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_第1页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_第2页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_第3页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社会契约论与新社会契约论之比较探源郭瑞霞【作者简介】郭瑞霞(1987【作者简介】郭瑞霞(1987—),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社会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述国家起源和政治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其思想来源并不多元化,立论逻辑也不复杂,学者对它的批判亦从未停止过,但是它却一直经久不衰而且有所发展。本篇文章便试图从其思想来源和立论逻辑谈起,探索其价值和不足,以及新社会契约论者对于这些不足所作出的努力,从而为社会契约论的强大生命力寻求证明。关键词:古典社会契约论、新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国家起源ClassicalsocialcontracttheoryandacomparisonofthenewsocialcontracttheoryAbstract:thesocialcontracttheory,asakindoftheorydiscussestheoriginofstateandthelegalityofthepoliticalpower,itsthoughtoriginisnotdiversified,theoreticallogicislesscomplexandscholarstoitscriticalalsoneverstopped,butithasbeenenduringandsomedevelopment.Thisarticletrytodiscussthesocialcontracttheory’sthoughtoriginandtheoreticallogictoexploreitsvalueandtheinsufficiency,anddiscusstheeffortsthatthenewsocialcontractscholarswhohadmadetothesedisadvatagestoseekproofforsocialcontracttheory’spowerfulvitality.Keywords:classicalsocialcontracttheory;newsocialcontracttheory,;naturalstate;originofstate一、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和立论逻辑。(一)古典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来源。从霍布斯,经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直到康德,都是古典社会契约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无论其具体思想有何区别,其思想来源确有相当的一致性。其两个主要的思想来源便是契约论思想和自然法思想。早在古希腊“智者学派”时期,智者们便对契约论思想和自然法思想做过详细的界分。智者安提风认为,自然的规则优先于契约的规则。而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则明确界定人为法则优先于自然法。到古希腊后期,两种思想进一步分化为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和伊壁鸠鲁的契约论思想。前者强调自然把人联合在一起而组成了社会,后者认为人们以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并组成政府。伊壁鸠鲁的契约论来源于其原子论。他的原子论脱离了德谟克利特的在漩涡中运动的原子的命运,而后者的这种漩涡运动中的原子,暗示“一切均由必然性而产生,这必然性就是命运、法律、天命和世界的创造者。”参考文献:[1]p253普卢塔克.论诸哲学家的见解[M].第一卷,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描述了原子的三种运动形式:由其自身“质料”所规定的直线下落运动,这种重量作用下的运动具有必然性;由原子坚实、独立、不可再分的“形式”及其下落运动,造成了独立原子间的碰撞,这种碰撞运动,既是独立原子直线下落运动的必然结果,又带有偶然性的因素,比如哪些原子相撞,是偶然的;碰撞的原子,由于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发生了偏斜运动,这种偏斜是纯粹偶然的,谁也不能规定它的偏斜方向和偏斜运动力度,谁也不知道偏斜的原子将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再度相撞,因此这种偏斜运动带有重要的自由价值。其实,在这三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原子数量的极致丰富,偏斜超越碰撞成为碰撞之前的第二种运动,而由直线下落运动和偏斜运动所造成的碰撞,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直观化即“社会契约”。在伊壁鸠鲁的契约论中,强调了个人的价值和每个缔约人的自由价值。个人相当于独立的原子,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即享有受尊重的权利和平等权,从而把社会契约的最终约束力也放在个人;个人作为契约缔结的主体,其自由缔结契约的意志是伊壁鸠鲁最看重的,“所谓‘契约’,也可看作是有着自由意志的人的‘碰撞’,没有了人的自由也就没有了社会契约。参考文献:[1]p253普卢塔克.论诸哲学家的见解[M].第一卷,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2]黄克剑.“社会契约论”辩证[J].哲学研究,1997,(3).斯多葛学派的核心是伦理哲学,其“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的过程是受必然性支配的过程,必然性即理性,因此自然的是合乎理性的,而理性的也正是德性的—他们在论述人的自由时,提出只有内在的道德自由,才能使人拥有幸福的生活。由此可见,斯多葛学派把人的德性向度的自由归结于神圣的“自然”,因其对“自然”(理性)的重视,忽视了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从古罗马到中世纪,基本上延续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使自然法思想一度成为主流思想。阿尔色修斯第一次将“契约”关联于“自然法”,霍布斯将自然法与契约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契约理论,经典社会契约论者洛克、卢梭都受他的影响,其立论逻辑更是如出一辙。(二)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立论逻辑。古典社会契约论者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状态”,人类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或国家,实质上是一种历史过程。无论他们对于自然状态的描述有何不同,霍布斯将“自然状态”描述为“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洛克和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状态,他们都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是人性的规定之一。在“自然状态”之下,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所有人都享有一切“自然权利”。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放弃“自由状态”,放弃“自然权利”,选择缔结条约,将自己的权利让渡给国家呢?因为“自然状态”中,缺乏人们共同认可的统一的法律和公共权威,缺少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裁判者,甚至这种“自然状态”经常是战争状态。这种立论逻辑实质上表达了国家相对于“自然状态”—不论“自然状态”是霍布斯口中的战争状态还是洛克和卢梭认为的自由平等状态—的优越性,为国家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相对于处于战争状态的“自然状态”(霍布斯),权利的转让,国家的存在,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相对于处于自由平等状态的“自然状态”(洛克、卢梭),契约的缔结,社会的产生,为缺乏公共权威和共同法律带来的种种不便提供了便利。因此,在人们普遍同意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缔结条约产生的国家最终目的亦是在保护人民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自由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3]p272[3]p27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二、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价值和迷雾。(一)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价值。古典社会契约论作为论述国家起源的理论之一,能够经受住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经久不衰,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它所体现的人文价值,尤为值得我们关注。对个人在“社会状态”中价值主体地位的肯定,这是17、18世纪的社会契约论者带给人们的最大福音。首先是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强调坚实的、独立的、不可再分的“形式”到霍布斯第一次在权利的意义上揭示个人自由,再到洛克和卢梭毫不含糊地对个人在政治社会生活中主体地位的肯定,可以看出,古典社会契约论者不仅把个人自由看作是“社会契约”缔结的前提,更把它作为人类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一以贯之的重要价值,对此,卢梭有经典的描述:“一个人抛弃了自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因为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这两种东西,所以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反自然同时也违反理性的。”[4]p13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而这种自由却不是完全不受限制,它既有内在的制约又有外在的约束。内在的制约强调人们自由选择缔结条约时的“自律”,这样契约的道德性便存在于人们缔约的自愿性质之中;外在的约束便是缔约之后国家施于人民的合乎缔约限度的限制,人民一旦自愿选择缔约组成国家,便应当遵守这些限制。其次,是对平等价值的珍视,这突出的表现为人们在缔结社会契约时的“互惠”观念和功利性质。正如霍布斯所言,理性的人不可能为了接受奴役而放弃某些权利,除非有其他方面更多的权利值得争取。人们在功利意识的驱使下,缔结条约,不光惠及了自己,同时也惠及了他人,而权利让渡、条约缔结的过程中,又必然强调平等的让渡和平等的享有权利。第三,“普遍同意”的观念,在坚持自由、平等两种普遍性价值的前提下,强调条约的缔结必须经过人民的“普遍同意”,“普遍同意”的价值观念不但蕴涵了对个人价值主体地位的肯定,而且,赋予国家权力和政治法律制度以合法性。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不能诉诸法律,而是要看它是否合乎“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4]p13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5]p3JohnRawls.ATheoryofJustice[M].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1.(二)古典社会契约论的迷雾。社会契约论作为一种全面而深刻的国家起源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对国家起源的解释力问题。他们首先所面临的质疑是,国家起源之前的、人类进入社会状态之前的“自然状态”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还是纯粹的理论假设?在经典社会契约论者那里,“自然状态”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的自然本性,但是这与人类的社会性相抵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最本质的特性是其社会性。纵使抛开对“自然状态”的质疑不去深究,国家究竟是起源于人们自觉自愿情况下,通过和平方式建立的契约,还是起源于暴力?纵观人类纷纷扰扰的历史,即使是最明智的人,也不会再执着于契约说。对此,尼采曾在《道德的系谱》中有所论述,按照他的观点,“某些强有力的征服者自行组织起来,控制并驯服了大多数柔弱的民众,于是国家便诞生了。这些作为征服者的主人太强暴有力了,根本不需要‘契约’,根本不需要任何统治的借口。”[6]姚大志.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复旦学报,2003,(4).[6]姚大志.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复旦学报,2003,(4).纵使不在和平、暴力说之间纠葛,暂时假定国家起源于人们的自觉自愿,并以和平的契约方式建立,但是,在经典社会契约论者那里,契约被看作是人民的一致同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纯粹政治考虑的结果。虽然斯宾诺莎提出过侧重经济方面的—分工合作说—有关国家起源和国家政治法律权力合法性的证明,体现了相当的功利观念,但是休谟在对经典社会契约论进行批判时,曾尖锐的指出,国家的合法性在于它能够确保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来自于契约或人民的同意。纵使不念古典社会契约论者对国家起源中功利因素的漠视,其国家起源理论仍面临一个致命的问题,即国家的诞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还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从古典社会契约论者对国家起源的立论逻辑可以看出,国家是在社会成员的集体意志和一致同意的前提下,为的摆脱“自然状态”的种种不便和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经过社会成员的理性设计而诞生的。古典社会契约论者的这种“目的—设计”说引来很多批评。三、新社会契约论者的努力。以诺齐克和罗尔斯为代表的新社会契约论者,意识到古典社会契约论的种种谜题,从不同方面对古典社会契约论进行了修正,使社会契约论的理论价值更加突出。首先是对于“自然状态”的重新认识。诺齐克和罗尔斯摆脱了“自然状态”的真实历史的束缚,认为,“自然状态”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社会契约论也仅仅是“假设的和非历史的”[7]姚大志.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复旦学报,2003,,(4).。新社会契约论者认为,“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7]姚大志.契约论与政治合法性[J].复旦学报,2003,,(4).其次,对于古典社会契约论者国家起源的“目的—设计”说,诺齐克提出一种对立的解释。他认为“目的—设计”说很难自圆其说,转而提出国家的产生是一种自发的、分散的和无目的的过程,并进而提出一种全新的解释,即“看不见的手”。“这种解释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自然状态’和国家之间的界限:所谓的‘自然状态’只是一种没有政府的国家(如某些原始部落),而理想的国家则是一种有政府的‘自然状态’(最弱意义的国家)。”[8]姚大志.反契约论[J].哲学研究,1997,(9).[8]姚大志.反契约论[J].哲学研究,1997,(9).第三,罗尔斯“程序正义”的观念。他认为,只有通过正义的程序,条件的正义才能最终转化为结果的正义,这便是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