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同略时代信息技术现代城市公共平安
应急管理概论张沛2007年10月第二章现代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北京同略时代信息技术现代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现代城市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冲击,由此产生的灾难不仅吞噬了许多无辜的生命,掠走了众多的人类财富,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而且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开展,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生了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如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印尼的巴厘岛和雅加达爆炸事件、中国新疆的地震、长江与淮河流域的洪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禽流感等。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北京肆无忌惮地横行,给北京市人民的生命平安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北京城市经济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2003年8月,美加东部地区发生涉及5000万人口、9300平方公里区域的大规模、持续近30个小时的停电事件,使纽约市地面与空中交通瘫痪,损失沉重。这些事例凸现了现代化大城市的脆弱性,在严酷的和残酷的事实面前,现代城市必须尽快建立灵活、高效、统一的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及时阻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危害的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一、应急体系概述二、应急体系的组成三、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四、应急体系评价五、决策论评价法六、经济论评价法七、运筹学评价法第二章内容应急体系概述城市公共平安应急活动涉及城市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任何组织和个体既是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对象,也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参与者。要想实现国家利益、公民财产和生命免受突发公共事件的威胁,实现和谐安逸的社会气氛,就需要建立以城市政府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简称应急体系〕,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统一的步调,共同开展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活动。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含义应急体系,是指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为准绳,全面整合城市的各种资源,制定科学标准的应急机制,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升城市的应急能力,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生命、财产平安,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公共平安的工作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急体系本身就是通过组织、资源、行动等应急要素整合而形成的一体化系统。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运作2、依法行事、责权明确、风险共担3、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快速响应4、统筹规划、共享资源、共享信息5、技术统一、设备先进、设施齐全6、透明管理、正确引导、信息公开7、多种形式、增强意识、提高能力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运作城市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肩负着保障城市公共平安的神圣职责,拥有其他任何社会组织不可比较的各种资源优势,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必然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各种各样突发公共事件时,仅靠政府的力量和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是很难做到全面、快速、准确、高效的应急响应和事件处置,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上其他力量的作用,整合全社会的应急资源,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中,不仅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研究机构、企业和公众,而且要与周边地区、国际相关组织形成广泛的合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依法行事、责权明确、风险共担应急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组成局部,也是应急体系构建的基石。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每个组织和参与者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责权,必须在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自身的权力,履行规定的义务,共同承担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绝不可逾越法律的规定随意滥用职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在应急状况下,时间紧迫,必须分秒必争。任何时间的延误和行动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统一行动,统一步调,采取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和统一部署的应急管理工作方式。各部门应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
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统筹规划、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对应急体系涉及的应急力量、应急资源和响应行动实行统筹规划,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应急规划,既包括战略层面的规划,也包括战术层面的方案。将分散的力量、资源和信息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全面的整合,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提升整体的应急能力。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技术统一、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应急体系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信息的快速和有效沟通,确保通信网络的畅通;配备现代化的应急设备,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控制;配有先进的应急装配,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具备完整的应急设施,为应急处置提供保障。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透明管理、正确引导、信息公开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应实施透明化的管理,及时向社会通报应急管理工作的状态。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响应期间,及时向社会披露事件的真相和各种活动的进展状况,正确引导媒体和舆论的走向,做到信息公开,杜绝小道信息和流言蜚语的传播,以利于民众的参与。
应急体系概述——应急体系的特征
多种形式、增强意识、提高能力通过群众媒体、教育系统和公益设施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宣传、教育,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各项应急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的应急防范意识,提高社会整体的应急能力。应急体系的组成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应成为国家整个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的组成局部,要与国家公共平安应急体系保持一致,在国家应急法律和整体规划的框架内,依据本城市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方法,组建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应急体系的组成——应急体系的根本架构应急体系的组成——应急体系的根本架构层次描述
指导层运行层支撑层运作层指导层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和城市公共平安应急开展规划。应急法律法规是建立现代应急体系的根底,是开展应急活动的先决条件;政策方针是建立应急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开展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开展规划是建立应急体系的行动方案,是开展应急工作的落脚点。各种城市公共平安应急政策方针和开展规划应与应急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同应急法律法规一起指导和保障应急活动的开展。运行层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开展应急活动所需的保障资源。组织体系是应急工作开展的主体,是由城市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组成,构成以政府为核心、社会参与的应急网络;运行机制是应急体系的行动准那么,是保障应急体系高效运转的动力传送带,其构造应与城市的管理水平、管理体系、现代化程度、公众应急意识水平和应急体系结构相结合;保障资源为应急体系正常运转提供保障,是反映应急体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支持层包括应急运作平台。应急运作平台是应急体系开展工作的平台,是由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信息交流、现场应急、信息共享等系统组成,是应急体系现代化程度的集中表达。运作层可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类应急管理工作。常态管理是指应急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应急规划制定、应急资源准备、突发公共事件监测、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培训及演练等一系列预防准备工作。另外,善后和改进也划入常态管理的范畴。非常态管理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响应前、中、后的应急管理工作,包括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处置等一系列响应工作。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规划、组织、设计到实施一般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指导层、运行层、支撑层和运作层的建设工作可以齐头并进,并随时根据其他层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应急体系的协调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在应急体系初步建成之后,需要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保证应急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匹配。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应急体系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尽管体系内的许多要素分散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但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在应急体系建设中,要完成组织、行动、资源、信息的全面整合,形成在时空绝对分散和相对集中的运行实体。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应急体系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战体系,时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到达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快速、准确、高效的响应,有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需要对应急体系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分层分级。比方组织体系分层、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应急资源分类等。只有这样,一旦遇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才能迅速组织队伍,调动资源,进行及时处置。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开展、人口状态、城市规模、管理方式、应急能力各不相同,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满足城市公共平安要求和适应城市整体开展的根底上,建立应急体系。过度的投入会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加重城市的费用开销,影响城市的正常开展。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是国家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组成的一局部,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一方面要能与国家公共平安应急体系要素实现有机的整合,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充分利用国家的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在出现国家级突发公共事件时,为国家提供给急力量和应急资源;另一方面要能与其他城市和周边地区公共平安应急体系要素实现有机的整合,实现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互助,携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随着应急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为适应新的情况,应急体系也应得到不断补充、完善和开展。在建设应急体系时,要充分考虑今后的开展,在承载能力、技术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要能适应开展的要求。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完整性原那么层次性原那么适度性原那么开放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结构性原那么应急体系必须能够应对各种形式、不同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对于特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响应组织、调用资源、处置措施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应急体系内的要素应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思想,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实现组织、行动、资源、信息的快速整合,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迅速响应。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应急体系分为指导层、运行层、支撑层、运作层四个层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按照从上到下按顺序建设才符合逻辑,但是,由于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操作时各不相同。有些城市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和模式的根底上,采用齐头并进的方式;有些城市是从中间开始做起,采用先工作后完善的方式。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一步是制定城市公共平安应急战略和规划由有关政府部门负责,起草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的根本要求和内容,将其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开展战略之中,成为城市未来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在此根底上,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对城市现有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对城市的整体宏观状况开展分析,对城市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聚合归类和案例分析,对现有应急能力和应急资源状况进行梳理。然后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应急能力分级和应急资源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应急资源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城市公共平安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未来的应急需求。由此制定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的详细、具体、可行战略,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规划。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二步是建立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组织体系首先成立由城市最高政府直接领导的常设应急管理机构,根据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的战略和具体行动方案,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制定专项规划,包括组织规划、资源规划、运作平台建设规划等。根据组织规划内容,确定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组织体系结构,明确复合体、单元体、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确定相互之间的协调方式,形成具有常态应急管理和非常态应急管理、贯穿统一指挥原那么的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三步是建立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运行机制在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的同时,常设应急管理机构应着手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开始制定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的运行机制,待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组织体系形成后,列入常态应急管理工作内容。运行机制包括事件管理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资源管理机制、监控管理机制和合作参与机制五大根本类。事件管理机制有事件分类分级机制、事件升级与降级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过程管理机制有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指挥控制机制、恢复处理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等;资源管理机制有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特殊资源管理机制等;监控管理机制有监督审查机制、考核奖励机制和体系评估机制等;合作参与机制有合作互助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使组织具备高速运行的条件,一旦注入相应的资源,就可运转起来。其实,组织是在一边运行,一边建立相应的机制,是一个互动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四步是构建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保障资源系统构建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保障资源系统与建立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运行机制、建设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运作平台是交织进行的,尽管有先后之分,但互有重叠。应急保障资源包括人力保障资源、资金保障资源、物资保障资源、设施保障资源、技术保障资源、信息保障资源和特殊保障资源等,应急保障资源系统对资源的配置、储藏、布局、优化、调用等方面形成具体规划、措施和方法,成为应急体系的动力源。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五步是建设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运作平台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运作平台要适应城市公共平安应急体系的需要,应满足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要求。它由综合保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信息资源系统、应用支持系统、运行支持环境〔五横〕和平安体系、技术标准〔两纵〕构成。综合保障系统包括电力供给系统、集中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维护管理系统、运行环境条件等;网络通信系统包括调度网络、话音网络、数据网络等;信息资源系统包括专业信息数据系统、根底信息数据系统、共享信息数据系统等;应用支持系统包括信息数据采集监控报警系统、分析评价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辅助决策系统、信息共享系统、资源支持系统、业务咨询系统等;运行支持环境包括常态事务管理门户、非常态事务管理门户、信息发布门户等;平安体系包括设备平安、网络平安、应用平安、信息平安等;技术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设备标准、维护要求等。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运作平台包括的内容很多,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应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系统、分批投入逐步建设的方式,由小到大逐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应急体系建设的根本步骤第六步是制定常态和非常态管理工作内容和程序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将应急管理工作分成常态应急管理工作和非常态应急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和程序。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有着极强的时间序列性,因此将应急管理工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生命周期理论来划分似乎更好理解。应急管理工作过程可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善后和改进五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其中预防、准备、善后、改进属于常态应急管理工作的范畴,响应属于非常态应急管理工作的范畴,这些应急管理工作阶段会出现重叠交叉的现象。预防包括应急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城市公共平安应急规划制定,应急宣传教育,日常平安监测监察等;准备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培训,应急演练,资源储藏,互助合作等;响应包括报警与通告,指挥与控制,资源调动,信息发布等;善后包括根本正常生活条件的恢复,根本社会环境设施的恢复,根本商业活动的恢复,环境污染的处理,保险业务的开展,社会心理的调整等;改进包括总结、建议、评议、改进措施等。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贯穿于应急体系设计、建设、运行的整个过程。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系统,是由专家、资源和评价技术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应急体系评价不仅包括体系的整体评价,还包括与体系相关的规划、方案、工程和工作等内容的评价。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不仅包括体系的整体评价,还包括与体系相关的规划、方案、工程和工作等内容的评价。应急体系评价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贯穿于应急体系设计、建设、运行的整个过程。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系统,是由专家、资源和评价技术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的作用通过应急体系的评价,确保各项工作内容与应急体系的目标和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应急体系满足城市公共平安应急活动的要求,更有效地实现城市公共平安应急管理的目标。通过运行评价,及时发现应急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应急体系的各项内容不断完善,提升整体的应急能力;通过资源评价,合理配置各种应急资源,防止出现应急资源短缺和过剩的现象;通过风险评价,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城市面临的风险程度,制定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工程评价,选择最正确的工作形式,利用有限的投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工作评价,找出体系今后的开展方向,为规划工作提供依据等。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的难点评价的难点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变动性模糊性城市公共平安应急活动与应急管理的目标包括应急资源的最正确利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大幅度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等,在效益和效能等方面,有些目标是一致的,有些目标是存在冲突的,应综合考虑,使总体上表达出最优化。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不确定性,造成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产生了许多不可预知的结果。特别是一些难以预测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可能给社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有些是显性损失,有些是隐性损失,计算起来非常困难。许多有关应急方面的概念尚未在理论界得到共识,有些还在探讨之中。除个别内容得到较为详细的研究之外,大多数内容还处于建立过程之中,无法给评价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应急体系涉及领域广泛、内容繁杂、组织众多,从系统的角度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因此,这些变动给体系的设计、建设、运行、评价都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应急体系评价中,会涉及许多内容,需要综合考虑。而且,有些内容存在着难以预见的影响因素,如环境、突发公共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给应急体系评价,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都带来困难。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评价的难点评价内容评价因子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选择相应的评价内容。比方,应急体系运行评价和建设方案评价可选择社会、经济、系统三方面的内容,对应急体系满足社会需求的适时性和适应性进行社会评价,对应急体系投入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经济评价,对应急体系的先进性、综合型、完整性进行系统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主要是由评价内容、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和评价人员等要素组成。由于不同的评价对象,其评价的内容不同,衡量评价内容的评价因子也就不同。比方,对于应急体系运行评价和建设方案评价可用有效性、效益性和完整性因子进行衡量。有效性因子是指应急体系对直接目标产生的效果。由于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城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数量减少。由于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使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等;效益性因子是指系统运行后对间接目标产出的效果。由于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数量减少和危害程度降低,社会秩序稳定,人们安居乐业,推动城市经济开展,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带来间接的社会效益;完整性因子是指系统要素、结构、状态、功能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运行要求。应急体系由法规、规划、组织、机制、运作、资源等要素组成,其结构层次清楚,每个层次表达不同的作用,与其他外部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体系通过元素结合,可处于各种运行状态,发挥其预防、准备、响应、善后和改进功能。应急体系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评价方法按性质领域分按量化程度分具体评价方法应急体系评价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
决策论评价法经济论评价法运筹学评价法综合性评价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适用于结构性问题定性分析方法用于非结构性问题半定量方法用于弱结构性问题头脑风暴法、专家评价法、结构模型解析法、模拟法、脚本法、清单法、关联树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决策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形态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决策论评价法是通过判断和排序来决定某一工程或设想是否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决策论评价法的特点是首先设定假设干评价工程和评价标准,通过直接观察和相互比较,进行分等评分,以定量的方法代替主观定性的方法,同时按照评价结果统一排序或利用图形显示重点,对系统或设想作出客观的综合判断。但该方法是直观的定量法,缺乏理论根据。决策论评价法又可分为评分法、轮廓图法、检核表法、实数法等几种方法。决策论评价法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应急体系可作为公用事业工程,其经济评价是建立在工程收益与工程本钱比较的根底上,以经济指标的形式将其关系定量化,并依此来评价各种工程效率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又可分为指标公式法和经济性计算法等几种方法。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数据的可靠性、评价公式的合理性等因素有关。经济论评价法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运筹学评价法的根本思路是首先建立与应急体系评价有关的数学模型,通过探索各种现象的原因和进行动态性的预测,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分析依据,以便做出优选的抉择。所采用的评价标准通常是目标函数。该方法评价结果的可靠度取决于数据的可靠性、数学模型的有效性等许多因素,并且该方法的应用也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费用。运筹学评价法应急体系评价——应急体系评价系统
综合性评价法是将决策论评价法、经济论评价法和运筹学评价法按不同方式组合形成的改进型评价方法。常见的综合性评价法是决策论评价法与经济论评价法的结合形式。综合性评价法决策论评价法决策论评价法是以定性经验和类推判断为根底的,其关键的要素主要是评价工程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定和综合评价的指导方法。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评价工程,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然后由专家进行评价,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后,进行综合评价,作出判断结论。根本思想决策论评价法——评价程序
[1]朱恒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建设的根本思路.宪政手稿,2003〔1〕[2]冯威,薛梅.紧急状态法制体系构建.山东大学学报,2004〔3〕评价工程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应急体系评价包括整体评价、方案评价、工程评价、工程评价、系统评价和工作评价等。由于应急体系涉及内容众多,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工程相差很大。但就具体评价对象而言,在选择评价工程时,各评价工程之间应防止重复和复杂的因果关系,防止评价体系的混乱。决策论评价法——评价程序
[1]朱恒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建设的根本思路.宪政手稿,2003〔1〕[2]冯威,薛梅.紧急状态法制体系构建.山东大学学报,2004〔3〕评价工程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在选择评价工程后,需要确定每一评价工程的评价等级划分、各评价等级的评价标准和各评价等级的表示。评价人员根据各评价工程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等级的评价。由于评价工程的重要度是各不相同的,评价等级的划分数量和评价等级表示确实定会有一定的困难。评价等级的划分数量随工程而不同,一般采用5等级等奇数等级划分法。评价等级的表示可利用记号、解说或数字。例如,评价标准可采用如下的5等级的比率方式:O.20以下,1分;0.20~0.40,2分;0.40~O.60,3分;0.60~0.80,4分;0.80以上,5分。决策论评价法——评价程序
[1]朱恒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建设的根本思路.宪政手稿,2003〔1〕[2]冯威,薛梅.紧急状态法制体系构建.山东大学学报,2004〔3〕评价工程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定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许多评价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后,需要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通过确定评价工程间的权重系数,或在各工程评价值的最高点上加上与重要度相适应的差数等方法,来调整各评价工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防止过大或过小的评价。对于不同评价人员之间的重要性程度,也可以通过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来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权重系数的配置错误会造成工程评价判断上或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另外,如果各评价等级的发生概率不是均衡的,那么综合评价应考虑各等级的发生概率。汇总评价结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有评分法和轮廓图法可以选择。决策论评价法——评价程序
评分法是将各评价工程的评价结果用分值表示,根据分值的上下来判断优劣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评分的计算方法、权重、引入概率等评分值的不同处理方式,有加法方式、连乘方式、加乘方式、权重系数方式、概率方式等多种形式。其中权重系数方式是根据各评价工程的重要性程度变化,修正评价工程权重系数的评分法,而概率方式是通过推算各评分等级的成功概率,把概率引入评分法的一种方法。决策论评价法——评分法
决策论评价法——评分法
加法评分法把各评价工程的得分相加,以总分排序。总分=A+B+C+…+H连乘评分法把各评价工程的得分连乘得出总分,以总分排序。总分=A×B×C×…×H加乘评分法把同类评价工程的得分按类相加,再把各类的得分和相乘得出总分,以总分排序。总分=(A+B)×(C+D)×(E+F)×(G+H)权重系数评分法把各评价工程的评分等级最高分数统一,将评分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然后再相加得出总分,以总分排序。总分=W1×A+W2×B+…+W8×H概率评分法首先确定所有评价工程的权重和评分等级的评分概率,再用评分和评分概率相乘得出评分期望值,最后用权重与评分期望值相乘、求和进行评价。总分=W1×(5×A5+4×A4+3×A3+2×A2)+…+W8×(5×H5+4×H4+3×H3+2×H2)轮廓图法是将评价结果以图表形式表示出来,根据图表的特征综合判断优劣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形表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折线图、方格图、雷达图等多种方法。决策论评价法——轮廓图法
决策论评价法——轮廓图法序
轮廓图法比较直观,容易发现问题,易于比较各评价工程之间的差距,但缺乏定量性,优劣排列顺序不明确。折线图法是将各评价工程的评分值在图表上用点表示,并用直线连接起来,以折线的形式直观地描绘出整个评价结果的图案的一种方法。方格图是将与评分结果或评价结果相对应的方格涂黑,通过涂黑的格眼图形,表示出评价结果等级的位置,掌握评价的总体结果,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优劣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雷达图法是把各评价工程呈放射状排列于圆中,依其中心到顶点的距离划出各评价工程的评价等级,然后用直线连接各评价工程的评价点,以雷达图的形式反映出评价的结果,从而能够直观地做出优劣的判断。雷达图是了解所有评价工程的评分值差距的一种简便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决策论评价法的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应急体系评价时,需要区别各种方法的特点,根据评价的对象,选择和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也可以通过各种评价方法的组合来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决策论评价法——决策论评价法各种方法的特点比较评价方法优点缺点评分法可使定性要素定量化、指数法;可明确排序;便于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不适合于中间评分;仅靠评分值难以进行最终决策;有些定性要素难以定量化·加法方式根据各个评价项目的最高分数来直接确定其权重;计算简便评价项目过多时,总分的下限大大上升,100分满分不够·连乘方式能使不明显的等级之差明显扩大,增强了“感觉度”;通过在项目的最高分数之间设立差数,来确定各项目的权重评价项目一多,计算量会增大·加乘方式感觉度较高需要区别使用加法与使用乘法的评价项目·权重方式对项目过程的不同阶段,可用不同权重系数进行调整权重系数的设定、计算复杂;需要给出评价项目和评价人员的权重·概率方式可信度高;理论性强评价项目多时,计算相当复杂,难以应用轮廓图法直观、易发现问题;易于进行特点的比较各评价对象的排序不明确;缺少定量性·折线图方式能清楚地表示各评价项目之间的偏差;容易发现评价对象的优劣势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排序不明确·方格图方式评价结果的分布形态具体不能进行排序;缺乏定量性·雷达图方式能清楚地展示评价项目之间的平衡度;便于评价结果的比较评价项目不能太多检核表法能如实地表现出各评价项目;发生问题时可以再追加评价项目各评价对象的排序不明确;缺少定量性经济论评价法应急体系建设投资巨大,主要由政府出资组建,属于公用事业工程。公用事业工程投资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公众福利,而非商业利润,工程的产出或提供的效劳往往不具有市场价格,因此,这类工程的本钱与收益的识别和计量,以及经济评价的方法与标准,较之盈利性工程减少了标准性,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经济论评价法就是对工程收益与工程本钱的比较评价,要正确地评价工程,就需要对工程的本钱与收益予以正确的识别与计量。如果工程的本钱与收益都采用货币单位来计算,相应的评价方法称为本钱—收入评价法;如果本钱与收益〔主要是收益〕不采用货币单位来计量,为了区别于前者,称为本钱—效能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建立在本钱与收益的货币计量根底上,因此,在决定公用事业工程能否运用本钱—收入评价法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工程的受益范围和收益内容是什么?哪些是货币收入?哪些是没有市场价格的非货币性收益?能否比较合理地将非货币性收益转化为等价的货币收入?(2)工程的本钱范围和本钱内容是什么?哪些本钱是货币支出?哪些本钱是没有市场价格的非货币性本钱?能否比较合理地将非货币性本钱转化为等价的货币本钱?只有在上述问题得到肯定答复之后,采用本钱—收入评价法才是适宜的。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是货币化的收益与本钱的比较评价,因而,这种评价可以像盈利性工程的经济评价那样,使用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及评价准那么。但在公用事业工程的经济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收益本钱比。收益本钱比是工程的收益现值与本钱现值之比,其数学表达式为评价准那么如下:假设〔B/C〕≥1,那么工程可以接受;假设〔B/C〕<1,那么工程应予拒绝。对单一工程方案而言,由式所定义的收益本钱比是净现值、净年值和内部收益率的等效评价指标。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在公用事业工程的经济评价中,收益本钱比指标有时也用等额年收益与等额年本钱之比来表达,即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收入评价法如果采用收益本钱比指标进行互斥方案间的相比照优,不能按收益本钱比最大准那么进行比较,即不能认为收益本钱比最大的方案就是最好方案,这种情况类似于不能按内部收益率最大准那么进行方案比较一样。正确方法是采用增量收益本钱比评价准那么:设△B〉0,△C〉0,假设〔△B/△C〕〉1,那么收益现值大的方案好;假设(△B/△C)<1,那么收益现值小的方案好。就公用事业工程的本钱与收益的计量而言,工程的本钱(如投资支出、运营费用等)常常表现为货币性本钱,但其产出或收益却常常不是货币性收益,其中,有的工程产出或提供的效劳,不但缺乏市场价格,而且还由于哲学、伦理或技术性困难,难以将其产出或收益货币化。例如一个医疗急救工程,其根本使命是治病救人,但是,它所挽救的人的生命,是否能用金钱衡量其价值?在这样一个关系人的尊严和生命意义的哲学命题与伦理道德命题面前,即使有人认为是可以的,也会有人断然否认。因此,当工程的产出收益难以或不宜进行货币化计量时,本钱—收入评价法就失去了应用前提,而应该采用本钱—效能评价法。在本钱—效能评价中,本钱是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效能(或称效果、效用)是用非货币单位计量的,这样的效能是对工程目标的直接或间接性度量。在本钱—效能评价中,由于本钱与效能的计量单位不同,不具有统一量纲,致使本钱—效能评价法不能像本钱—收入评价法那样用于工程方案的绝对效果评价,即它不能判定某一方案自身的经济性如何,不能判定单一方案是应该接受还是应该拒绝,因为人们无法给出评价准那么。犹如一个投资3000万元、增设300张病床的工程方案,我们既然无法将它所花的钱数〔本钱〕同它能够诊治的病人数〔收益〕进行比较,也就不存在可行与否的判定准那么。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根本概念本钱—效能评价法的应用须满足以下3个根本条件:待评价的工程方案数目不少于两个,且所有方案都是相互排斥的方案。各方案具有共同的目标或目的,即各方案是为实现同一目标而设的。各方案的本钱采用货币单位计量,各方案的收益采用非货币的同一计量单位计量。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应用范围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的根本程序与方法明晰区分工程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或目的制定到达目标要求的任务要求设想并提出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供选方案对工程方案的本钱与收益〔效能〕予以正确的识别与计量方案间的比较评价进一步分析比较候选方案,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和深化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或其他不确定性分析写出分析或研究报告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明晰区分工程所要实现的预期目标或目的工程的目标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目标。单一目标的工程评价相对简单和容易,多目标的工程评价相对复杂和困难,应对工程的预期目标合理界定,防止目标追求的过多过滥。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制定到达目标要求的任务要求随着工程目标确实定,需要进一步确定实现目标的任务要求。确定任务要求的过程,既是明确如何实现目标的过程,又是检验能否实现目标的过程,因此,目标对制定任务要求具有规定性,任务要求对目标的合理制定具有反响调整作用。例如,一个病人紧急呼救工程,其总的目标可能是改善当地家庭和单位的突发性危急病人的抢救治疗效果,实现目标的关键是缩短抢救时间,为此制定的任务要求可能包括:(1)缩短医院从接到呼救到发出救护车的回应时间;(2)缩短救护车到达病人处并把病人〔必要时〕送回医院的时间;(3)缩短医院的紧急诊治时间。如果规定了回应—抢救时间的最低目标要求,那就要把它分解到上述具体任务上去,并通过这些任务要求的细致分析,对目标制定的适当与否做出评判。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设想并提出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供选方案供选方案的设想与提出,不仅取决于技术实现的可能性,而且也取决于相关人员的知识、经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例如前面提到的病人紧急呼救工程,完成目标及各项任务要求的供选方案至少有以下几种:(1)各家医院各自为战,各自准备紧急救护车的方案;(2)多家医院在紧急呼救通讯联网根底上,按就近原那么派发救护车并可减少救护车总数的方案;(3)建立全市紧急呼救中心。该中心的救护车按市区人口密度分布而被分派在各区游弋待命,随时按紧急呼救中心的指令就近救护;该中心也可按及时原那么,指令就近医院派发救护车,此方案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医院自备救护车数,缩短抢救时间。总之,不要在工程的初始阶段就把方案的构思限制在一个狭窄的思路上,要尽可能地发挥创新精神,集思广益,多提可供选择的方案,然后再通过分析比较进行筛选。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对工程方案的本钱与收益〔效能〕予以正确的识别与计量这里须着重指出的是,不同工程具有不同的目标,收益的性质千差万别,在效能计量单位的选择上,既要方便于计量,又要能够切实度量工程目标的实现程度。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方案间的比较评价采用本钱—效能评价法比选方案,其根本作法是计算各方案的效能本钱比,并按效能本钱比最大准那么进行比选,即单位本钱之效能越大者相对越优。这一比较原理及准那么,在不同的工程目标要求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变通方式,通常可在下述三种方式中选择其一:最大效用本钱比法。此法直接按效用本钱比最大准那么比选方案,即单位本钱之效能最大的方案是最优方案。此法通常适用于各供选方案的目标要求和〔或〕本钱要求没有严格限制、允许有一定变动范围的情况。固定本钱法。此法是在各方案具有相同本钱的根底上,按效能最大准那么进行方案比选。此法是最大效能本钱比法的变通方式,因为各方案假设本钱相同,效能最大的方案,其效能本钱比必然最大。固定本钱法通常适用于工程本钱有严格限定的情况。固定效能法。此法是在各方案具有相同效能的根底上,按本钱最小准那么进行方案比选。此法是最大效能本钱比法的另一种变通方式,因为各方案假设效能相同,本钱最小的方案,其效能本钱比必然最大。固定效能法通常适用于有固定目标要求的情况。上述三种方法,在如何选用上应视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而定。例如前述病人紧急呼救工程,如果在缩短救护时间的目标上有严格的限定要求,即在各方案具有相同效能情况下,那么可选用固定效能法,仅对各方案的投资费用与运营费用的大小进行比较,比较指标可采用费用现值或费用年值;如果工程资金紧张,只能在限定资金条件下进行方案比选,那么可采用固定本钱法,只对方案的效能大小〔救护时间的长短〕进行比较,效能大〔救护时间短〕者为优;如果对工程的效能〔救护时间的缩短〕要求和本钱要求无严格限定,允许一定的变化范围,那么可以采用最大效能本钱比法。有的情况下,工程目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且各目标的效能计量不具有同一物理或其他量纲,无法使用同一计量单位度量效能。这种情况下,可在专家调查的根底上,对工程的不同目标赋予不同权重〔各目标的权重之和等于1.0〕,对方案实现各自目标的满意程度赋以分值〔主观效能〕,再将方案取得的各目标分值分别乘以各目标权重后求和,即为方案预期获得的总效能。之后,就可进行方案间的本钱—效能评价。这种多目标的工程方案评价,在主观效能〔分值〕的最终计量上,常用方法有模糊矩阵法、层次分析法等,它们的根本思想都属于对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分值〕加权求和一类,只是处理手段不同。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各供选方案经过上一步骤比较评价后,可以大致排出方案之间的优劣次序,淘汰那些明显较差的方案,保存两个或三个相对较优的方案,供进一步分析比较。这一阶段,可对工程的目标及其必要性进一步修正和认定,对保存下来的候选方案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加深关键问题的研究,提高数据质量,然后进行方案比较评价。进一步分析比较候选方案,进行必要的补充研究和深化研究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或其他不确定性分析在敏感性分析中,在对原有的根本假设作出修正的根底上,对因素变动下的评价指标值进行计算,由此确定各影响因素变动对工程目标的影响程度,对可以控制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对无法单独控制的因素,寻找防范措施与对策。其他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有情景分析法〔设想内外环境变动下的未来各种可能情景,估算每一情景下的评价指标值〕、概率分析或风险分析法等。经济论评价法——本钱—效能评价法写出分析或研究报告报告包括工程背景;问题与任务的提出;目标确定及依据;推荐方案与候选方案的技术特征与可行性;资源的可得性及资金来源与筹集;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本钱、收益的识别与计量,及其有关假设与依据;不确定性分析的有关结论;比较评价分析,提出推荐方案或少数候选方案,分析评述有关方案优点与短处,供最终决策参考。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operationsresearch)是近50年来开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分析、整数规划、对策论、排队论等分支。其内涵绝不仅仅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化技术或各种科学决策方法的组合,也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评价的过程运筹学通过一整套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提高人们对实际问题的把握与理解,并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一般来说,运筹学模型都有一个目标函数和一系列约束条件,模型的目标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最大化或最小化。应用运筹学研究的根本步骤如下图。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评价的过程第一步是系统分析和问题描述通过对现有系统的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主要目标,找到影响系统的最主要的问题,进而找出与之相关的主要变量和参数,以及它们的变化范围、相互关系以及对目标的影响。在此根底上,要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分析。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评价的过程这是运筹学分析的关键步骤,运筹学涉及的绝大多数模型是数学模型,还有一些是模拟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某种内在关系的一种抽象和映射。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模型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或实际问题。因此,在构造模型时,需要作一些理论的假设或设立一些前提条件来对现实世界或实际问题进行必要的抽象和简化,形成可行、实用和能解决问题的模型。其实,模型的建立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由于实际问题与人们对其认识之间存在着差异,模型往往要经过屡次修改才能在允许的限度内符合或接近实际情况。典型的模型包括以下组成局部:一组需要通过求解模型确定的决策变量;一个反映决策目标的目标函数;一组反映系统复杂逻辑和约束关系的约束方程;模型要使用的各种参数。第二步是模型建立与修改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评价的过程模型建成之后,通过对模型的试验求解,人们可以发现模型的结构和逻辑错误,并通过一个反响环节退回到模型建立和修改阶段,有时甚至还需要退回到系统分析阶段。模型结构和逻辑上的问题解决之后,通过收集数据、数据处理、模型生成、模型求解等过程得到了模型的最优解。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模型和实际之间存在着差异,模型的最优解并不一定是真实问题的最优解。只有模型相当准确地反映实际问题时,该解才是趋近于实际最优解的近似。第三步是模型的求解与检验运筹学评价法——运筹学评价的过程运筹学分析的最后一步是获取分析的结果并将之付诸实施。运筹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被研究系统的效率,因此,这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绝不能把运筹学分析的结果理解为仅仅是一个或一组最优解,它也包括了获得这些解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支持这些结果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第四步是结果分析与实施运筹学评价法——多目标决策分析简介客观世界的多维性使得人类需求具有多重性,人类需求的多重性导致了为满足这些需求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多准那么性(多目标性、多目的性)。人类社会活动的多重目标之间一般是具有冲突性的,经常是一个目标的改进会导致另一些目标的下降。运筹学评价法——多目标规划问题根本概念
运筹学评价法——多目标规划问题根本概念运筹学评价法——多目标规划问题根本概念运筹学评价法——多目标规划问题根本概念运筹学评价法——目标规划运筹学评价法——目标规划运筹学评价法——目标规划运筹学评价法——目标规划运筹学评价法——目标规划运筹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AHP全称:(analyticherarchyprocess)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提出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应用对象:多指标、多方案、综合比较。适应环境: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那么较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紧密地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及推理联系起来,对决策者的推理过程进行量化的描述,可以防止决策者在结构复杂和方案较多时的逻辑推理上的失误。根本做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问题按层次分解,对同一层次内的诸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各自的权系数。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即可给出所有因素(或方案)相对于总目标而言的按重要性(或偏好)程度的一个排序。根本理念:从两两比较过渡到多方案比较。第三步:求同一层次上的权系数(从高层到低层)。当前层次上的因素为,相关的上一层因素为C〔可以不止一个〕,可针对因素C,对所有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数值,记A,A为因素相应于上一层因素C的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为。第一步:明确问题,提出总目标。运筹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的根本步骤第二步:建立层次结构,把问题分解成假设干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中间层可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成目标层(准那么层)、部门层、约束层等;最低层一般为方案层或措施层。层次的正确划分和各因素间关系的正确描述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需慎重对待。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分析,最后画出相应的分层结构图。运筹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的根本步骤属于的标准化的特征向量为W,则给出了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360有钱联盟(拓展版)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合作协议2篇
- 2024有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与试用期管理策略解析3篇
- 2025年数字货币支付系统合作协议模板3篇
- 二零二四年度餐饮采购合同某酒店与某咖啡机供应商之间的供需协议
- 2024影视制作公司与网络视频平台版权购买协议
- 2025年度文化娱乐产业财产保全担保协议3篇
- 纺织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物联网安全保密协议3篇
- 2024年黄金交易平台运营协议
- 2024年薪酬管理服务外包协议范本版B版
- 穿脱隔离衣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全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 腔镜下腹股沟区解剖课件
- 氢氧化锂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四年级小学英语答题卡模板1
- 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精选课件
-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 航空服务礼仪ppt课件(PPT 20页)
- 性格色彩培训-ppt课件
- 胸腔积液小讲课PPT课件
- TPM之成本损失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