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液体药品C.闻气体的气味 D.检查装置气密性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电荷数B.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3.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丁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都是氧化物 B.转化①是分解反应C.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无变化 D.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硬水C.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以变成软水D.软水一.定是纯净物5.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出氧气在竹子中气体含量约为10%。以下检验竹子中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闻气味的方法检验6.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7.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8.2019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④推广节水器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10.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剂 B.给液体加热C.检查气密性 D.药品取用1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Fe2O3→FeB..CO2→H2OC..HCl→CO2D..H2O2→H213.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不符合爱护水资源理念的是()A.工业上提倡一水多用B.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提倡用浇灌代替喷灌14.“三氯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广泛应用于牙膏、药皂、洗面奶、空气清新剂等。下面关于三氯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氯生中含有氧分子B.三氯生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C.三氧生是一种化合物D.一个三氯生分子共含有24个原子15.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都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它们的研究:Ⅰ空气污染及防治:据环保部门报告,入秋以来我省13市均连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2)专家提醒市民,出行最好带口罩,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的______作用;(3)在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_____(填“好”或“差”);(4)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Ⅱ探究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因含大量氯化钠而略带咸味,氯化钠由___________构成(填粒子符号)。(2)一些村庄的饮用水是从深井取用的地下水。取适量地下水,加入____________并搅拌,若观察到水中起浮渣,则证明从深井取用的地下水是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3)研究过程中,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目前许多旅游景点安装了直饮水机,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③中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超滤膜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_(填操作名称)。Ⅲ揭密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下图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3属于_________变化,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2)图4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并进行实验D表达与交流(3)图4对应于图5中的___(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袋有深度为10cm的CuSO4溶液现将一小铝块放入CuSO4溶液中则反应前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Pa,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CuSO4溶液的密度ρ=1.2×103kg/m3,g=10N/kg)18.(8分)去除粗盐中的泥沙。(1)什么叫过滤?___________(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3)过滤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________(填序号)。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蒸发皿④托盘天平⑤量筒⑥玻璃棒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漏斗⑩铁架台(4)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请你写出上述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①氯酸钾580②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350③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370④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2、A【解题分析】
A、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正确;B、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C、有些原子中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错误;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错误。故选A。3、D【解题分析】
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为CH4、乙为CO、丙为H2、丁为CH3OH,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为:2CH4+O22CO+4H2、CO+2H2CH3OH。【题目详解】A、乙为CO,属于氧化物,丁为CH3OH,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的反应物有两种,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转化①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D、丁为CH3OH,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16=1:3: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D。4、A【解题分析】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符合题意;B、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不能使硬水软化,不符合题意;D、软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但不一定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题分析】
A、氧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没有现象,故方法错误;B、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竹子中氧气含量约为10%,氧气的浓度太小,不会使木条复燃,故方法错误;C、可用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竹子中含有氧气,故方法正确;D、氧气没有气味,故方法错误。故选C。6、C【解题分析】A红磷燃烧时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因为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状态是固态。所以描述是用烟。此项错误。B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能用铁,因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只有在氧气浓度较大时才能燃烧。此项错误。C该实验能够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项正确。D如红磷不足,瓶内的氧气无法完全反应。会导致打开止水夹后,进入水的体积小于正常值。此项错误。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应分析每一选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7、B【解题分析】
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故选B。8、B【解题分析】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不正确;②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泄溉农田,故不正确;③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④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故选B。9、C【解题分析】
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讨论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故选:C。10、C【解题分析】
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装置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C【解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题目详解】A、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12、D【解题分析】
A、Fe2O3在高温时被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还原为Fe,可以一步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C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一步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C、HCl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可以一步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D、H2O2不能一步生成H2,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D【解题分析】
A、工业上提倡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节约水资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止水资源污染;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提倡用浇灌代替喷灌,浪费水资源;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题分析】
A、三氯生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有氧分子,故不正确;B、根据三氯生的化学式可知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故正确;C、三氯生是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正确;D、每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和7个氢原子和3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24个原子,故正确。故选:A。15、C【解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被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吸附差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Na+、Cl-肥皂水硬水杀菌消毒过滤物理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B甲水氢气+氧气【解题分析】
Ⅰ(1)形成雾霾的是直径在2.5微米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选C;(2)活性炭因疏松多孔,故活性炭有吸附性,用活性炭总口罩是利用了吸附性;(3)质量评级越高,说明空气中的污染物越多,故空气质量越差;(4)防治空气污染需要尽量减少或免除污染物的排放,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燃煤,多植树造林,不焚烧秸秆等;Ⅱ(1)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所含离子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2)区分硬水或软水常使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检测到“水中起浮渣”,证明净水是硬水;(3)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紫外线照射是为了杀菌消毒;超滤膜是将水中的不溶物去除,故与实验职中的过滤操作相似;Ⅲ(1)图三装置是一简易蒸馏装置,蒸馏水只是将水从液体变气体,为物理变化;因为是物理变化,所以分子本身未改变,只是分子间间隔改变了;(2)推测是基于已有的知识进行的一种经验性解释,是一种假设、猜想,故应选B(3)图4发生的事化学变化,应对应图5中的化学变化,为甲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私人二手房购房定金支付与房产交易纠纷解决合同2篇
-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合同编制细则2篇
- 2025版物业租赁安全生产安全责任保险理赔服务合同3篇
- 提升财务运营效益的探索与实践
-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 民族医科护士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单位内部职员服务合同范本3篇
- 美食行业烹饪技巧培训回顾
- 塑料行业塑料工工作总结
- 特种设备检验现场事故案例分析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监狱监舍门方案
-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课件
- 宫颈癌后装治疗护理查房课件
- 员工内部众筹方案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聪明格练习题(初、中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