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有责性刑法概论_第1页
(5)-七、有责性刑法概论_第2页
(5)-七、有责性刑法概论_第3页
(5)-七、有责性刑法概论_第4页
(5)-七、有责性刑法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责性“无责任则无刑罚”是现代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责任包括主观的责任和个人的责任主观的责任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只有具有责任能力、基于责任意思并具有期待可能性,才能对其进行非难个人的责任指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对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责任,指实施了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具有非难可能性原本可以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合法行为,但他却在社会所责难的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了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因而可以对他进行非难。如果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不具有有责性,行为仍然不能成立犯罪。责任理论包括责任的本质和责任的要素责任要素:责任能力、责任意思、期待可能性第一节有责性的概念和本质一、责任的概念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是违法的,违法性判断是具体的、客观的判断;违法行为必须是有责的,判断责任是否存在时必须考虑到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思,对行为作出具体的、主观的判断。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是违法的。违法性和责任都说明犯罪应当受到非难,违法从客观上说明犯罪行为应受非难,责任从主观上分析行为人应否受到非难,违法性判断是责任判断的前提责任能力的判断是消极的判断,责任意思的判断是积极的判断。二、责任的本质(一)道义责任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主体,同时又负有遵守理性、不侵犯他人利益的道义上的任务犯罪是行为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一个人在选择行为时如果不顾道义上的义务,基于意志自由实施了犯罪行为,侵害了法益,就应该对其行为及结果承受道义上的非难而负责任。(一)道义责任论有责性即道义上的非难可能性。刑事责任的根据是行为人根据主观上恶的自由意志而实施的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基于道义责任论所提出的刑法原则、建立的刑法学理论对于破除封建刑法,建立现代刑法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道义责任论立足于客观的行为,建立起了客观主义的刑法理论,从而建立起了可供事后检验的犯罪成立条件的理论模式,有利于保障人权,建立法治国家。(二)社会责任论人没有意志自由。人的行为由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决定,犯罪行为决定于“人要犯罪”这种自身素质,是人身危险性的外在表现刑事责任的根据是犯罪人反社会的危险性格刑事责任的本质是防卫社会——社会为保全自己而对具有危险性格的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采取的防卫措施对于实施了犯罪行为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人,给予刑罚处罚,对于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应给予防卫社会的保安处分。(二)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以危险性格作为责任的根据,将使对犯罪的认定失去客观标准,违反了罪行法定原则社会责任论片面强调保护功能,必然导致对人权的践踏,违反了现代法治原则但社会责任论对保安处分能予以合理的解释(三)人格责任论刑事责任的规则,首先应当着眼于具体的犯罪行为,同时要考虑行为背后的人格,因为具体行为的罪责取决于行为人的人格行为责任是第一性的,行为人责任是第二性的人格责任论就是行为责任与行为人的人格责任的综合体人格责任论试图将行为责任论和性格责任论结合起来,克服了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的缺陷但它仍然存在缺陷,即对于其一再强调的人格及其构成要素的认识非常困难,因而显得过于理论化而难以实际操作。(四)规范责任论行为人在行为时本应遵守法律的规定,不为违法行为,但行为人竟违反社会的期待而实施了违法行为,因此就产生了行为的可谴责性责任包括责任意思、规范评价和期待可能性,其中期待可能性的存在是全部责任论的基础(四)规范责任论责任是违法行为的“非难可能性”和“违反义务性”,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违反了法的意思决定规范关于“不得决意为违法行为”的要求,而产生了实施违法行为的决意因此,应当对其进行非难,这种非难是规范评价第二节责任能力一、责任能力概述(一)责任能力地位1.责任前提说: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的属性,旨在说明行为时行为人是否具有认识的可能性,与具体的犯罪行为无关;在判断责任时首先要对责任能力进行判断,如果无责任能力,则不进行故意或过失的判断就可以认定不成立犯罪,因此责任能力是责任的前提,而不是责任的要素。2.责任要素说:责任能力虽然主要是从生物学的一面给非难可能性奠定基础,但它并非一般性能力,而是针对具体行为的责任要素。虽然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先有刑事责任能力之后,才能在责任意思的支配下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看起责任能力是责任的前提,但刑法上讨论责任能力问题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进一步确定是否应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二)责任能力的本质古典学派的道义责任论认为是行为能力近代学派的社会责任论认为是刑罚能力或刑罚适应能力折衷的观点认为责任能力既包括行为能力,也包括刑罚适应能力应当采古典学派的观点责任能力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三)责任能力的内容1.认识能力:认识某种行为的社会意义的能力。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所谴责的行为2.控制能力:在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决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实施时间、地点、方式和程度的能力二、责任能力的程度年龄、精神、健康、智力等因素影响责任能力的程度无责任能力人包括幼年人和完全丧失了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不予处罚限制责任能力人包括少年人、尚未完全丧志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老年人等,减轻处罚完全责任能力人,判处正常的刑罚(一)未成年人与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对其违法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1.无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以下,但特定的8中犯罪的年龄点为14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应当按照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11》讨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非法拘禁他人,如果他们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男少年,与幼女交往密切,双方自愿发生性交的,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没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人,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非法拘禁他人,如果他们在非法拘禁的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男少年,与幼女交往密切,双方自愿发生性交的,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没有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如何处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绑架过程中故意杀人,如何处理?讨论2.限制责任年龄:16-18周岁,但8种特殊犯罪是14-18周岁,12—18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该阶段的行为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7条第四款),并且不得判处死刑(49条)。从宽处罚时,年龄越小,从宽处罚的幅度越大3.完全刑事责任年龄:18周岁以上此时年龄不再成为刑罚加减的理由,行为人承担正常的刑事责任4.与年龄有关的几个问题年龄指犯罪时的年龄,而不是审判时的年龄年龄应以周岁计算,以公历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时达到法定年龄的,推定其未达到法定年龄。能证明犯罪时达到法定年龄,但无法准确查明生日的,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年龄。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不容突破行为人在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前后均实施了犯罪行为,只能依法追究其达到法定年龄后实施的行为(二)精神病人与刑事责任能力1.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标准

医学标准: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行为人是精神病人。精神病是由于人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使正常的大脑活动产生障碍,导致认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失调或紊乱的疾病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包括重性精神病,包括内源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性精神病、抑郁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等精神发育不全,包括愚鲁、痴愚和白痴病态人格,如性变态、人格障碍等1.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标准行为人必须是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必须实施了危害行为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必须是精神病理的作用

法学标准:精神病人的行为不但是由精神病理直接支配的,而且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丧失了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其精神病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但行为时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只是有所减弱,而没有丧失。轻度、中度的智力发育不全患者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脑外伤等或重性精神病所引起的人格变态者神经官能症中少数严重的强迫症和癔症患者处于早期或部分缓解期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因其疾病使其认识能力、控制能力减弱或未完全恢复3.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并非在其精神病理的支配下实施,或者并未因其患有精神病而使其认识能力或控制能力丧失或减弱,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包括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型精神病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主要有:绝大多数神经官能症患者,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症、癔病、恐怖症、强迫症等人格障碍或变态人格性变态轻微智力发育不全轻性躁狂症或轻性抑郁症等三、其他特殊人的责任能力聋哑人、盲人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醉酒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不负刑事责任生理性醉酒:“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原因自由行为: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在一时丧失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对于是否陷入这种无责任能力的状态,行为人原本可以自由决定;如果是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的状态,则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醉酒人兴奋期,即轻度醉酒共济失调期,即中度醉酒昏迷期,即重度醉酒甜言蜜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老年人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A.参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造成被运送人死亡的B.参与绑架他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C.参与强迫卖淫集团,为迫使妇女卖淫,对妇女实施了强奸行为的D.参与走私,并在走私过程中暴力抗拒缉私,造成缉私人员重伤的习题:2.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3.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4.甲患抑郁症欲自杀,但无自杀勇气。某晚,甲用事前准备的刀猛刺路人乙胸部,致乙当场死亡。随后,甲向司法机关自首,要求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甲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抑郁症属于严重精神病,甲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B.抑郁症不是严重精神病,但甲的想法表明其没有责任能力,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C.甲虽患有抑郁症,但具有责任能力,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的责任D.甲具有责任能力,但患有抑郁症,应当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节责任意思《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某甲上山合法打猎,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他的仇人,遂开枪将其仇人打死。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常近,甲知道自己的枪法不行,如果开枪有可能将此人打死,但他想:“管他呢,打死了活该!”遂开枪打猎,结果将此人打死。假设甲发现猎物旁边站着一个陌生人,该人离猎物非常近,甲觉得如果开枪有可能将该人打死,但甲又认为自己的枪法很好,遂开枪射击,结果将该人打死。假设甲没有发现猎物旁边站着的一个人,开枪打猎后将该人打死。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中,明知属于认识因素,希望或放任是意志因素。(一)要素1、认识因素:明知;2、意志因素:“希望”、“放任”。一、故意“明知”的内容1“明知”的内容3“明知”的内容2对行为结果的认识:何种性质危害结果对与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对行为本身的认识:危害行为的内容及性质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某种特定危害结果;明知自己行为可能要发生某种危害结果。故意的认识因素“会”发生的情形要成立故意,还必须认识到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所属的外行人领域的平行评价理论”不要求行为人了解规范概念的法律意义,只要求认识到刑法规范所保护所涉及的事实关系即可行为人以自己的认识水平理解了具体化在规范概念中的立法者的评价即可。要成立犯罪故意,还必须认识到行为的社会意义犯罪故意不同于生活故意,生活故意只要求有意为之,犯罪故意要求故意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人不但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特定结果,还应当明知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前者是一种心理事实,后者则是其规范内容客观处罚条件、追诉条件不是认识的内容违法性认识违法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不要说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作为故意责任的成立条件,至少要具备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虽然没有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并不反对也不设法阻止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对结果的发生采取的是听任的心理态度。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要导致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抱的希望或者放任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在意志方面的特征。010203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着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故意的意志因素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认识因素。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具体而言,明知的范围包括:①对行为本身的内容等具有认识。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③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④某些犯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所规定的特定事实,如行为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方法、特定的主体身份等。(二)故意的类型(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行为人对这种结果的积极追求,采取积极的行动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希望虽然都是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异,有强烈、迫切的希望和不很强烈、不太迫切的希望,不能将不太强烈的希望等同后述的放任。2.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认识因素:在认识的程度上,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存在着差别。与直接故意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或者可能发生不同,间接故意只能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在间接故意的场合,其认识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是要小于直接故意的。(2)意志因素。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放任,就是听其自然,听之任之,纵容危害结果的发生。换言之,就是对危害果的发生虽然不积极追求但也不设法避免。只要行为人并非希望结果不发生,而是在心理上能够接受结果的发生,就属于放任。案例:徐勇鹏故意杀人案(间接故意的认定)徐勇鹏因侵害他人名誉权一案由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审理,一审判决徐勇鹏败诉。宣判时,由于徐勇鹏及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并侮辱、殴打审判人员,被玉溪市中人民法院以妨碍民事诉讼为由行政拘留了徐勇鹏的部分亲属。徐勇鹏因而怀恨本案的审判长俞自力法官。2000年7月4日,徐勇鹏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匕首一把对俞自力的颈、胸、肩部连刺数刀。同时,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王建文、陈聪在制止徐勇鹏的犯罪行为时,也被徐勇鹏刺伤。昆明市中级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徐勇鹏为报复而持刀行凶杀人,其行为已触犯国家法律,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告人徐勇鹏公然蔑视法律,对司法人员行凶,致一人重伤,两人轻微伤,其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应从严惩处。对徐勇鹏提出“没有杀人故意”的辩解,法院认为,纵观全案,被告人徐永鹏在持刀行凶的过程中,主观上对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持明显放任的态度,因被及时制止,未酿成人员死亡的特别严重后果,对其辩解不予采纳。据此,综合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情节、后果、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认罪悔罪态度,认定被告人徐勇鹏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法院查明,名誉侵权一案宣判后,徐勇鹏及其亲对判决不满,在法庭内和法院门口哄闹,辱骂审判人员及原告人。俞自力等合议庭人员乘车离开后,徐及其部分亲属仍不听劝阻,继续在院门口吵闹、辱骂,法院便采取了强制措施并于当日作出决定,对其中4人拘留15天,并交付县行政拘留所执行拘留。6月30日,徐勇鹏到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放人,法院当天解除了对徐勇鹏的嫂子王某的拘留。2000年7月4日,被告人徐勇鹏在江川县江城镇农贸市场购买了1把20公分长的匕—,并请人将匕首磨锋利后,携带该凶器到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庭找到俞,问其案子上诉后能否改判,并要求释放仍被拘留着的3名亲属,俞自力向其说明了有关法律规定,拒绝了其要求。徐勇鹏拿出事先准备的匕首朝俞自力的颈、胸、肩等处连刺数刀,法院干警王建文、陈聪见状急忙冲出,奋力制止徐勇鹏的行凶行为并将其制服,在此过程中,王、陈二人也被刺伤。经法医鉴定,俞自力的伤情为重伤,王建文、陈聪系轻微伤。法院认为:徐勇鹏在作案前准备了锋利的凶器匕首,刺杀时针对人体的要害部位,所实施的行为表明被告人对于是否剥夺被害人的命具有明显的放任态度,无论其主观心态还是客观行为,都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虽然由于他人对犯罪行为的奋力制止及对被人的及时抢救避免了致人死亡的后果,但并不能因此改变被告人犯罪行为性质。徐勇鹏的上述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情形

(1)为实现某个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犯罪结果发生的特定场合。例如,甲在其妻子乙的饮料中投毒欲杀害乙,而对其儿子丙可能喝掉乙的饮料而死亡这种危害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结果毒死了丙。(2)为了实现某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狩猎过程中为了击中目标,而对可能击中旁边割草的小孩持放任的态度,结果把小孩打死。(3)在突发的情绪冲动之下,不计后果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形。例如,偶然口角便拔刀乱捅的事例司法实践一般认定行为人对实际发生的结果具有间接故意,如果造成对人死亡,即定故意杀人;如果仅造成对方伤害(轻伤以上),则构成故意伤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两者都属于认识到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且结果的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区别:

(1)从认识因素来说,虽然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而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只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从意志因素上说,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这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言,如果说直接故意投了赞成票,则间接故意投了弃权票。(三)刑法上的认识错误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当发生这种认识错误的时候,还能否认定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危害结果具有认识(进而具有故意责任)?例如:甲原本想杀害乙,实际上却将丙当成了乙杀害。甲对丙的死亡是否具备故意责任?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对于行为的有关事实情况的不正确认识法律认识错误: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发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认识错误学说:(1)具体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知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必须具体地一致,才能以故意罪的既遂犯论处;如果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不是具体的一致,则应当排除犯罪的故意。如:行为人意图杀甲,将乙错误地当成甲,实施了杀人行为,致乙死亡。根据具体符合说,由于行为人预期发生地结果和实际发生地结果不一致,因此其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罚。(2)抽象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是具体的一致,但只要抽象地符合,就应当以故意犯罪的既遂犯论处。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意图,客观上发生了构成要件事实,即使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分属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也应当以所认识之罪的既遂犯论处。例如:行为人出于毁坏财物的故意实施了行为,却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则其行为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既遂犯与过失致人死亡最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3)法益符合说。认为只要行为人意图侵害的法益与现实侵害的法益基本一致,即使分属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也成立故意犯罪的既遂犯;如果意图侵害的法益与实际遭受侵害的法益不一致,则主观上认识到的事实为未遂犯,未认识到的为过失。例如:行为人意图杀害尊亲属,却误将他人杀死,由于尊亲属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属于专属法益,在性质上一致,因此构成普通故意杀人的既遂犯。反之,如果行为人意图杀人而毁坏了财物,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犯)与过失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犯。(4)法定符合说,又称构成要件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非具体地一致,但两者在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上相同时,就足以认定犯罪既遂的成立。例如:行为人本想杀甲而错误地将乙当成甲,将乙杀死,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只要故意的内容,行为的方法、行为的结果在性质上与法定的构成要件相符合,即使存在着对象错误或打击错误,也不能排除既遂的责任。

该说已经成为各国刑法理论界、实务界的通说。分类: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虽然行为人所认识到的事实与客观行为发生的事实并不一致,但并未超出同一构成要件的犯罪。称为同一构成要件内的错误。(1)对象错误: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虽不一致,但都属于同一法定构成要件范围内的对象,可简称为同类对象错误。例如:甲欲杀A,却误认B为A而杀死了B,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2)打击错误:行为人对对象的辨认无误,但是在实施侵害行为时,行为出现误差以致实际侵害的对象与预想侵害的对象不一致,但是这种不一致并未超出同一构成要件。例如:行为人本欲射杀甲并且举枪向甲射击,结果由于枪法不准击中了甲旁边的乙,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3)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对侵害的对象虽然没有发生错误,最终也造成了犯罪结果,但是导致犯罪结果的实际过程与行为人所预想的进程不一致,以及侵害结果推后或者提早发生的情况。

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的情况。例如:甲为了使乙溺死将其推入井中,但井中无水,乙摔死在井中。虽然乙不是死于溺死,与甲预想的进程不同,但乙的死仍然是甲造成的,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

结果的推迟发生。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另外的原因实施第二个行为,而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例如:甲以杀人的故意猛掐乙的脖子致乙昏迷,甲乙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尸体”将乙沉入河底,事后证明乙是被淹死。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

结果的提前实现。行为人原本希望通过第二个行为导致结果的发生,可事实上为第二行为做准备的第一行为已经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例如:甲准备使乙吃安眠药睡熟后用铁棍将其打死,但在甲用铁棍打乙之前,乙由于安眠药过量而死亡,不影响故意杀人罪既遂犯的成立。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到的事实与客观上发生的事实不但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跨越了不同的构成要件。(1)对象错误: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实际侵犯的对象不同,并且分属不同的构成要件。例如:甲窃取旅客一提包后匆匆回到住处,打开包后发现,里面并无财物,但有一支手枪。盗窃罪既遂。(2)打击错误: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本来想要攻击的对象和实际受害的对象发生了偏差,并且这种不一致超出了同一构成要件。例如:甲本想射杀价值一万元以上的宠物,却由于没有瞄准,而将宠物旁边的乙打死。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反之,如果本想杀人却只打中了人旁边的宠物,应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行为人误把白糖、碱面等当作砒霜等毒药去投毒杀人,误用空枪、坏枪去射击杀人,从而未能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构成犯罪吗?思考?法律认识错误假想有罪假想无罪对行为的罪名、罪数以及刑罚轻重等方面有误解二、过失

(一)概念: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特征:第一,作为一种责任形式,必须对于危害结的发生具有预见可能性和回避可能性,否则构成无罪过事件。第二,行为人并非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同时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持一种反对、排斥的态度。第三,过失的本质是注意义务的违反。这里的注意义务,包括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过失的成立条件过失的成立条件就是行为人不注意,包括注意能力和注意义务注意义务的根据:来源于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预见责任来源于职务上的预见义务来源于公共生活准则的预见义务注意能力古典学派采用主观说,又称个人标准说,认为应以具体的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在行为人本人注意能力的范围内考察其注意能力。具体地说,认定过失犯中的注意能力时认为应当完全地、绝对地根据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其年龄、健康、发育状况、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业务水平、技术熟练程度及所担负的责任等主观条件来判断行为人的预见能力。近代学派采用客观说,又称社会标准说,认为应以抽象的一般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一般人在当时不具有注意能力的,不管行为人的注意能力如何,均认为行为人没有注意能力。在当时的具体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行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则行为人也应当预见到;一般人不能预见的,行为人也不能预见到。何为一般人的水平,由审判人员依社会经验判断。折衷说: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折衷的产物认为应以具体的行为人的注意能力为标准,但行为人的能力高于一般人时,对其注意能力则应客观说来认定应当把具有相同情况的某些个人的预见能力抽象化,作为一种类型标准,来确定不同类型的人的预见能力通说基本上采用客观说我国的通说实际上是主观说(二)过失的种类1.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预见义务:可能来自法律、法令,也可能来自于职务、业务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还可能来自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预见能力:根据行为人本人的心状况、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等主观条件和当时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环境等客观条件,综合作出判断。(2)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3)行为人没有预见到危害结果的原因是疏忽大意。案例1:王凤过失致人重伤案(疏忽大意的过失)2001年1月5日7时许,被告人王凤在为其同学石霞结婚充当伴娘时,因害怕被闹新房的人“打夯”(“打夯”是山东农村闹洞房的一种习俗,即四个人分别抓住伴娘的两条胳膊和两条腿一起一落地摔),于是躲到了新郎薛荣耀家的卫生间里,并手持一把锥子从门缝伸出,口中大喊:“不要过来,谁过来我就捅谁。”附带民事诉讼告人崔勇在欲找其“打夯”时,被身后面的人往前推,致使王凤手中的锥子刺入其前胸,造成外伤性心脏损坏。经法医鉴定其伤情构成重伤。据此,法院认为:被告人王凤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致他人伤害,但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崔勇被刺伤的结果,其主观上对致人重伤的告果有过失,其行为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并非意外事件。案例2:陈金滴过失投毒案(无认识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陈金滴在同安区第五中学读书期间,与同校学生许振江、蔡金练、张志强一同租住在同安区新店镇西岩路90号楼。1999年9月21日中午,被告人陈金滴在清理旅行袋时发见l包其于同年7月间注入灭鼠药液(内含氟乙酰胺毒素)准备用于灭鼠的美味牌即溶营养麦片,但因疏忽将该包麦片放置于租住宿舍的桌上。同年9月23日下午5时30分左右,与其同住的许振江、蔡金练、张志强放学后返回住处,在蔡金练的提议下,3人将仍放置于桌上的该包麦片冲泡饮用。饮完后,3人一同上街吃饭,途中,许振江、蔡金练因麦片所含毒性发作而先后倒地,张志强见状即与他人一起将许、蔡二人送往新店镇卫生院抢救。到达医院后,张志强亦出现同样中毒症状而瘫倒在地。当日下午6时许,许振江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许振江系服食含氟乙酰胺的食物引起中毒而死亡;蔡金练、张志强均系氟乙酰胺重度中毒,损伤程度均为重伤。法院认为,被告人陈金滴无视公共安全,因疏忽大意对有毒食物管理不当,致3人误食,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的结果,其行为已构成过失投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所谓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却没有确实可靠的根据。没有确实可靠的根据而轻率相信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既可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作出此种相信但是所依据的条件并不可靠,也可能是行为人主观上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困难。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在认识因素上,两者虽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间接接故意的场合,行为人往往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而在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场合,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虽然能发生,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比较模糊,不能确定(由此才称不上明知而只是认识到)。(2)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意愿的。而间接故意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持放任态度,即无论危害结果是否发生,都不在乎、无所谓,甚至纵容危害结果发生。(3)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过于自信过失之行为人的本意,所以行为人往往对避免危害结果采取积极的态度,或者直接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一定的措施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由于对于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放任心态,所以不会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3.一般过失与业务过失业务过失:指从事某种职业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进行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因违反业务上必要的注意义务而导致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过失犯罪。一般过失:又称为普通过失,指行为人在其业务活动范围以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因违反社会生活中必要的注意义务而造成侵害法益结果的过失犯罪。4.监督过失监督过失,指负有监督义务的人由于监督不力,即由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义务而产生的过失。当具体工作的作业人员存在失误、有可能发生责任事故时,管理者、监督者本应对其加以管理、监督、指导,使其纠正失误以避免结果发生,但是他没有履行监督职责,致使本来可以避免的结果发生或者进一步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即负有监督过失。期待可能性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不为违法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的情形。法律不强人所难,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期待可能性时,才有可能对行为人做出谴责。如果不具有这种期待可能性,那么也就不存在谴责可能性。1897年癖马案

1.以下关于犯罪故意、过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持猎枪打猎,忽听远处草丛中的响动,以为是猎物,准备开枪,同去的张某提醒他,这里经常有人来,但乙不予理会,开枪后才发现将一割草的村民打死。乙的行为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B、警察甲与同事李某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李某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李某被当场打死,甲没有犯罪故意,也没有犯罪过失C、丙为了杀死妻子肖某,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孩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D、丁在自家阳台上,看见一群小孩在阳台下面玩耍,丁仍旧将废弃的杂物抛出,结果将一小孩砸成重伤,丁所持的心理态度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2.17岁的方某与16岁的吴某都是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