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新生儿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新生儿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新生儿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

体温测量是儿科护理的日常事务,应每天进行临床护理。准确的体温测量,可协助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判断,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近年来新生儿体温测量方法、部位、测量器械的研究报道较多,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备儿科护理同仁参考。1测量位置和方法1.1体温计测温度腋下测量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腋温测量法的主要原理:腋窝血管丰富,把体温计放置在腋下测得温度较接近血液温度。林惠珍等报道,先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端垂直放于腋窝深处,不易造成位置偏移。新生儿测腋下温度时需要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扶体温计,测出的体温方可正确。测量时间需5min~10min。此测温法需要松解包被容易使新生儿受凉,不易复温,且易诱发其他并发症。1.2新生儿真机应测仍未检测分布直肠温度接近机体的中心温度,不受室温影响,有来自痔动脉的丰富血供,其结果能准确反映体温的实际变化,较准确地反映体核温度,是临床了解新生儿体温的标准方法。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宫腔内外的温差使体表温度迅速下降,首次体温应测试直肠温度。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棕色脂肪少,需测肛门温度才能真正反映机体温度。蔡红等报道,将新生儿屈膝仰卧位充分暴露臀部,用鞣酸软膏润滑后将肛表轻轻插入2cm~3cm,3min后取出。沈军英研究认为,肛温测1min后取出也准确。但新生儿直肠较短,肛表插入深度不易掌握,加上新生儿的直肠壁较薄,易造成直肠穿孔。测量直肠肛温时,肛门有刺激不适感,新生儿易哭闹,可刺激排便,同时肛表前端所涂的液状石蜡形成保护膜,可降低储泵槽的受热敏感性,这些均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王燕认为测直肠肛温虽然较准确,但测量时须打开包被、尿布,专人守护,既增加新生儿室护理人员工作量,又降低工作效率。1.3新生儿肢体测试蔡红等认为,新生儿皮肤较薄,加上颈部聚集大血管,颈下体温测量能直接反映新生儿的体温变化,不论任何季节都方便测量,更利于临床护理操作。王燕测量新生儿颌下颈部体温时将新生儿侧卧于婴儿小床上,头部垫一小枕,使新生儿下颌紧贴胸部,将体温表水银端置于颌下颈部皮肤皱褶处,10min后取出。吕小玲等将肛表置于新生儿颈项部的皱褶中,3min后取出记录读数。何真等发现,颈部测量体温不会因护理操作发生热能流失,无论早产儿或足月新生儿均适用。肖永辉等对新生儿室500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发现测试新生儿颈部温度,可以准确可靠地反映体重1500g以上新生儿机体的真实体温情况,测量部位暴露于体表,既方便安全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冬天易于被家属所接受。但正在进行蓝光治疗及颈部冷热敷的患儿不宜进行颈部温度的测量。1.4家长东南角带表侧近家长身体胡玉芝等报道:将体温表置于锁骨上窝内,嘱患儿家长把患儿揽于怀中(患儿夹表侧靠近家长身体),将患儿上臂内收,头偏向家长怀中,测量10min后取出,结果准确,不需解开衣服,放取方便,易于观察固定,特别适用于冬季。1.5股动脉采血时体温表的测定腹股沟内有腹动脉、股动脉通过,血流量丰富,且该处皮下脂肪较厚,测试时大腿内收后形成人工体腔,便于体温传导。因此,腹股沟温度能准确反映体温温度。林燕等报道,测量腹股沟温度时,被测试者侧卧,小腿弯曲135°,大腿与腹壁间≤90°,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腹股沟中点处,紧贴皮肤,时间10min。张荣兰对临床150例温箱内新生儿进行体温测量发现,腹股沟体温可作为温箱内新生儿体温的测量方法。将体温计水银头放于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即股动脉搏动处),体温计方向与腹股沟平行并紧贴皮肤,同时大腿内收靠近腹壁,如腹股沟处有尿液、汗液时应先擦干,测试时间以7min~10min可测得准确结果。腹股沟温度受性别、年龄、患病与否等因素影响较小。1.6背温与前保持治疗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其主要分布在肩胛间区、颈部、腋窝和胸腹部大血管周围。张凤琼发现肩胛部皮肤可作为保温箱中新生儿常规测温,对低体重儿而言尤其适合。方法:取去枕仰卧位,将体温表水银端经一侧(左或右)颈下插入脊柱与肩胛骨之间斜方肌部位,插入长度为4.5cm~6.5cm,测量时间为10min。肖晓琴观察发现光疗新生儿背温测量与肛温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认为光疗时由于新生儿裸体仰卧于箱内,背部皮肤紧贴床单,使体温计水银端与新生儿背部皮肤充分有效的接触,更加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性。1.7新生儿腰椎相关性腹部有许多脏器及大血管,用腹部测温可代替腋温。方法是将体温计放于新生儿腹部(脐旁),利用一次性尿布的作用,将尿布粘贴处粘紧,使体温计与腹壁紧贴,可直接反映体内核心温度。腹部测试体温操作方便易行,体温计不会因新生儿裸体而脱落,适用于新生儿光疗时体温测试。1.8腰温明显高于腋温、液压温戴明红等报道,将体温计于平脐水平处放入暖箱中新生儿腰部4cm~5cm,10min取出,腰温均明显高于腋温、臀温和肛温,暖箱中新生儿测试腰温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1.9压紧体温表测试卢林阳等研究认为,臀部皮肤温度可用于暖箱中早产儿常规测量,测量臀温可不摇平暖箱,不去枕,将体温表放置于肌肉丰富的左侧或右侧臀部下,使体温表夹在臀部与尿裤之间,利用臀部重力作用压紧体温表,使体温表紧贴臀部皮肤,测量时间为10min。体温表易于固定,不易滑出,增加测量的成功率,而且方便、准确。1.10侧耳道测温因鼓膜和下丘脑的血供均来自颈动脉,因此鼓膜的温度能随着核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邬盈云报道,将新生儿一侧耳道轻轻拉直插入电子测温头,在耳道停留1s,当听到“哗”声时放开,完成测温,一般测量1次,对于年龄小、危重及高热患儿,建议连测2次,以求测得温度的一致性。鼓膜测温具有无创、无不适感、快速、方便、清洁等特点,非常适合0岁~3岁的婴幼儿,但耳道放置温度计有一定困难,需经专门培训。1.11新生儿体温测定韦艳飞等报道,新生儿取头侧位,体温计水银端放置头侧下的耳背5min~10min后读取温度,所得值准确,认为临床可以耳背测量法代替腋下测量法测量新生儿体温。2新生儿采用本构模型时注意注意以下几点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故出生时体温不稳定。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时要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在新生儿四肢温暖、末梢循环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尽量保持新生儿安静;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因皮肤上的血迹及胎脂至体温测量数值偏低;测体温前30min停止喂奶;沐浴后30min内不宜测量体温。查看或测量体温计不能离空调或暖气太近,以免所测数值不准确。3不同温度测量仪器的应用3.1领域聚合物消毒为传统的测量体温工具,价格便宜,但因其易断裂并发生水银泄漏,易滑脱,需用高效消毒剂消毒,步骤多,费时较长,现国外已不主张应用于婴幼儿。仅作为发热诊断对照性研究的金标准,国内目前仍大多采用此方法测量体温。3.2逐渐取代玻璃发温计具有测体温准确和快速的优点,价格较玻璃水银体温计贵,在发达国家逐渐取代玻璃水银体温计用于儿童测量体温。叶朝等对8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电子体温计与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准确性比较,发现电子体温计与玻璃水银体温计测量同样准确,消毒方便,是对健康新生儿体温测量的便捷方式。3.3红外耳温计方便,可减少护士的工作时间通过检测体内血管红外辐射估测体内中心温度,通过鼓膜和头皮颞动脉测温,测体温快速,但价格较为昂贵。邬盈云报道,红外耳温计清洁保养方便,测量一次即可获得正确结果,所需时间短,又由于一用一更换的探头套,既保护仪器又防止交叉感染,使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但红外线电子耳道体温计测量体温偏差较大,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影响耳温的因素,如耳内有阻塞物,探头位置不正确,暴露在非常冷或非常热的环境下,侧卧且耳朵被压的情况下,避免使用。3.4塑料胶棒法测温是通过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来判断体温变化,制作成额贴,国外有化学标点(相变)测温塑料胶棒,可反复使用。化学标点(相变)额部测温适用于所有患儿,快速易操作,但结果欠准确,仅适用于大面积体温筛查。4骨上窝温、颈下、腹温、液压、具体温度测量新生儿体温测量要根据年龄、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测量腋温、肛温是常规方法,但需护理人员打开包被并扶持,增加护理工作量;而测量腰温、背温、腹温、臀温、颈温、锁骨上窝温省力、安全,易固定,值得推广。颈下、锁骨上窝容易暴露,不需解开衣服,可省去解衣和打开襁褓的麻烦,测试时患儿肢体活动不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