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江苏省淮州中学
卜廷才【安排】8教时最新江苏省《考试说明》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能力层级为E。
江苏省将教育部《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改为“包括成语”,显示了分省命题之后,江苏对“熟语”与“成语”处理的审慎态度。“成语”的外延要比“熟语”小,这样处理,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成语”一般都是经过长期的使用与流传,已经固定下来的短语,而且文化积淀丰富,流传的覆盖面广,用来作为高考命题材料,比较能够适应高考严格的多方面的考查需要,而“熟语”有一定的方言色彩,虽然与生活比较贴近,但有些熟语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所以,江苏省作这样的调整,是比较有道理的。成语的运用要考虑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1)准确掌握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内涵;(2)细致了解成语语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特定指向;(3)辨别成语同语境之间语法搭配、感情色彩、整体语义等方面的协调问题。明确了成语题常见的设题错误类型,那么在具体做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具体要从以下几点来辨析成语:⒈辨语义。对成语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许多成语都有特定含义,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比如“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成语误用,应该怎么辨别?“万辨义为先。”一要注意成语的整体意义。固然,有的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基本一致,可根据字面意义直接解说成语意义;但多数成语的整体意义并不是所有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形成的。二要弄清楚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如“屡试不爽”的“爽”(差错)、“劝善惩恶”的“劝”(勉励).“无偏无党”的“党”(偏私)、“楚楚可怜”的“怜”(爱)、“爱财如命”的“爱”(吝啬)、“无声无臭”的“臭”(气味),若按照现代意义理解就会大错特错。总之,辨别成语的意义,既不能只理解字面意义,又不能只注意现代意义,总之,不能“望文生义”。⒉辨色彩。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辨析时应注意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比如“处心积虑”是“蓄谋已久”的意思,属贬义,用于为工厂费尽心血的厂领导身上显然不行,应用褒义的“殚精竭虑”才对。
⒊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方面。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炙手可热”只用于指“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⒋辨微殊。有些成语由于读音、词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容易混淆,要注意辨别其细微的差别。比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两个成语一字之差,且均有“听了使人震惊”之意,但细微差别在于:“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而“骇人听闻”指“已经发生的坏事令人吃惊”。
⒌辨语境。有些成语有两用现象,或同时兼有两个不相同的意义,或褒贬色彩因意义有别而分别具备,若做题时凭习惯和感觉去评判,往往会令人大跌眼镜。如“左右逢源”既可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又可指处世圆滑,善于投机。再如“灯红酒绿”既有“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之意,又有“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之意。
⒍辨语法功能。成语的使用,应注意成语的语法功能、习惯用法,否则会造成搭配不当,或者重复累赘,或者否定失当等。比如“妄自菲薄自己”“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出奇制胜敌人”“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等,其中的成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就不当。又如“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之中的成语隐含义就与句子语意重复了;再如“望其项背”“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总之,具体答题时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看清题干,辨清设问(正误)取向;②体会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合理;③熟记病理,审明成语误用原因;④反复推敲,比较区分易混成语。高考命题人习惯设计种种陷阱来干扰考生,考生应该全面掌握考点设置的特点。一般来说除了“望文生义”,还有“错用对象”“误用褒贬”“颠倒尊卑”“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意重复”“双重设误”等陷阱。尤其要注意“双重设误”。有些成语有两个义项或两种感情色彩,但在实际使用中一种用得多,一种用得少,如“秀色可餐”,形容女子美丽用得多,形容花木山林秀丽用得少。命题者有时取用后者设题,诱导考生以对为错,这就是“双重设误”。应对这种情况,考生应该积累一些具有双重意义与双重色彩的成语,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淋漓尽致”“平铺直叙”“不翼而飞”“左右逢源”“乘风破浪”“洁身自好”“百花齐放”“贪多务得”“数米而炊”等,以便解题时“一眼就能识破天机”。成语是语言中的珠玉,也是高考的常规考点。纵观2012年高考试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仍是重点。归纳高考成语试题设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命题规律,有利于提高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复习备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补充练习⑴下面就2012年高考成语试题以简要归纳。
一、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褒贬失当,导致误用。如:
⑴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山东卷)
(2)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江西卷)
解析:(1)句“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是贬义词。这里用在演讲比赛的“选手”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2)句“如数家珍”是说好像点数家里的珍宝那样,比喻对列举的事物或讲述的事情非常熟悉,是褒义词。这里说“地震灾害”,显然色彩失当。
二、搭配不当
成语由于固定的词义和词催,往往有明确的使用要求。如果把握不准,就可能造成搭配错误的问题。如:
(1)国际田联专家判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安徽卷)
(2)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江西卷)
解析:(1)句“与日俱增”意思是随时间推移而天天增长。这里陈述“竞技状态”,属搭配不当。“状态”应是稳定良好,“水平”才可能不断增长。(2)句“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而生吃禽兽,后指未开化的原始时代。这里作“残酷故事”的修饰语,不搭配。
三、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的整体意义就会使用错误。如:
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四川卷)
解析:“如期而至”意思是按照约定的期限而来了,指事情按照计划或愿望准时到来。成语多用于人们所期望的美好事情,而这里用来说“安全事故”问题,与语境意义不符。忽略“如期而至”的整体意思,只截取“而至”这两个语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误用。
四、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如果不能明确区别,使用极易混淆。如: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全国大纲卷)
解析:“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从语境语意看,这里“不孚众望”显然是错误的,句中应为“不负众望”,“不负众望”的意思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两个成语一字之差而意思相反,很容易造成混淆。
五、重复赘余
有些成语单从本身意义来看是符合表意要求的,但有时与其他词语表意重复,也是成语使用错误之一。如: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浙江卷)
解析:“釜底抽薪”意思是把燃烧的柴火从锅底下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釜底抽薪”的意思是合乎语境语意的,但成语包含“从根本上”的意思,这与前面语句中的“从根本上”造成语义重复,犯了重负赘余的毛病.应当把前面的“从根本上”删去。
六、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单从其本身意义来看似乎可以,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如: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重庆卷)
解析:“如饥似渴”意思是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比喻要求非常迫切。成语中的“如”“似”表明是打比方,即好像饥了、渴了.而语句中“肚子已经抗议”“寻找食物”等表明本来就已经饥饿了,这样“如饥似渴”与其他词语表意矛盾。
七、对象错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对成语使用对象把握不准,就可能张冠李戴,导致使用错误。如:
(1)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全国大纲卷)
(2)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四川卷)
(3)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浙江卷)
解析:(1)句“呼之欲出”形容绘画逼真,也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而用于“立体报纸”,属使用对象错误。(2)句“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不能用于“歌声”,“歌声”应为“此起彼伏”。(3)句“惊世骇俗”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使用对象为人。“丑闻”是事情,应用“骇人听闻”。
八、望文生义
成语合义是约定俗成的,缺乏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1)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全国新课标卷)
(2)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山东卷)
(3)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山东卷)
(4)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全国新课标卷)
解析:(1)句“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这里误用为反扒员合力制服惯偷。(2)句“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3)句“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这里误用作“长期请假,没有回来”。(4)句“从一而终”指女子在丈夫死了之后不再嫁人,是旧时代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这里误用作“始终如一”的意思。
九、不合语意
成语使用恰当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如:
(1)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全国大纲卷)
(2)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江西卷)
(3)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辽宁卷)
(4)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全国新课标卷)
解析:(1)句“渐入佳境”指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该句说“古典家具”重新受到青睐,不合语境语意。(2)句“不同凡响”形容人或事物的不平凡,这里说婚丧嫁娶更是皇家的大事,不合语意。(3)句“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后用来指人的内心;该句强调“地域狭窄,物产匮乏”而并非“小”,不合语意。(4)句“芝兰玉树”比喻才德出众的子弟;这里描写“姑娘”的容貌,不合语意。【类题训练】
(一)下列各句成语运用中有“望文生义”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王朝凤这次模拟考试考个第一名,尾巴翘到天上,连宿舍的同学也对她侧目而视。
⒉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⒊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⒋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⒌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⒍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⒎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⒏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⒐西方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首当其冲的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而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⒑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高三学生,就应该做到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上。参考答案:⒈“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句中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⒉“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句中错解为“大海发生海啸的状态”。
⒊“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⒋“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句中误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⒌“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⒍“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句中意思搞反了。
⒎“一文不名”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极度的贫穷;句中误用为“一个钱也不值”了。
⒏“文不加点”是指写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句子望文生义致使用错。
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句中误为“最先发起攻击”。
⒑“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句中误为“听不见”。(二)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有“感情色彩不当”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王小光同学不仅学习认真,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
⒉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
⒊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⒌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⒍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⒎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⒏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⒐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⒑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问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参考答案:⒈“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误将贬词褒用。
⒉“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这里褒贬不当。
⒊“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而句中褒词贬用。
⒋“无所不为”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用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显然不当。
⒌“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赶过去,多含贬义,用来说明“艺术爱好者”.是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⒍“闲言碎语”意思是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是贬义词。这里应用褒义或中性词。
⒎“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是贬义词;这里应该用褒义词。
⒏“满城风雨”是贬义词;这里应为褒义词。
⒐“死得其所”是褒义词,感情色彩不对.此处应为贬义词。
⒑“雨后春笋”是褒义词,用以形容垃圾食品厂感情色彩不对。(三)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有“语义重复”或“前后矛盾”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⒉他为我送来两本小说,我对他很感激,便付之一笑。
⒊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
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⒌他们是十多年前的老战友,这次在南京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⒍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⒎要在这样的高平台上开设公开课,校长首先想到了本校的特级教师,所以这个重任当仁不让地落到了曹老师身上。
⒏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⒐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⒑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参考答案:⒈“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所以后面再接“谈论着”是不恰当的,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⒉“付之一笑”是不相信,并含有蔑视之意;与句中“感激”矛盾。
⒊“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与“犯不着太认真”矛盾。
⒋“莘莘”有“众多”意思;句中与其定语“一位”矛盾。.
⒌“萍水相逢”是指生人偶然相遇,与老战友见面不能用“萍水相逢”。
⒍“身无长物”形容生活穷困,与前面“腰缠万贯”矛盾。
⒎“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与“校长想到后安排”相矛盾。
⒏“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与“议论纷纷”并用。自相矛盾。
⒐“宛然在目”与眼前所见矛盾。
⒑“偃旗息鼓”表示开始后的停止,与价格一直没有变化矛盾。(四)下列各旬中成语运用有“张冠李戴”的错误,请掩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⒉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⒊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⒋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⒌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⒍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不仅带动了房地产业,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了人居环境。
⒎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⒏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⒐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⒑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参考答案:⒈“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不能形容家具质量。
⒉“姑妄言之”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⒊“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完美无缺,用于自身不当。
⒋“无出其右”意思是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
⒌“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⒍“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⒎“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指男孩。
⒏“各部分”不可能“水乳交融”,只能说“整体上显得水乳交融”。
⒐“熟视无睹”的意思是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这里不是“经常看到”,而是假装没看见,应用“视而不见”。
⒑“无地自容”形客非常羞愧,此处“恐怖分子”的谓语应为“无处藏身”。(五)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有“搭配不当”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⒉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⒊在饼干行业,广东饼干在全国居于无可非议的老大地位,而这其中,东莞饼干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⒋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慨与理性反思。
⒌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⒍这里具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⒎我们要用韦编三绝的精神,同邪恶势力划清界线。
⒏炙手可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旅游政策与法规章节习题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项目管理-XX项目-测试用例
- XX项目总结报告-Vx.y
- 《鼻子的故事》课件
- 公文写作知识分享(单位培训)
- 《伯牙断琴》课件
- 小班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幼儿评语
- 定积分的概念课件
- 《破解增员难题》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电影与社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南大学
- 互联网金融(同济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进修生申请表
- Be-what-u-wanna-be-歌词
- 烧碱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不同温度下盐水的比重表
- 初中英语试卷讲评课PPT课件
- 摩托罗拉saber军刀写频简易教程.
-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 卷内目录(标准模版)
- 花城三年级音乐乐理知识总结(共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