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卷首语

结束寒假,开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步入实现梦想的关键时划。梦想如同风帆,

给人生之舟注入动力;如同明灯,给人生(1)bd涉指明方向。当雏鹰哺于(2)chdo

穴,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酝酿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当骏马休(3)qi于栅栏,

昂首长啸时,它已蓄势待发,那就是驰(4)cheng天下。冲刺吧,少年!

2.(15分)根据提示,完成古诗文复习整理单。

古诗文复习整理单

表现手法诗文例句赏析批注

借景黄梅时节家家雨,(1)____________。描写江南雨季景致,烘托诗人约客未

抒情(赵师秀《约客》)至时寂寞的心情。

(2)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大漠似雪,月华如霜。戍边将士听见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凄凉笛声,唤起了(3)____________情

感。

隐喻(4)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却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人引荐,诗人求荐之意表达得含蓄自

然。

用典报君黄金台上意,(5)____________o诗人借用战国燕昭王筑台求士的典

(李贺《雁门太守行》)故,写出将士们(6)____________。

白描湖上影子,(7)___________、好一幅湖山夜雪图,数量词的运用勾

(8)____________、与余舟一芥、舟勒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

中人两三粒而已。然难辨的景象。

(张岱《湖心亭看雪》)

双关(9),春蚕自缚,蜡烛自燃,生命耗尽而相

(10)_____________O思不变,爱情至死不渝。

(李商隐《无题》)

对比(11)___________,写被贬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

(12)______________。获罪之快,行程之远,可见一斑。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1

漫成一首(13)以诗歌表现手法为切入点,赏

【唐】杜甫析画线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①联拳:屈曲的样子。②拨剌(b6la):形

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3.(12分)寒假期间,班级组织了“交友之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各小组的

研究学习。

(1)研究交友对象,根据名著相关内容作答。

“黄金三人组”

哈利与好友罗恩、赫敏在并肩战斗的过程中。他们彼此信任,更加默契,最终销毁多个

魂器并取得胜利。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鲁迅与①(填人名)”

他们是同乡留日学生,只在同乡会上见过面,主张虽同却话不投机,此后,学校共事、

报馆风波体现了他们的友谊。

--《朝花夕拾》

“保尔与朱赫来”

保尔通过哥哥阿尔焦姆认识了朱赫来。②(填事件),保尔与朱赫来的关系可谓

“亦师亦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宋江与武松”

宋江与武松于柴进府上一见如故,梁山聚义后却产生矛盾,最终渐行渐远。

--《水浒传》

③结合名著相关内容,评价宋江的“交友之道”。

(2)联读发现:从小组提炼的“友情关键词”中选择一个,结合其中任意两部名著阐述你

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友谊关键词:志同道合利益相同共同成长同甘共苦

4.(5分)透视交友原则。

刺猬定律: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无论如何

它们都睡不舒服,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

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

2

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也就是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150定律: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

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

人。具体如图所示。

蘑菇定律:指刚踏入社会的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

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赏识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标杆定律:竞争对手的水平,就是改进自己的标杆。

(1)根据“150定律”相关图文,以下关于朋友的诗句与罗宾•邓巴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B.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王冕《偶书(其二)》

C.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D.四海有知己,何地不为家。白朴《水调歌头》

(2)小瓯和小越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请运用一种定律给他们提出交友建议并简述理

由。

5.(4分)探讨友谊内涵。

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2500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友谊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利益,两个人在一起时

彼此受益,比如老板与雇员、医生与病人、理发师与客人;第二种是为了愉悦,两个人在一

起时双方都很开心,比如一起看球赛、一起购物;第三种则是为了美德本身,两个人之所以

成为朋友,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品格,因为他们都是高尚的人,所以他们的友谊也是高尚的。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前面两种友谊都是工具性的,一旦利益或者快乐没有了,友谊也就立

刻消失了。只有最后一种才是真正纯净的友谊,因为美德是内在的,不依赖于任何外部条件,

也永远不会消失。当然,他认为,第三种友谊非常罕见,因为品德高尚的人本身就很罕见。

亚历山大•内哈马斯如是说--

真正的友谊并不罕见,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首先,普通人不仅可以拥有美好的友谊,也可能拥有忠诚的朋友,人们甚至可能因为不

道德的行为而结下真诚的友谊。

其次,友谊与道德无关。友谊有可能导人向善,但也有可能把我们带向深渊。而我们之

所以珍惜友谊,并不是国为它是道德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友谊的价值不在道德,而在审

美。道德关心的是善和恶的分野,审美关心的则是美和丑的区别,前者追求的是相似性,而

后者追求的是差异性。善的前提是,我们所有人都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

个人。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恰恰因为它是不同的、独特的。友谊也一样,我们之所以是

朋友,恰恰是因为你对我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而我对你的偏心和偏爱无可指责。

友谊是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独一无二的组合--我之所以成为“我”的样子,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你;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或者说,我的一部分自

我,你的一部分自我,都只存在于我们彼此的关系之中。友谊真正的价值和危险都在于此,

它在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观点碰撞: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纯洁的友谊十分罕见”,内哈马斯则认为“真正的友

谊并不罕见"。你支持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参考“小贴士”进行论述。

小贴士:①论证是使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必须符合逻辑规律。②可以用古今

中外的名人故事、名言、成语、俗语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观点。

6.(10分)撰写邀友宣言。

新学期伊始,班里决定成立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成长共同体”,你希望“成长共同

体”中的朋友具备怎样的品质?用一个词语描述并围绕这个词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邀友宣

言。

参考格式:[开头]建议用一句诗或名言警句开头,能迅速吸引注意力。

[主体]要说出一些理由,即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

[结尾]建议用“我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成长共同体”。

二、阅读•心灵之遇(35分)

4

7.(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好记性的人

【瑞士】彼得•比克塞尔

(1)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他把时间都消磨在车站上,

整天观察火车如何进站、出站。他总是呆呆地注视车厢,注意车头牵引力的大小和车轮的尺

寸,对乘务员,对车站的站长,他都羡慕不己。铁路,这是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唯一事

物。

(2)他能识别每一列火车,知道它从何处开来,又驶向何方,他清楚每一列火车的编

号,知道它挂不挂餐车,带不带邮车。他能随口报出买一张到弗拉乌恩法尔特,到奥尔登,

到尼特比普或任何一个小站的车票的票价。

(3)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

读书,不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只有五月或十月,

列车运行时刻表变换的时候,才有几个星期不见他露面。

(4)在此期间,他在家中将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从第一页审阅到最后一页,每发现一

个变更之处,心中都有说不尽的高兴。然后,他把新的运行时刻表滚瓜烂熟地背诵出来。

(5)偶尔也会有旅客向他打听某趟火车的开车时刻,这下,他满脸熠熠生辉。而向他

打听开车时刻的人便无法脱身,非得误车不可。他不但告诉别人开车时间,还如数家珍地说

出该趟车的车次,车厢的号码,有可能中转的站名,抵离各站的时刻。倘若有谁在他炫耀完

他的真才实学之前置他于不顾抽身而去,他就会火冒三丈,口出不逊,他会冲着离去的背影

乱喊:“您对铁路旅行一窍不通!”

(6)他自己却从未乘过一次火车。

(7)“坐不坐火车无关紧要。”只有记性不好的人才乘火车,假如有个好记性,就可以

像他一样记住各列火车的抵离时间,大可不必为了消磨时间去乘坐火车了。

(8)我试图开导开导他,对他说:“有些人喜爱旅行,喜欢坐火车,他们向车窗外张望,

看看都经过什么地方……”

(9)可是他勃然变色,以为我在取笑他。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

他们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担、万恩、尼特比普、云布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

还有海根多夫。”

(10)“也许他们得坐火车赶到什么地方去呢。”“不对!”他说道,“差不多所有的人总

要坐火车回来的,有些人甚至早晨乘车去,晚上又乘车回,他们的记性差到这种程度」

(11)他开始在车站上诟骂旅客,“你们这些白痴!你们完全丧失了记忆!”有时他大声

喊道:“你们会经过海根多夫!”如果乘客一笑置之,他就上前把人家从车厢踏脚板上往下拖,

一面恳求人家听听他的忠告。“我会把一切都说给你们听!你们在十四点二十七分经过海根

多夫,这一点我知道得清清楚楚,列车时刻表上什么都有……”有时甚至发展到打人的地步,

5

“谁不听我的,让他尝尝拳头的味道!”

(12)这一来站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明确地向他提出警告:假如再这样行为不端,

就禁止他到站上来。他被唬住了。不来车站,那他就无法活下去。他一句话也不说,整天坐

在长凳上,看着火车开进开出,不时耳语般地背诵着一些数字。他的目光尾随着进站的旅客,

觉得怎么也无法理解他们。

(13)故事似乎应到此为止。

(14)可是,多年以后,这个车站新开设了一个问事处。问事处身穿制服的职员对铁路

方面的任何问题都能回答。那位好记性的人不相信这一点,他每天都到问事处去,提出极复

杂的问题,来考考那位职员。

(15)他问道:“夏季每星期日十六时二十四分到达吕伯克的那列火车的号码是多少?”

那位职员查阅了一本小册子,给了他答案。不管他问什么,那职员都很快回答了他。

(16)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

(17)有一回他问那职员:“车站的台阶一共多少级?”那职员回答道:“这我可不知道。”

他高兴得一蹦老高,在车站上边跑边叫:“他不知道这个!他不知道这个!”他跑到车站前的

台阶旁,数清了台阶的级数,把数字牢牢地印在他的记忆里。此刻,在他的记忆里,所有关

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

(18)打这以后,再也不见他在车站露面了。

(19)他在城里数台阶,从这一家到那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现在,他记住了世界

上任何书本上都没有的数据。

(20)把全城每家每户的数据都记住了以后,他来到火车站售票处买了一张车票,生平

第一次登上了火车。他要到另一个城市,直至数尽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台阶。他想知道别人所

不知道的、无论哪个职员也无法从书上查到的事情。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选》

(1)根据小说内容,补全“好记性的人”的情绪变化图。

“好记性的人”情绪变化图

(2)好记性的人“能背得出整个列车运行时刻表”甚至滚瓜烂熟,但是第(17)段又说“在

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矛盾?结合文章内容

6

简述理由。

(3)优秀的小说精于刻画人物形象。综合下列两段文字,参考提示,分析“好记性的人”

的形象。

①他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行车,线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

看报,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漠芍•时间。他在车站上度日。(提示:加点字突出了“好

记性的人”怎样的生活?)

②他说道:“这些都在行车时刻表上印着呢!喏,他们将经过路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

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提示:如何看待“好记性

的人”一一细数这些地名的行为?)

(4)小说用喜剧的形式讲述了“好记性的人”的故事。联系链接材料,结合小说内容,探

究作品喜剧形式背后隐含的深意。

【链接材料】

喜剧是戏剧的种类型,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

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百度百科

8.(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邸(ydn),太学

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①伟日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②。向偶见文士十数辈,

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③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

诵之,哪大奇之。曰:“请公与状元!”哪曰:“已得人矣」曰:“不然,则第三人。”邸曰:

“亦有人。”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哪未遑对,辞容激厉。哪日:

“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

江西国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

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

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

“小杜”以别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有删改)

7

【注释】①峻德:品德高尚。②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③进士:

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疏通字义】

(1)借助字典可以确定字义进而读懂文章。联系语境,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善尽文()

A.zhti嘱托

B.zhti撰写

C.shti类

②邸大章之()

A.奇异

B.出人意料

C.认为……奇特

③指陈利病尤切()

A.过错

B.优异、突出

C.特别、尤其

【准确断句】

(2)理解句意方能准确断句。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讲述故事】

(3)讲述故事需理清来龙去脉。下列关于杜牧经历的整理,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杜牧是京城人,当初还没考取进士时,到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

B.崔鄙和吴武陵发现了杜牧的才华,但因行事不拘小节,杜牧未获得功名。

C.杜牧仕途比较顺利,历任左补阙、地方刺史等官职,最后升任中书舍人。

D.杜牧五十岁时去世,临死前自己撰写墓志铭,焚烧了很多自己的文章。

(4)讲述故事时可运用一些技巧以增强讲述效果。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给画波浪线

的句子设计讲述方案。

示例:邸未遑对,辞容激厉。

讲述方案:此句写吴武陵为杜牧力争功名,崔邸却迟而未答,吴武陵话语变得激烈,情

绪十分激动。讲述时可以展现吴武陵面红耳赤、顿足捶胸为杜牧力争功名的神态和动作,甚

至可以增加崔鄙低头沉思的心理活动:这个老头子情绪这么激动,拼命为一个小伙子争取功

名,会不会收了人家什么好处?

句子: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

讲述方案:

8

【人物评价】

(5)文中评说杜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结合【链接材料】中的一

首诗歌,简述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链接材料】

泊秦淮题乌江亭①

【唐】杜牧【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①后庭花:歌曲名,被视为亡国之音。【注】①乌江亭:旧传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三、写作•发现之旅(60分)

9.(60分)根据要求作文。

假期作业:

①“假期”,一般是指完成作业的时间,通常指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

②''作业",指学习任务。

参考角度

参考角度一叙事类印象最深刻的假期作业/完成假期

作业的经历和感悟

参考角度二议论类假期作业的“真”与“假”、“好”

与“坏”、“多”与“少”……/假

期作业的内容、形式、价值思考

参考角度三文学创作类理想的假期作业/假期作业的故事

【写作要求】

①围绕“假期作业”这一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你可以借助“参考角度”进行构思,也可以另选角度;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9

2021年浙江省温州八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

1.【解答】答案:

(1)跋

(2)巢

(3)憩

(4)骋

2.【解答】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回乐烽前沙似雪

(3)思乡

(4)欲济无舟楫

(5)提携玉龙为君死

(6)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7)惟长堤一痕

(8)湖心亭一点

(9)春蚕到死丝方尽

(10)蜡炬成灰泪始干

(11)一封朝奏九重天

(12)夕贬潮阳路八千

(13)诗句写鱼、鸟,动静结合,体现了江上月夜的宁静。

3.【解答】

(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情节和人物的能力。①《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写“我”同范

爱农在东京初识便产生了误会,觉得他“很可恶”,甚至以为“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

农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笑谈各自经历,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之后“我”

去南京后又移到北京,范爱农失去了“我”的帮助,学监也被代表封建复辟势力的孔教会会

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这之后,他“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最后“便在各处漂浮”,

在对革命失望的心境中,在夜半大风雨时终至溺水而死。由题干中“他们是同乡留日学生,

只在同乡会上见过面,主张虽同却话不投机,此后,学校共事、报馆风波体现了他们的友谊。”

可知①是范爱农。②保尔通过哥哥阿尔焦姆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

10

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

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③宋江是误杀

阎婆惜之后,在柴进庄上避难,恰巧武松也因为将人打死,潜逃在庄上,宋江一眼就识得武

松的气概,理解武松屈居人下的憋屈和压抑。因此每当赴宴柴大官人时,他都会带上武松,

给足了武松的面子,还将自己的钱送予了武松,后来武松知道自己打的人只是晕死,便准备

回家。宋江送武松,给他银子,两人依依不舍。当宋江在菊花之会上第一次当众提到招安时,

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这一次武松

当众冲撞宋江,虽未完全撕破脸,却已是貌合神离。此后,梁山按照宋江的规划,招安、征

大辽、征方腊,而作为宋江手下大将,武松也在征方腊之战中丢了条胳膊。以牺牲70余位

兄弟为代价,宋江得胜还师,走到杭州六合寺,鲁智深坐化,武松和宋江第三次离别,当下

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当武松提出要留在六合寺出家,宋江只淡淡说了四个

字:“任从你心”。从这一刻起,兄弟恩断义绝,两不相欠。

(2)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和个性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名著中人物关系,写出自

己对交友的看法,要有理有据。

答案:

(1)①范爱农

②朱赫来教保尔拳击

③宋江对朋友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宋江和武松最初的相遇,是在柴进的庄上.宋江理解武松

屈居人下的憋屈和压抑。因此每当赴宴柴大官人时,他都会带上武松,给足了武松的面子,

还将自己的钱送予武松,后来武松准备回家。宋江设酒送别,还给他银子,两人依依不舍。

但后来两人因为志不同道不合,渐行渐远。当宋江在菊花之会上第一次当众提到招安时,武

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两人虽未完全撕破脸,却已是貌合神离。此后,梁山按照宋江的规划,

招安、征大辽、征方腊,而作为宋江手下大将,武松也在征方腊之战中丢了条胳膊。以牺牲

70余位兄弟为代价,宋江得胜还师,走到杭州六合寺,鲁智深坐化,武松和宋江第三次离

别,武松提出要留在六合寺出家,宋江只淡淡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兄弟恩断义绝,两

不相欠。

(2)示例:“交友之道”贵在志同道合。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的,只有志

同道合的人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理想不同,志向不同的人,友谊是不可能长久的。《朝花

夕拾》中的鲁迅和范爱农,虽相识之初便产生了误会,但在后来的相处中,因为志同道合加

深了了解,学校共事、报馆风波体现了他们的友谊。《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武松一开始惺惺

相惜,分手时恋恋不舍,但后来宋江主张招安,武松反对招安,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恩断义绝,渐行渐远.

4.【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诗句的理解。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人们交友的

11

限度是150人。这个数字被称为“邓巴数字”,它是你能维持稳定人际关系的上限人数。无

论你怎样努力,你的能称为朋友的人数多半不会超出这个数字,并且在这个朋友圈中,处在

最核心地位的朋友非常少,大约只有5人。也就是说朋友很多,但是知己也就几个。与王冕

的“相交知己少,入梦好山多”意思相近。

故选:Bo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拓展延伸理解。文章中的刺猬定律指它们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

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小瓯和

小越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再好的朋友也应该讲求原则,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友谊才能长久。

要想让彼此之间的感觉最为舒服,彼此间的情感最为持久,那还是要保持恰当的距离,做到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所谓距离不仅指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要做到距离适度。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也是一样,都要以适度为原则。

答案:

(1)B

(2)刺猬定律。小瓯和小越虽然是好朋友,但是要想使彼此间的情感最为持久,那还是要

保持恰当的距离,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要做到距离适度。即使最亲密的两人之间

也是一样,都要以适度为原则。

5.【解答】答案:

示例:

我认为真正纯洁的友谊十分罕见。

“朋友”这个词人人都挂在嘴上,但是真正的友谊却难求。

尽管有许多的名人作家歌颂过友谊的纯真和美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唯有三毛这位耿

直女孩说得最真。她说: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更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

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

著名思想家培根说:世上友谊本罕见,平等友情更难求。是啊,成年人之间有太多的利益牵

扯其中,纯粹的友谊确实不好找。

如果两个人的友谊只是建立在酒肉和分享欢乐的基础之上的,那么这种友谊等到大难来

临的时候肯定断绝。人性当中有一点我们不能回避,就是趋利避害。所以往往锦上添花的人

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当然,我不是在鼓吹友谊的悲观主义,只要生活中经历过友谊背叛的

人肯定都清楚,世界上没有不变的友谊。但是竭尽诚心的帮助,于人于己都永世难忘。

虽说,真正的友谊难求,但不是不能求。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

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真正的友谊的起点应当就在于两个人是知音。只是人活一

世,并不是都有这样的福分的。知音可遇不可求。如果有幸得遇,那么我们应当像卡尔•马

克思说的那样,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6•【解答】答案:

12

示例:孔子云:“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701班翱翔组成长共同体是由品学兼优的朋友

组成,我们组成员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明天翱翔

在祖国蓝天而时刻准备。来吧,我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成长共同体。

二、阅读•心灵之遇(35分)

7.【解答】

(1)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第①空,由“在此期间,他在家中将新的列车

运行时刻表从第一页审阅到最后一页,每发现一个变更之处,心中都有说不尽的高兴”可得

出答案:发现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变更。第②空,由“问事处身穿制服的职员对铁路方面的

任何问题都能回答”“于是,这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

可得出答案:问事处的职员能回答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第③空,由“他在城里数台阶,从

这一家到那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现在,他记住了世界上任何书本上都没有的数据”可

得出答案:记住每一处台阶的级数。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不管他问什么,那职员都很快回答了他”“于是,这

位好记性的人走回家去,把他所有的列车时刻表一把火烧光”可见,问事处职员能回答铁路

的任何问题,使好记性的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大为恼火。由“他跑到车站前的台阶

旁,数清了台阶的级数,把数字牢牢地印在他的记忆里”“他在城里数台阶,从这一家到那

一家,把数字记得牢牢的”可见,他找到了新的能证明自己的爱好,全部精力投入到数台阶

一事了。因此,“在他的记忆里,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存了”与之前“能背得出整个

列车运行时刻表”并不矛盾。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第①题,“不上馆子,不进电影院,不散步。他没有自

行车,没有收音机和电视机。他不读书,不看报”,连续使用“不”“没有”,写出好记性的

人与社会生活的脱钩。“即使收到信也不拆开信封,他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是因为他把

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记铁路信息这件事上。这些反复使用的否定词,强调了主人公脱离社会生

活,专心记忆铁路信息一事的生活状态,可见他的生活荒唐可笑。第②题,“他们将经过路

特巴赫,经过德汀根、万恩、尼特比普、云希恩、上布赫西顿、艾格尔克恩,还有海根多夫”,

好记性的人细数这些地名,可见他对铁路信息的透彻了解。结合“只有记性不好的人才乘火

车,假如有个好记性,就可以像他一样记住各列火车的抵离时间,大可不必为了消磨时间去

乘坐火车了”,,差不多所有的人总要坐火车回来的,有些人甚至早晨乘车去,晚上又乘车回,

他们的记性差到这种程度”等内容可见,他的知识和观点与社会生活脱离,是纸上谈兵和无

意义的行为。可据此作答。

(4)本文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掌握。联系链接材料“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

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的提示,结合本文好记性的人

专注于在记忆铁路信息一事上证明自己,当感觉这件事无法证明自己时,就转而数台阶级数

13

一事的内容进行分析,他做的事是脱离社会生活的。作者以此刻画了仅为证明自己而不考虑

实际意义的一类人,表达了对这类人、这种现象的讽刺之义。可据此作答。

答案:

(1)①发现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变更;②问事处的职员能回答铁路方面的任何问题;③记

住每一处台阶的级数

(2)不矛盾。问事处职员能回答铁路的任何问题,使好记性的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大为恼火,于是决定放弃记铁路信息这项爱好,转而全身心投入记台阶级数这项新爱好。他

对前一项爱好的主动放弃和在数台阶一事投入全部精力,使他“所有关于列车的事都荡然无

存了",是合情合理的。

(3)①这一句连续使用“不”“没有”等否定词,写出好记性的人与社会生活脱钩,全部精

力都投入到记忆铁路信息一事的生活状态,写出他荒唐可笑的特点,也为下文他转而数台阶

级数这一情节起到铺垫作用。

②好记性的人细数这些地名,可见他对铁路信息的透彻了解。他只记铁路信息,却反对坐火

车去做任何事,可见他的知识和观点与社会生活脱离,是纸上谈兵和无意义的行为,突出了

本文对这种人、这种现象进行讽刺的主旨。

(4)示例:链接材料提示了喜剧以夸张的手法、诙谐的台词,引发人们对生活中丑的一些

事物的嘲笑。本文中好记性的人,全部精力投入到记忆铁路信息,不参与任何其它的社会生

活,并且反对坐火车,他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与社会生活脱钩的。当他感觉这件事无法证明自

己时,就转而进行数台阶级数这一更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作者以此讽刺了那些仅为证明自己,

行为却脱离生活实际、毫无意义的人及现象。

8.【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

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擅长写文章。属:撰写。

故选:B

②句意为:崔哪大加赞赏。奇:认为……奇特。

故选:C

③句意为:指明和陈述国事的利弊尤其急切。尤:特别、尤其。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

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

举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据此断句为: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

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CD.正确。B.有误,“杜牧未获得功名”理解不当,根据“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

14

还”“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可知,崔邮听取吴武陵的建议点杜牧为第五名进士。

故选:Bo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仿写和讲述方案设计。根据例句,先解释句意,再根据句意来设

计讲述方案。讲故事,要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力求引人入胜。''文士十数辈,扬眉抵

掌,共读一卷文书”意思是:十几个文士,情绪极其兴奋激昂,一起读一卷文章。这个句子

写一群文士一起研读杜牧的《阿房宫赋》时的情景,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文士为杜牧

的文章击节赞叹的情景。讲述时,可以模仿文士们抬头微笑暗暗赞叹、拍掌大笑高声叫好的

情态,也可以从吴武陵的心理活动角度来表现:这些人这是怎么了,没读过好文章吗?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