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突破练二十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过石槽铺章惇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沁烟萝。人逢杂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啼鸟丛篁传木杪,瀑泉碎玉激岩阿。欲留征驭迟迟去,公檄催人不奈何。(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境界开阔。山行途中,瘴气消散,视线一宽,但见天清气和,群山绵延,草木葱茏,烟聚蔓缠,别有风味。B.颔联无理而妙。虽然路途迢迢,但是胜在景致宜人,所以诗人并不以为苦,反而觉得山路不够漫长,难以尽兴。C.尾联卒章显志。自己虽想在此多停留,但公务缠身,催人前行,塑造了一个忠君爱国、大济苍生的官员形象。D.全诗结构精巧。以行踪为线,把过石槽铺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地串接在一起,内容充实,又不失自然流畅。(2)前人称赞这首诗颈联“野趣盎然”,如何理解这种“野趣”?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来加以表现?(6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①李嘉祐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②里瞻龙衮③,细柳营前著豹裘。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注①使幕:指节度使的官署。②棠梨宫:汉代宫殿名。③龙衮: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交代诗歌写作背景,马将军从滑州来京城向皇帝奏事,现在要返回滑州,二人再次离别。B.诗歌虽有久别相逢的喜悦,但“俱白头”暗示离别时间之久,也含有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C.颔联借“李广难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马将军因病未能封侯的叹息,含蓄蕴藉。D.这首送别诗即事抒怀,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直接抒发了诗人和马将军之间的深厚感情。(2)诗的颈联和尾联是如何抒发诗人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3.(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观雨①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注①此诗写于1130年夏。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此时正住在贞牟山上。②洗甲兵:《北堂书钞》引《六韬》:“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点明诗人的处境:因国破家亡而颠沛流离,寓居异乡。B.颔联“送”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词句明净,意蕴丰富。C.诗歌渲染了雨来时和雨后的气势,视听结合,描绘山中暴雨壮阔之景。D.尾联化用杜甫的诗句,并用典,表达了诗人不顾个人利害的爱国情怀。(2)本诗被称为“陈与义现存诗中的精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巧妙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前两联,谈谈运用这一手法的表达效果。(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冬眺宋祁①城外斜光角已催,城头倦客首空回。星霜牢落凋年往,天地苍茫暝色来。千尾昏鸦愁迥戍,几蹄征马思穷埃。使君兴罢惟无绪,不是登高能赋才。注①宋祁:北宋诗人。此诗作于诗人任职益州(今四川成都)期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夕阳斜照,角声催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表现环境特点。B.第二句写诗人独立城头,徒然回首,表达了对客居边地的倦惫之情。C.颈联写到成群乌鸦归巢,数匹征马远行,意境空阔恬淡、宁静祥和。D.诗人登高远眺,思绪万千,却以说自己无赋诗之才结尾,耐人寻味。(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6分)5.(2022·湖南长郡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寄永乐殷尧藩明府雍陶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①亦如君。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②下闻。注①陶令:指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嗜酒爱菊。②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借指帝王的住所。(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的“古县”既呼应了诗题中的“永乐”(地名),又与颈联中的“百里”相照应。B.前两联用陶渊明的典故,塑造了殷尧藩率真洒脱和闲散自适的形象,含有赞慕之情。C.颈联以“骥”喻有才华的友人,以“鸡”喻平庸之辈,用一“别”字,寓祝福之意。D.诗人思念殷尧藩却不遗憾他写书少、著作少,这看似违反常情的一笔更具艺术张力。(2)“佳句多从阙下闻”一句是如何表达安慰和劝勉友人之意的?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6分)6.(2022·广东潮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雕鹗在秋天范仲淹秋汉寥寥迥,雄心肯木栖。人间正摇落,天外绝攀跻①。月兔精应丧,阳乌影欲齐。长河匹练小,太华一拳低。下眄群毛遁,横过百鸟睽。乘风俊未已,空阔玉关西。注①攀跻:攀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两句写雕鹗翱翔于深邃旷远的天空,不愿依木而栖,表现了诗人想要一展才华、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B.第三、四句中“摇落”照应“秋天”,写出人间凋零的景象,雕鹗将从天上摇落到人间。C.“群毛遁”“百鸟睽”写了走兽飞禽对雕鹗躲避退让,衬托出雕鹗不可抵挡的气势。D.最后两句写雕鹗乘风高起、一往无前、直出玉关的豪俊身姿,气象雄浑,境界廓大。(2)这首诗的第七、八句手法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任务突破练二十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1)C解析:C项,“塑造了一个忠君爱国、大济苍生的官员形象”错误。应为“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又被公务缠身的官员形象”。(2)①诗人被公务缠身,只得在行军途中,听听鸟儿的啼叫,看看瀑布在岩石上经过冲击后像碎玉一样落下,在此时诗人才能从公务中抽身,体会“野趣”。②手法: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鸟啼、瀑布泉水击石为动景,丛篁、木杪为静景,共同描绘出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韵味悠长。2.(1)D解析:D项,“直接抒发”错误,诗歌也使用了“间接抒情”,比如用典、以景结情等手法。(2)①颈联:用典抒情,使用汉代周亚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马将军建功立业的期望。②尾联:想象、以景结情,诗人想象马将军回到滑台的时候已经到了秋季,“桑叶落”“荻花秋”,抒发了诗人和马将军离别的伤感。3.(1)C解析:C项,“雨后”错误。诗歌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渲染了雨前和雨中的气势,没有写雨后的情形。(2)“阴晴”“云”“雨”一语双关,既是自然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整个国家风云翻涌的形势。表面虽然写的是自然云雨,但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极大关注。4.(1)C解析:C项,“空阔恬淡、宁静祥和”错误。结合“千尾昏鸦”“愁迥戍”“思穷埃”可知,颈联的意境宏大开阔、苍茫悲凉。(2)寒霜零落,暮色四合,蜀地的岁暮黄昏苦寒、苍凉;暗含诗人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的感伤,抒发了客居边地的孤寂愁苦之情。5.(1)D解析:D项,“却不遗憾他写书少、著作少”错误。书,应该是书信之意。诗人思念殷尧藩却不遗憾他来信少,这看似违反常情的一笔更具艺术张力。同时,从题目“寄”字可看出诗人与友人写信来往,与著作无关。(2)①直接(正面)赞美:称其诗为“佳句”,是对殷尧藩才华的肯定,也是安慰。②侧面衬托:多从“阙下”(京城)听到其佳句,说明殷尧藩的诗名已在京城传播,亦是赞扬与安慰友人。③照应暗喻(上文):印证了颈联的暗喻——小县容不下千里马,高空之鸟终会远离鸡群,而殷尧藩未来可期,终会得到朝廷(阙下)的重用,有安慰劝勉意。6.(1)B解析:B项,“雕鹗将从天上摇落到人间”错误。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