恶化,并造成收获操作困难。防止小麦倒伏的对策①选用秆矮、耐肥抗倒的品种;②适期适量播种;适时播种的早出苗、早分蘖,苗体壮;稀播匀播,麦苗健壮,群体适中;③合理施肥;肥料用量适当,采用“两促”法施肥,控制腊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④培土压泥;在4--5叶期,结合清沟,利用沟泥培土压麦,抑制迟生小分蘖,延缓主茎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个体生育健壮,抗倒能力增强。⑤镇压敲麦;旺长麦在3叶期后至拔节期前多次敲麦或压麦,抑制麦苗生长,使茎秆矮壮,茎壁增厚,提高抗倒能力;注意:田土过硬或过烂时不能敲,以免敲坏麦叶或泥土粘住麦叶。⑥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小麦拔节前,每亩用200-300ppm多效唑溶液50kg,叶面喷施。(五)防治病虫害南方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粘虫和麦蚜。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农艺上要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赤霉病的药剂防治,0.05%一0.1%浓度的多菌灵或0.1%浓度的托布律,每亩喷药液100kg。正常天气,在始花前后和盛花期各喷一次;白粉病:25%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每亩用量40一60g,加水50kg,在发病初期喷雾。粘虫和麦蚜的防治可用40%的乐果乳剂1500一2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100kg。(六)收获与贮藏1.适时收获收获适期:蜡熟末期,此时千粒重高,品质好,过熟小麦收割时易掉穗脱粒,损失增加,在南方多雨地区,迟收往往加重穗发芽。2.贮藏脱粒后,应晒干扬净,待种子含水量降至12.5%以下时,进仓贮藏。在贮藏期间要注意防热、防湿、防虫。南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麦堆容易发热生虫,应在梅雨季节选晴天和伏天进行翻晒,以保证安全贮藏。五小麦栽培科学研究进展(一)
轻型栽培新形势下对省工节本栽培的要求;南方稻区小麦免耕栽培(稻板麦)的发展;免耕小麦的优点与问题:优点,播种时间主动、出苗及分蘖早和穗数多;问题,杂草多、养分利用率低和易早衰倒伏;主要配套技术:选择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做好杂草防治工作,改进施用方法,适当增加生育后期的氮肥用量,提高土壤的供肥强度,防止小麦脱肥早衰。(二)
优质栽培需求与竞争压力小麦品质现状发展目标主要研究内容(1)小麦品质地域变异和品质生态区划。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和自然生态条件以及生产条件,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雷锋月活动流程
- 《公债的负担与风险》课件
- 关于培训的高桥流
- 《光纤通信器件》课件
- 医药产品经理职业规划
- 圆通速递培训课件
- 关于乡村振兴创意策划活动
- 36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恒(能)成立问题(精讲)-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地区)(原卷版)
-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应用篇其二含比的百分数应用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原卷版)北师大版
- 《光纤通信基础》课件
- 短视频运营实战:抖音短视频运营
- DB35T 2061-2022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 园长进班指导制度方案及流程
-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一写人记事散文(原卷版 +解析版)
- HG-T 20583-2020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范
- 监理工作中变更管理的规范与应对措施
- 郑州人才公寓策划方案
- 特殊餐食种类课件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调研卷(含答案)】
- 2024年天津中煤进出口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国保险行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