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1页
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2页
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3页
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4页
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数字电视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融合的产物,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实现节目内容制作、存储、播出、传输、接收及应用服务的整套系统,发展数字电视产业,是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对于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四五”规划》的颁布,将作为指导未来五年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回顾2022年——数字电视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06%,同比增长0.28%;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82%,同比增长0.2%。数字电视用户数13541万户,首次突破1亿户,增幅29.15%。2022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101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95亿元,增幅22.15%。其中广告收入537.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29亿元,增幅22.93%。数字电视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数字电视应用为中心、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产业初步形成,“闪联”、“e家佳”和“广联”等各具特色的数字家庭标准组织相继组建,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及推广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构建了包括数字家庭网络运营、数字家庭智能终端、数字化家用电子产品制造、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内容服务在内的技术链,产品涵盖消费电子、通信、安防、建筑、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等众多行业。以互动娱乐、智能家居、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电视业务应用创新取得较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数字电视新型显示器件与材料、数字电视系统级芯片(SOC)、数字电视中间件、大容量光存储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相继推出了LED背光电视、互联网电视、三维电视、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多条液晶电视模组整机一体化生产线已实现量产。标准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数字视频编解码标准(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DRA)、中国蓝光光盘格式标准(CBHD)、数字接口内容保护标准(UCPS)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其中DTMB已经取得国际电信联盟(ITU)地面数字电视D系统代号,AVS成为国际主流视频编解码标准之一,DRA成为蓝光高清视盘国际联盟可选标准,“闪联”、“e家佳”标准分别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为国际标准。产业区域发展辐射作用明显:初步形成了北京辐射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西经济区、成渝地区等各具特色数字电视及数字家庭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及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展望2023年——宏观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电视和三网融合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将为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作为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消费升级助产业发展:数字电视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城市化带动城市家庭数量快速增加,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数字家庭娱乐、智能家居、远程教育、社区服务等发展势头迅猛,内需市场的扩大将为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需动力。技术进步促进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绿色环保为特征的科技进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显示、人机交互、内容保护与可信安全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融合创新为特征的新型产品和服务形态,将为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革:“4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融合的不断推进,将促进产业从单纯整机生产向上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从产品制造向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领域渗透。产业集群正加速从成本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生产与服务融合、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总体信贷原则:在内容制作方面,我国数字电视内容比较匮乏,不过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如中视传媒由于掌握着垄断性资源,可以持谨慎维持的态度。节目集成方面,“两限令”的颁布极大的压缩了电视台的利润空间,此类信贷建议应为限制类。而节目传输方面由于三网融合给有线电视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有线网络收益有望成倍增长,信贷策略可以为积极介入。目录TOC\o"1-2"\h\z\t"标题3,3"第一章数字电视行业基本情况 1第一节数字电视简介 1一、数字电视的定义 1二、数字电视的特点 1三、数字电视和收费电视的对比 2第二节数字电视的用途 3第三节数字电视的分类 3一、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3二、按产品类型分类 3三、按清晰度分类 3四、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 3五、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 4第四节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第二章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5第一节2022年宏观环境分析 5一、国内宏观经济对行业影响 5二、金融环境及影响 7三、世界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 9第二节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1一、重点政策汇总 11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 12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14第三章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6第一节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现状及展望 16一、2022年我国广电行业发展现状 16二、2022年广播电视行业主要进展 16第二节我国数字电视市场发展现状 18一、我国数字电视业发展推动力分析 18二、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19三、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增长趋势与收视需求分析 21第三节我国数字电视市场存在的问题 23一、标准问题继续困扰 23二、节目内容匮乏,经营模式传统单一 23三、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不平衡 23四、用户兴趣以及文化水平的制约 24第四节我国数字电视行业投融资分析 24一、行业重点授信与分析 24二、我国数字电视行业投融资特点 26第五节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26一、进入壁垒分析 26二、退出壁垒分析 27第六节世界数字电视产业 28一、国外数字电视发展简介 28二、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海外推广取得战略性突破 33第四章数字电视行业技术分析 36第一节数字电视基础技术介绍 36一、数字电视技术的结构 36二、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 36三、数字电视的复用系统 37四、数字电视的信道编解码及调制解调 37第二节新技术分析 37一、下一代互联网 37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40三、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 42第五章2022年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分析 44第一节中国数字机顶盒产业 44一、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定义 44二、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分析 44三、卫星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46四、地面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46五、IPTV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47六、2023年数字机顶盒技术发展趋势 48第二节中国有线数字机顶盒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49一、2022年我国有线数字机顶盒市场 49二、我国有线数字机顶盒厂商分析 50三、2022年高清双向机顶盒引导潮流 50四、有线数字机顶盒发展趋势预测 52第三节中国数字电视芯片产业 53一、数字电视芯片简介 53二、调谐芯片和解调芯片 53三、我国有线数字机顶盒芯片特点 55四、我国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市场 55五、数字电视芯片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56第四节中国CMMB芯片市场规模与应用预测 57一、中国CMMB芯片市场发展现状 58二、市场结构 58三、竞争格局 58四、发展趋势分析 58第六章2022年网络电视(IPIV)发展分析 60第一节IPTV简介 60一、IPTV的定义 60二、IPTV的功能 60第二节网络电视的国际市场 61一、国外IPTV业务发展现状 61二、全球IPTV的发展趋势 64第三节我国的网络电视产业 64一、我国IPTV发展现状分析 64二、电信业与IPTV 67第四节影响网络电视发展的因素 69一、政策因素 69二、市场因素 69三、内容因素 69第五节IPTV技术发展趋势及IPTV3.0规范重点 70一、IPTV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70二、IPTV3.0规范重点 71第七章2022年重点地区数字电视发展情况 74第一节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化的模型 74一、青岛模式 74二、杭州模式 74三、佛山模式 75四、太原模式 75五、上海模式 75第二节上海市 76一、发展概述 76二、发展战略 78第三节深圳市 79一、发展概述 79二、发展战略 81第四节杭州市 82一、发展概述 82二、发展战略 83第五节青岛市 84一、发展概述 84二、发展战略 84第六节佛山市 85一、发展概述 85二、发展战略 86第八章2022年数字电视运营企业分析 87第一节数字电视产业链以及重点企业介绍 87一、数字电视产业链介绍 87二、重点企业介绍 88第二节电广传媒 89一、公司简介 89二、公司股本结构 89三、经营状况分析 90四、发展战略分析 91第三节东方明珠 93一、公司简介 93二、公司股本结构 93三、经营状况分析 94四、发展战略分析 95第四节歌华有线 95一、公司简介 95二、经营状况分析 96三、发展战略分析 97第五节中视传媒 97一、公司简介 97二、经营状况分析 98三、发展战略分析 99第九章数字电视的运营模式 101第一节我国数字电视机的运营模式 101一、以“免费赠送、整体平移”为代表的“青岛模式” 101二、以“一卡一费、阶梯收费”为代表的“佛山模式” 101三、以“宽带运营、咨讯服务“为代表的“杭州模式” 102四、以“产业联盟、商业运作”为代表的“上海模式” 102第二节对我国数字电视运营模式的探讨 103一、数字电视增值业务 103二、从用户需求方面下手 105第三节我国数字电视机运营情况 106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01亿,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106二、重庆有线打造全民高清 106三、青海卫视大调整,与湖南纪实频道整合运营 107四、百视通携手终端商共建开放互联网电视产业链 107五、百视通、银联、康佳首推中国电视支付业务终端 107六、歌华有线与文广互动签战略合作协议 108七、南京“云媒体电视”正式上线 108第十章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风险分析 109一、市场风险 109二、技术风险 109三、经营风险 109四、政策风险 110第十一章2023年数字电视行业投资及信贷建议 111第一节数字电视发展趋势 111一、云电视、3D电视和移动多媒体电视成发展方向 111二、节目制作的数字化、网络化 112三、构建直播卫星服务体系 112四、科技创新、标准制定工作加快 112第二节行业投资热点分析 112一、系统设备研发与生产 113二、节目制作与集成 113三、增值信息服务 113第三节行业细分信贷建议 114一、设备研发与生产 114二、内容制作 115三、节目集成 115四、节目传输 115

表录TOC\h\z\t"表题"\c表1 2017-2022年广电行业总收入占GDP比重 4表2 2022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8表3 数字电视政策汇总 11表4 2021-2022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 20表5 美国数字电视标准情况 29表6 日本媒体以及数字节目 30表7 日本数字电视标准情况 31表8 欧洲数字电视标准情况 32表9 数字传输的常用调制方式 37表10 青岛模式解读 74表11 2022年上半年上海数字电视和IPTV概况 77表12 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指标情况 87表13 电广传媒2021-2022年股本变动 89表14 2017-2022年电广传媒的主要财务指标 91表15 东方明珠2021-2022年股本变动 93表16 2017-2022年东方明珠的主要财务指标 94表17 2017-2022年歌华有线的主要财务指标 96表18 2017-2022年中视传媒的主要财务指标 99

图录TOC\h\z\t"图题"\c图1 2006-2022年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8图2 2022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示意图 20图3 2018年底-2022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和数字电视用户发展示意图 21图4 DTMB支持的组合模式 33图5 NGB发展重大事件 41图6 NGB技术体系构成 42图7 2023-2018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规模趋势预测 45图8 2006-2022年中国数字机顶盒生产规模 45图9 2021-2017年中国卫星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及预测 46图10 2021-2017年中国地面数字机顶盒市场预测 47图11 2022-2017年中国IPTV数字机顶盒市场规模及预测 47图12 2018-2022年我国有线机顶盒市场保有量对比 49图13 2022年1-9月份有线机顶盒厂商出货量市场份额示意图 50图14 2019-2022年9月我国有线高清机顶盒发展情况 51图15 2022年1-9月我国有线高标清机顶盒市场出货情况 51图16 IPTV功能示意图 61图17 IPTV3.0系统架构 72图18 数字电视产业链 87第一章数字电视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数字电视简介一、数字电视的定义广义上说,数字电视是数字传输系统,是原有电视系统的数字化,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者说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其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好。数字电视可以是直接生成的数字电视信号,如动画、字幕机和数字摄像机产生的数字信号;也可以是由模拟信号经数字化以后产生的数字电视信号;也可以是经处理的数字电视信号,如MPEG格式的压缩数字电视信号。数字电视系统可按节目制作,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发送和接收分类;也可以按卫星传输系统,地面传输系统和有线电视传输系统分类;或按消费类、专业类和演播室数字设备分类;或按低清晰度、常规清晰度和高清晰度业务分类。狭义上说,数字电视如美国的“数字电视”(DTV:DigitalTV)专指美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这是一个专用名词,并非上面所说的广义数字电视的概念。而欧洲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是DVB—T。在这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除了目前节目制作还有一部分是模拟的外,从演播室开始,到发射机到传输到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处理和调制,接收这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电视机才是名副其实的数字电视机。本报告采用的是广义上的数字电视。二、数字电视的特点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处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3.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8—1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4.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5.提供全新的业务。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6.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近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例如,帧存储器可用来实现帧同步和制式转换等处理,获得各种新的电视图像特技效果。7.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便于在各类通信信道特别是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算机网络联通。8.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数字电视和收费电视的对比收费电视指的是以个性化、互动而具有“收费节目、频道”的电视,主要是付费频道——除有线电视维护费用之外的,收费的可选择服务。收费电视与传统的“你播我看”式的单向电视广播有着天壤之别,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收看电视期间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不受到广告的干扰,使人们由被动收看变为主动选择。“能自主选择而且没有广告,当然需要另外付费”。所以,可以确切地称之为“互动收费电视”。数字电视提供的点播服务是在付费模式的支撑下进行运营的。但是,数字电视并不完全等同于收费电视。数字电视的概念是指节目从摄制、编辑、播出、发射到接收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的。包括数字摄像、数字制作、数字编码、数字调制和数字接收等,达到高质量传送电视信号的目的。不仅如此,数字电视还具有丰富的信息业务广播功能,具有可交互性等。从数字电视历年的发展来看,到2017年国内终止模拟数字信号的播放,其间显然不仅是发展收费电视用户,公共频道(传统电视)的数字化也是必然趋势。而目前多数商家认为数字电视等同于收费电视,这与现实发展有所背离。实际上,数字电视和收费电视是并驾齐驱的。数字电视不仅可与收费电视同行,而且,数字电视和收费电视同轨运行是国内外数字电视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电视台既可以占领收费电视市场,同时顺应技术潮流,逐步达到数字播放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新的网台关系极其重要。电视台希望通过收费频道的建设拥有数字电视平台,而公开频道则尽力延缓数字化,这有利于电视台利用数字电视达到收益的目的。而一旦到达政府规定的时限,公开频道可以平稳的转嫁至数字平台。第二节数字电视的用途在数字电视中,采用了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增加了交互能力,赋予了电视许多全新的功能,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各种网络服务,包括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新业务,使电视机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家电。数字电视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就是视频点播(VOD)。VOD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它不像传统电视那样,用户只能被动地收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它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多的选择权,更强的交互能力,传用户之所需,看用户之所点,有效地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以及针对性。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就是朝着点播模式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还提供了其它服务,包括数据传送、图文广播、上网服务等。用户能够使用电视现实股票交易、信息查询、网上冲浪等,使电视被赋予了新的用途,扩展了电视的功能,把电视从封闭的窗户变成了交流的窗口。第三节数字电视的分类一、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DVB-T)、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DVB-C)三类。二、按产品类型分类 按产品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三、按清晰度分类 按清晰度分类: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四、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 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可以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五、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第四节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022年,在全球经济渐渐脱离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制定了“十四五”规划,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2022年,全国广播电台227个,电视台247个,广播电视台2120个,教育电视台44个。全国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7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2%。2022年,广播电视总收入预计2946亿元,比2021年增加644亿元,增长约为28%,增幅率较高的十个地区有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湖南省、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以及湖北省。2022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预计1081亿元,占总收入的36.69%,比2021年增加141亿元,增长15%。广告收入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央直属地区,然后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17-2022年广电行业总收入占GDP比重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广电行业总收入增长率占比201726581014.213160.1970.49520183140459.615830.2030.50420193409039.218530.1710.544202140151310.423020.3830.57320224715649.229460.2800.62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广电总局第二章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22年宏观环境分析一、国内宏观经济对行业影响(一)GDP增速持续放缓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速相对较稳定,近十年来一直处在4%左右的水平附近波动,第四季度累计同比反弹至4.5%;第二大产业增速放缓趋势明显,第四季度累计同比为10.6%,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三产业增速也由第三季度的9%降至8.9%,达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并自2021年以来开始呈现温和放缓态势。第二、三产业的增速放缓,也分别与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所反映出的趋势一致。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减缓,有其内在要求,也有外部客观必然,总体而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正常调整,并将长期保持稳定较快发展格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而且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电视和三网融合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些都将为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另外,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作为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工业增加值弱势运行总体来看,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处在较低位置,实现了从快速增长向平稳增长的过度。相对于2003年至2018年金融危机前这阶段的时期来说,该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受2022年外围经济形势的拖累,以及房地产调控所带来的投资挤出效应,都使得内外需求均遭到抑制,对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延续弱势运行状态。在工业生产中,2022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9%。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彩色电视机产量12231.4万台,比上年增长3.4%,其中的液晶电视机产量为10298.5万台,比上年增长15.2%。液晶电视机正在逐步的代替传统电视机,这些都为数字电视的推广提供了很大的平台基础。(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速下滑;其中,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7.9%,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落。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0.2%。房屋新开工面积190083万平方米,比2021年增长16.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46万平方米,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8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房地产多项指标增速出现回落。总体而言,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21年略有下降,这与我国政府为克服我国经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而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相对应,表明“十四五”规划在拉动内需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2023年,我国将会拥有更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国家的宏观调控将促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持续跟进,这些都将为数字电视及数字家庭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四)社会消费品稳定增长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2021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4609亿元,比2021年增长22.9%。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78164亿元,增长23.2%。受经济调整和通胀因素影响,2022年的消费增速比2021年有下滑。究其原因,三大因素导致去年我国消费增长减速:一是政策“淡出”致汽车、住房相关消费降温。2022年以来,由于政府促进汽车、商品房等消费的政策或中止或减弱,有的城市还实行限购,从而使得这类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二是物价走高影响部分消费预期。虽然2022年8月份后CPI连续5个月同比增速回落,但全年5.4%的CPI涨幅仍超出调控预期目标。三是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多发,也让消费者心存疑虑,缩减了消费开支。尽管2022年一些传统消费热点出现降温,但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去年消费增长也不乏亮点。在投资和出口双双回落的背景下,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略低于位于第一位的投资,而往年这一比重仅为三成多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较去年增长21.6%,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2023年,随着城市化带动城市家庭数量快速增加,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将会日益增长,数字家庭娱乐、智能家居、远程教育、社区服务等发展势头迅猛,内需市场的扩大将为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需动力。(五)进出口增速如期回落2022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比2021年减少264亿美元。受国内外经济景气度下滑影响,2022年的进口、出口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同时,2022年,在“扩大进口”的政策引导下,我国进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6个百分点,外贸顺差在2021年同比收窄7.2%的基础上继续收窄14.5%。总体来看,2022年进出口总额增速较2021年下降了约12.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欧盟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美日经济复苏尚未稳固,短期消费提升作用有限,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与通胀压力同步下调,导致我国进出口环境仍非常严峻。此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2022年1月至11月,我国遭遇了全球16个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的60项贸易调查,贸易冲突的增加直接影响了我国商品对外进出口的增长。对外经济增速的回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但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国际化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支撑下,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在进出口方面仍将保持稳步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海尔、TCL、长虹、创维、康佳、厦华等整机企业在欧洲、东盟、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研、产、销机构,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六)CPI连续高企后回落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5.4%。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CPI涨幅的回落,符合经济下滑周期的走势,也与宏观政策调控的预期相符。在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基本上收视费上调已是大势所趋,而且要推动数字电视发展,提价也是必然。部分运营商经过听证会,如愿以偿的提升了收视维护费,但这同时也对数字电视的消费需求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数字电视收费不应该提价,反而应该降价。二、金融环境及影响2022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增长7.9%;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5.1万亿元,增长13.8%。202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9万亿元,增加9.6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2万亿元,增加7.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增加7.5万亿元。2022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指标年末数比上年末增长(%)各项存款余额82670113.5其中:住户存款35195715.5其中:人民币34804615.7非金融企业存款3139819.5各项贷款余额58189315.9其中:境内短期贷款21748021.8境内中长期贷款33374711.8数据来源:世经未来2022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6780亿元,比上年减少349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A股282只,筹资2825亿元,减少2058亿元;A股再筹资筹资2248亿元,减少1824亿元;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可分离债、公司债筹资1707亿元,增加387亿元。全年公开发行创业板股票128只,筹资791亿元。202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2022年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总体上看,2022年债券发行总量有所减少;市场成交量同比增加,且债券指数总体上行;货币市场利率波幅较大,收益率曲线阶段性变化显著;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柜台交易量减少,开户数量稳步增加;衍生产品交易总体保持平稳。2022年是中国经济较复杂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相互交织。货币超发引起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储蓄加息,让宏观政策在抑制通胀与保持增长之间举步维艰。受宏观环境影响,公众理财以及筹资、投资的趋势与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但相比金融危机时期国内企业融资相对容易,融资渠道也畅通了很多,这将使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融资压力大大缓解。并且,随着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国家也将继续加大对数字电视基础设施的投资以缓解运营商的资金压力,这些对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利好的消息。三、世界经济环境及影响分析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2022年全球产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78.8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47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4.0%,远低于2021年的5.1%。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全球继续维持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一)发达国家工业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2022年前三个季度,美国GDP季度增速分别为0.4%、1.3%和2.5%,低于去年3%的水平。欧元区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由一季度的0.8%下滑至0.2%,呈现下行态势。日本经济则因地震和核泄露已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巴西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分别增长4.2%和3.1%;印度则延续去年初以来增速逐季放缓的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速降至7.7%;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3.5%,比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中国GDP增速也逐季回落。从工业生产数据来看,发达国家工业生产仍然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以美国为例,2022年,美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超过3.2%,是2001年至2018年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从制造业新增订单来看,同比增长都在10%以上,这也远远超过危机爆发前的水平。2022年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继续7月份的回升势头,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5.3%,前8个月平均水平也同美国一样超过历史同期,显示欧元区实体经济基本面尚好。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这对数字电视设备的生产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直接冲击的是居民、金融机构和国家财政,对企业影响是间接的,发达国家企业的现金流仍然充足,技术水平仍然领先,所以数字电视制造企业也将保持稳健发展。(二)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持续高企,发达国家通胀压力逐步显现2022年,在金砖四国中印度和俄罗斯的通胀率均高达9%以上,巴西和中国的通胀率也分别达到了7%和6%以上的水平。2022年发达国家通胀压力也逐步显现,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快速升至3.8%,接近201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的水平,核心通胀率也达到了2%的警戒目标;欧元区通胀率则连续9个月超过2%的警戒线,英国通胀率更是高达4.5%。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高涨,将影响到数字电视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持续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将继续上升,原材料成本和仓储成本的上升是企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渠道费用高涨等也将给数字电视企业带来大的困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世界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市场国家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2022年,美国失业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欧元区失业率在10%左右徘徊。2022年8月,巴西失业率下降到6%,创2002年有该项统计指标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印度工资出现普遍上涨,涨幅最大的一年出现在2017年,达15.5%,2019年和2021年工资涨幅分别为6.6%和11.7%,预计今年涨幅将接近13%。尽管印度没有详细的就业统计数据,但从工资上涨情况来看就业状况也在明显改善。俄罗斯情况也大致如此,2022年8月失业率为6%。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将逐渐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成本将大大促进数字电视设备生产行业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数字电视机顶盒生产国。(四)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下滑2022年,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复苏乏力的整体态势基本一致,全球贸易增长也出现了下行趋势。2022年全球贸易实际增长率维持在5.5%左右,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2023年将会略有提高,达到7%左右。造成2022年全球贸易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发达经济体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而出现经济增速放缓。二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层出不穷。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往往与一国国内经济与政治需求紧密相关。三是全球突发性事件接连不断,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新的制约因素。日本大地震带来的供应链条崩塌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投资方面,2022年4月以后,由于宏观经济表现欠佳,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与银行间融资困境交互影响,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开始偏向保守型投资,传统的避险资产,如财政状况较好国家的主权债券、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国际货币以及黄金等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随着全球投资风险偏好的收缩,新兴市场面临资本进一步流出的风险加大。这不仅给新兴市场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也给发达经济体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不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导致了全球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下降,这可能给数字电视上市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鉴于一些新技术与数字电视相结合可能让投资者重新在这个行业看到希望,如移动数字电视、3D高清数字电视以及云数字电视等,预计2023年全球数字电视行业将会是投资热门行业。第二节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重点政策汇总数字电视政策汇总时间政策名称政策思路2003.05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提出过渡时间,计划等2006.3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2018.0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推进数字电视“国标”2019.08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北京卫视、深圳卫视、湖南卫视等9个频道9月28日实现了高标清同播2019.11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确立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2021.7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国家从宏观政策层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又一次巨大的推动,提供了未来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依据。2021.9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导各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2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制定《电子视像行业“十四五”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全年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转换2022.12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第67号令——《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规定中规范了政府相关影视部门及运营方对有线广播电视的服务方面细节。数据来源:广电总局工信部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一)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21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线电视的跨区域网络整合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列出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有线电视跨区域网络整合的速度将会被加快,有线电视网络链条将会缩短并展宽,未来我国将出现10家左右比较大的区域性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展现有线网络的规模优势,并最终促进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政策解读: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目前正处于一个用户规模升级的过程中,网络整合形式将更多以资本为纽带,因此跨区域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有线电视的网络整合也提供了好的融资环境,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国家在政策的支持将增强资本市场参与我国有线网络跨区域网络整合的信心。有线电视网络在投资上原本就具有垄断性强且资源稀缺、收入稳定且风险较小等特点,跨区域网络整合还将进一步有效提升和释放有线电视的网络价值,格兰研究预计一些具备发展潜力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青睐,一些省内整合较好的有线网络运营商也可以通过IPO等形式上市融资,为将有线电视网络做大做强提供进一步的资金支持。(三)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强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要素支持,推动其尽早形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指出要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的体制改革,在三网融合方面,组织第一批12个地区(城市)开展三网融合试点,试点地区的IPTV试商用业务用户达到350万户,基于有线电视网的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0万户,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业已启动。政策解读:该政策发布实施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有利环境。利用高访、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编制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2-2017),落实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将我国自主标准推向国际,目前已有4项“射频连接器”国际标准提案成为国际电工协会(IEC)标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时分长期演进技术(TD-LTE)等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四)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制定《电子视像行业“十四五”发展若干意见》2022年2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制定了《电子视像行业“十四五”发展若干意见》。提出重点发展具有3D显示功能的平板电视、重点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软硬件结合”产品与系统、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视新型搜索技术、重点发展完善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产业链。同时,加快全行业结构转型,推动国内企业由低附加值、代工组装(OEM)模式向高附加值、自主品牌制造(OBM)模式转变。政策解读:“十四五”期间是视像行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在该政策的指导下,视像行业要继续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产业链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应用促进技术创新,重点支持面向三网融合、产品与应用相结合的多业务系统建设。优先扶植骨干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该政策将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的总体方针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培育和发展,这也为电子视像行业“十四五”期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子视像行业是我国电子工业中起步最早、分布最广、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对拉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支撑性和导向性作用;是推动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应用的重要力量。(五)《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2022年12月,为规范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广电总局发布第67号令——《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规定中规范了政府相关影视部门及运营方对有线广播电视的服务方面细节。首先,《暂行规定》对数字化融合服务进行规范。一直以来,广电运营服务全行业没有规范的服务标准,随着三网融合及广电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以“一省一网”为目标推进的网络整合与数字化整转加速推进形势下,基础服务规范的缺乏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服务纠纷案例。服务规范化已成为必可回避的工作内容。该规定在第一章明确表示:“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工作应当遵循用户为本、安全畅通、公平合理、公益优先的原则”。在行政隶属与监管机制方面,《暂行规定》明确阐明监管主体:“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监督管理工作”;“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其次,明确基本服务内容。《暂行规定》指出:“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社会公布其业务种类、服务范围、服务时限、资费标准,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备案。”作为基础网络服务行业和基础文化服务行业的广电有线行业,基础电视播放内容不仅包括全国统一的宣传播放内容,各地基于地缘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还有地方特定的宣传播出需求。为此,《暂行规定》指出:“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社会公布所传送的基本收视频道目录”,“基本收视频道中应当包括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求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求转播的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本地广播电视节目”。此外,《暂行规定》中的“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求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求转播的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批准的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具体包括哪些频道或内容,目前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与条文规定。同时,针对各地广电网络运营商普遍存在服务网点偏少,设施设备缺乏的问题,《暂行规定》把服务渠道的建设提到了法规层面,对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提供者提出要求::“应当根据网络规模和用户分布情况设置服务网点,合理安排服务时间,方便用户办理有关事项”,“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向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这虽然尚未对网点数量提出具体要求,但预计将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细化。除了营业网点之外,《暂行规定》还要求:“有线广播电视运营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统一的客服电话,为用户提供7×24小时故障报修、咨询和投诉等服务”,“其中故障报修应当提供7×24小时人工服务”。此外,对于信息公示、响应周期及投诉处理均作出相应规定。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国家将继续执行和完善彩电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推动实施地面数字电视普及意见,完善配套标准和产品认证体系,推进节能环保相关产业政策的落实。研究制定和推动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后续政策措施,建设完善家电售后维修服务体系。(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国家及各部门将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引导作用,加大在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核心部件和设备的投入力度,支持产业自主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推动建立政府导向的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带动作用,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三)加强协调与合作未来政策将更加坚持运营业务拓展带动终端制造业发展、终端创新促进运营业务变革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强部委之间、部省之间的协调和联动,重点加强产业链各环节间的衔接以及运营机制的协调,推进制造业和运营业的融合发展。(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电总局及工信部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和骨干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现有平板显示产业区域的协调发展;在产业基础较集中区域,引导支持建设数字家庭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六)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未来政策将更加倾向于抓住三网融合机遇,探索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网络和业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联系,完善与地方共建工作机制,开展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促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章2022年数字电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第一节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现状及展望一、2022年我国广电行业发展现状2022年,我国各级广播影视部门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繁荣,全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7.06%,同比增长0.28%;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82%,同比增长0.2%。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172万户,首次突破2亿户,增幅6.79%;数字电视用户数13541万户,首次突破1亿户,增幅29.15%。2022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1019.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4.95亿元,增幅22.15%。其中广告收入537.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29亿元,增幅22.93%。网络收入249.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25亿元,增幅15.89%。其它创收收入23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39亿元,增幅27.96%。在网络收入中,有线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16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02亿元,增幅15.17%。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8.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5亿元,增幅45.52%。其它网络收入63.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4亿元,增幅11.14%。二、2022年广播电视行业主要进展(一)第二批三网融合试点名单出炉2022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浙江宁波市一个计划单列市、22个省会城市以及其他17个城市进入该名单。至此,中国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已全部被列入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根据2021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三网融合第一阶段试点将于2023年底结束,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以推进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为重点,但是以IPTV为代表的双向进入业务模式以及执行细节仍有待完善。在此番扩大试点范围的基础上,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改造,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将成为2023年的工作重点。移动互联网、智能电视等的普及,我国首个3D频道的试播,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二)全国部署直播卫星公共服务2022年9月4日,中宣部和广电总局在宁夏举办了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上指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在今后五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作出的明确部署。2022年,广电总局在宁夏、内蒙古、河北三省区选择部分乡镇进行试点。之后,北京市、青海省、宁夏、吉林省、安徽省也积极布局直播星公共服务工作。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将为广电行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同时,直播卫星巨大的商业潜力对数字电视整体进程部署提出了巨大挑战,必须处理好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地下市场”的平稳过渡,这也是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与产业化推进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三)全国“一省一网”格局基本形成2022年,从年初辽宁实现全省一张网的工作目标到年末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分公司举行挂牌仪式,全国各地网络整合的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一省一网”的格局基本形成。广电总局在2021年8月就成立了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筹备组。据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在2023年底实现一省一网,同时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四)行业与资本结合趋势渐现2022年,广电呈现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行业与资本的结合趋势渐现。首先,各省网络整合纷纷进入收官期,整合的方式除了通过行政手段推进之外,资本的介入趋势也愈加明显。4月,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广东中科招商旗下广东中科白云投资管理公司和白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两者共计20亿元;电广传媒相继收购河北保定、西宁网络公司和新疆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其次,光线传媒、小马奔腾等节目制作企业以及新华社CNC亚太台陆续上市。华数、湖北楚天、吉视传媒等公司,都陆续传出借壳或IPO的举措,百视通也于2022年底宣布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种以资本为纽带的整合、融资与上市、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将推动行业规模效应、促进资源优化和提升管理绩效,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五)广电总局“两限令”出台2022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23年1月1日起,包括央视综合频道在内的34家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控制娱乐节目。11月25日,广电总局又发出《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播出电视剧时,每集(以四十五分钟计)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向来是电视台的两大收视支柱,在限娱令的影响下,娱乐节目的实力大大削弱,意味着电视台对电视剧的依赖将增长,在2023年电视剧将成为各电视台的竞争重点。(六)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管制政策由“叫停”转向“引导”从2022年中到年末,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的管制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对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单纯叫停”转向了“引导鼓励”其发展。2022年末,百视通和华数作为互联网电视的两大牌照方先后就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发展联合产业界各方举行会议,对打造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产业链寄予厚望。截止2022年底,广电总局已经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互联网电视厂商与牌照方合作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此形势之下,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打造开放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有利于产业链各方共同受益。百视通、华数此举,或许预示着近几年中国式OTT的运营模式。在大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初现之际,原来线性的产业链结构正向立体交叉方向发展,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期望打造相对独立的闭环价值链。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宽的全面升级,以及智能终端的流行趋势,按照终端设定的牌照监管政策和内容监管手段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在技术演进、技术分享与合理管制之间寻求平衡点,是未来广电行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第二节我国数字电视市场发展现状一、我国数字电视业发展推动力分析(一)数字家庭技术与应用取得大的进展截至2022年底,以数字电视应用为中心、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产业在我国初步形成,“闪联”、“e家佳”和“广联”等各具特色的数字家庭标准组织相继组建,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及推广应用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构建了包括数字家庭网络运营、数字家庭智能终端、数字化家用电子产品制造、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内容服务在内的技术链,产品涵盖消费电子、通信、安防、建筑、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等众多行业。以互动娱乐、智能家居、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业务应用创新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方面的进步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标准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电视新型显示器件与材料、数字电视系统级芯片(SOC)、数字电视中间件、大容量光存储等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相继推出了LED背光电视、互联网电视、三维电视、智能电视等新产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多条液晶电视模组整机一体化生产线已实现量产。以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数字视频编解码标准(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标准(DRA)、中国蓝光光盘格式标准(CBHD)、数字接口内容保护标准(UCPS)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其中DTMB已经取得国际电信联盟(ITU)地面数字电视D系统代号,AVS成为国际主流视频编解码标准之一,DRA成为蓝光高清视盘国际联盟可选标准,“闪联”、“e家佳”标准分别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为国际标准。(三)产业区域发展辐射作用明显,骨干企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初步形成了北京辐射圈、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西经济区、成渝地区等各具特色数字电视及数字家庭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及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海尔、海信、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企业均进入电子信息百强前20名,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海信、海尔、TCL、长虹、创维、康佳、厦华等7家企业的彩电产量占国内彩电总产量的50%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四)产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自主标准国际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出口彩电26664万台,出口额523.7亿美元,出口量占总销售量的58.6%。中国成为全球机顶盒的制造中心,占全球总销售量的70%以上。企业在坚持开拓传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进军,并通过发展自主品牌,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面“走出去”的转变,海信、海尔、TCL、长虹、创维、康佳、厦华等整机企业在欧洲、东盟、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研、产、销机构,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国际化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在柬埔寨、老挝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并带动了相关技术、产品及系统的国际应用。二、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分析截至2023年1月份我国数字电视占比过半,布局基本已经完成。中国数字电视主要由有线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四类通道构成,中国数字电视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有线数字通道拉动,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占据整体数字电视市场规模的84%。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电视用户达到了13541.4万户,占比为38.4%,较2021年增长34.8%。2021-2022年全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人数(万人)户数(万户)比例(%)2021年36836.410044.528.92022年50180.313541.438.4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按省份看,湖南省2022年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居全国之首,用户规模达到了5092.3万人,占该省电视用户规模的83.4%,其次是广东省,用户规模为5014万人,所占比例为48.1%。2022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示意图在有线数字电视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1390万户。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有青海、宁夏、天津、湖南、内蒙古、陕西、贵州、吉林、北京等19个省级行政区的有线数字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截止到2022年9月底,我国333个地级市中已有222个地级市完成或基本完成有线数字化的整体转换工作,占我国339个地级市的66.67%。我国尚未启动整体转换的地级市仅有34个,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两省。2018年底-2022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和数字电视用户发展示意图三、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增长趋势与收视需求分析(一)未来几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预测未来中国数字电视终端市场增长将依然以有线通道作为发展主体,在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的带动下,地面数字通道、卫星数字通道也已经开始启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将在有线、地面、卫星、IP等多通道发展中得到快速的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规模规模达到了13541.4万户,预计到2017年,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规模将达到3.66亿户左右。同时,根据三网融合政策,广电系统的三网融合路径将经历三个重要阶段:2021~2022年的竞争准备期。该阶段行业成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有线电视用户的跑马圈地运动,即行业的发展充分享受着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带来的用户增长红利;2023~2017年的竞争缓冲期,“全网化”阶段的驱动力来自于对用户的深度运营,尤其是对客厅文化和客厅娱乐的充分挖掘;2018年后的竞争开放期。“三网化”阶段的驱动力来自全业务运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2023年正好位于三网融合的战略阶段上台阶时期,开始为市场开发做准备。从2003~2016年,预计我国数字电视市场价值将由400亿元扩张到5000亿元,2022年我国整个数字电视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的数字电视必将得到长足发展,由此带动的产业链市场价值更大。(二)高清一体机占高清数字电视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的一体机,就是将数字电视信号接收,解码和显示功能融为一体,而不再需要额外的机顶盒的电视机,可以理解为将机顶盒功能内置到电视内。模拟电视在实际收看时的主观评价清晰度大概在320P到360P之间,SDTV标清的标准是400P,也就是说,现在的标清数字电视信号,经过A/D和D/A转换后,模拟电视基本可以还原出节目效果。但是,HDTV高清电视的标准是1080P,现有的模拟电视是无法还原高清效果的,所以说,想要真正享受到高清电视,就需要数字电视一体机,才可将1080P的高清画面完全还原。含有视频点播领域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而高清电视将来的发展应该是向平板化发展,一些新的显示技术如SED、OLING等会进一步促进高清电视的发展,数字版权保护和数字接口是高清电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保护经销商的利益,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循环。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真正做到了“四个全面化”——全面支持地面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信号接收;全面实现真高清数字显示;全面兼容多媒体数字接口;全面启动电视终端的无线互联功能,将让用户更加便捷、完整和便宜地享受到数字高清时代的精彩体验。(三)大屏幕数字电视随着现代人起居室的不断变大,用户市场对大屏幕数字电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总体上讲,LCD数字电视是业界的发展主流。但由于性价比的关系,一旦尺寸大到某一限度,LCD屏幕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传统上,业界认为40英寸是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分界点,液晶电视更专注于40英寸以下领域,而等离子电视则适合40英寸以上的显示需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近期50英寸有望成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新的分界点。(四)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连接互联网,使未来的消费者不必再为了检查邮箱、发送电子邮件、在线玩网络游戏、下载和播放网络视频、甚至收看流媒体视频(即IPTV),而必须跑到书房去独自呆在PC或笔记本电脑之前,他将可以直接在客厅舒适的沙发上用无线鼠标或无线键盘体验上述PC的所有功能。从技术上讲,设计师可以考虑采用Wi-Fi、WiMAX、百兆/千兆以太网、E-PON/GPON等无线或有线技术实现数字电视与互联网的连接。第三节我国数字电视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至今已经有八年的历史,虽然已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标准问题继续困扰2011年12月6日,我国的数字电视地面多媒体广播系统DTMB标准被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局第六研究组纳入国际标准,尽管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但DTMB的国际化推广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以卫星传输为主要渠道,而在欧洲,当地地面数字电视产业规模已经形成,进行修改的成本很高,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改变,也就加大了推广难度。在国内方面,DTMB成为国际标准表明我国的相关技术标准得到了国外的认可,对于标准的全球推广有积极意义,但是与国内没有直接关系。就国内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发展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用户规模不大,地方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二、节目内容匮乏,经营模式传统单一2018年至2022年间,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公告(第1号)》,不乏一些网站因为没有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而被责令停止视听节目服务,如猫扑视频,土豆网也被警告。数字电视节目的贫乏是制约我国目前数字电视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数字电视转换并不是简单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更重要的是要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和个性化的增值业务。目前我国节目内容困扰的原因,主要有:数字频道增设速度过快、节目制作力量弱、节目专业性不强、频道之间定位的差异化不明显,由于数字电视频道之间差异化小,节目来源变得更加稀有,相互之间竞争也很激烈,甚至可能出现恶性竞争现象,例如节目来源、合作产业开发、专业人才等,而且电影电视的分级还没有出台,一些节目还受到很多政策的限制。三、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不平衡2022年,尽管我国电视数字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其地理分布却非常不平衡。从绝对量来看,湖南、广东与江苏3省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均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数字电视整体市场份额的30%左右。从发展潜力方面来看,四川、河南、江西三省的潜力最大。首先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有线电视用户基数,其次,其数字化程度比较低;山东、江苏、浙江和湖北等基数大省数字化程度居中,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挖掘,其潜力主要体现在剩余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换;而有线电视发展较缓慢的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由于一步到位的发展方式加上其近年经济发展较快,电视数据化布局甚至要优于发达地区。除却上述三类地区,剩余地区的发展则显得动力略有不足,有线电视尚在发展,数字化意识也并不强,因此不划为潜力区域。四、用户兴趣以及文化水平的制约目前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是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的,但是对于用户的研究和内容研发,各数字电视机构对用户消费数字电视的价值的研究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数字电视本应该给用户提供的新价值和新体验基本上是迟迟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受众对数字电视的接受、认知和需求程度和其具备的文化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截至2022年,在数字电视用户中,还存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用户为初等文化水平。另外,从我国的国情、民情来看,作为广播电视媒体最终服务对象,我国受众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历史渊源、地域文化、民族特点等各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上需求差异十分显著,而且对电视媒体从公益性到多元化认识不足,这就带来对数字电视需求的认知度、承受度和紧迫性的严重不同,很难只从市场效益、不从公益服务,只按国外模式、不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单一化方式来解决好数字电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四节我国数字电视行业投融资分析一、行业重点授信与分析(一)深圳广电获30亿元建影视基地2022年6月,北京银行在深圳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揭牌后,推出一系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