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青岛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以下哪些课程的先修课程?()。

A:移动通信网

B:物联网

C:云计算

D:网络程序设计

答案:移动通信网

;物联网

;云计算

;网络程序设计

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最能够训练哪一种思维方式?()。

A:理性思维

B:逻辑思维

C:抽象思维

D:系统思维

答案:系统思维

模块一测试

以下关于时延带宽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时延带宽积是传输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B: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C:时延带宽积的单位是秒

D:时延带宽积是发送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答案: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与带宽的乘积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有()。

A:语法

B:语义

C:同步

D:实现方法

答案:语法

;语义

;同步

若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000m,信号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0000km/s,发送端发送了50B的数据,若传输时延等于传播时延,那么网络带宽为()。

A:20Mbit/s

B:80Mbit/s

C:40Mbit/s

D:160Mbit/s

答案:80Mbit/s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的大小都与结点设备的性能有关。()

A:对B:错

答案:错

以下关互联网体系结构各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运输层能够提供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B:数据链路层负责解决在一个物理网络内结点和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

C:网络层能够提供端到端服务

D:物理层能够实现在连接各种网络结点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答案:运输层能够提供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数据链路层负责解决在一个物理网络内结点和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

;物理层能够实现在连接各种网络结点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模块二测试

如果有16路数据传输速率为2.5Gbps的光信号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复用到一根光纤上,那复用后的速率为()

A:10Gbps

B:40Gbps

C:2.5Gbps

D:20Gbps

答案:40Gbps

以下关于数据通信,说法正确的是()

A:调制是把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B:波特率在数值上等于比特率与每波形包含比特数的比值

C:模拟数据只能用模拟信号表示

D:双向交替通信只需要一个单向通信信道就可以实现

答案:波特率在数值上等于比特率与每波形包含比特数的比值

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分别是用来研究无噪声信道和有噪声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的。()

A:对B:错

答案:错

以下关于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光纤都是通过光的全反射原理来通信的

B:微波传输不容易受电磁干扰和外界噪声的影响

C: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D:卫星通信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

E: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答案: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卫星通信具有较大的传播时延

;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已知信道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则该信道的极限数据传输速率为()

A:60kbit/s

B:40kbit/s

C:20kbit/s

D:30kbit/s

答案:40kbit/s

模块三测试

以下关于以太网的描述,错误的有()

A:以太网一定会运行CSMA/CD协议

B:以太网交换机对帧的转发有存储转发和直通两种方式

C:高速以太网都有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工作方式

D: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帧,如果交换表中与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址有匹配的表项,则会转发这个帧

答案:以太网一定会运行CSMA/CD协议

;高速以太网都有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工作方式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帧,如果交换表中与收到的帧的目的地址有匹配的表项,则会转发这个帧

根据CSMA/CD协议的截断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站点在发生四次碰撞后,会在1~16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

A:错B:对

答案:错

已知发送方准备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1001010101,采用CRC校验,生成多项式是G(x)=x4+x2+1,则生成的的FCS校验序列应为()

A:0011

B:11

C:1001

D:1011

答案:0011

PPP协议传送比特串010101111111111010,如果采用同步传输技术,则零比特填充后的比特串为()

A:01010111110111110010

B:0101011111011111010

C:0101011111111110010

D:0101011111101111010

答案:01010111110111110010

所有直接相连的交换机位于一个碰撞域,也位于一个广播域。()

A:错B:对

答案:错

模块四测试

以下关于ARP协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如果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不在同一个网络内,源主机可以启动ARP协议解析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

B:主机需要接收数据,但ARP缓存中没有目的主机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时启动ARP协议

C:ARP协议的作用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问题

D:ARP请求和ARP应答都是通过广播发送的。

答案:如果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不在同一个网络内,源主机可以启动ARP协议解析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

;主机需要接收数据,但ARP缓存中没有目的主机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时启动ARP协议

;ARP请求和ARP应答都是通过广播发送的。

一个IPv6地址为0008:00E0:0000:0000:012B:0000:0000:56C0,以下压缩表示正确的是()

A:8:E0::12B::56C0

B:8:E0:0:0:12B::56C0

C:8:E:0:0:12B:0:0:56C

D:8:E::12B::56C

答案:8:E0:0:0:12B::56C0

下列地址中,可以分配给主机或路由器的接口的地址是()

A:55

B:0

C:55/18

D:5/30

答案:55/18

如果计算机的IP地址是1,其所在网络的地址掩码是40,则该网络最多可划分的子网数和每个子网最多可以分配的主机数是()

A:16、16

B:14、14

C:4、4

D:16、14

答案:14、14

当IP数据报进行分片时,在首部中标识、标志、片偏移字段都会发生变化。()

A:错B:对

答案:错

模块五测试

在运输层,采用()来区分不同的应用进程。

A:MAC地址

B:端口号

C:域名

D:IP地址

答案:端口号

以下关于运输层协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运输层协议都是面向报文的协议

B:运输层协议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C:运输层中的套接字就是端口地址

D:TCP协议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答案:运输层协议都是面向报文的协议

;运输层协议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中的套接字就是端口地址

;TCP协议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如果在一条TCP连接上,拥塞窗口为20KB,接收窗口为30KB,则发送方能发送数据的最大字节数为()

A:50KB

B:10KB

C:30KB

D:20KB

答案:20KB

在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中,第二次握手被置为1的标志位是()

A:SYN

B:PSH

C:RST

D:URG

E:ACK

F:FIN

答案:SYN

;ACK

TCP报文段首部中的确认号是指的期望收到的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A:错B:对

答案:对

模块六测试

已知所有域名服务器均采用迭代查询方式进行域名解析,现在有一个主机想访问域名为的网站,那么该主机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在完成此域名的解析过程中,最多可能发出DNS查询的次数是()

A:1

B:3

C:0

D:4

答案:4

当FTP客户端发起对FTP服务器的连接建立请求时,首先建立的是()

A:会话连接

B:数据连接

C:控制连接

D:应用连接

答案:控制连接

已知一个URL地址:/information/doc1.html,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information是要访问的主机名

B:http表示要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

C:指的是访问的域名

D:information/doc1.html是指文件的路径名

答案:/information是要访问的主机名

SMTP协议和POP3协议在运输层都使用的是TCP协议。()

A:对B:错

答案:对

域名系统中域名与IP地址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

A:错B:对

答案:错

模块七测试

内容分发网络CDN是建立并覆盖在互联网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

A:错B:对

答案: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结构主要由()结点组成。

A:传感器结点

B:汇聚结点

C:数据结点

D:管理结点

答案:传感器结点

;汇聚结点

;管理结点

物联网和互联网一样是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网络。()

A:对B:错

答案:错

以下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是动态变化的

B: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规模与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