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湾的马华文学
自1960年1月初以来,从马来西亚来到台湾的马华作家已在台湾定居和学习。包括黄怀云、李永平、张贵兴、陈慧华、文瑞安、方嫦娥镇、张锦忠、黄锦树、林建国、陈大喜、钟一文、林友谦等。他们大部分能写、能评、能编,并以蕉风椰雨的异国情调成功地介入了台湾文坛。到了1990年代,旅台马华作家开始在台湾文坛大放异彩,以自己的“台湾经验”审视马华文学,在马华文坛掀起阵阵波浪:或勇夺两大报文学奖,或通过《中外文学》等权威刊物制作马华文学专辑,或在台湾举办马华文学研讨会,或在大型出版社出版《南洋论述》、《马华散文史读本》等专著。此外,他们还在大学开设东南亚华文文学课程,进入学院体制,占领文学讲台。陈大为认为,台湾的马华文学可分为“旅台”的马华文学和“在台”的马华文学两部分。前者只包括当前在台湾求学、就业、定居的写作人口(虽然主要的作家和学者都定居或已“入籍”台湾),不含学成归马来西亚的“留台”学生,也不含从未在台居留(旅行不算)却有文学著作在台出版的马华作家。从客观层面看来,“旅台”的意义在于台湾文学及文化语境对旅居的创作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到在台结集出书,终成台湾文坛一分子的过程。王润华便属于旅台的马华诗人兼学者。陈大为又说:“在台”的马华文学则是现阶段马华文学在台湾发展的一个现象,其存在依据有一部分来自“在台得奖”,更大的一部分来自“在台出版”。必须先有了“旅台”作家成功建构出风格鲜明的“赤道形声”,再加上其余“非旅台”马华作家在台的出版成果,由此联系起来的马华作家总体形象,方才构成“在台马华文学”的全部阵容。“马华在台作家”,是以人为依据的概念,只要该作者在台湾出版、发表、得奖就算。“马华在台文学”等同于“马华旅台作家”却大于“马华旅台文学”,这是以书为依据的概念,只要在台湾出版、发表、得奖都算。不过,旅台文学尤其是做研究的人数不多,同时期活跃在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文坛上的名字有陈慧桦、李有成、张锦忠、林建国、黄锦树、陈大为、钟怡雯、高嘉谦等人。下面着重介绍王润华等4人。王润华(1941—),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1967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后转入威斯康辛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1973年先后在南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从新加坡国立大学退休后到台湾元智大学任人文学院院长兼中国语文系主任,现为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副校长。出版诗集、散文集数种,论著有《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司空图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鲁迅小说新论》(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从新华文学到世界文学》(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1994年)、《华文后殖民文学》(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跨界跨国文学解读》(万卷楼图书公司,2004年)等。在台湾披上现代诗人衣衫的王润华,到美国深造后发现现代派早已成为“过去式”,他便轻解现代彩衣,回归到“天然去雕饰”的风格。他在努力把新加坡及东南亚华文文学带向国际文坛的同时,运用自己学贯中西的长处,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就连写单篇论文也常用比较方法,如《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以及《从沈从文的“都市文明”到林燿德的“终端机文化”》。王润华还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中国文论的建构以及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影响,如《典范转移:卢飞白、“芝加哥批评学派”与中国文论》,重点评介了芝加哥批评学派的批评典范及主要成员卢飞白为建构中国文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试图在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中国文论,并以此方法来重新诠释中国文学。王润华后来转向后殖民研究,他在韩国召开的“东亚现代中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从政治文化图腾看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后殖民文化》一文,视野开阔,在三地比较时注重从文化图腾视角切入,从中发现图腾的建构与当地后殖民文化的相似之处。涉及到台湾时,文章指出:“傲慢的殖民者走后,台湾去中国化,提倡单一的本土文化”,其后果是使“政治与社会充满了乱象”,这种看法加入了作者感同身受的体会。黄锦树(1967—),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祖籍福建南安。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获得淡江大学中文硕士学位、清华大学中文博士学位。现为埔里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花踪推荐奖”等。著有论文集《马华文学:内在中国,语言与文学史》(华社资料研究中心,1996年)、《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元尊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谎言或真理的技艺》(麦田出版公司,2003年)、《文与魂与体:论现代中国性》(麦田出版公司,2006年)。作为“六字辈”的旅台作家,黄锦树是一位播种者,为马华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同时又是一位马华文坛上的纵火者。在20世纪90年代,黄锦树撰写了《马华文学经典缺席》、《马华文学的悲哀》、《马华现实主义的困境》、《中国性与表演性》、《谁需要马华文学》等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文章,以极其犀利的笔锋、尖刻的用词、偏颇的行为,认为一批长期受肯定的作品不过是“一堆文字垃圾”,刺伤、烧伤了许多守旧的写实主义文人——包括向方、北方等前辈。由于他的这种行为涉及到了马华文学的发展现象及未来的走向,以致在马华文艺界引起“烧芭”效应,被王德威戏称为“坏孩子”,被何启良称之为“黄锦树现象”。黄锦树虽然引起了“烧芭”效应,也不像日本的某些东南亚研究学者那样认为根本没有所谓马华文学,可他毕竟否认了马华文学拓荒者的贡献,难免会引起公愤,认为他在批评上的不留余地是典型的狂妄自大、失却理智,与“疯子”无异。其实,作为评论家的黄锦树,历史是他无法回避的命题。他处理这些命题的手法和他创作马华文学一样,并未失去理智,而是显得纷繁复杂乃至以“后设叙事”、历史解构等先锋姿态引人瞩目。一直以来,马华文学始终纠缠在复杂而又吊诡的中国性上,有所谓是“在马来西亚的中国文学”还是“在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和“马华文学(马来西亚的华人用华文书写的文学)”还是“华马文学(马来西亚的华人用非华文书写的文学)”的争论。这种二元对立在台湾也是司空见惯,如有台湾文学是“在台湾的中国文学”还是与中国无关的“独立”文学的争论,两派就此问题也在不断打笔仗。黄锦树将这种争论和区别归纳为:正统的“台湾文学”定义中有着等级之分,最高级的是“本省籍具台湾意识的文学创作”,次一级的是“外省籍具台湾意识的文学创作”;被排除在外的是“本省籍、不具台湾意识”及“外省籍、不具台湾意识”的文学创作。黄锦树是外来者,他当然不会赞成狭隘的关于“台湾文学”的定义,认为广义的台湾文学至少应该包括上面四种。这种看法虽不“正统”却非常客观,而且把自己和本土论者乃至台独论者明确区分开来。黄锦树认为,蓝绿两派的冲突是台湾人的悲哀,“而马华文学企图清理出‘台湾化的马华文学’,也更反映出马华文化人无知的悲哀”。黄锦树在这里提出的“台湾化的马华文学”概念,是指在台的马华作家受台湾意识形态和创作方法影响而写的作品,它有利于马华文学全球化,至少可扩大马华文学在国外的影响,也可使马华文学多一种风格。但是,如果只用台湾标准要求马华文学,那就会扼杀马华文学的多元发展。排斥和清理“台湾化的马华文学”固然是无知的表现,如果要求所有的马华文学都必须台湾化,同样是一种无知的悲哀。对此,有些偏执、极端的黄锦树无疑缺乏清醒的认识。由于黄锦树对马华文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台湾大百科全书网站曾请他撰写词条“在台马华文学”的内容。黄锦树也有评论台湾作家的论文,如批评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指出他用“后殖民”、“再殖民”来概括解除戒严以后的文学,显得捉襟见肘。因为“被殖民是历史事实,再殖民论欠缺正当性(以汉人立场如此立论,有吃原住民豆腐之嫌)。后殖民论是当道的理论话语,占据的是已‘人满为患’的边缘位置(借王德威教授的用语)”。在作品评论方面,黄锦树有评论骆以军小说《遣悲怀》的《死者的房间》一文。在黄锦树看来,骆以军很可能是同辈小说家中最早确立自己写作方向的。这部作品较其他人的作品,在技术上更纯熟,形式上也更趋完美。对张爱玲的《小团圆》,黄锦树主张用新的眼光加以审视。在他看来,此著堪称张爱玲的巅峰之作。《小团圆》比所有违反张爱玲意愿“出土”的少作更有价值,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张爱玲的世界,一部冷酷的成长小说。陈大为(1969—),祖籍广西桂林,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诗集、散文集数种。论文集有《思考的圆周率:马华文学的板块与空间书写》(大将书行,2006年)、《亚洲阅读:都市文学与文化(1950—2003)》(万卷楼出版公司,2004年)、《诠释的差异:当代马华文学论集》(海华文教基金会,2004年)、《亚细亚的象形诗维》(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亚洲中文现代诗的都市书写(1980—1999)》(万卷楼出版公司,2001年)、《存在的断层扫描:罗门都市诗论》(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让台湾读者见识马华学者另类华语想象的陈大为,其论述与台湾文学呈现出叠合与互补的关系。他的《从马华“旅台”文学到“在台”马华文学》,谈的既是马华文学,又是台湾文学,因而可看作一部马华文学在台湾的发展简史。他严格区分“留台”、“旅台”、“在台”的概念,体现了思维的缜密。材料的翔实,能引起马华文学研究者对那些在台湾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及作品的关注。独到的见解,又可进一步激发台湾文学如何吸纳外来文学养分的讨论。他的创作和论著能够在台湾发表和出版,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作马华文学接受的转向。陈大为的“边缘人”身份,使他能够在面对幽暗、诡魅的吉隆坡文坛的同时,又能比照中国海峡两岸,将论述的对象体现得更为丰富。他从赤道审视台湾,又从北京反观南洋。他用自己的论述凸显了一种常被忽略的移民史观,使其和黄锦树一样,成为“台湾化的马华文学”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书写的旅台文学显现出“异质”的“混血”的张力,并已成为马华文坛“爱恨交织”的一个关键词,这充分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马华当代诗选序》中。该文以台湾文学的标准审视马华作家,用台湾文学的口味鉴赏马华新诗。他用“爱之深,责之切”的方式猛批马华诗人的肤浅与无能,认为:“马华的诗史少说也有70年。我对1970年以前的诗不感兴趣,大多是粗糙的呐喊,不堪入目。”又说北京出版的马华文学选集,“其中‘烂诗’与‘非诗’占了90%,实在有损马华诗誉”。这是一种略带偏激的言论,但去掉其不合理的成分,毕竟有助于马华文学水平的提高。陈大为这种不唱赞美诗的战斗性格,使其和主张“与中国文学断奶”的林建国一样,成为让马华文坛产生莫大敌意的队伍中的一员干将。钟怡雯(1969—),马来西亚怡保市人,祖籍广东梅县。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师大国文所硕士、博士。曾任《国文天地》杂志主编,现为元智大学中语系副教授。论文集有《莫言小说:历史的重构》(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亚洲华文散文的中国图象:1949—1999》(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无尽的追寻:当代散文诠释与批评》(联合文学出版社,2004年)、《内敛的抒情:华文文学论评》(联合文学出版社,2008年)、《马华文学史与浪漫传统》(万卷楼图书公司,2009年)、《经典的误读与定位:华文文学专题研究》(万卷楼图书公司,2009年)。兼有作家及评论家身份的钟怡雯,在创作中融合感性与理性,在评论中兼及马华文学与台湾文学。钟怡雯创作的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对台湾文学也有与众不同的解读。她的评论分两部分,一是学院体的长篇论文,如《从追寻到伪装——马华散文的中国图象》。(P337-382)在该文中,作者认为马华散文对中国的书写,是一种文化认同。面对现实性中国已“赤化”的事实,只有透过象征符号与历史联结才能发挥其中国想象。同时,她也写有涉及台湾文学的文章,如《诗的炼丹术——余光中的散文实验及其文学史意义》。二是文学时评,如在《联合报》发表批评当前文学奖乱象的《神话不再》,以诚信和道德的尺度,对某些作者为获奖而在作品中消费艾滋感染者的做法提出质疑,引起了争论。综观台湾文学系统内的马华文论生产,其所占据的位置和论述对象的边缘性,并不妨碍它在华文文论版图上占有重要板块。它使过于单一的台湾本土论述保留了一个特殊的华人沟通地带,进一步调整了台湾文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业空间激励创业者迎接挑战考核试卷
- 利润管理策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考核试卷
- 摩托车的悬挂系统与舒适性能考核试卷
- 新能源发展对交通行业的影响考核试卷
- 组织供应运输服务方案三篇
- 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培训考核试卷
- DB11T 494.10-2013 人力资源服务规范 第10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 中班防震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064-2011 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
- 新员工知识产权培训
- 英语教学PPT课件:Say-No-to-Bullying
- 同意未成年人姓名变更的声明
- 《统计学基础(英文版·第7版)》教学课件les7e-05-01
-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退部制度
-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课件 第1章01
- 善待他人关爱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 测试计划-10篇模板
- 苏科版2022-2023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07小鸟归巢》教案
- 预警评分系统课件
- 三角堰水头高度与流量查算表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