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_第1页
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_第2页
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_第3页
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_第4页
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的实践证明,培育现代诚信观念是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伦理基础。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了一定之规,保证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种矛盾冲突中相对稳定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法治的水平和程度是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久,毛泽东就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根本大法,并着手调研和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伴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中国的法制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核心,中国现代法律体系和法治制度的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积累起来的近现代法治文化,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法制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形成要求建立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逐渐滋生的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观念通过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渗入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近些年来,一些政府官员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多有发生,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屡禁不止甚至逐年增多,已经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这固然与法律不健全所留下的一些“灰色地带”,使事实上的“犯罪”难以进入法律的惩罚范围有关,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大量存在也说明了中国社会法治观念的淡漠和法治精神的匮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在全社会弘扬敬畏、笃信和践行法律的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知法、遵法、守法、执法、护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超过了法律制定本身。

所谓法治精神,一般而论,是指人们在对现实生活中法的关系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法治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其核心要求是坚持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权威敬畏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伦理基础是诚信,因为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具有“契约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这是法律权威性之公正力量的重要来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徙木立信,使变法治国之策得以贯彻,就是一个证明。离开了社会诚信,法治精神既难以确立,更难以弘扬。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具有崇尚诚信的历史传统。东汉《说文解字》就专门对诚信做了注解:“诚,信也。”意为诚实与守信二者相通,互为印证。“诚”主要是指“内诚于心”,更多地是对个体的内在道德要求;“信”主要是指“外信于人”,更多地是对社会群体之间交往的道德要求。孔子将诚信视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没有将车辕与轭连接起来的木销子而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做人要讲诚信,治国也离不开诚信。《左传》讲:“信,国之宝也。”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何以践行诚信。中国人讲的是以诚达信,即建立在仁爱基础上的知行统一,强调修身为本,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诚为自我修养之要义,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说明“诚心正意”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始有真诚之心,方行信义之事。信守诺言、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是中国人对以诚达信的基本要求。为政者,要取信于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府官员诚信,民众才可能诚信。在中国人看来,能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高下和事业成败。

数千年来,这种诚信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渗透在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中。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它的文化底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准则;牢固树立和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既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本色,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先进政党的道德期盼和要求。正是靠着这种取信于民、说话算话、担当负责的精神和作风,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被赋予了执政的重任。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还需要批判性地借鉴西方诚信观的合理因素。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诚信被看做是是公民最重要的德性之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虚伪是可谴责的,诚实则是高尚的和可称赞的。”在希腊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罗马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诚信是最重要的法理原则,它不仅存在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也被要求存在于法律之外的一切可能的契约关系中。

罗马法中的契约诚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守约被视为是人的本性,有约必践、违约必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成为基本的正义原则。中世纪诚实信用被视为信奉上帝基本品质,是对上帝的承诺,诚信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共同价值观。15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用天职的概念把宗教活动和世俗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认为诚实信用不仅为上帝所认可,也是在经商中获利的重要法宝。“信用就是金钱”,“诚实乃是最精明的行为”成为清教徒商人信奉的格言,马克斯。韦伯曾指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新教伦理倡导诚实信用的价值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资本主义形成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为了避免这种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相互倾轧而致使社会失范,西方古典经济学一方面提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又提出社会公正原则,诚信就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条件。这一原则在经济活动中逐渐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信用资本,形成为一种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康德进一步从哲学上论证了诚信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按照“人是目的”这一绝对命令的要求,诚信被看作是一种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他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把随便不负责任的诺言变成一条普遍规律。那就会使人们所有的一切诺言和保证成为不可能,人们再也不会相信他所做的保证,而把所有这样的表白看成欺人之谈而作为笑柄。”(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0页)因此,欺诈和谎言在任何情况都是不允许的。

恩格斯认为,西方现代信用原则的确立,是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重性,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所以,一方面,它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85页)这种信用制度的历史地位就在于:“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造成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同上书,第500页)

西方这种诚信观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三个重要的特性。一是被视为交换正义的重要原则,与西方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中;二是被视为维系政府与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与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法治社会的运行规则中;三是被视为宗教信仰的重要戒律,与西方的生活方式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世俗生活的神圣意义中。

虽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信用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有着自己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贯彻于其中的契约诚信观也不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所要求的自主自觉意识,但是它超越了基于血缘宗法关系的“熟人社会”讲求诚信的“私人”空间意义,赋予诚信以基于现代交往关系的“经济社会”讲求诚信的“公共”空间意义,使诚信走进了人们复杂多样性的职业生活,成为一种制度化的道德律令。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和倡导具有法治精神的诚信观念,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作用。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真实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只有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法律才能有效实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科学的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和西方文化的诚信观,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的现代诚信观,使之成为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伦理基础,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研究”[13&z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杨伊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河,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艳玲

第二篇。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摘要当今,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某些企业的竞争,在这之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根本实力,诚信的形象又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但问题关键在于诚信的形象需要诚信的文化,诚信的文化才可以塑造诚信的形象。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凡是具有诚信文化的企业必胜,反之则必败。企业诚信经营是一个综合系统,系统内诚信品质、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维护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诚信经营企业文化诚信意识诚信管理

1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方面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诚信缺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国社会各界对诚信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因为信用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瓶颈。作为一个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诚信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尤为重要。在当今的经济交往中,许多企业被迫放弃现代信用,重新选择了如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原始交易方式。这些行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动摇和打击了人们对企业的信任,恶化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损害了守信企业的利益。

2什么是诚信经营

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基础质量承诺、推行服务承诺、塑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诚信形象,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只能在顾客消费者认为是可靠可信的基础下.才能得到丰富的收益与回报.反之如果不讲诚信.就会让企业的形象大打折扣.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上层领导与下层领导.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同样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下.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反之如果缺乏互信.企业整体就会失去战斗力与凝聚力.首先,要把保证质量和满足顾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第

一、信誉第一”的服务宗旨;其次,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服务应对系统,及时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实现以客户满意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务体系:第三,要积极更新经营理念,推动企业诚信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员信用观念,使诚信变成员工自觉行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3企业建设诚信文化的必要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赋予了诚信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

1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

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从而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使企业高效益可持续地发展。一个缺乏诚信理念的企业,短时期内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利益,但”轻言必寡信”,长此以往,必将自我毁灭。只有诚信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赢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4诚信企业文化的建设

那么,知道了企业文化的现状及一些相关因素后,怎样才能建立好的诚信企业文化呢。这就需要在价值观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上加以改进与完善,最终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的文化体制。

4.1价值观诚信化

诚信的价值观必须深入人心。建立在诚信基石上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能提供人与人相互信赖、相互悦纳、相互认同的意识纽带,能使个人在诚信文化中获得归属感,获得作为社会一员、企业一员的自豪感,获得与他人在一起共同创业、实现价值的依托感以及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的血肉联系和共生共长的整体感,从而排除戒备感、孤独感、无力感、压抑感和失落感。要使诚信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必须在科学定位、舆论氛围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和形式。

4.2品质诚信化

“市场竞争最终是名牌瓜分天下”。这是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曾经说过的极有体会、富含哲理的话。现代市场竞争是品牌竞争,更是名牌竞争。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有的是自己的品牌,但缺乏名牌。成功的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能给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吸引大家关注、欣赏、品味的目光,能促成公众购买消费的行为,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和竞争的法宝,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一定的市场;谁拥有响当当的名牌,谁就拥有更大的市场。

名牌产品不仅使用价值可靠,而且是文化品位的标志。名牌效应本质上是信用精神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凝结。诚实守信的企业品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或新的资本形态,特别有助于名牌效应的发挥。

4.3宣传诚信化

知名度是一个企业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企业“名气”大小的“量”的客观尺度。知名度包括公众对企业的名称、标记、产品种类或服务内容、企业领导人等情况知道和了解的程度。在企业形象的塑造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一项日常的、长期的任务。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在信息的海洋里航行的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使尽可能多的公众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诚信的宣传得“美名”,欺骗的宣传得“恶名”。宣传是必要的,但宣传未必是好事,问题在于宣传什么,怎样宣传。知名度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有好的、肯定的方面,即“美名”,也有坏的、否定的方面,即“恶名”。就一般意义而言,企业所追求和得到应该是好的、肯定的方面,这才是对企业有意义、有价值、有作用的知名度。而这种美名的获得,不论选择什么媒介,采用什么方式,花了多少代价,归结到一点就是两个字:“诚信”。诚信的宣传亮出了企业的“真心”,赢得了公众的信赖,得到了顾客的“真心”。

4.4服务诚信化

美誉度是一个企业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是评价企业“名誉”好坏的“质”的客观尺度。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少企业在热衷于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同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美誉度的提高,结果造成了不该发生却又经常发生的遗憾。

诚信的服务是提高企业美誉度的最有效的途径,虚假的“服务”则是伤害企业美誉度的自残性利器。两种不同性质的服务,其区别性表现及客观性效果大相径庭。

首先,诚信的服务具有真诚的态度,企业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体现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面对顾客,工作人员言语上热情耐心,态度上和蔼可亲,但虚假的“服务”则不同,这种所谓的“服务”,以欺骗顾客的心理,用过份热情的态度和夸张掩饰的微笑,紧紧盯着顾客口袋的银子,稍不如意,则会“晴转阴天甚至狂风暴雨”。

其次,诚信的服务信守诺言,真诚到永远,不论售前、售中服务还是售后服务,都能体现一颗真诚的心,尤其是售后服务则会更加迅速及时、便利体贴、周到全面、保质保量,绝不违背诺言,但虚假的“服务”则视“承诺”如儿戏,售前容易售中难,至于售后则更难。

再次,诚信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赢得顾客的最大满意,从而能够赢得顾客的心,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而虚假的“服务”则会令顾客失望、伤心,最终失去顾客,使企业的美誉度受到自残性的伤害。最终只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销声匿迹。

4.5管理诚信化

诚信的管理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根本途径。在当代社会,企业管理的理念层出不穷,企业管理的办法丰富多彩,但所有理论、所有办法能够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的共同点、基本点,归结起来还是两个字:“诚信”。

欺骗性的管理失人心、损形象、没文化。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认识到诚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仅从拖欠民工工资这一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来看,就暴露了企业管理上的巨大黑洞,损害了这些企业的形象。由此可见,诚信的管理对企业的形象作用之大。

总之,在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经济时代,诚信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来讲,诚信的文化不仅能够吸引住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而且对本企业的员工也有一种激励作用,使员工觉得在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所以在企业的价值观、管理、产品与服务上都注重诚信的建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果能尽快完善企业的文化,那企业也将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向军.论科技企业领导者诚信建设[j].科技与管理,2021

[2]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21

[3]定雄武.企业文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4]许以洪.企业诚信缺失:博奔分析与治理对策[j].企业研究,2021(2):85—87.

第三篇:论述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论述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摘要。企业诚信经营是一个综合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没有诚信品质,则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维护就失去了根基,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诚信制度,则诚信品质、诚信管理和诚信维护就失去了约束,企业经营就会发生紊乱;没有诚信管理,则诚信品质、诚信制度和诚信维护都是空谈;没有诚信维护,则诚信品质、诚信制度和诚信管理就失去了保护网,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只有四者同时发生作用,企业诚信经营模式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关键词:诚信经营,企业文化,诚信意识,诚信管理

一、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方面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诚信缺失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据统计,我国每年企业间签订的4o多亿份同约中,履约率仅有50%,在当今的经济交往中,许多企业被迫放弃现代信用,重新选择了如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原始交易方式,企业交易中现汇支付高达80%。经调查近有40%的企业经营者对违背诚信经营的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另外国家审计局曾对1290家国家控股企业的资产损益表进行分析,发现68%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违纪金额超过1000亿元。诸如此类情况还有很多,这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诚信”包含的内容分析

西方学者创建了大量衡量企业诚信的学说,这些学说针对不同角度而各有侧重,但一般采用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概括企业诚信要素的特质,从中反映了企业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2.1“c”要素学说

1.三“c”学说。三“c”的表述方法来源于最初代表企业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character(品格)、capacity(能力)和capital(资本)。

2.四“c”学说。1910年,美国费城中央国民银行(thecentralnationalbankofphiladelphia)的银行家维席•波士特将三“c”学说加以改进,又增加了一个“c”——collateral(担保品)。波士特认为,除了三“c”外,担保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3.五“c”学说。1943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开拓移民商业银行(stateplauterbankofcom.merce&trusts)的银行家爱德华又在四“c”的理论上再加上了condition(又称circumstance环境因素)这一个“c”。爱德华所指的环境状况,包含内容广阔。即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

术等宏观因素,也包含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况等因素。

4.六“c”学说。六“c”学说又是在原来的五“c”基础上增加了coverageinsurance(保险)发展而来。同“担保品”性质一样,保险也是通过减少契约签订者的潜在风险,达到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契约形成的目的。

2.2三“f”要素学说

美国学者米尔顿•德里克根据六“c”要素的不同性质,又将六“c”要素重新归纳分类。具体为:将品格、能力归纳为管理要素(managementfactor)、把资本、担保品归纳为财务要素(finan—cialfactor)、把状况、保险归纳为经济要素(economicfactor),即形成了三“f”学说。

2.3六“a”要素学说

美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基于对企业诚信各方面的考虑,提出企业诚信六大要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组织因素、商业因素和财务因素。

2.4五“p”要素学说

五“p”学说是企业诚信管理中较新的一种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人的因素(personalfactor)、目的因素(purposefactor)、还款因素(paymentfactor)、保障因素(protectionfactor)和展望因素(perspectivefactor)o

三、将企业诚信经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1在企业文化中培养诚信意识与诚信精神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诚信意识,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片面强调以市场为中心,一切围绕市场转,忽视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为了占有市场,有些企业搞广告大战,花大钱、请名人,铺天盖地搞宣传,甚至搞虚假广告,引起消费者反感,损害企业形象;有些企业搞价格大战,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讲质量、误导市场,坑害消费者;还有些企业搞五花八门的促销大战,甚至搞回扣、搞提成等歪门邪道,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誉观,以社会信誉为中心,实现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和市场的可持续拓展。企业要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企业讲诚信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信赖和支持,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守信者必将受到市场的奖赏,而失信者终究会被市场淘汰。[论文网]

3.2加强企业领导的诚信建设

领导者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其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企业中建立一

支勤政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加强企业诚信管理的关键。企业少数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使得社会对企业的管理感到质疑,由此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不信任感。因此,我们要加强企业领导的诚信建设,使企业领导人把诚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自觉地遵纪守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典范。

3.3加强企业员工诚信道德教育

一方面,员工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员工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存在员工怠工和蓄意破坏、泄密等行为,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全体员工信誉观念、信誉意识、信誉道德的宣传教育,建立“讲诚信为荣,不讲信用可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准则,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诚信环境。诚信教育的内容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而设计,最好能通过案例的形式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让全体员工从内心真正树立企业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切实感受到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能自觉以诚信做人,以诚信待人,以诚信沟通客户,以诚信坚守岗位,以诚信捍卫企业。

3.4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市场竞争的现实告诉我们,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持续发展,就必须有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塑造企业诚信形象,就要严把质量关,向市场提供“零缺陷”的产品。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在市场经济社会,服务也具有商品的价值,同样质量的产品,可能因服务好而带来更多的客户、更多销售量,从而使产品“增值”,如果服务差则会使产品“减值”。持“产品质量诚信”“服务诚信”,这样的介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就长青基业。参考文献:

[1]陈向军.论科技企业领导者诚信建设[j].科技与管理,2021

[2]王大力.市场经济企业诚信现状与解决方案[j].大众科技,2021(8):164—167.

[3]吴永新.论企业诚信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j].企业文化,2021(4):182-183.

[4]许以洪.企业诚信缺失:博奔分析与治理对策[j].企业研究,2021(2):85—87.

[5]李天侠.企业诚信与商业伦理塑造[j].经营谋略,2021(2):57—58

第四篇:试论述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11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11.1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现状………11.2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存在的问题…………………1

2.诚信经营的内涵和要求……………1

2.1诚信经营的内涵.……………………1

2.2诚信经营的要求..……………………

22.2.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机制..……2

2.2.2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工作……………2

2.2.3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2

2.2.4推进规章制度文化建设.……………2

3.将企业诚信经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2

3.1如何在企业中实现诚信经营………2

3.1.1在企业文化中培养诚信意识与诚信精神..……………2

3.1.2从企业高层领导者着手实现诚信经营..…………………

33.2实现诚信经营的策略…………………3

3·2·1通过建设企业信用文化来实现企业诚信经营.………33·2·2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33·2·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诚信经营…………………3

4.参考文献..……………..

4试论述企业诚信经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内容摘要。诚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守信。诚实,是对人对事都不掩盖事实真相;守信,就是遵守信约,自觉维护企业和个人的信誉。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讲诚信不仅是起码应尽的社会职责,更是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市场讲诚信,对员工讲诚信,让诚信成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基础,成为企业的道德基准和经营的信条,成为激励员工发展与成长的精神支柱。可以说诚信是企业立业之基、发展之本,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员工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关键词:诚信经营企业文化诚信精神重要基础

1.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的现状和问题

1.1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现状

据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8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诚信经营是企业应遵循的价值理念。但是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黑奶粉、大头皮鞋等一些事件从大众眼前掠过,他们为了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坑蒙拐骗的企业大有存在。我国企业经营中的诚信缺失问题由来已久,这些年可以说是愈演愈烈,致使中国经济正在大量失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小企业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2我国当前企业诚信经营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诚实经营的行为。据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一次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许多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偷税漏税获利猖獗,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mba论文禁不止;社会信用紊乱,合同违约、欺诈现象严重。有资料显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活动中,竟有大量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欠债不还,三角债、逃避银行债务现象严重,银行存在大量的呆账坏账;财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郑百文、蓝田股份等的虚假财务报表作假的数额触目惊心。为了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往中只好谨慎保守,互相不信任,甚至有的退步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地步。

2.诚信经营的内涵和要求

2.1诚信经营的内涵在文明古国的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对诚信的定义及推崇,“诚”即真心真意;“信”即诚实,不欺骗。孔子把“诚信”范畴的内涵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被管理者对组织、对管理者的信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组织和管理者的忠诚;二是管理者自身所具有的品德。孔

子认为,管理者得到被管理者信任的程度,对于管理工作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管理者自身所具有的诚信的品德是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被管理者信任的关键因素。孔子强调“信”是为人之本,也是经营管理之本。所谓诚信经营,并不仅仅是指面向个人或团体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对某个企业据以长期服务于所有成员的各项原则,从经营战略角度讲,具体说来是指企业仔细地挑选顾客、雇员和投资者,然后想办法留住他们的方法与策略。

2.2诚信经营的要求

2.2.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一是注重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系统思考,长远规划,集思广益,共同决策机制;二是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三是保证必要的投入。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列入预算管理,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2.2.2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发展中已逐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我们抓住机遇做优、做强企业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积极倡导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开创性地开展企业诚信文化建设。

2.2.3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塑造企业诚信形象。认真贯标,建立健全了系列管理体系,并在工作中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

2.2.4推进规章制度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

3.将企业诚信经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1如何在企业中实现诚信经营

3.1.1在企业文化中培养诚信意识与诚信精神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诚信意识,破除只重经济效益而轻视信誉的思想,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片面强调以市场为中心,一切围绕市场转,忽视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为了占有市场,有些企业搞广告大战,花大钱、请名人,铺天盖地搞宣传,甚至搞虚假广告,引起消费者反感,损害企业形象;有些企业搞价格大战,为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粗制滥造、不讲质量、误导市场,坑害消费者;还有些企业搞五花八门的促销大战,甚至搞回扣、搞提成等歪门邪道,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信誉观,以社会信誉为中心,实现企业的全面长远发展和市场的可持续拓展。企业要形成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化氛围,企业讲诚信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必然,诚信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多信赖和支持,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3.1.2从企业高层领导者着手实现诚信经营

企业大大小小的领导者都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的旗帜,他们的诚信度直接影响下属乃至整个企业的诚信建设。所以,作为领导者,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要首先要做到,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清正廉洁、公开透明,及时修正错误;禁止职工去做的,自己要首先不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3.2实现诚信经营的策略

3·2·1通过建设企业信用文化来实现企业诚信经营

在企业信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企业信用文化教育,建立和强化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经理人员、员工的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要让他们懂得讲求企业信用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认识到“信用”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进而使员工在行动上自觉维护企业信用。

3·2·2建立诚信经营的奖惩机制

要想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经营的环境,企业就必须着力于建立一种赏罚分明的机制。例如,根据管理者和职工的诚信经营业绩、诚信经营行为和诚信经营信仰提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