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_第1页
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_第2页
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_第3页
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_第4页
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级期末考试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0分)(C)1.已知Be,B,N和O原子的原子序数分别为4,5,7,8,问下列关于原子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正确的选项是A

IBe=IBC

IN>IOB

IBe<IBD

IN=IO(D)2.在分子轨道理论中,B2轨道的能级顺序为E(σ1s)<E(σ*1s)<E(σ2s)<E(σ*2s)E(π2py)=E(π2pz)<E(σ2px)<E(π*2py)=E(π*2pz)<E(σ*2px),则B2分子的子轨道中电子排布排布、成单电子数和键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电子排布:(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1(π2pz)1B

成单电子数:2

C

键级:1D分子轨道排布:(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C)3.下列有关晶体熔点高低判断正确的是A

NaCl﹥SiC﹥I2﹥FeBFe﹥SiC﹥NaCl﹥I2C

SiC﹥Fe﹥NaCl﹥I2DNaCl﹥SiC﹥I2﹥Fe(C)4.已知态下:(1)氧化能力:、、 ,

则在标准状(2)还原能力:(3)还原能力:(4)氧化能力:上述列表述正确的是A

(1)和(2) B

(2)和(3)C

(2)和(4)D

(1)和(4)等于(B)5.已知元素电势图:A

-1.215

V B

1.215

VC

2.428

VD

-2.428

V(B)6.下列对于电极符号的书写不正确的是A

Zn︱Zn2+

(c)

BC

Ag︱AgCl

(s)︱Cl-

(c)Pt,Cl-(c)︱Cl2

(p)D

Pt︱Fe2+(c1),Fe3+(c2)(B)7.关于保利(Pauli)原理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需要有四个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的每一个电子;B在同一原子里,不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C原子的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D原子中电子层尽量占据等价的空轨道,且自旋方向平行;(D)8.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化合物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

BF3

B

BeCl2

C

CH4

D

H2O(C)9.以下关于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主量子数和电子层数增加,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有效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同一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碱金属具有最大的电离能,而具有稳定电子构型的稀有气体具有最小的电离能;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电负性递减;(A)10.下列各组数中,属于量子数(n,l,m,ms)合理组合的一组是A

(3,

1,

+1,

+1/2)C

(3,

-2,

0,

-1/2)B

(4,

4,

-1,

+1/2)D

(4,

2,

-3,

-1/2)一、单项选择题(10分)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5分)()1.每个原电池均由两个电极组成,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

.Schrodinger方程全面反映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其空间分布称“电子云”。(

)3.镧系元素原子半径收缩的效应称为镧系收缩。(

)4.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稳定,成键原子的价电子层中若无未成对电子,就不能形成共价键。(

)5.已知Sn2++2e

=

Sn =

-0.14

V,

则2Sn2++4e

=

2Sn

=-0.28

V。(

)6.已知N原子的外电子构型为2s22p3,N2分子(N≡N)中有三个共价键,其中有2个键和1个π键。(

)7.直线型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而非直线型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8.Cu2+和多齿配体(H2N-CH2-CH2-NH2,缩写en)可形成配位单元[Cu(en)2]2+,Cu的配位数和配体数相等;(

)9.分子间作用力有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其中,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诱导力既存在于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而取向力仅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中;二、是非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5分)(

)10.已知元素电势图:MnO4

0.558

MnO

2-2.23

MnO4

20.95

Mn3+1.51

Mn2+-1.185

Mn,可4

2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离子是MnO

2-﹑MnO

﹑Mn3+。(

)11.杂化轨道理论中,sp、sp2、sp3杂化方式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构型分别是直线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

)12.已知NaCl是典型的离子晶体,正、负离子Na+和Cl-的配位数均为6,因此,离子键具有饱和性;(

)13.旋光异构体是指两种异构体的对称关系类似于一个人的左右手,互成镜像关系,永远不能重合。(

)14.根据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轨道能级分裂为3个t2g和2个eg能级,其中,E(eg)=6

Dq,而E(t2g)=-4

Dq;(

)15.已知CH4、H2O和NH3均采用sp3杂化方式,故它们的分子构型均为正四面体;三、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第3题5分,第4题8分,第5题12分,第6题5分,共50分)1写出Z=24元素的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并用黑色下划线标出价电子,指出该元素所处周期、族、区、最高氧化态、元素名称和符号,原子有多少成单电子(8分)答:电子构型:1s2,2s22p6,3s23p63d5,4s1

或[Ar]3d54s1周期:第4;族:VIB或第六副族;区:d区;

元素名称:铬最高氧化态:+6符号:Cr原子成单电子数:62给出六硝基合钴(Ⅲ)酸钠的化学式,以及[CoCl(NCS)(NH3)4]NO3的系统命名,并分别指出上述两种配合物的内界、外界,中心离子、配位体以及配位数。(12分)答:化学式:Na3[Co(NO2)6]内界:[Co(NO2)6]3-2配位体:NO

-外界:Na+

中心离子:Co3+配位数:

6系统命名:硝酸一氯一异硫氰根四氨合钴(III)内界:

[Co(NH3)4(NCS)Cl]

+

外界:NO3-中心离子:Co3+配位体:NH3配位数:4NCS-

Cl-1

1三、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第3题5分,第4题8分,第5题12分,第6题5分,共50分)63,已知Mn原子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实验测定Mn(CN)4-和6

6

2

6Mn(H2O)2+的磁矩分别是1.73和5.92,问Mn(CN)4-和Mn(H

O)2+中未成对电子数是多少?说明它们是内轨还是外轨型配合物?(5分)答:由磁矩公式:6Mn(CN)4-:n=1,d电子占据3个d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为内轨型配合物;6Mn(H2O)2+:n=5,d电子占据5个d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为外轨型配合物;4简述:(1)氢键与其它分子间作用力不同的特点;(2)以H2O为例,说明氢键的形成;(3)给出氢键的通用表达式;(4)试解释冰和干冰(CO2)都是分子晶体,但干冰的熔点却比冰的熔点低得多;(8分)答: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有两点不同:方向性和饱和性,以H2O为例,在H2O分子中,O的电负性相当大,电子对偏向O,而H几乎成了质子,当这种H与另一个H2O分子中的O原子相互接近时,产生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氢键的通用表达式为X-H·

·

·

Y,其中,X/Y均是电负性较大、半径较小的原子,如F、O、N原子;X/Y可是同种原子或不同原子;冰和干冰(CO2)虽然都是分子晶体,但是冰中存在氢键:O-H·

·

·O,而干冰中不存在氢键,氢键的作用力比分子间作用力要强,因此干冰的熔点却比冰的熔点低得多。三、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第3题5分,第4题8分,第5题12分,第6题5分,共50分)5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判断BrF3分子中:(12分)(1)中心原子Br周围的价电子对数数目,其中,键对和孤对分别是多少?

(2)价电子对排列几何形状是什么类型?有几种?分布用图形示;(3)列表分别给出每一种可能的价电子对排列几何形状中,孤对与孤对成90°夹角、孤对与键对成90°夹角,以及键对与键对成90°夹角的数目;(4)图示BrF3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答:根据VSEPR理论,判断BrF3分子的几何构型过程如下:中心原子Br周围的价电子对数:(7+3)/2=5;中心原子Br周围的价电子对类型:三个键对,两个孤对;电子对斥力最小排布方式:三角双锥;根据键对与孤对相对位置不同,有三种可能排布方式:(3)三种排布方式中,成90°角的键对与孤对的数目:90°的分布甲乙丙孤对-孤对001孤对-成键643成键-成键022(4)BrF3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为(2)中乙种空间构型;三、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12分,第3题5分,第4题8分,第5题12分,第6题5分,共50分)6.在分子轨道理论中,何为“等电子体”?已知N2分子的轨道的能级顺序为E(σ

1s)<E(σ*1s)<E(σ2s)<E(σ*2s)<E(π2py)=E(π2pz)<E(σ2px)<E(π*2py)=E(π*<E(σ*2px),请用等电子原理,并分别写出同核分子N2和异核分子CO的电子排布;(5分)答:等电子体是指两种分子中,组成它们的原子数相同,而且分子所含电子数也相同,两者互称等电子体。同核分子N2和异核分子CO就是等电子体;已知N2分子的轨道的能级顺序为E(σ1s)<E(σ*1s)<E(σ2s)<E(σ*2s)<E(π2py)=E(π2pz)<E(σ2px)<E(π*2py)=E(π*2pz)<E(σ*2px),故N2分子的电子排布:(σ1s)2(σ*1s)2(σ2s)2(σ*2s)2(π2py)2(π2pz)2

(σ2px)2由于同核分子N2和异核分子CO就是等电子体,故根据等电子原理,CO分子的轨道的能级顺序与N2一样;所以,CO分子的电子排布:(1σ)2(2σ)2(3σ)2(4σ)2(1π)4

(5σ)2四、计算题(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1.

已知:

,

,

,常数F=96500

C.mol-16(1)若在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F-,使Fe3+与F-发生配位反应生成FeF

3-(Fe2+不与F-发生配位反应),计算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Ag++Fe2++6

F-=FeF6

3-+Ag(s)设计原电池,写出正极、负极反应和电池符号;计算该电池反应的△G和K,说明上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6解:(1)若在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F-,使Fe3+与F-发生配位反应生成FeF

3-(Fe2+不与F-发生配位反应),计算E

[FeF6

3-/Fe2+]:6相应电极反应:FeF

3-+e=Fe2++6

F-此处[FeF6

3-]=[F-]=[Fe2+]=1.0

mol.dm-3,6配位平衡反应:Fe3++6F-=FeF

3-此处[FeF6

3-]=[F-]=1.0

mol.dm-3,四、计算题(第1题15分,第2题10分,共25分)(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Ag++Fe2++6

F-=FeF6

3-+Ag(s)设计原电池,写出正极、负极反应和电池符号;计算298K,该电池反应的△G和K

,说明上述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正极反应:Ag++e

Ag6负极反应:Fe2++6

F-=

FeF

3-+e6

2

3

4电池符号:(-)Pt∣Fe2+(c1),FeF

3-(c),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