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文化的现代阐释
“朱源,枣下之物,朱石。”1枣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因“枣子”谐音“早子”,所以人们常常馈赠枣桂以表达“早生贵子”的美好祈愿。目前,学术界对枣俗的研究尚停留在谐音层面的浅显分析上,对枣包容的文化内涵缺乏深入地考察。本文拟就枣俗承载的文化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女阴的象征之形:枣一枚小小的红枣,貌不惊人,然而它在我国祖先那里却蕴含着神秘隐微的文化内涵。《仪礼·士昏礼》载:“妇见舅以枣栗,见姑以脯ue24a。”这里的“舅”“姑”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母亲的兄弟”和“父亲的姊妹”,《尔雅·释亲》云:“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可见在先秦时代,新妇以枣栗及干肉为礼物拜见公婆,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惯制。其“疏”曰:“枣,早也;栗,肃也。以枣栗为挚,取其早起战栗自正也。”笔者认为唐代贾公彦的注释尽管有些道理,但仍流于表面。《礼记·昏义》有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对于家庭家族而言,结婚是有明确目的和崇高义务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2娶妻既为祭祀,以受命于庙;更为生子,以传宗接代。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重人伦,广继嗣”的观念受到了先秦社会的普遍重视,对于我国宗法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倘若我们鉴于“栗”含有颤栗谨敬之义,而将其视为夫权父权至上的象征,那么将枣与传统生殖求嗣的思想相联,则较之其他的解释更合理顺理一些。在人类古老的信仰中,生育和繁衍神秘而庄严。对远古初民来说,生育并非男女交媾的生理结果,而是女性的某种神奇力量所致。他们将生育赋予了延续人类生命,提供劳动力以发展社会生产的神圣使命,于是以女性生殖器为主要对象的女性生殖崇拜也就应运而生了。普遍生长于我国的枣树,其枣子就曾作为远古生殖崇拜女阴的象征物,领受过先民们的膜拜。这种原始古朴的风俗在一些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仍留有遗迹。山东即墨、崂岖一带有五月十五供“圣鸡”的习俗。“圣鸡”当是古代“圣鸟”或“玄鸟”的演变形式,多用面粉做成。“圣鸡”饽饽顶端用面做成一个枣鼻子,枣鼻子旁捏一个鸡头形。据说,这“圣鸡”是男女生殖器的混合体,饽饽顶上的枣鼻子象征女人的生殖器,鸡头(或鸟头)象征男人的生殖器。人们供奉“圣鸡”,以祝愿家丁兴旺,后继有人。3初民以植物的果实来象征女性生殖器,恐怕已是学术界公认的说法。《诗经》的《大雅·帛系》写道:“皋系帛系瓜瓞,民之初生。”人们以瓜的多籽来象征女性的多子,将瓜视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进行崇拜,从而留下了许多“瓜祭”4的习俗。而刘媪“含始吞赤珠而生刘邦”5的感生神话,就更曲折地反映出原始人以枣为对象进行生育崇拜的文化事实。我国祖先为何会选择枣来象征女阴呢?首先,从表象上看,红枣与女性生殖器在直观形态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枣有着椭圆形的狭小外形,深红的颜色,分层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女阴有着形态上的趋同性。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的具象性原则,即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它们不去描写感知着的主体所获得的印象,而去描写客体在空间中的形状、轮廓、位置、运动、动作方式,一句话,描写那种能够感知和描绘的东西。”6原始人力图对女性生殖器作形象模拟,从而建立起人与枣(女阴象征)之间的积极期盼与满足的心理关系,并设法赋予枣以原始的巫术魔法和超自然神力,实现其生殖蕃衍的美好愿望。其次,从植物特性来看,枣种的蕃衍与人类的生殖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古人的种枣方法:“尝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其后又云:“枣性坚强,不以苗掠。”枣树除具有易成活的特点外,生长寿命还很长,且果实繁多,这些在历代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述。可见枣是一种生命力强、蕃衍能力旺盛的植物,而当初民看到枣树易于生长成活,且枝繁叶茂、果实充盈时,便会自然地联想到自身的生育繁殖活动,产生一种共鸣感应的复杂情绪。诚如列维·布留尔所说“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是它们本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原始人通过各种思维方式,“如接触、转移、感应、远距离作用”等形式,使得相似的物象间形成功能上的转移和互渗。6显然,在这里初民企图利用枣树繁盛的蕃衍能力来类比人类生生不息的生殖能力,以期达成实现本氏族昌盛繁荣的心理期待,也正是在这种“互渗”思维模式的引导下,枣与人类生育子嗣之间难割难舍的联系最终得以建立。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渊源于先民交感互渗思维的原始文化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枣俗的流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则是他们当初始料不及的。在上古先民那里,他们坚信枣具有强大的生殖魔力,以此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蕃衍不息,同时他们又强烈地希望将枣的繁茂生殖功能转移到自己身上,于是他们采取了食用的手段,视枣为乞子妇女食用的特定物品。这在上巳节的祓禊乞子习俗中仍可觅其影迹。上巳节多在每年农历三月举行,其中心仪式是妇女在水中沐浴、嬉戏,并食用枣、蛋等物品。孙作云先生认为简狄行浴时吞卵而生契的神话是上巳节沐浴求子的原型。7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与鸟卵(蛋)具有同等文化功能的植物果实枣,也含有与蛋相同的生殖内涵呢?我想这是合乎情理的。这便进一步说明我国存在过以枣为生殖崇拜和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殖祭仪。与上巳节食枣、蛋的习俗内容相类似,在我国河南地区流传这样一则民谚:“三月三,吃鸡蛋。”“三月三,砍枣尖。”8诚然,它所反映的民俗与上巳节风俗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当地居民仍是希望通过砍枣树尖来促使枣树生长,结出大枣,以象征家族兴旺,它所渗透出的原始生殖崇拜的文化信息竟与上巳节的乞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不论是吃枣子,还是砍枣尖,原始思维中人与自然物象的相与为一,原始人群炽盛强烈的蕃衍欲求以及枣的女阴象征的品格,都在这里得到了跨越时空的再现。枣子的这种隐而不彰的象征意蕴成为我们潜入民众心灵,破译古老枣俗文化内涵的重要切入点。二、第三,枣与汉代社会的社祭说起“生产”,恐怕大家会首先想到手执工具的生产性劳动,而在中国民间,人们把孕妇生小孩也称为“生产”。恩格斯曾指出“历史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9前一种生产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需的物质保证,而后一种生产则以繁衍的特殊形式延续人类的生命,它们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并成为一种绝对的社会意志深入每一代人的头脑骨髓中去。尤其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对自然及自身的认识还相当稚拙,因而这种社会意志就显得更为强烈和紧迫,同时也必然会给当时的文化留下深深的时代烙痕。先秦的枣俗就较为集中地展示了这两种生产文化及其承载的初民的精神期待。《仪礼·有司徹》载:“主妇其洗献于尸,主妇反,取笾于房中,执枣糗坐设之……尸左执爵取枣糗,祝取栗脯以授尸,尸兼祭于豆祭。”这即是先秦时最具特色的祭仪——立尸制度。根据《仪礼》及《通典》的说法,“立尸制度”的初衷,很可能是子孙在祭祖时,因为祖灵是无声无息的,于是经由宗教的仪式,选定一活人作为祖灵的代表,就是所谓的“尸”。10显然,在先秦时代枣是祭祖仪式中的重要祭品之一,然而,主妇为何不以鱼肉而以枣等瓜果麦豆之类为祭品献“尸”奉祖呢?我想这与枣在先秦所负载的初民对两种生产丰收的心理欲求紧密相关。其一,枣在当时是劳动人民的重要食粮,以枣献祖,有祷求风调雨顺、祈丰求食之意。先民对于祖先神灵的观念是敬畏掺杂的。一方面他们恐惧神灵,因而把自己喜好的东西献给它,虔诚地祈求它能驱祸祝福;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能通过祭仪形式与神灵进行沟通。而枣子正充当了人神交流触媒的角色,它既是人对神灵供奉的礼品,更是人向神灵索要的物资。《诗经》中《魏风·园有桃》:“园有棘(枣),其实之食。”《战国策·燕策》:“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罗愿尔雅翼》:“(枣)凶岁以仰焉,秦饥,侯请发五苑之果,蔬橡枣栗以活民。”可见枣虽不属五谷之类,却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粮。正因为枣是人们所需要的、渴求的,因而以枣献祖的行为就透视出他们对物质资料丰收增产的欲求和价值观念。其二,枣与生殖崇拜、祈子求嗣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以枣祀祖,还有期盼家族人丁兴旺,保佑子孙平安之意。这在后代的文献资料中仍有所体现。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一段描述了当时社祭的情形:“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送。……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晓归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此时的社祭与先秦祭祀相比较,增添了更多饮食、拜访等世俗娱乐的内容,其原始的宗教信仰内核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化的进程而日见减少,然而一句“俗云宜良外甥”仍旧顽强地昭示出枣所隐匿的服务于生育子嗣的神秘功能。即使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枣仍以其原有的生殖观念,巫术功能,成为后人心目中的吉祥宝物,这不能不说是原始生殖崇拜所造成的深刻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与乞子有关的枣俗礼仪多在春季举行。如上文所提及的上巳节和砍枣树尖的风俗都发生在农历三月。这主要是春季为万物发韧生长的季节,此外它与先民生命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也有联系。在初民看来,人的生殖蕃衍与庄稼植物的生长是互渗相通的。当春季的枣树开始孕育生长时,人们便自然地联想推衍到自身,认为人类也应在春季交媾生子。因而此时枣的生长就不仅仅意味着自然植物的生长、粮食的丰收,它更是人类繁衍旺盛的吉祥象征,成为丰收和生殖两种精神内涵交融的体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枣在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形象和地位得以重塑和再造,而蕴藏于其中的文化精神也发生了变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人们在获得新的生产力时,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即保证本身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1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当一种经济作物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的民俗事象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随着“北方多产粟,南方盛种稻”的经济分布格局逐渐形成和不断巩固,枣作为重要食粮的角色形象发生了根本改变。尽管文献资料仍有“旱涝之地,不任稼穑者则种枣,枣熟则岁丰矣”的记载,12但枣在后代被列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果品之属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因而它身上所负载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历史责任也逐渐消减。到秦汉之际,一些方仙道士发现了枣具有温补充饥的实用功效,并加以利用,制造了大量食异枣成仙的传说故事。枣成了他们求道成仙的捷径,被抹上了浓厚的人为宗教的色彩。这样枣由人们自然生存要求下的食粮变为道教“辟谷成仙”的依托,当然这种转变多少掺杂着人为宗教的神秘色彩,但它毕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折射出中国民众寻求长生不老、祈盼生命永存的精神追求。此外,枣在上古所蕴藉的女阴生殖文化内涵,也随着人们对男女交媾致孕认识的日益深入而逐渐隐蔽淡化。后世的人们多从“枣子”谐音“早子”的显性关系出发维系枣与生殖崇拜的隐性联系。这在一些口头文学作品里表现得十分充分,有一首流传于皖西的民谣传唱道:“十八岁大姐给婆家,鲤鱼红枣作陪嫁,年年有余早生子,五男二女七枝花。”13在人们这种求吉心理的驱导下,食枣乞子的风俗也随之传承沿袭下来,如有些地方新娘入洞房时,要有人用五谷彩果“撒帐”,新娘还要吃枣和栗子,然而这种食枣习俗恐怕就只具有先秦枣俗古朴的“形式”,而没有女阴生殖崇拜的原始内容了。三、外赋朱皮:红的自然地理原因枣,不仅承载着古老的文化内容,而且在历史的流变中,仍然不断发散着新的文化功能,其中驱邪祈福就是最好的明证。《杂五行书》载:“舍南种枣九株,辟县官宜蚕桑,服枣核中人二七枚,辟病疾。能常服枣核中人及刺,百邪不复干矣。”《本草纲目》也转引《刘根别传》云:“道士陈孜如疾入江夏,袁仲阳敬事之。孜曰:‘今春当有疾,可服枣核中仁二十七枚。’后果大疾,服之而愈。又云:‘常服枣仁,白邪不复干也。’仲阳服之有效,则枣果有治邪之说矣。”古人所谓“邪”,既指来自外界的灾祸,也包括源于本身的苦痛疾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医学的角度证实了枣确有益气安躯、健脾滋阴等药物疗效,这无疑为枣的避邪说增添几分合理的科学因素,但是究其根源,枣驱邪禳祸功能的最终确立与其所积淀的文化内涵以及当时的民俗心理都有着密切联系。其一,枣子的避邪功能与它深红色表皮的自然特性相关,源于对血的禁忌和崇拜,古人认为一切红色的事物都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一方面他们恐惧红色,因而很早就形成了种种对红的禁忌,如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留下了“红紫不为亵服”14的古训;另一方面,他们崇敬红色,希望能凭借红的超自然神力给人们带来吉祥之兆。如《博异志》载:“醋醋曰:‘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幅,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八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史为天灸,以压疾。”《中华全国风俗志》:“五月五日,书朱符,以驱百毒。”外赋朱皮,内具“赤心”(核)的枣儿正适应了国人以红避邪的传统心理,因而具有了驱祟避邪的巫法功能。其二,枣是女阴象征物,这是它具有避邪功能的深层原因。在民间乡民常以“性的不净冲天”、“以秽冲邪”、“以脏祛邪”,人们把男女性交的图画或画有生殖器的标志佩带在身上,认为它可以避邪祛害,甚至一些贵族富豪之家也将粗俗淫秽的《春宫图》买来镇宅,使鬼怪隐形遁迹无法藏身。15何海根先生认为这是“以荤制邪、以邪制邪巫术的反映”,是“生殖母题文化基因的某种神秘推衍。”尽管枣是女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方面的计算机编程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区块链社交网络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广告重定向技术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电视机天线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化油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头发用手持电动吹风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工业用烤箱产品供应链分析
- 在线教育考核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保险柜的保养或修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英语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化妆品营销策划方案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 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幼儿园中班社会《兔子先生去散步》课件
- 人教课标解析新时代教育理念
- 品牌授权收费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